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70182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82.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编码:学校编码:1037810378中文图书分类号:中文图书分类号: 密密级:级:法 律 硕 士 学 位 论 文行贿罪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争议问题研究学生姓名:刘群 学号:* 所在学院:法 学院 专业名称:法律硕士 届别:2014 届(在职法硕) 导师姓名:* 论文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 2中文图书分类号:中文图书分类号:密密级:级:行贿罪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争议问题研究争议问题研究学生姓名:* 学号:* 所在学院:法学院 专业名称:法律硕士 届别:2013 届(在职非法学类) 导师姓名:* 论文完成时间:2014 年 4 月

2、 4独创性声明本 人 郑 重 声 明 :所 呈 交 的 论 文 是 我 个 人 在 导 师 指 导 下 进 行 的 研 究 工 作 及 取 得 的 研 究 成 果 。 尽 我 所 知 , 除 了 文 中 特 别 加 以 标 注 和 致 谢 的 地 方 外 , 论 文 不 包 含 其 他 人 已 经 发 表 或 撰 写 的 研 究 成 果 , 也 不 包 含 为 获 得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或 其 他 教 育 机 构 的 学 位 或 证 书 所 使 用 过 的 材 料 。 与 我 一 同 工 作 的 同 志 对 本 研 究 所 做 的 任 何 贡 献 均 已 在 论 文 中 做 了 明 确

3、的 说 明 并 表 示 了 谢 意 。签 名 :日 期 : 关 于 论 文 使 用 授 权 的 说 明本 人 完 全 了 解 安 徽 财 经 大 学 有 关 保 留 、使 用 学 位 论 文 的 规 定 ,即 :学 校 有 权 保 留 送 交 论 文 的 复 印 件 , 允 许 论 文 被 查 阅 和 借 阅 ; 学 校 可 以 公 布 论 文 的 全 部 或 部 分 内 容 , 可 以 采 用 影 印 、 缩 印 或 其 他 复 制 手 段 保 存 论 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 名 :导 师 签 名 :日 期 : 摘摘要要“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我国刑法第 389 条规定的

4、行贿罪的构成 要件之一。对该要件中“利益”、“不正当利益”以及何为“为谋取不正当 利益”,在理论界和实务界中均存在有诸多争议。争议的存在,影响对行贿 罪的界定,不利于对行贿犯罪的打击。因而,有必要进一步对“为谋取不 正当利益”要件进行研究,在理论上厘清“利益”、“不正当利益”以及“为 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含义,以有效遏制和防范行贿犯罪行为。本文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立法演进。考察了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立法进程,从“非法利益”到“谋取利益”,再到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从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缩小解释到对“为谋 取不正当利益”的扩大解释,

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经历了一个从无到 有,从产生到发展再逐步趋于完善的演变过程。第二部分,“不正当利益”含义之争。首先论述了利益的含义以及利益 的分类,然后通过分析“不正当利益”的各家学说,主要包括“非法利益 说”、“手段不正当说”、“不应当得利说”、“不确定利益说”以及“违法职 务说”,引出本文的观点,赞同不确定利益说的同时强调要将“不确定利益” 与客观的手段相结合使之具有现实意义。第三部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主客观要件之争。通过分析“为谋取 不正当利益”中的“客观要件说”和“主观要件说”,以及在“主观要件说”1中的“目的说”、“动机说”以及“目的动机说”,阐明本文“主观要件说” 以及

6、“主观要件说”中的“目的说”的观点。“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是构成 行贿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是行贿罪主观构成要件中的目的。第四部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存废之争。通过对“为谋取不正 当利益”中“肯定说”和“否定说”观点的分析,论述“否定说”的观点, 认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不应成为行贿罪的必要构成要件,并在此基础 上提出应将“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作为行贿罪的从重量刑情节。关键词:关键词:行贿罪,不正当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2ABSTRACT“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is Chinas “Criminal Law“ Article 389 required e

7、lements of the crime of bribery. Elements in the “interest“, “unfair advantage“ and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in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circles in both there is a lot of controversy. Existence of the dispute, the impact on the judicial practice of bribery defined, is not conducive to c

8、ombat bribery. Thus there is a need to further right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Elements of research, in theory, sort of “advantage“, “unfair advantage“ and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in nature, effectively curb criminal behavior and prevention of bribery.Besides the introduction and co

9、nclusio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Elements of the legislative evolution . Discourse on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the legislative evolution , from the “ illegal benefits “ to “ seek benefits ,“ and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fr

10、om the right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the narrow interpretation to the right “as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broadly interpreted ,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elements experienced a scratch, from production to development and then gradually perfecting the process of evolution.The

11、 second part , “unfair advantage“ meaning of the dispute. First discusses3the benefits and interests of the meaning of the classification, then by analyzing the “unfair advantage“ of the various theories , including “ illegal interests , said ,“ “ improper means , said ,“ “ should not benefit , said

12、 ,“ “ uncertain interest “ and “ illegal position , said, “ this leads to the view , endorsed uncertain benefits that while strong to “ uncertain benefit “ and objective means of combining so that it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not one-sided , isolated to look .The third part, “ to seek illegitimate

13、 interests“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elements of the dispute. By analyzing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in the “ objective elements says “ and “ subjective element , said ,“ and in the “ subjective element , said ,“ says the “ purpose “, “the motivation to say “ and “ purpose motive , said,“ c

14、larifies this “ subjective element says ,“ and “ subjective element , said “ in the “ purpose of saying“ point of view.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is a form of subjective components bribery , bribery is the subjective components of the destination .The fourth part ,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

15、terests ,“ Abolition of the Elements . Through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and “definitely say“ and “no say“ viewpoint analysis , discusses the “no say “ point of view , saying that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should not become an essential constituent elements bribery and on this basis, should be made “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s “ as the bribery conviction aggravating circumstance.4KEYWORDS: bribery, improper benefits, to seek illegitimate interest5目录 目目录录引言 .1一、“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要件的立法演进 .2(一)产生阶段 .2(二)发展阶段 .3(三)完善阶段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