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41762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7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督导与评估工作已经成为艾滋病防治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保证“十二五”行动计划各项目标措施得以实现的重要手段。下文是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欢迎阅读!广西艾滋病防治条例最新版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预防、控制艾滋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开展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艾滋病防治工作坚持依法防治、科学防治、预防

2、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建立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共同参与的机制,采取行为干预和关怀救助等措施,实行综合防治。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领导本行政区域艾滋病防治工作,制定并组织实施艾滋病防治行动计划,统筹协调,落实职责。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上级人民政府的部署,做好本辖区艾滋病防治工作。艾滋病防治工作实行行政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纳入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7各级人民政府目标责任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定期对艾滋病防治工作进行督导和考核。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人口和计划生育、公安、司法行政、教育、民政等部门按照人民政

3、府有关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分工,做好艾滋病防治及其监督管理工作。第六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红十字会等团体以及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应当协助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第二章 宣传教育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刊播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的计划和措施,根据本地特点、不同人群以及民族习惯,组织编印通俗易懂的宣传教育材料,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活动,普及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全社会艾滋病防治意识。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利用各种贴近农村居民的宣传形式,做好外出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

4、员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7等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协调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督促和检查有关媒体的具体执行情况。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应当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免费播放、刊登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鼓励电影经营单位在放映影片前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和公益广告。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为有关部门、组织和个人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提供业务指导和技术支持,并组织医务人员开展艾滋病防治业务培训。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履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的责任,设置艾滋病

5、防治宣传栏。医务人员在艾滋病、性病的咨询、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应当对就诊者进行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学校健康教育内容,并规定教学课时。初级中学、普通高级中学和中等职业学校、高等学校应当落实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课时;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应当有艾滋病防治知识的读物,校园宣传栏应当开设艾滋病防治知识园地。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利用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网络,向育龄人群、流动人口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7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在向育龄

6、人群提供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生殖健康服务时,应当同时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当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劳务输出职业培训的内容。各类就业服务机构在就业服务工作中,应当通过设置宣传专栏、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向流动人口务工人员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用人单位招聘流动人口从业人员的,应当将艾滋病防治知识纳入岗前培训教育的内容。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交通运输等部门应当在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共汽车停靠站(点)等显著位置设置艾滋病防治广告牌或者公益广告;车站、码头、机场以及公共汽车停靠站(点)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予以配合。第十四条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应

7、当组织本单位人员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支持本单位人员参与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第十五条 从事住宿、娱乐、休闲保健、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学习艾滋病防治知识,组织从业人员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培训,并接受有关部门的监督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7检查。第十六条 司法行政、公安部门应当加强对监狱、看守所、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拘留所等监管场所内被监管人员的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第三章 预防与控制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应当利用现有医疗卫生资源,建立完善艾滋病防控体系,制定并组织推广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鼓

8、励和支持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和个人推广预防艾滋病的行为干预措施。第十八条 公安部门在依法打击卖淫、嫖娼、吸毒、贩毒、聚众淫乱等违法犯罪活动中,应当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查处的卖淫、嫖娼、吸毒等人员进行艾滋病检测。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规范性病医疗服务行为,降低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实施宣传教育、咨询检测等行为干预措施。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卫生、司法行政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应当相互配合,加强对吸毒人员的艾滋病监测,建立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药物维持治疗等相衔接的治疗机制以及异地服药的保障机制,使吸毒

9、人员最大限度纳入药物维持治疗机构进行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7疗。第二十条 开展孕产期保健以及助产技术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孕产期保健服务,为孕产妇提供免费艾滋病筛查检测;为已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在其自愿的情况下提供终止妊娠服务或者提供免费母婴传播阻断医疗服务。第二十一条 医疗机构经批准采集、使用人体器官或者角膜、细胞、骨髓等人体组织的,采集、使用前,应当对供体进行艾滋病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阳性的,不得采集或者使用。但用于艾滋病防治科研、教学的除外。第二十二条 采供血机构应当执行国家和自治区有关血液安全管理规定,不得采集艾滋病检

10、测阳性的血液和血液成分,不得将未经艾滋病检测的血液、血浆供应给医疗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医疗机构应当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进行艾滋病检测,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进行核查,禁止将艾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第二十三条 艾滋病病毒毒种及其样本的采集、保藏、使用、运输、对外交流等,按照国家菌(毒)种和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艾滋病检测单位应当防止实验室感染和艾滋病病毒扩散,对被艾滋病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弃物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7 / 17应当就地实施消毒或者无害化处置。第二十四条 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

11、应当遵守医疗技术操作规程和清洗消毒管理制度,对介入人体和可能造成皮肤、粘膜破损的医疗器具应当清洗消毒合格后再使用,并按照规定进行处置,防止发生艾滋病医源性感染。第二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建立和完善安全套供应网络,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强艾滋病预防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应当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加强推广使用安全套等预防艾滋病传播的措施,组织实施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的设置、维护和安全套社会营销工作,向已婚育龄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以及其他需要采取行为干预措施的人群,免费发放安全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12、质量技术监督、工商行政等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套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安全套质量。提供住宿、娱乐、休闲保健服务等营业性公共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在其营业场所内放置安全套或者设置安全套自动售套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7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公安、司法行政、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以及医疗卫生机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相关科研机构应当制定本部门或者单位的艾滋病职业暴露应急预案,并对执行公务或者技术服务中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员进行艾滋病职业暴露防护培训,提供防护用品,对已发生艾滋病职业暴露的人员应当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救治。

1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满足艾滋病职业暴露预防性用药需要的药品储备库,确保职业暴露后的预防性抗病毒药物供应。第二十七条 从事住宿、娱乐、休闲保健、美容美发等服务业的经营者、管理者应当每年组织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人员进行包括艾滋病检测项目的健康检查,不得安排未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的人员从事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并配合卫生行政、公安部门对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的检测和干预管理。取得健康合格证明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人员,工作时应当随身携带健康合格证明,接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检查。第二十八条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治疗和医学

14、指导;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7(二)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的流行病学调查和指导;(三)就医时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如实告知接诊医生;(四)离开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三十日以上并需要医疗服务的,离开前告知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五)将感染或者发病的事实及时告知配偶或者与其有性关系者;(六)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感染他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患艾滋病为由寻衅滋事、威胁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第四章 监测与检测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组织开展艾滋病监测和专题调查,掌握艾滋病疫情变化情况和流行趋势。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本辖区内艾滋病监测、网络信息系统病例报告的核查、流行病学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的指导工作。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艾滋病检测网络建设。自治区、设区的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建立艾滋病检测确证实验室;设区的市、县(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设立艾滋病检测筛查实验室。艾滋病检测确证、筛查实验室的管理按照国家和自治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0 / 17区有关规定执行。第三十一条 艾滋病咨询检测机构应当向社会公开服务地址和联系方式,为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人员提供免费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