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有在阅读还远远不够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6016484 上传时间:2018-03-24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5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仅有在阅读还远远不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仅有在阅读还远远不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仅有在阅读还远远不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址:北京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邮政编码:100082电话中继线:82296688电报挂号:81108广告经营许可证号:京海工商广字第0128号(1-1)印刷:解放军报印刷厂定价:每月24.00元零售每份:1.00元2016年8月15日星期一04主编:王珺编辑:梁杰实习生:雒琪珊设计:丁京红 电话:010-82296631邮箱:L周 刊最新书事32度以上的高温,对于在北方生活 的人们来说,大家会大大减少室外活 动,更不会挤到人群中。但就是在这样 的高温天气下,7月2 8 日至30日,内蒙 古包头市会展中心日均迎来2 3.9万人次 的市民,大家都只为一样东西而来 书。 包头市是第2 6届全国图书

2、交易博览 会的主会场, 同时还设有乌兰察布市、 乌 海市两个分会场。共有来自全国各省 (区、 市) 、 解放军、 港澳台、 民营单位等41 家代表团、 8 60家出版发行单位参加, 参 会代表近7 0 0 0人; 展出各类图书41.68 万册, 其中新书达到19 .9 1万种。 在包头主会场,记者感受最深的是 市民对书的热情。 “阅草原文化品华 夏书香”是本届书博会的主题,以书为 媒促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则是书博会的 重头戏。无论是“读者大会” “红沙发 访谈” ,还是“十大读书人物评选揭 晓” “图书捐赠”等都凸显了读者至上 的理念,把书博会办成了一场培育读 者、服务读者的盛会。不是所有阅读都

3、值得提倡“在今天这个倡导全民阅读的时 代,阅读需要被重新定义。如果按照美 国一位作家对阅读的定义,即双眼对于 有条理的文字的追随和关注的话,那么 现在天天在玩手机的低头族,是不是在 阅读?他们在阅读很多短信或者小文 章、小诗歌,如果这就是阅读,那么我 们看到了很多奇迹,很多人由于这样的 阅读发生车祸、甚至掉到水里,难道这 样的阅读我们也要提倡?我们应该重新 唤起阅读的庄严性和严肃性。 ”在第九 届读者大会上,余秋雨开场的这段自问 自答引发了一片掌声。 “读者大会” 是中国出版集团自2 0 0 8 年发起的大型阅读分享活动, 今年, 余秋 雨、 曹文轩、 蔡志忠、 阎崇年等名家与会 场一千多名读

4、者畅谈阅读, 余秋雨开场 对于 “深阅读” 的呼吁不仅在读者大会引 起共鸣, 也成为整个书博会期间热议的 话题。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你好像吸收 了很多信息,其实更多地是信息占有了 你,你失去了自我思考和价值判断的可 能。 ”余秋雨说。事实上,现实中越来 越多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并身体力行在 改变阅读生态。 书博会期间,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 团、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包头市文 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共同主办了“书香万 里行”全民阅读推广包头峰会,来自全 国各地的优秀读书会就读书会如何在市 民阅读习惯的引导和培养、在城市文化 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等话题进行了深入 探讨。 在专注于青年人阅读习惯养成的江 苏嘤

5、鸣读书会会长赵健看来,碎片化阅 读是最近几年新兴的阅读形态,现在很 难用当代的视角来阐释它究竟是促进, 还是阻碍了阅读。 “因为碎片化的阅读 不一定是浅阅读,我们担心的是更多人 把时间浪费在不值得读的读物中或浅阅 读中,所以读书会就是在引导和培养读 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个人完成 独立的深度阅读。 ”他说。 读经典,是与会名家学者们为读者 “如何深阅读”不约而同开出的一剂良 方。 “蜜蜂采蜜,要采花蕊中最精华的 部位,读书也同理。 ”作家阎崇年这样 评价读经典的意义。他解释说,经典之 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出版者、作者能 接受的,也是广大读者接受的,不是一两代人接受的,是几代人接受,它是一

6、个时代人类思想的精华。但在读书中, 仅是阅读还不够,需要思和悟,需要明 理,更重要的是践于行。读什么书是更重要的问题7月2 9日13点,会展中心三楼靠近 玻璃墙的全民阅读“红沙发”访谈区格 外火爆,距离下一个访谈还有半个小 时, 但原有坐席已满, 还不断有人从休息 区搬椅子, 插空坐下, 场中多是中小学生 和家长们。即将开始的是书博会“红沙 发”访谈第二期:对话写书人曹文 轩访谈。 “红沙发”访谈是由中国新闻出版 传媒集团和中国全民阅读媒体联盟精心 打造的推进全民阅读的品牌活动,创办 于2 0 12年,已在全国书博会、北京图 书订货会、江苏书展等活动中成功举办 了 15期 8 1场,本届书博会

7、“红沙发” 系列访谈包括:对话管理者、对话写书 人、对话卖书人、对话出版人、对话印 刷人、对话读书人、对话企业人等。儿 童文学作家曹文轩的到来,吸引了大批 中小学生。 “看了他的好几本书,就想亲眼见 见他长什么样子。 ”包钢十一小的蒙天 霄有些不好意思地袒露出自己的想法。 但对于更多同样早早守在现场的家长们 来说,他们有着更现实的需求: “想请 教一下究竟该给孩子买什么书? ” “特别 想问问大作家,孩子书看了不少,为啥 还是不太会写作文? ” “如今我们更多地在谈读书的意 义,而读什么书应该是一个更需要被重 视的问题。 ”曹文轩在家长们提问之 前,主动谈到了这一话题。他建议,父 母在培养孩子

8、阅读习惯时,要注重营造 良好的阅读语境,孩子的书,父母必须 先看一看,筛选一下。作家周大新给家 长的建议是:给孩子选书有两个基本标 准,一看是否在传达爱,二看是否在传 达美。 其实,作者或专家学者与读者面对 面交流的“红沙发”不仅“红沙发”访 谈区有,在各省的活动区,都设置了小 型座谈会场,读者可依据自己的喜好选 择倾听、参与。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到了柏拉图 理想国 、亚里士多德 政治 学等17种学术著作,这些书在商务版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均被收 录。书博会期间,商务印书馆邀请首都 博物馆馆长郭小凌教授、内蒙古师范大 学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宝成教授以及商务

9、印书馆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肖启明,副 总编辑陈小文等,与读者畅谈学术图书 的阅读与出版。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读学术书有什 么用?郭小凌教授认为, “最起码扩大 了知识的边界,使你看现实中某一个问 题时,会从你了解的知识领域、掌握的 丰富信息中找到一些范例,有更多比较 的对象,这样你对问题就会有不止一个 角度的理解。概括说,读学术书可以使 读者变得更有智慧。 著名学者何兆武先生说,一个国家 之所以伟大,在于开放和包容,无论何 时,如果想走得更远,必须先看得更 远,而想看得更远,就得站在巨人的肩 上。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无疑就 是这样一个巨人。目前,这一系列已推 出 15辑共 650种。其中,

10、哲学类 2 2 6 种,历史、地理类 12 6种,政治、法 律、社会学类 158 种,经济学类 12 7 种,语言学类13种。在商务印书馆的展 台上,这个系列中的许多常销书仍赫然 在列。 张宝成教授对今天的大学生极少阅 读学术书籍的现象感到遗憾,有学者曾 指出,忽视了文化,这个民族就缺乏了 成长的根基,忽视了学术,则失去了发 展的动力。张宝成教授认为,培养大学 生对学术书籍的兴趣,是培育学术素养 的开始,这种培养刻不容缓。有好书可读是幸福的读书是一种生活方式。这样的标语 不仅出现在书博会现场,也常在各场活 动中被提及。而现实生活中,也的确有 人通过读书为自己的人生涂上绚丽的底 色。中国人民大学

11、附属小学三年级的学 生李付沐瞳,年仅9岁已阅读近50 0 0本 书,2 0 15年她作为“中华文化小大使” 代表出访美国,进行中华文化交流和传 播,在本届书博会上,她荣获“十大读 书人物”荣誉称号。 为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自2 0 12年开始,书博会增加了“十大读书人 物”评选活动,这一活动由国家新闻出 版广电总局主办、中华读书报 承 办,今年获“十大读书人物”称号的有 年纪最小的李付沐瞳,也有10 8 岁高龄 的著名经济学家杨敬年,有创办内蒙古 首家个人草原书屋的普通牧民道图门 巴雅尔,也有通过义务到乡村普及国学 教育改变村风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 究员赵法生,还有把12 0箱藏书运进山

12、村建书院惠乡民的新华社记者李锦 他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了更多人爱上 读书。 倡导读书,首先要有好书可读。 “这里的书不卖,请到相应出版社购买 此书。 ”在全国图书精品展展区,志愿 者侯丽波熟练地指引着市民前往不同展 区购买读物。他告诉记者,三天里,在 青少年出版物展区咨询的人最多。书博 会期间,国家新闻出版总局组织开展了 “百种优秀青少年出版物”专项阅读推 广进内蒙古活动,展出了总局2 0 16年 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的百种优秀出版物及 历次推荐的具有代表性的优秀青少年出 版物。总局连续十三届开展向全国青少 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活动,这些优秀 青少年出版物已经成为农家书屋工程、 中小学图书馆、全国

13、少儿图书馆配置图 书的重要参考书目。 书博会期间,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 总社、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少年儿童 出版社等2 0家出版单位向内蒙古自治区 包头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等农牧区 的 40所中小学校捐赠了共计 15万册、 价值2 30万元的优秀青少年出版物,并 邀请入选出版物的作者、编辑、阅读推 广人深入包头市、乌海市、乌兰察布市 等农牧区走访贫困家庭儿童并赠送优秀 青少年出版物。 读书是一种个人爱好,分享读书是 独乐不如众乐的事情。从筹备期开始, 主办方在包头市开展了一系列全民阅读 活动,其中包括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书香 校园活动,并组织开展“全民阅读书 香

14、校园”书画摄影作品比赛,鼓励青少 年用光与影、线与面记录自己的读书时 光,进一步倡导“爱读书、多读书、读 好书、善读书”的文明风尚。仅有 “在阅读” 还远远不够第26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观察本报记者郝文婷王珺从灿烂多彩的先秦文学到继 往开来的两汉文学,从被奉为明 珠的唐诗宋词到具有史传色彩的 明清小说古人为我们留下的 经典古籍可谓灿若星河。 论语 孟子 大学 中庸对于 这些古籍名字,想必大家再熟悉不 过了,这些具有典范性的作品经久 不衰,值得人们反复吟诵,细细品 味。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传 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 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 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 处。在

15、习近平总书记的阅读书单中 不乏经史典籍,不管在讲话中还是 在文章中,他总能适当地引经据 典。若没有熟读经典的习惯,恐怕 难以做到如此信手拈来。 然而, 很多人对经典古籍的诵读 理解, 多半是学生时代的勤学所得。 在各种繁杂冗余信息充斥身边的当 下, 我们该如何读经典?笔者因工作 关系涉猎了一些经典古籍, 虽不精 深, 但也切身感受到其魅力所在, 笔 者以为读经典, 须有 “四心” 。 首先是“精心” 。我国古典文 籍灿若星河,全部涉猎恐难做到。 清代袁枚在随园诗话中提到, “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其 糟粕也读书如吃饭,善吃者长 精神,不善吃者生痰瘤。 ”因此, 我们要有选择地读,先精心挑选

16、然 后再细细品味。然而,很多人容易 忽视这一点,随便拿起一本就读, 恰巧译注不够精深,那恐怕会耗时 费力还理解不到真正的内涵。所 以,我们不仅要读精心挑选的经典 作品,而且还要读精心挑选的经典 版本,最好是名家译注的版本。比 如语言学家杨伯峻的论语译注 孟子译注 ,就是我们读论语 孟子值得参考的读本。 其次要有“耐心” 。 论语中 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经史 子集包含天文地理,涉及古往今 来,其中的精髓往往需要我们平 心静气、有耐心地读。且不说经 典文章需要字字斟酌、细嚼慢 咽,单就言文分离的文言文,我 们读起来都有一定难度,以致很 多人拿起书来往往看不了几句就 兴致大减。优秀精髓的东西,往 往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古人留 给我们的精髓,同样需要我们静 下心来,耐住性子,今日一句, 明日一文,积少成多,慢慢地汲 取营养,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就 培养起读经典的兴趣,沉淀下读 经典的心得了。 再其次,读经典要“尽心” 。 大学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