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4628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木病理学名词解释(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林木病害:林木由于生物和非生物致病因素的作用,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 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多种病理变化, 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病态) ,甚至死亡,引起经济损失的现象。举列说明:松 材线虫病 苗木茎腐病 2、病害三角:在自然状况下,林木病害形成的过程涉及林木,病原和环境三方 面,呈三角关系,称病害三角。 3、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因子(病原物)引起的林木病害,可在植物个体间传染, 故也称传染性病害。 4、致病因子=病原物:真菌;细菌;病毒;菌原体;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等。5、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引起的林木病害无病原 物的侵染,不能在林木

2、个体间传染,故也称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性病害。 6、致病因子=不适宜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水分,光照,土壤,大气,肥 料,农药等。 7、林木病害的症状:受致病因子的影响在植物组织内部或外表显露出来的异常 状态。内部症状:显微镜下观察;外部症状:包括病状和病征。 8、坏死(necrosis):发病植物组织和细胞受破坏而死亡。 9、斑点(spot):根、茎、叶、花、果实的病部局部组织或细胞坏死。其形状, 大小和颜色不一。包括角斑,轮斑,环斑,条斑等。如玉米大、小斑病、十字 花科蔬菜黑斑病等。 10、枯死:芽、叶、花局部或大部分发生变色、焦枯、死亡。如马铃薯晚疫病、 水稻白叶枯病等。 11、穿孔和落

3、叶落花落果:病斑从健康组织中脱落下来,形成穿孔,如桃细菌 性穿孔等;有些植物的花、叶、果发病后,在叶柄或果梗附近产生离层而引起 过早的落叶、落果等。 12、疮痂(scab):果实、嫩茎、块茎等的发病组织上局部木栓化,表面粗糙隆 起,病部较浅。 13、溃疡(canker):病部深入到皮层,组织坏死或腐烂,病部面积大,稍凹陷, 周围的寄主细胞有时增生和木栓化。如柑桔溃疡病等。 14、软腐:若胞壁中间层光受到破坏,出现细胞离析,后发生细胞消解,则称 为软腐(soft rot)。 15、幼苗根或茎腐烂后,直立死亡的称为立枯(wilt)。 16、猝倒:地上部分迅速倒伏的则称为猝倒(damping-off

4、)。如棉菌立枯病,蔬 菜苗期猝倒病等。 17、生理性萎蔫:常发生在高温强光照条件下,由于植物蒸腾失水速率大于根系 吸水的速率而引起。早晚可恢复的称暂时性萎蔫,出现后不能恢复的称永久性 萎蔫。 18、病理性萎蔫;是由于病原物侵染繁殖后堵塞维管束或分泌毒素破坏维管束 所致。如棉花枯萎病、棉花黄萎病、瓜类枯萎病等。 19、畸形(malformation) 病组织或细胞的生长受阻或过度造成的形态异常。 20、矮缩:矮缩的植株节间缩短、茎叶簇生,如水稻矮缩病等。 21、矮化:矮化的植株各个器官的长度成比例变矮或缩小,病株比健矮小得多。22、徒长:如稻苗受恶苗病菌侵染后,叶部细胞延长,但细胞数并无增加,成

5、为黄叶高脚苗。 23、丛枝(rosette)或发根(hairy roots):植物的不定芽或不定根大量萌发所 致。如枣疯病,竹多枝病等。 24、瘤肿:植物的根、茎、叶上形成的大小不一的瘤状物。如马铃薯癌肿病、 果树根癌病等 25、病征:指在植物病部形成的、肉眼可见的病原物的形态结构。常见于真菌 和细菌病害 26、粉霉状物:具不同颜色、质地和结构的各种毛绒状霉层和粉末状一层。 27、锈状物:白色或铁锈色粉状物。 28、粒状物:不同大小的颗粒状物。包括真菌子囊果和分生孢子果,菌核及线 虫的胞囊等。如水稻纹枯病、油菜菌核病等。 29、伞状物:一般是指大型担子菌的子实体 。 30、菌脓:细菌病害特有的

6、病征。常为黄色粘稠状项体,干后成菌胶菌膜成菌 粒。如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和白叶枯病。 31、共生共生(symbiosis):营养空间等互利。根瘤菌/豆科植物。 32、共栖共栖(commensalism):无利害冲突。非病原微生物/植物。 33、拮抗拮抗(antagonism):不生活在一起,否则对一方或双方有害。放线菌/稻 纹枯菌。 34、寄生寄生(parasitism):一方生活在另一方上,并获取其营养物质。绝大多 数病原物/植物。 35、寄生性: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 36、寄生物(parasite):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37、寄主(host):被寄生的生物 。

7、 38、活体营养生物:只能从寄主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39、死体营养生物:可从死的寄主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40、致病性:一种生物引致植物病害的能力,强调破坏植物的能力。 41、病原物:引致植物病害的生物。 42、营养体: 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的结构 菌丝(hypha):单根丝状体 菌丝体(mycelium):所有菌丝 菌落(colony):在培养基中形成的形态 43、吸器:活体营养生物侵入寄主后,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形成的特殊机构。 功能:吸收养分 形状:粉菌:掌状;霉菌:丝状;菌:指状;锈菌:小球状 。 44、菌核:菌丝紧密交织成的休眠体,形状大小差异大。 内层:疏丝组织

8、外层:拟薄壁组织 表皮细胞:厚壁色深,较坚硬 功能:抵抗不良环境,适时形成新繁殖体 45、子座:菌丝在寄主表面或表皮下交织形成的垫状结构,有时与寄主组织结 合而成。 功能:形成产孢机构;度过不良环境。 46、菌索:许多菌丝体平行组成的绳索状结构。 功能:抵抗不良环境,帮助菌体蔓延。47、厚垣孢子:某些菌丝细胞膨大,原生质变浓,细胞壁加厚的孢子。 功能:抵抗不良环境,适时形成新菌丝 。 48、子实体:真菌产生孢子的机构,通过无性生殖和有性繁殖分别产生无性孢 子和有性孢子。 49、无性生殖: 不经核配和减数分裂产生后代个体。 50、孢囊孢子:形成于孢子囊内,子囊由孢囊梗的顶端膨大而成, 孢囊孢子有

9、细胞壁,无鞭毛,释放后可随风飞散。 51、分生孢子:产生于由菌丝分化而形成的分生孢子梗上,顶生、侧生或串生, 形状、大小多种多样,单胞和多胞,无色或有色,成熟后从孢子梗上脱落。有 些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着生在分生孢子果内。 52、节孢子:产孢菌丝顶端停止生长后,形成许多横隔最后从横隔处断裂下来, 形成以串孢子。 53、芽孢子:菌丝顶端膨大后,再以先芽方式形成孢子,或孢子以端出芽长出 孢子。 54、有性生殖: 真菌生长发育到一定时期(一般到后期)才进行。 55、有性孢子产生过程:菌丝分化配子囊雌、雄配子囊结合有性 孢子。整个过程可三个阶段: 质配:两个性细胞融合,两者的细胞质和细胞核(N)

10、合并在同一细胞中, 形成双核期(N 十 N)。 核配:融合细胞内两个单倍体的细胞核结合成一个双倍体的核(2N)。 减数分裂:双倍体细胞核经过两次连续的分裂,形成四个单倍体的核(N), 回到单倍体阶段。 56、休眠孢子囊或合子:由两个游动配子配合形成的合子发育而成,萌发时发 生减数分裂释放出单倍体的游动孢子,如壶菌、根肿菌。 根肿菌的休眠孢子囊萌发时通常仅释放出一个游动孢子,故其休眠孢子囊也称 为休眠孢子。 57、卵孢子:卵菌的有性孢子,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藏卵器接触后,雄 器的细胞质和细胞核经授精管进入藏卵器,与卵球核配,最后受精的卵球发育 成厚壁的、双倍体的卵孢子。 58、接合孢子(zygo

11、spore):接合菌的有性孢子,由两个配子囊融合成一个细胞, 并在这个细胞中进行质配和核配后形成的接合孢子。接合孢子萌发时进行减数 分裂,并长出芽管,端生一个孢子囊或直接形成菌丝。 59、子囊孢子:子囊菌的有性孢子。常由两个异型配子囊雄器和产囊体相 结合,经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而形成的单倍体孢子。 一般特点:子囊孢子着生在子囊(ascus)内;个子囊一般形成 8 个子囊孢子 60、子囊果主要类型: 闭囊壳:球状而无孔口。 子囊壳:瓶状或球状且有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 61、子囊座:由子座溶解而成、无真正壳壁和固定孔口的子囊腔组成。一个 子囊座由一个或多个子囊腔组成。其中只有一个子囊腔的子囊座称为假囊壳。62、担孢子:担子菌的有性孢子。 63、无性繁殖无性繁殖: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即从菌丝上长出分生孢子梗, 在梗顶端形成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形状、大小相差比较大,子囊菌的无性阶段是很发达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