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答题术语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8737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答题术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答题术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语文答题术语高中语文答题术语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 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详见上次发的答题模式资料)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等。(详见上次发的答题模式资料) 三、叙述人称三、叙述人称 1.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2.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3.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

2、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 比较灵活自由。 四、叙述角度:四、叙述角度:全知视角和有限视角 五、记叙顺序(又称叙述顺序、叙述手法、叙述方式)及作用:五、记叙顺序(又称叙述顺序、叙述手法、叙述方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的顺序写。如:最后一课 作用: 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 祝福 作用: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有时可能存在对比作用) ,增强 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如:故乡 作用: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的铺垫照应,补

3、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 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突出中心。 4.补叙: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 5.平叙:俗称“花开两枝,各表一朵”,(指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 作用: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如何区别倒叙和插叙? 所谓倒叙,就是把事情的结局或后来发生的某件突出的事情提前到前边来写,然后 按顺叙的方法叙述事件。所谓插叙,是指在叙述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原来 的叙述,而插进有关的另一件事情的叙述,即在一件事情的叙述经过中穿插进另一件事 情。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插叙不属于叙述线索,插叙的内容一般只是一个片段,不是情 节的主要环节;倒叙则属于

4、主要叙述线索,内容是事件的结构或主干情节中某个最突出、 最精彩的部分。记叙的人称记叙的人称 第一人称: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有一种亲切感和真实感。 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能更多方面地叙述。记叙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中运用的多种表达方式: 1、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描写: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 (1).正面描写、侧面描写(借他人之口对对象进行描写) 。 (2).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某些细小的举止、行为或细微的事件、细小的 景物片断作仔细的描绘 (3).人物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 (4).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5、2、议论:揭示记叙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作用主要有:、议论:揭示记叙文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作用主要有:2A、用在文章开头,起统领全文,点明中心,引出下文的作用。 B、用在文章的末尾,一般是为了提高对所叙之事的认识,深化文 章的主题思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C、用在文章的中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总之,记叙文中的议论一般就是记叙文内容的中心,就是揭示具体 事物所具有的思想意义的话。因此在概括中心思想时,要抓住议论 句。 3、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抒情:是作者在记叙的过程中对其所记的事物、人物带有主观感受和思想感情的句 子。子。 抒情往往是抒情

6、往往是作者抒发内心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力。 记叙文中几种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记叙文中几种抒情的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六、描写六、描写 (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又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1.人物描写的方法:人物描写的方法:直接描写: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侧面描写:烘托、衬托、对比 2.人物描写的作用:人物描写的作用: 直接描写的作用:直接描写的作用: 肖像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形传神,表现人物 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7、行动描写:展示人物的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的性格。(在人物描写中 有重要地位。) 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 点。 心理描写:是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侧面描写的作用:侧面描写的作用:三者的共同作用是是叙述对象某一特点更加突出、鲜明。( 补充知识:补充知识: “烘托烘托”是为了达到某种艺术效果在描写某一场境时所用的一些艺术手法,比如用 一些阴森的句子去烘托某一恐怖场面。它起到强调渲染气氛的效果。“衬托衬托”是用一个或多个相似或相反的事物去突出某一主要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起 衬托作用的事物居于次要地位。其主要作用呢,就是突出主

8、要事物或某个方面。 “对比对比”是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并举出来,相互 比较的一种修辞方式。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例如:有 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衬托与对比的区别: 1 对比的两个事物的关系是并列的,不分主次;衬托可以明显的分出衬托事物和被 衬托事物来,有主次、偏正之分。 2 对比常用于论述,衬托常用于描写。3.景物描写的方法:景物描写的方法: 一、动静结合 二、虚实结合 3三、观察角度的变化(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由远及近 由高到低等) 四、色彩的渲染。(色彩的渲染可以传达出愉快的情感, 也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9、也 可以反衬思归的感伤. 例 1: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 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 光,山青翠,花 浓彩重墨渲染了一派怡人风光,山青翠, 红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 红 艳,鸟翎白,碧波绿,景象清新,赏心悦 却是为写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目,却是为写 下文勾起漂泊的伤感作铺垫.) 4.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 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展示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七、修辞七、修辞 1

10、.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 2.比拟:给物赋予人的形态情感(指拟人),描写生动形象,表意丰富。 3.借代: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 4.夸张: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创造气氛,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5.对偶:便于吟诵,易于记忆,使词句有音乐感;表意凝练,抒情酣畅。 6.排比:节奏鲜明,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长于抒情。 7.反复:写景抒情感染力强;承上启下,分清层次;多次强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8.对比:使所表现的事物特征或所阐述的道理观点更鲜明、更突出。 9.设问:自问自答,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10.反问:强调语气,语气强烈,

11、强化情感。 八、结构安排八、结构安排 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 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 承转合,曲折有致。 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记叙文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散文构 思的线索,一般常见的有如下几种:以情为线索;以理为线索;以物为线索;以空间位 置为线索。 从结构上明确不同位置的句子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首句统领全文、提纲挈领、引出下文,为后文做铺垫、埋下伏笔; 2、尾句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照应上文,前后

12、呼应,言有尽而意无穷,回味深长。3、转承句承上启下,过渡,承接上文,引出下文; 4、中心句点明中心、揭示主旨; 5、点睛句点明全文中心,统领全文;句子含义深刻,耐人寻味,读后能给人以启 迪。 6、情感句抒发强烈内在情感,直抒胸臆; 47、矛盾句从字面上看自相矛盾,但作者却寄寓了深刻的用意。揭示深刻内涵,表 达深刻见解。 (1)记叙文(散文)的结构特点 按时间顺序或事件发生、发展的顺序组织材料。 按观察点的变换安排材料,如我的空中楼阁。 按场面的安排安排材料,如内蒙访古。 按材料性质归类安排结构,如琐忆。 按作者认识的过程或感情的变化安排材料。如荔枝蜜。 按作者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作为行文线索安排

13、材料。 (2)议论文的结构特点 按逻辑思维分,包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绪论、本论、结论三部分。 按篇章结构分,常见的结构有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和总分式。 九、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九、表达方式入手分析句意: 1、记叙文中的议论往往起画龙点睛、揭示记叙目的和意义的作用; 2、议论文中的记叙往往起到例证的作用; 3、说明文中描写、文艺性笔调起到点染作品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的作用。 4、夹叙夹议,记叙与议论交叉运用的写法,使文章在轻松活泼之中,阐发议论,读来 饶有兴味,深受教益,文章中的记叙是为议论服务的,而议论又以记叙为基础,叙为议 提供了事实依据,使立论有根有据,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十、

14、语言十、语言 1、语言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 2、具有怎样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辛辣、平实、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等); 3、运用了什么独特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通感等)。 十一、表现手法十一、表现手法 1、象征,借助某一具体事物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特点是利用象征物 与被象征物之间的某一特点(内容)得到含蓄而形象的表现,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象征 手法的“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主旨含而不露,隐而不晦。 2、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关的人 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明外,

15、 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 3、先抑后扬,引发好奇,感情铺垫,引发好奇。 4、托物言志,作者在对事物的进行描绘的过程中,非常巧妙地寄托作者个人的情感和 理念,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事物中,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情感,含蓄、哲理和暗示性,使 读者在欣赏中获得独特的美感享受。 5、借景抒情,通过景物的描写,来衬托作者或喜或悲的情感。 6、虚实结合,可以抓住重点,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从而更鲜明的刻画人物的性格, 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结构紧凑,笔墨集中。 7、动静相衬,动衬静,静衬动,生动的烘托作用,相得益彰。 58、以小见大,由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的主题,突出表现中心,更有震撼力。

16、 9、渲染烘托,渲染,是指作者通过对人物的外形、行为、心理、语言或事件、环境、 景物等作多方面的挥洒铺陈,集中描写,突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特点,用以加深主题的一 种表现手法。衬托是指不直接地对主要的人物或事物进行描写,而是对其背景,与之相 关的人或事物加以描绘,使其形象突出。这种写法除了利用反差对比使主要形象更加鲜 明外,还会使文章曲折含蓄,独具风格。比较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二者的不同点:渲 染在于对某种事物的有意重彩泼墨式的描写;衬托却是通过与之有关的其他事物的描写, 对该事物起到映衬作用。二者也有相交叉的地方,那就是作者有时用渲染的方法意在起 到烘托的作用;对用来衬托的其他事物也可以用渲染的手法来描写。 10、联想想象,所谓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所谓想象,就是在 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