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85933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中期报告中期报告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 张田庆张田庆由湘西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组织申报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研究列为湖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课题批准号:u105。结合我校进一步推进、深化课程改革和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的实际需要,把本课题研究名称改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敬请批准。根据省教育学会和湘西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要求,现就课题的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问题的提出新课程改革实验在我校已进行十多年来,小学数学教学经历了一次巨大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方面的洗礼,数学教学焕发着新的活力。但在

2、调研中我们发现,受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济文化的影响。我校小学数学的教与学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小学数学教师“教教材” ,而不是“用教材”的现象比较普遍。第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还未得到根本改变,教学过程仍然以教师控制为主,学生参与率较低,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不高,高耗低效,缺乏策略,成为教与学的阻碍。第三,学生在课堂上听的多,练的多,动手操作的机会较少,展现思维与产生思维碰撞的机会较少,参与面狭窄,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第四,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无限的,但没能被有效激活。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既能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也能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是教学

3、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师生完美配合的结晶,是每一个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充分提供从事学习数学活动的机会,通过动手实践、探索与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 。可见小学数学课堂的高效是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问题、学会创新,并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独立自主地学习,成为教学活动中自主探索和自我发展的主体。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追求的最高教学境界。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

4、学,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双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好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才会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确立“以生为本” , “以学定教” ,彻底改变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展示交流使所有学生能有效地学习,以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这正是本课题的理论和实践上具有研究价值的地方。我校作为湘西地区的窗口实验小学,也必将有力地推进湘西少数民族地区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让湘西的孩子真正的沐浴素质教育。二、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外的有效教学思想较为系统,表现为重视教学效率和寻求有效教学方法(模式)与途径。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教育

5、派”应运而生,提出了以“学生” 、“经验” 、 “活动”为中心的“指导发现”教学模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步改变过去传统的“二维对立”非好即坏的思维方式,开始重新审视教育史上对立的两派教育主张,在看到它们观点对立的一面的同时,更多的研究和发现它们相通、交融的一面。所以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的教改理论和实践,都是摒弃极端,博采众长。反映在有效教学的研究上,表现为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出现了多样化、综合化的发展态势。现在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主要有: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模式,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实验模式,布鲁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模式,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模式,奥苏贝尔的“认知同化”

6、模式、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模式,阿莫纳什维利的“合作教学”模式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在借鉴国外教学模式和总结自己经验的基础上,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吸取外国教学模式之所长又具有我国特色的教学模式,可谓雨后春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效教学模式有:“指导自学”教学模式、 “引导发现”教学模式、 “目标导控”教学模式、 “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等。此时的有效教学开始朝着建构多元化、情境化、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方向发展。人们更加关注教学实践的丰富性和教学模式的灵活应用。 目前国内影响较大的、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有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模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

7、练”高效课堂等模式。综上,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为我们的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和借鉴。高效课堂是双向的行为,要达到高效,教师和学生各需付出怎样的努力才能真正达到高效性。这是本课题研究意义之所在。三、课题的界定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指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本课题是指从评价策略、导学案、班组文化建设、课堂模式 4 个方面开展实

8、践研究,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四、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不仅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且要求教师要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2发展性教学理论。发展性教学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建立能促进儿童一般发展要求的教学。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发现教学理论。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和问题的独立探究,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提供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9、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4有效教学理论。 “学习中心论“是有效教学的基础和核心,强调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辩证统一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上。它强调: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以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五、研究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愿学、想学、乐学,真切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价值,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有效学习的能力。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最终提高

10、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六、研究内容1、评价策略高效课堂教学评价、 “智慧学习”成长评价、 “智慧学生”成长评价、小组评价2、高效课堂模式:自学、展示、反馈。3、导学案编写。4、班组文化建设。七、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 2、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系统的收集有关问题或现状的资料,从而获得关于课题研究的相关事实,并形成关于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平时实验过程中的资料和积累的经验不断分析、总结、提炼升华,归纳成文。 八、研究过程及阶段成果(一)成立了高效课堂督查考评组 课堂督察考评组由校长任组长,分管

11、年级副校长为年级组第一责任人,校 中层领导、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每天到课堂检查、听课、指导、 反馈。(二)班组文化建设1.1. 班班配备先进的“汉王交互式多媒体”学校多方筹措资金 150 余万元为全校 50 间教室安装了先进的“汉王交互式多媒体电子白板”和四面移动式黑板,为学生创建科学便捷的展示交流互动平台。2.2. 加强班级文化和小组文化建设 撤消讲台,让教师走下讲台,成为名符其实的参与者、合作者。学生座位 由秧田式变为小组式,面对而坐。全校每个班都有班名、班徽、班规;小组有 组名、组徽、组训。各学习小组分有助教、学科组长、纪律组长等,每个学生 都有自己的职责。 3 3. .学习小

12、组建设学习小组建设组建小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组建小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的操作主要是两方面的操作,一是形式上的操作,主要责任人是班主任。二是内容上的操作,主要责任人是任课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的操作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上的操作我们在实践中探究出了适合附小大班额下小组人数是 68 人一组最好。组数太多,不易交流和考核。组内人数太多,组内距离感较大,不宜组内交流讨论。按学习能力划分为 A、B、C 三个层次,坚持 A 教 B、B 教 C、A 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各组同学面对面坐成两排,朝北朝南坐,而不宜朝前朝后坐。这能更好利用两头黑板,便于学生观看。各个小组自成一块,相对独立,

13、各个小组自成一块,有组的形式,有组的感觉,有组的范围。同时小组间有距离,易于学生走动交流。每个小组要按优中差、男女生合理搭配,分配均匀。具体位置坐法是 2 个差生夹在中间面对面,2 个优生和 2 个中生呈对角线坐。这样做,一给 2 个差生有同类感,亲近感,而减少距离感、层次感和自卑感。二给差生以包围式温暖,四周式帮扶。三给优中学生以合作提高的机会。每个小组确定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担任组长,管理本组全部事务。给小组以独立感、责任感和荣誉感,而不是随大流,跟着走。每个小组确定组名,组训,口号。便于考评、管理和交流。每个小组的成员在定期考核后可以调整重组,在以后时机成熟时,组长可以组内

14、选举,三类学生可以分类,分档自由组合。分组合作学习内容上的操作分组合作学习内容上的操作分组合作学习的落脚点和支撑点不是把学生分成小组就行了,而是分组后在课堂学习中,给学习小组以问题和任务,让学生觉得分组有必要,有好处,让各小组有事可做,让成员能合作,能交流,共同去做。我校的小组合作学习是按照以下六步流程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明标激趣明标激趣提出问题。(学习目标、任务或习题)让学生知道要干什么。分解任务。这步是让学生知道本组或自己要干什么,任务要具体。自学阶段自学阶段这步体现分组合作是个人探究基础上的合作。先独学,再小组,才能有效发挥个人才智和集中集体力量。当然,如果探究项目较大,内容较多,也可再分

15、工或共同探究。组内展示组内展示坚持小组讨论“先一对一分层,再组内集体讨论”的原则,先让同层次学生 AA,BB,CC 对子学进行讨论,然后小组对综合讨论中不会的问题,及时反馈给老师。坚持“A 教 B,B 教 C,A 拓展”的分层次学习理念,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实现“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最终实现小组团队的整体学习目标。集体集体展示展示这步让全班学生共享学习成果,体验学习成功喜悦,交流不同的体会和感受。给潜能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每一点微小进步,教师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

16、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学习和探讨中来。这需要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心里时刻记着他们,关注他们。评价反馈评价反馈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生展示后,能让学生质疑点拨评价的要让给学生,学生不能做的或者做不到位的,由老师进行评价。教师对学生的独到新颖之处和错误不足之处进行恰当的点拨评价总结,使学生学习再上一层次。规范实施,有效的管理分组合作学习。规范实施,有效的管理分组合作学习。学生分成小组学习,不再是面对背而坐,而是面对面而坐;不再是一直坐着不动,可能随时要走动;不再是有序举手同意后发言,可能随时都在发言、讨论、甚至争辩等等。所有这些新的表现都需要管理好,促进学习有序进行,达到活儿不乱之效。组织管理好分组学习对长期顺利实行分组学习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实行初期。健全机制,有效的考评分组合作学习。健全机制,有效的考评分组合作学习。对分组合作学习有评价反馈,这是学生成长的需要,这是改进教学的需要,这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需要。没有评价反馈的分组合作学习是不完整的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