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87458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发展策略探讨摘要:摘要:电信重组的完成使中国的电信运营商进行全业务运营成为现实,我国已形成中国电 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家全业务运营商竞争的格局,这给运营商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 又带来更大的挑战。中国电信将因此走上移动化、宽带化、融合化的全业务时代。本文对 中国电信的全业务运营做了 SWOT 分析,提出一些发展策略。 关键字:关键字:中国电信 全业务运营 策略一、一、全业务运营环境分析全业务运营环境分析 1 1、全业务运营、全业务运营 全业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全业务运营是指涵盖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 多个业务领域,包含所有用户未来

2、可能需要的有线和无线通信、信息应用等多种业务和服 务。狭义的全业务运营,主要包含电信业务,是指同时经营移动、固定、数据网络,全方 位开展接入服务、通信和增值业务的运营模式。所以第三次电信重组后,我们提到的所谓 的“全业务”电信运营,其实仅仅是狭义上的全业务,主要是指新成立的三家电信运营商 同时可以经营固网、宽带及无线通信业务。但并不代表电信运营商要上下游通吃,接入服 务、基础业务及增值业务全包,重组后形成的三大运营商有着不同的运营起点,这就决定 了其全业务运营之路必然存在着差异。 2 2、宏观环境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从目前整体宏观政策环境来看,国家不仅直接加大对通信产业的投资,积极推进第三 代

3、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促进通信行业的发展,同时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业务 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术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 产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为通信行业的发展培育应用领域土壤,使其从单纯的语音、 数据服务向行业应用类服务开拓发展空间,寻求通信行业的新增长点。 在经济方面,随着宏观经济的复苏,通信行业得到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城镇居民 消费性支出的快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会加大国家对通信产业投资的扶持力度;持续 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工农业的稳定和发展扩大了相关企业的通信需求, 都为通信产业的快速稳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就技术而言,3

4、G 技术己日趋成熟,并已得到国际运营商的广泛商用。这也为电信业的 全业务运营奠定的坚实的技术基础。 3 3、行业状况分析、行业状况分析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发展迅速,电信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移动业务快速增长, 固话业务用户呈现负增长,固网运营商企业效益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六大运营商企业发展 差距逐步扩大,竞争架构严重失衡。 为形成相对均衡的电信竞争格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电信企业的竞争能力,促 进行业协调健康发展,应充分利用现有三张覆盖全国的第二代移动通信网络和固网资产, 深化电信体制改革。2008 年 5 月 2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以及财政部今天联 合发布关于深化电信体制

5、改革的通告 ,中国电信以 1100 亿元的价格收购联通 CDMA 网, 联通与网通合并,卫通的基础电信业务并入中国电信,中国铁通并入中国移动。2009 年 1 月 7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为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发放 3 张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 中国电信获得 CDMA2000 牌照,中国移动获得了 TDSCDMA 牌照,中国联通获得 WCDMA 牌照, 重组及 3G 牌照发放后,中国电信业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获得固定和移动、全业务运营的历史机遇。 二、二、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 SWOTSWOT 分析分析 中国电信是移动通信业务的市场后进者,已经在市场上运营了十几年的中国移动和

6、联 通所营造的竞争环境和重组后各自所采取的营销策略,迫使中国电信必须做出适合自己发 展的战略选择,扬长避短,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再图扩张。 下面对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的分析如下:优势(S): 网络资源优势 客户资源优势 技术演进优势 品牌优势机会(O): 获得移动运营权 电子信息产业的振兴 家电下乡降低入网门槛劣势(W): 移动市场份额小 移动终端品种少 全业务运营经验缺乏威胁(T): 金融危机带来通信需求的萎缩 非对称管制影响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成效1 1、 优势优势 (1)网络资源优势 对中国电信而言, 运营全业务网的优势在网络资源方面主要是固定电话、移动电话、 有线和无线宽带互联网以

7、及 IPTV 业务的融合所形成的优势。除了固定电话网,电信另一个 突出的资源优势是有线和无线宽带互联网,借助 Wi-Fi 网络推出更多针对家庭客户、政企客 户的服务,如扩充“我的 e 家” 、 “商务领航”等产品体系,用户将能够享受到更加丰富、更 加优质的业务体验。 (2)客户资源优势 中国电信在用户资源方面的优势主要在于其多年来在家庭宽带和企业用户市场的客户 资源积累。运营商重组后的全业务运营竞争格局,对企业用户的争夺,将成为三大运营商战 略部署的重中之重, 而融合固网、移动、IPInternet 及多媒体技术等的统一通信也将是 争夺企业用户的关键。这样,电信可以充分利用手中的客户资源,向现

8、有集团客户推广移动 语音及无线数据业务,提供优惠的集团客户套餐,吸引原来移动集团客户或个人用户进入政 企集团客户群体。 (3)技术演进优势 在向 3 G 的演进方面, C D M A 优势最为明显,演进路径最为顺畅。CDMA 标准具有很 好的后向兼容性,目前的 Cdma20001X 系统与 3G 标准的 EVD0 系统使用相同的频段,采用的 射频带宽、码片速率、基带成形滤波器系数完全相同。当 E V - D O 与 CDMA2000 工作在 相同的频段时,可以灵活配置两网的工作频点。EV-DO 系统强大的数据业务能力为运营商发 展数据业务用户,提高用户 ARPU 值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现网部分

9、厂家的设备采用了 2G3G 的通用开发平台,无需更换硬件即可实现向 EVDO 的平滑过渡,可能只需要增加板 卡和简单的软件升级即可。这样,中国电信就可以在较短时间内低成本地部署 EVDO 网络。(4)品牌优势 中国电信的品牌优势体现在用户对电信固话、宽带业务和 114 查询台等业已形成的使用习惯上。这使得电信在开展综合信息服务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帮助电信从通信 服务商到全业务提供商的顺利转型。 2 2、 劣势劣势 (l)移动市场份额小 近年来,在中国联通重点发展 GSM 网络的背景下,CDMA 网络己经连续数年停止了投资, 其用户规模均保持在 5000 万左右的水平线上。尤其是中国电信

10、接手之后,最终确定的 CDMA 网络用户数量仅为 2800 多万户,与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相比相差悬殊,这让中国电 信在移动运营市场竞争中失去了重要的话语权。 (2)移动终端品种少 由于高通长期以来都坚持较高的专利费用,CDMA 的发展一直背负着较大的成本负担, 由于芯片供应商只有高通和威盛两家,且绝大多数中高端机型都使用高通的芯片,而高通 在专利费用方面一直不肯松口,所以就整体而言,CDMA 终端成本和价格要比 GSM 同类终端 高出 20%左右。目前,中国电信通过“统购包销”以及“冷热交替法”等多项举措,正在 积极鼓励更多的手机设计企业和终端制造企业参与到 CDMA 的终端发展中来,希望能够

11、有更 多种类的终端出现在市场中。 (3)全业务运营经验缺乏 对于中国电信而言,作为全球最大的固定电信及宽带服务运营商,有着丰富的固网运 营经验,但在移动领域则是个新进入者,在移动网络运营经验方面,中国电信是三大运营 商中最为薄弱的,固定网络因其具有天然的资源垄断性,而移动网络则具有重叠覆盖的特 性,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相比固网运营要激烈很多。引用木桶原理理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 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从而得出结论, 中国电信的全业务运营的成败将直接取决于移动业务运营这一最短木板的成长速度。综合 来看,中国电信在 3G 发牌后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移动用户,进一

12、步壮大 CDMA 的用户群数 量,为短期内开通 CDMAEV-DO 商用业务奠定用户基础;其次中国电信还要充分发挥产业链的 龙头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和鼓励更多的终端企业加入到 CDMA 产业的发展中,从而提升 CDMA 终端的综合竞争力。 3 3、 机遇机遇 (l)获得移动运营权 收购联通 CDMA 网络并获得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cDMA2000 牌照)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 的最大机遇,为中国电信多年来确定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的战略定位完成了客观条件 的准备。 (2)电子信息产业的振兴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确保电子信息产业稳定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业升级, 在未来三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要围绕

13、九大重点领域完成确保骨干产业稳增长、战略性核心 产业实现突破,通过新应用带动新增长的任务。进一步拓展电信息产业的发展空间,引导 推进第三代移动通信网络、下一代互联网、数字广播视网络、宽带光纤接入网络和数字化 影院建设,拉动国内相关产业发展。将在通领域,加速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动业务 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强化信息技在经济社会领域的运用,积极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 业,以新应用带动新增长。速通信设备制造业大发展,加快培育信息服务新模式新业态, 加强信息技术融合应用。将为中国电信完善网络建设,开发网络应用,创新业务产品、进 行全业务融合助力。 (3)家电下乡降低入网门槛 通过两次中标全国“家电下

14、乡”推广工作流通企业项目,中国电信成为国内唯一家在 全国 31 省均具备销售家电下乡产品资质的通信运营商。这一举措也使得国电信定制的天翼终端可以享受政府对家电下乡产品给予 13%的补贴,为中国电信拓展农村市场赢得先机, 降低了农村用户的入网门槛。 4 4、 威胁威胁 (l)金融危机带来通信需求的萎缩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势必会受到影响。涉外业务的企业的业务 额将下降,企业业务的萎缩将势必导致大量的裁员,为节约成本开支,经济的不景气将直 接导致企业和个人客户的通信需求萎缩,而中国电信业务收入以及市场拓展难度也将势必 增大。 (2)非对称管制影响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成效 中国电信在

15、经营许可、互联互通、电信资费、电信普遍服务等方面受到相对严格的行 业管制。目前中国移动承载了国家自主研发的 TD 一 SCDMA3G 网络的建设,为扶植民族产 业,在日常运营中,国家相关管理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不对称管理政策。如:具有 WIFI 功 能的手机,仅有 TD 一 SCDMA 制式的手机可获得入网许可,具有 WIFI 功能的 WCDMA 或 CDMA2000 的手机无法获得入网许可。与之相同的还有 CMMB 手机电视技术。政策上的不对 称管制将制约中国电信融合业务的创新和发展。 三、三、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中国电信全业务运营发展策略 2009 新年前后,中国电信天翼 189 号段

16、互联网手机正式在各地开始放号。不出所料的 是,“我的 e 家”融合移动业务套餐受到用户的欢迎。这说明,在移动电话对固话逐步替代 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传统固话与宽带业务对吸引新移动客户加盟起到了促进作用,资费问题 是普通个人客户与家庭客户关注的重点。针对中国电信与 CDMA 产业发展现状,本文对运营 策略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 1、做好服务定位、做好服务定位 电信行业向来归属于公共服务行业,遵从“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随着通信技术的飞 速发展与各种通信手段的日渐普及,供方市场的形势已经一去不返了。服务业的制胜关键在 于服务质量,在硬件方面体现为网络服务质量与业务提供能力, 软件方面体现为员工业务能 力与服务水平。 2 2、开展差异化竞争、开展差异化竞争 开展差异化竞争在电信服务市场已不是一个新鲜话题, 中国电信能够据以展开差异化 竞争的资源不外乎固网宽带与 Wifi 资源,也就是说,应开展固定移动网络融合(FMC)业务。 3.3.、注重用户体验、注重用户体验 用户通过终端使用业务, 因此影响用户体验的因素有两个,即终端和业务本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