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6034870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共 3 页1717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年积极分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思想汇报范文敬爱的党支部: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2017年7月29日,世界再次为中国震撼。这一天,中央决定对*立案审查,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大老虎终于浮出水面;这一天,中央政治局决定今年10月在北京召开十八届四中全会,主要议程是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两件大事,其

2、实都关乎同一个话题,那便是法治。反腐不避政治局常委,这种超常规、超期待的大动作,表明执政党在对待党纪国法与至高特权的关系上,选择站在了维护法治的坚定立场,蕴含着执政党执行党纪国法的严肃性、权威性和绝对性,体现出决意走上法治轨道的强大决心;而在中央委员会上专题研究依法治国,这在党的历史上尚属首次,它更加表明执政党对法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而言,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历史性意义。不过,在赞赏这种超常规动作的同时,亦应看到,中国现行法律从未规定可以对任何层级的高级领导人法外开恩。仅从法律来看,这至少没有超越法律的常规,这种超常规更多指向政治惯性和普遍的社会观念。中国具有数千年的人治传统,求

3、索法治的道路崎岖曲折。十八大以来,从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到建设法治中国,从新法治十六字方针到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执政党力行法治的思路与部署清晰可见。更为可信的是,这种矢志法治的决心在很多领域开第 2 页 共 3 页始得到践行,诸如反腐有案必查对法治原则的兑现,废除劳教对于法治精神的捍卫,司法改革对于法治理念的汲取等等,都预示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站在了新的时代起点。中国共产党对于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渝信念,源于对法治求根治本优良本质的认同,源于对时代中国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省察,也源于对治国理政历史规律的把握。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法治并不是最优的统治方案,但却是现实世界中所能找到的最

4、不坏的方案,因为法治优于一人之治和少数人之治。无论是破解改革中的阻力与障碍,还是摆脱既得利益的束缚与干扰,无论是走出绝对权力的腐败定律,还是步入权利神圣的时代殿堂,都需要法治在更纵深的层面落地生根。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各种复杂的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逐渐显现,权力的失范与社会治理的失效不断挑战社会公平,与各种治标的方式相比,只有法治才是求根治本的良方。选择法治,坚定地推进依法治国方略,中国梦的实现便有了坚实的根基。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为核心议题,必将勾画出未来法治中国的发展蓝图,寄托着华夏儿女百余年来追求现代化的绵绵厚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治建设已经取得了不菲的

5、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建成,形式法治的构建更加完备。立足于这种现实基础,中国法治建设正处于从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的转型阶段。这种转型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在于司法机构的独立化运作。十八大以来,审判独立成为司法改革的重点关键词,*和最高法均多次提到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2017年2月,*在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就提出要确保审判机关独立行使审判权。其后,在全国高级法院院长座谈会等多个场合,最高法院院长周强也多次谈及审判独立。而今年以来,审判独立的第 3 页 共 3 页提法更加密集,最高法院领导人在公开场合提到司法改革时几乎都会提及审判独立。有专家分析审判独立将是司

6、法改革方向,还有人解读为中国正在走向司法独立。欲让法治真正成为党的执政方式,成为政府的行政方式,成为全民的生活方式,千百年沉淀下来的心理、习惯与传统,还会呈现出诸多文化层面的阻力。由此,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也更加呼吁顶层设计,更加要求系统配套,更加强调知行合一。法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刚开始的构建需要所有侧重。不同国家基于不同的历史传统和现实状况,选取不同的方向作为法治着力点,进而分化出不同的推行实质法治的进路。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一种司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法院对法治的捍卫、发展功能;以德法为代表的大陆法系国家,则主要采取立法中心主义进路,强调制定法的权威与规则效力,立法机关而不是司法机关构成法治大厦的拱门石。中国的法治走的也是一条立法中心主义的道路,将有法可依作为法治系统的首要前提,通过在经济、行政、社会领域急速立法,最终确立起治国理政的规则框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思想汇报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