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032382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4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继电保护中电容器保护常用保护原理电力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综述科技日益进步,经济持续发展,用户用电对电能的要求也日益升高。不单是对电能数量的需求不断增长,其对电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不单要有足够的电能,还要有稳定的电能即电压、频率、波形需符合要求,才能保证用户的用电设备持续保持最好的工作性能,从而保证工效效率。其中,电压质量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单对用户生产、生活、工作有重大影响,对整个电网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电压质量息息相关的就是无功电源,无功不足,会使得系统的电压幅值降低,对整个电网来说,电压过低可能引起

2、电压崩溃,进而使系统瓦解,造成负荷大幅流失;对单个元件而言,电压的降低可能使其无法运行在最佳工况,同时造成电能损耗增大,甚至可能损坏设备, 同时输电线路在同等条件下, 电压越低传输的电能就越小。 因此,必须保证无功电源的供应。同时,为了确保电网经济运行与用户的用电正常,又必须减小无功功率的流动,因此,无功补偿的基本原则是就地补偿。即在变电站及用户负荷处,将一定量的电容器串联、并联在一起,形成电容组,使其达到一定的容量、满足一定的电压要求,补偿系统无功、调节该节点电压。1 电容器组接线方式的决定因素电容器通常是将若干元件封装在一铁壳内,构成电容器单元,再由各单元先并后联,封装在铁箱内组成的。当电

3、容器组所接入电网的电压等级、容量要求确定以后,接线方式的选择则关系到了电容器组的安全性、可靠性以及经济性。决定接线方式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1 受耐爆容量限制电容器组在运行过程中,若其中某个电容器击穿短路,这个电容器将承受来自其自身及其他并联 10KV 电容器保护电容器保护组的放电。 为防止故障元件受放电能量过大冲击,导致电容元件爆炸,必须限制同一串联段上的并联台数,即有所谓的最大并联台数问题。可以通过减少并联数与增大串联段数的方法,来降低冲击故障电容器的放电能量。1.2 接线方式与设备不配套的限制20 世纪 90 年代末至 21 世纪初,由于工艺上的改进,使电力电容器的介质,结构发

4、生改变,普遍采用了全膜电容器。电容器的容量越来越大,因此派生出了很多新的结构与接线方式。同时,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缺乏较高的66 kV 电压等级的放电线圈,致使其 66KV 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选择及相应接线方式的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使相关接线方式适用范围受到了限制。由于这种不配套的限制,导致该时期电容器运行故障明显上升。经过阵痛之后,对配套设备的研究也跟上技术的研发进度,因此,这种限制现在基本消除。1.3 与应用的场合有关在电力企业中,多采用星形接法,在工矿企业变电所中多采用三角形接法。采用三角形接法时,能够过滤掉 3 次谐波电流,可以消除其对设备的影响,但其缺点是当电容器发生

5、击穿短路时,其它相电容器的放电电流会对故障电容器产生冲击。星形接线时,电容器故障情况下受到其它两相容抗的限制, 来自系统的工频短路电流最大不超过其额定电流的 3 倍,且不受其它相电容器放电电流的影响,相对而言可靠性更高。2 电容器组接线方式及其相应不平衡保护电容器组的接线方式较多,相应也产生了不同的不平衡保护。一般来说,同种不平衡保护接线下,既可采用电流式、也可采用电压式保护,6KV 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电容器保护测控装置其根本原理都是利用元件发生故障时产生的不平衡量来作为保护判据。在此仅列举三种方式,其余接线方式读者可再查找有关资料。2.1 单星形接线采用零序电压保护主要是利用电压互感器的开口

6、三角电压形成不平衡电压, 此时电压互感器一次绕组还可兼作放电线圈,可防止反复投入电容器组时,因残余电荷造成电容器组过电压。 见图 1 单星形接线采用零序电压保护。2.2 双星形主接线方式时采用中性线电流不平衡保护对于双星形接线的电容器组,可采用中性线电流不平衡保护。当同相的两电容器组中发生电容器故障时, 流过两串电容器组的电流不等,则中性线上必流过不平衡电流。见图 2 双星形主接线方式采用中性线电流不平衡保护。2.3 单相为两组电容器组串联的星形接线采用电量压差动保护差动保护方式同样的,电压互感器的一次绕组可以兼作放电线圈,二次绕组则接成压差式反极性串连法,正常运行时电容容抗值相等,压差为零;

7、当有电容器损坏时,由于一次绕组分压不等,则二次绕组出现差压,使保护动作。 见图 3 单相为两组电容器组串联的星形接线采用电量压差动保护方式。3 不平衡保护动作原因分析配套设备各相性能差异较大产生不平衡分量。 三相放电线圈及电抗器如果性能差异较大,那即使在母线侧的三相电源平衡,电容器组一次侧平衡的情况下,在二次侧也可能产生一个虚假的不平衡电压。如果不平衡电压保护设定值较低,则这个不平衡电压可能引起误动。当然,随着放电线圈及电抗器制作工艺的进步,这种情况还是较少发生。然而,在电容器组的选型及验收启动时,还是要关注这些参数。特别是负荷侧有较大的谐波源时,由于频率的升高,容抗、感抗之间的差异更大。母线

8、三相不平衡导致电容器组产生不平衡分量。 电容器组主接线方式采用星形接线,受到母线不平衡分量的影响较小,基本为零,因此不至于会产生不平衡电压或电流。 电容器自动投切装置电容器自动投切装置若是采用三角形接法,则母线三相不平衡时,即使其幅值差为 2%,相角差为1时, 该不平衡电压可能达到 5%以上的额定电压值。 电容器组投入运行时,对于 10 kV 电压等级的来说,操作时的过电压可能导致其产生不平衡分量,甚至造成击穿。电容器组各相容抗不平衡导致不平衡分量出现。三相电容值不平衡时,比如其单个电容器组容抗出现差异乃至发生故障击穿,则由于电压分配的原因,电容值小的相或串联段所承受的电压值就更高,不平衡分量

9、由此出现。而承受电压值较高的, 其运行工况较差, 因此进一步恶化, 不平衡分量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不平衡保护动作。4 电容器组故障的防范与查找4.1 严格控制电容器的运行工况在运行中应严格监视电容器组的运行工况,如运行温度、电压电流等。电容器受运行温度的影响较大,当运行温度升高 10时,其电容量下降的速度就提高一倍, 而长期受高温影响会使其内部绝缘介质老化、损耗角增大,最终使电容器内部温升过高,如此循环,使其使用寿命降低,严重时可能造成热击穿,一般来说,应控制其温度在40以内。根据相关规程规定,电容期的允许工作电压为其额定值的1.1 倍,允许工作电流为额定电流的 1.3 倍,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

10、电压无功综合控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应严格监视这些电气量,当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退出电容器组的运行。4.2 减少抑制操作过电压35 kV 及以下的电容器组投切时,宜采用真空断路器,其较好的机械特性,可避免操作时产生过电压。断路器分闸时,合闸相相角超接近零,则熄弧时间就截止长,介质恢复的强度就越高;相反,电流相角较大时分闸, 熄弧时间越短, 介质强度恢复不够, 容易再次燃弧。而在合闸时,若在断口电压为零的瞬时投入电容器组,则产生过电压的机率就会小很多。因此,可通过采用相位控制器来控制投切时间。也可利用氧化锌避雷器来抑制过电压,当产生过电压时,可利用避雷器释放能量。4.3 控制电容器安装工艺电容器安装

11、过程中, 其接头的安装工艺对今后的运行情况有较大影响。首先,接线端与母线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铝排的连接,要注意其对电容器组施加的应力,如调整不当,可能使其发生渗漏。另外,各电容器之间的连接大多是采用铜铰线连接在一起的, 而电容器组母线所采用的一般是铝排,因此在其连接过程中,应采用铜铝过渡接头;否则,直接接到铝排上,接头会发热,最终可能导致不平衡保护动作。在某站的电容器组运行过程中,曾发现在 24 h 内,不平衡保护接连动作两次,经检查,均是外熔丝熔断,导致不平衡保护动作,在两个熔断的熔丝处检查,均在连接母排的地方有过热现象。对整台电容器组停运后彻查的结果是,其施工过程对接线头的压接不实,导致运

12、行过程中发热,处理后,电容器组运行正常。3.1 电容器保护原理目前电容器主要保护有两种,分别是差压保护和不平衡电压保护。差压保护的原理图如图 1,不平衡电压保护的原理图如图 2。(1)差压保护:差压保护要求将每一相的电容平均分成两组进行串联,每一相两组电容器所用的放电 PT 的二次线圈反接,从而得到输出电压、和,三相差电压分别接入微机保护装置微机保护装置,电容器无故障时,各相的差电压为零,当某相一个及以上电容器有故障时,该相的差电压不为零,差压保护根据差电压不为零这一判据动作跳闸。图 1 差压保护原理图 图 2 不平衡电压保护原理图(2)不平衡电压保护:不平衡电压保护要求将每一相电容器所用的放

13、电 PT 二次线圈首位相连,从而得到不平衡电压,不平衡电压为各相放电 PT 二次电压的矢量和,电容器无故障时,各相放电 PT二次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差 120 度,不平衡电压为零,当某相一个及以上电容器有故障时,不平衡电压不为零,不平衡电压电压保护根据不平衡电压不为零这一判据动作跳闸。3.2 保护不动作原因分析3.2.1 差压保护1当电容器一次某一相发生断线时, 该相的放电 PT 一次电压为零,二次电压自然为零,差压保护感受不到异常差电压,故不动作。由于差压保护各相差电压是互相独立的, 电容器一次发生一相或多项断线后,差压保护的反应是相同的。3.2.2 不平衡电压保护2当电容器一次某一相发生断

14、线时,其余两相电容器形成串联关系,两端电压为相-相电压,并且该两相的放电 PT 一次侧同极性端相连,从而导致首尾相连的二次侧两端电压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矢量和为零;断线相的放电 PT 一次电压为零,二次电压自然为零。由以上分析可知,当电容器一次某一相发生断线时,不平衡电压为零,不平衡电压保护感受不到异常的不平衡电压。 当电容器一次两相发生断线时, 断线相的放电 PT 一次和二次电压均为零, 非断线相的放电 PT的一次和二次电压不为零,因此不平衡电压不为零,不平衡电压保护感受的故障而跳闸;当电容器一次三相发生断线时,各相放电 PT 的一次和二次电压均为零,不平衡电压为零,不平衡电压保护感受不到异

15、常的不平衡电压。关于保护原理的分析2.1 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环节的需要,展开熔断器的保护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对电容器内部故障展开的保护模式的应用。通过对一系列的电容器的投入,来解决其制造过程中的各个麻烦。在电容器保护过程中,可能由于其自身的薄弱点,发生一系列的元件的被击穿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现象会导致串联在一起的元件电压的升高,也就会引起一种恶性的循环,也就是连锁反应,从而导致各个电容器的贯穿性质的短路。并且在故障过程中,随着不断增多的绝缘气体,更容易导致电容器的内部故障。如果故障的时间较长, 内压力增高来不及释放, 就可能导致箱体爆裂, 甚至起火, 扩大事故, 防止这种事故最好

16、的方法就是每台电容器装设熔断器保护。 熔断器保护应满足的要求: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大于电容器的长期允许工作电流;熔断器的安秒特性应和电容器外壳的爆裂概率曲线相配合; 在电容器的充电涌流作用下, 熔断器不应熔断。为了实现对电容器的保护, 需要展开一系列的过电压保护模式的应用。影响该环节的过电压产生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开关投切环节的影响,外界雷电波的影响,都会一定程度的导致母线电压的不断升高,电容器就会承受过大的电压。在这个模式中,如果电容器组内部的某些电容器元件受到破坏,就可能出现熔断器的熔断现象,从而导致电容器的容抗环节发生改变。并且受到电容器运作环节的影响,电容器设备之间的电压分配,也会影响电容器的端电压,这要看具体的影响条件了。所谓的外过电压,就是通过对电容器外部施加电压,从而引起的电容器组容抗的变化。如果是内部故障引起的,我们称之为内过电压。一般情况下,PT 保护测控装置保护测控装置是进行外电压保护模式的应用。欠电压产生的原因:当系统发生故障导致母线失电, 造成低电压; 一次设备正常运行, PT 更换熔丝或者二次空开拉开等原因导致测量不到电压值, 造成低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