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7654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精选 (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20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江苏省古运河旅游考察报告 “长城雄风,运河神韵” ,京杭大运河与万里长城齐名,并称为中华民族为人类开创的两大人工奇迹。九十年代以来,我省大力加强对沿河相应区段的保护、修复、整治,为古运河的保护和利用做了大量的工作。根据江苏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新近编制的江苏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及 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 , “十一五”期间,我省将重点打造古运河旅游品牌,为建设“旅游强省”提供新的旅游增长点。为此,省旅游局从 2005 年 9 月 11 日开始,由局领导杨炤明同志带队,组织运河沿线 8

2、 市旅游局分管领导和特邀的省水利厅、交通厅有关同志以及部分专家,对江苏古运河旅游进行了历时一周的考察。考察组行程 2000 余公里,穿越淮河、长江、钱塘江三大河流,途经江、浙两省 10 余座城市,对古运河沿岸 60 多处重要旅游资源和旅游建设项目进行了重点考察,听取了各地的情况介绍,并多次组织座谈会讨论交流,对江苏古运河旅游的发展充满了信心,取得了丰硕的考察成果。一、江苏古运河历史概貌京杭大运河北起北京市,经河北、天津、山东、江苏等省市,南达浙江杭州市,贯通中国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 1794 公里。江苏是孕育京杭大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

3、作 独家原创 2 / 20运河的摇篮,公元前 485 年,吴国在长江与淮河之间(今扬州和淮安之间)开凿了大运河最早的航段邗沟,距今已有 2490 年历史。大运河江苏段长达 690 公里,约占京杭大运河总长的五分之二,习惯上大致分为中运河(淮安以北) 、里运河(淮安至扬州)和江南运河(镇江以南)三段,依次流经徐州、宿迁、淮安、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 8 市。历史上,江苏古运河作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及至唐代,大运河流经的江淮地区更成了全国财赋的中心区域, “当今赋出于天下,江南居十九” 。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均为运河重镇,成为运河线上

4、重要的战略物资和各类商品的集散中心。扬州为古代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埠、唐代中国东南第一大都会、中国四大贸易港口之一,清代成为盐运和漕运的重心。淮安地扼漕运之冲,向有“南船北马,九省通衢”之誉,作为运河的襟喉要地,曾创年漕运量 800 万石的中国古代漕运之最。明清两代,曾在淮安市区设南河河道总督府,在楚州设漕运总督署部院,府、院领导位至朝廷二品大员。淮安、徐州与山东的临清、德州并称为运河上的“天下四大粮仓” 。无锡则发展成为我国名闻遐迩的布码头、丝市以及全国四大米市之一,万商云集,盛况空前。名城苏州,早在宋代就是“绿浪东西南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

5、原创 3 / 20北水,红栏三百九十桥”的东方水城,以繁荣的经济、富庶的百姓和独特的小桥流水人家名闻天下。明清时期,苏州商业居全国之首,号称“江东一大都会” 。所有这一切,都留下了运河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百姓生活等方面刻下的深深烙印。二、古运河旅游资源及旅游发展现状古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杰出贡献,它的成功开通,不仅开创了一条流金淌银的经济走廊和舟楫繁忙的运输通道,而且塑造了一条辉煌灿烂的文化之河和价值连城的绿色玉带,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和自然遗产,也为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旅游资源 得天独厚江苏古运河联接长江、淮河两大水系,沟通

6、微山湖、骆马湖、洪泽湖、高宝湖、太湖等风景湖泊,旅游资源丰富多彩。运河沿线,水网纵横、湖河密布,平原辽阔、丘陵起伏,自然风光美不胜收;运河沿线许多名城古镇均有2000 多年以上的悠久历史,数千年来,名贤辈出,人文荟萃,商肆繁荣,名胜古迹,星罗棋布,留下了极其丰富的历史遗存。运河沿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融一体,互为依补,构成了“山水组合,以水见长” 、具有鲜明的水乡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20风貌以及历史久远、文化积淀深厚的旅游资源特色。运河沿线除有江苏乃至全国最具特色的水乡民俗风情资源外,还有各种各样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有名闻遐迩的天下第

7、一至第五泉;有久负盛名的山景资源;有变化无穷的洞石景观;有美丽动人的植物景观以及变幻万千的气象景观。运河沿线的人文景观以数量多、分布广、密度大、品位高而闻名全国,主要有:古人类和新、旧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帝王陵墓和名人墓葬,古典园林,以及包括宗教建筑、名人祠庙、故居建筑、古塔古桥在内的古代建筑,石碑和雕刻,近现代历史纪念地和红色旅游资源。此外,运河沿岸还有各地风土民情、文学艺术、风味佳肴、旅游工艺品和博物馆等人文旅游资源。运河沿线是我省旅游资源的富集区,沿线 8 市拥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5 座(徐州、淮安、扬州、镇江、苏州) ,是全省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总量的 70%多,拥有国家级、省级风景名

8、胜区 12 处,占全省的 60%,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0 处,占全省的 67%。同时,运河沿线城市拥有世界文化遗产 1 处(9 个点) 、世界文化遗产原貌保护奖 2 处(镇江) 、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2 处(苏州) ;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4 处(周庄、同里、甪直、河下) ;国家级 4A级旅游区(点)28 处,占全省的 70%。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的初步分析,我省运河沿线旅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20游资源类型丰富,共涉及 8 个主类,31 个亚类,基本类型达到 132 个,全部类型总量的 84%。旅游资源质量较

9、高,大量的旅游资源属于优良级旅游资源,其中不少已达到四级旅游资源标准,达到五级标准的旅游资源也有较多赋存,属特品级旅游资源。沿线资源分布南北互补,城乡结合,疏密有序。总体看,大江南北,大致各占“半壁江山” ,乡村、城市,各有所长,沿途形成了淮安、扬州、无锡、苏州四个资源密集区和繁星似锦的资源点、线。总之,江苏古运河沿线旅游资源数量大,种类多,价值高,组合良好,人文旅游资源丰富有品位,自然旅游资源景色迷人,保持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明显的资源集合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和旅游后发优势。2、运河旅游 倍受欢迎江苏古运河风光旖旎,名胜众多,自它诞生之日起,除了航运、灌溉的功能以外,也是观光游览的风景河。八

10、十年代初,无锡市旅游局在全国率先推出“古运河旅游”专项旅游产品,在无锡段古运河的黄埠墩到清名桥试航成功,形成一条水上旅游线,打入国际市场以后,深受日本、欧美市场欢迎,仅一年半时间就吸引了万名境外游客。被西欧和美国旅游者誉为“活的化石”和“神奇的旅游” 。1986年,日本著名词、曲作家中山大三郎专门创作了歌曲无锡旅情 ,经日本青年歌手尾形大作演唱后,风靡日本,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20年唱片发行量突破 600 万张,不仅成为日本家喻户晓的名曲,而且使无锡旅游在日本市场一夜成名,古运河旅游成为我省十分重要的品牌旅游项目,在日本掀起了新的旅游

11、热潮。此后,这条游览线逐步延伸至苏州、常州、镇江、扬州以及浙江杭州等地,无锡江南旅行社等单位还专门建造了“江南明珠”号游轮,开辟了夕发朝至的锡杭运河航线。1992 年,国家旅游局将“江南水乡游”列入中国 14 条黄金旅游线,正式向国际市场推出。近几年来,沿线各市更加重视古运河旅游的发展,扬州、淮安、苏州等市已相继开通了水上旅游线路,并投入商业运营,淮安的运河游(清江浦河下古镇)和苏州的环城水上游都已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新品,今年 7 月 3 日新开的无锡苏州古运河旅游航线让 30 名英国游客一路赞叹不已。3、项目建设 方兴未艾随着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运河沿岸城市加快了运河的全面整治,疏浚河道,治

12、理污水,兴修水利,改善水质,营造良好的交通航运和水利防洪条件。先后上马了一批城建、道桥、航道、水利和环保建设工程,为运河旅游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大部分城市把运河风光带列入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目标,分解项目计划,分步实施推进。常州、无锡等城市专门编制了古运河总体规划,大手笔筹划大运河的整合、利用。有的城市已开始策划、制定运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20旅游发展规划,对运河的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了相关措施和政策建议。经过近几年的开发建设,运河沿线 8 市已相继建成了一批旅游景区(点) ,同时,还有一些项目正在建设和策划、计划之中,今后将

13、有新的项目不断推出。 (见附表)4、存在问题 有待解决考察中,我们了解到在古运河开发建设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对将来旅游功能的发挥和旅游业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和负面影响,有待进一步落实、解决。一是环境污染仍较突出。运河污染主要来自工业“三废”污染、生活污染和运输船泊污染,虽经治理后有所改善,但除宿迁、徐州段生态环境较好外,大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不够理想,与旅游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有些城市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不能实现达标排放,运河受到直接污染,水质低于级标准,水体浑浊,水面油污与漂浮物较多。有些穿越城市繁华区的运河地段,一片水泥森林,两岸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和景观

14、环境比较单一。有些地段简单运用城市广场的做法,广铺草坪、地砖,与运河的衔接较为生硬。二是运河的历史、文化和旅游氛围面临新的挑战。古运河的价值,除了实用功能外,更多地还在于其历史风貌和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20文化遗存。由于以前对古运河重视不够,缺乏全面、统一的规划指导,城市化发展和工程建设的无序推进,严重地影响了运河历史风貌的保护,部分历史遗存和运河风貌已经受到破坏。同时,不少运河地段过多地使用水泥、块石砌制护坡,虽然整齐划一,但也破坏了运河原有的、自然的河风河貌。特别是运河驳岸修建对旅游功能考虑不够,人工化、现代化、标准化现象较为突出,

15、损害了运河的千年古韵、历史印痕和文化特色,部分地段把原本充满灵性的古运河变成一条呆板的现代水道,令人遗憾。此外,运河是我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要通道,扬州徐州段将承担重要的调水任务,在徐州、宿迁、苏州段,运河的航运功能依然十分重要,船只、船队穿梭繁忙,既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又对将来的水上旅游活动带来一定的限制,都需要进一步协调研究和统筹安排。三是项目雷同,建设资金缺乏。由于全省古运河旅游发展规划还未编制,各地的运河开发和旅游功能定位不明,开发项目大多局限于本地资源与市场,对运河旅游线、面的综合考虑不足,在城市与城市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缺乏协调、交流机制,造成了较大的雷同性。这次考察中,不少城市提出了筹建运河博物馆、水上旅游线、运河公园、运河湿地旅游区等项目的动议,这本是好事,但建得多了,便会出现同质性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同时,古运河开发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