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56806 上传时间:2018-03-23 格式:PDF 页数:216 大小:2.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216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216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216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216页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2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2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标准 专业名称 信息与计算科学 专业代码 070102 学 制 四年 学科类别 理学 授予学位 理学学士 一、专业学科基础 (一)主干学科介绍 主干学科: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以信息领域为背景, 数学与信息管理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专业, 是集计算机、信息、经济管理为一体的复合型学科。信息与计算科学作为数学学科下的一个理科专业,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 (二)相关学科介绍 相关学科:应用数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统计学。 应用数学是应用目的明确的数学理论和方法的总称,它是数学理论知识与应用科学、工

2、程技术等领域联系的重要纽带。应用数学主要研究具有实际背景或应用前景的数学理论或方法,以数学各个分支的应用基础理论为研究主体,同时也研究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信息、经济、管理等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包括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是涉及电子技术、信号处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应用与控制等领域的交叉学科,包括电子科学技术和信息科学技术与技术两项内容,涉及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与交换、信息网络、信息处理和信息控制等为主体的各类通信与信息系统。 统计学,是通过搜索、整理、分析数据等手段,以达到推断所测对象的本质,甚至预测对象未来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中用到

3、了大量的数学及其它学科的专业知识,它的使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 二、专业培养目标和要求 (一)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系统接受科学研究的训练,能解决信息处理和科学工程计算中的实际问题,能在科研、教育和金融部门从事研究、教学、应用开发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应用人才。 (二)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在信息与计算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设计开发有关软件的能力,以及较强的

4、更新知识、追踪新技术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素质结构要求 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责任心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法律意识,自觉遵纪守法;热爱本专业、注重职业道德修养;具有诚信意识和团队精神。 文化素质:具有一定的文学艺术修养、人际沟通修养和现代意识。 专业素质: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和科学研究方法;具备求实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素养。 身心素质:具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能力结构要求 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以及表达能力等。 应用知识能力:系统的认知能力和理论与实践能力,既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知

5、识,又能利用理论指导实践。 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创新实验能力、科技开发能力、科学研究创新能力以及对新知识、新技术的敏锐性。 知识结构要求 包括工具性知识:外语、文献检索、科研论文写作等。 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文学、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法学、心理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艺术等。 自然科学知识: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等。 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编程语言、工具及专用软件),具有基本的算法分析、设计能力和较强的编程能力;能运用所学的理论、方法和技能解决应用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了解技术及应用的新发

6、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三、专业课程体系及培养标准实现矩阵 (一)课程设置 (1)公共基础课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军事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体育等课程。(2)专业基础课程 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程序设计基础、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3)专业课 专业必修课包括:离散数学、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数值计算方法、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运筹学与最优化、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 专业选修课包括:网络原理与应用、计算机通信技术、模糊

7、数学、操作系统、信息专业英语、信息检索与科研论文写作、面向对象程序设计(C+)、网络数据库等课程,共计修够 11 学分。 (4)专业方向课 智能信息处理方向课程包括:算法分析与设计、信息论基础、大数据概论、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数字图像处理、智能优化、数据分析与处理、云计算原理及其应用、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等课程,共计修够 9 学分。 信息安全方向课程包括:算法分析与设计、信息论基础、数据分析与处理、编码理论、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密码学、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共计修够 9 学分。 (二)实践环节 实践环节包括基本实践环节、专业实践环节和专业拓展实践环节,分别设置如下: 基本实践环节包括

8、:国防教育和公益劳动。 专业实践环节包括:计算机技能训练、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数学软件实训、学软件应用实训、课程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数据采集与处理实训、高级语言编程实训、学年论文、毕业设计等环节。 专业拓展实践环节包括:数学建模大赛、挑战杯、创新实验、创业设计、社会实践等环节。 (三)专业培养标准及实现矩阵 类别 内容 培养目标和要求 实现途径 知识 人文社科基础知识 树立正确的思维方法、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定的社会文化知识和时事政治认知;具有良好的自律意识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9、、形势与政策 (2)素质教育公选课(人文社会科学类) 自然科学基础知识 具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掌握一定计算机基础和操作技能 (1)大学物理、大学物理实验 (2)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能实训 (3)素质教育公选课(自然科学类) 学科专业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掌握本学科专业涉及到的数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 (1)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程: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2)计算机类核心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JAVA)、离散数学、数据结构 (3)信息类核心课程:信息论基础、数据分专业核心知识与扩展知识 掌握本专业核心知识与方法,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和前沿知识 (1)

10、核心课程: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数值计算方法、运筹学与最优化、算法分析与设计 (2)扩展课程:模糊数学、C+程序设计、网络原理与应用、数字图像处理、大数据概论、模糊数学、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云计算原理及其应用、智能优化、软件工程、信息安全、编码理论、应用密码学、数字信号能力 数学建模能力 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掌握数学建模的一般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学建模问题的求解 (1)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数学建模课程设计、数学软件应用实训、运筹学课程设计、数值计算课程设计 (2)学校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生产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环节,以及学生社团活动 算法分析与设计能力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

11、法及理论,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算法分析与设计 (1)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结构、算法分析与设计 (2)数据库课程设计、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工具 应用软件开发能力与信息安全系统分析与开发能力 掌握信息与计算科学理论,具有较强的数值计算能力,了解技术及应用的新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软件开发能力 (1)专业知识应用能力:数据分析与处理、编码理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信息系统开发工具、信息安全、应用密码学等课程 (2)专业技能与应用能力:高级语言编程实训、数据库课程设计 专业综合能力 掌握一门外语,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理

12、论和技能发现、分析、解决专业相关实际问题能力 (1)大学英语、专业英语 (2)专业综合:专业实习、毕业设计 (3)社会实践、学科专业竞赛、职业认证、专业书籍课外阅读活动、文献检索方法 素质 身心素质 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国防意识和艺术修养 大学体育、体育达标测试;军事理论、军事训练;公共艺术 思想素质 具有良好思想政治修养、公共意思和公共精神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 (2)公益劳动、社会实践、假期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 创业与创新意识 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接受创业的基本训练;能够在本学科和专业领域内进

13、行实践创新的能力 (1)创业基础,创业综合训练 (2)毕业设计(论文) (3)创业创新训练项目、开放实验项目 职业道德 具有良好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精神,遵守职业操守和职业规范,具有职业责任感和严谨的职业态度 (1)政治理论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 (2)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假期实践等 (3)结合专业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责任感 四、专业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根据高等院校理工科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人才要体现知识, 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因此要求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专业和年龄结构合理、业务过硬和在科研与教学工作中具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以适应专业人才培

14、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 (1)专业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师比适宜,满足本专业本科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 16:l。 (2)年龄结构合理。年龄在 50 岁以下的教授及 35 岁以下的副教授分别占教授总数和副教授总数的比例适宜,中青年骨干教师所占比例较高。 (3)学历(学位)和职称结构合理。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学位)和讲师以上职称的教 师占专职教师的比例不低于 85%。 (二)图书资料 应具备一定数量的与专业有关的图书资料,包括图书、期刊杂志和数字化资料种类,以基本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生均面积和阅览座位数应满足有关规定。要充分利用现代高技术手段,加强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为读者提供网络环境下多种

15、多样的信息服务。应保证一定数额的年度图书资料采集经费,使图书资料每年能保持一定的更新比例。在专业图书采集时,应有一定数量由高等教育出版社或其他主要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和图书。 (三)实验室 实验室建设须有长远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既要注重专业基础实验,又要注重新方向、新技术的发展,还要结合本专业特长和社会发展需求,建设专业实验室。实验室应提供开放服务以提高设备利用率。 (1) 实验室设备和经费 微型计算机是本专业实验室基本设备, 实验室中计算机总数与在校本科生总数之比不应低于 1: 4。有满足实践教学的网络设备、辅助设备等实验室设备。现有仪器设备完好率不低于 95%,处于维修状态一个月以上的仪器

16、设备不超过本实验室仪器设备总数的 3%。 (2) 实验室管理 应具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学日志、课表、实验指导书等规范材料。为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独立操作能力,实验室应提倡单人单机,特殊情况下每组实验人数不超过 3 人。实验室要达到一定的要求,拥有的实验仪器设备要达到一定的数量。 (四)实习基地 (1) 校内实习基地建设 校内实习基地应能为参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提供独立设备使用时间,并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践内容、实践过程等进行全面跟踪和控制。 (2) 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在有学校关部门的协调下,积极与相关单位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应指定有实践经验、责任心强的教师担任实习指导教师,并聘请实习基地中政治思想好、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 (五)教学经费 本专业教学经费来源主要由学校、学院下拨。教学经费主要用于教学运行管理、实验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仪器设备维护、学生实习、毕业设计、课程建设、图书资料、教学改革等。四项教学经费(本科业务费、教学差旅费、教学仪器维修费、体育维持费)的比例不低于 25%,并逐年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