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36434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03 大小:89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3页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3页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1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目 录 1、关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局办公室(局办公室(1) 2、淮安市管道灌溉工程发展对策探讨 局办公室(局办公室(9) 3、淮安市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局农水处局农水处 市淮涟灌区管理处(市淮涟灌区管理处(14) 4、全市防汛物资储备管理工作调研报告 局防办室局防办室 市防汛物资中心(市防汛物资中心(21) 5、淮安市重点区域河湖水系连通研究 局基建处(局基建处(25) 6、关于涟水县生态水城建设的思考 涟水县水利局(涟水县水利局(30) 7、盱眙县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情况调研报告 盱眙县水务局(盱眙县水务局(34) 8、加强涟水县水生态文明建设之我见 涟水

2、县水利局(涟水县水利局(42) 9、城市河道保洁制度调查研究报告 局城水处(局城水处(46) 10、金湖县城乡供水一体化运营管理体系研究调研报告 湖县水务局(湖县水务局(48) 11、水利基层站所作风建设问题的探索 局监察室(局监察室(54) 12、践行“101%服务”理念推进机关作风建设 局软件办(局软件办(58) 13、加强项目党建 推动淮安水利跨越发展 局组织人事处(局组织人事处(61) 14、淮安市洪金灌区高效节水灌溉调研报告 市洪金灌区(市洪金灌区(65) 15、淮安市水利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调研报告 2 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市水利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69) 16、改善植被系统提升

3、服务内涵 努力把樱花园建设成为市民游客满意的水利景区 市樱花园(市樱花园(74) 17、淮安小水电站发展现状及对策 市高良涧水利工程管理处(市高良涧水利工程管理处(77) 18、我市湖泊管理与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市湖泊管理处(市湖泊管理处(82) 19、适应新常态 规范水利资金使用与管理调研报告 局财务处(局财务处(87) 20、清晏园创建国家水情教育示范基地的定位和规划 市清晏园(市清晏园(92) 21、挖掘治水历史法典(河道总督奏疏) 市清晏园(市清晏园(95) 22、现代小水电站管理新模式探索浅析委托运行管理模式 市古黄河电站(市古黄河电站(99) 1 2016 年度调研报告汇总 关

4、于淮安市生态水城建设的调研与思考 淮安, 取自“淮水安澜”之意。 因水而名, 因水而兴, 水是这座城市最大的资源和魅力所在。在刚刚结束的淮安市第七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目标。而水生态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不可或缺。加快以里运河、古淮河为依托的生态水城品牌打造,也成为了彰显淮安城市特色,提升淮安城市品味,服务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定位的必然选择。近年来,我市持续围绕“生态水韵淮安”做文章,并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推进过程中,仍存在着城市水系保护、水体污染等方面客观难题。为此,市水利部门就此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淮安开展生态水城建设的优势 就淮安城市的自

5、然禀赋、历史脉络和发展阶段而言,打造生态水城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突出优势: 1、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淮安地处淮河下游苏北腹地,地区水系较为发达,水资源条件总体较好,地下水储量较丰富,过境水丰沛,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总量 24.5 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 13.2 亿立方米。全市约有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是水面,属于典型的河网城市。特别是境内大型湖泊众多,如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泊洪泽湖,拥有具有防洪调蓄、水资源供需调节、生态保护等功能,蓄水面积达到 1780 平方千米,库容 39.57 亿立方米,还有白马湖、高邮湖、宝应湖等湖泊。根据江苏省骨干河道名录,我市拥有各类骨干河道 60 条,其

6、他大小河道更是数万条,其中仅市区河道就达 177 条,这些都是打造生态水城的资源优势。 2、深厚的人文基础支撑。、深厚的人文基础支撑。淮安得名于 1500 多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即安澜之意。因地处古淮河之滨,南有长江、钱塘江,北有黄河、海河,“居天下之中”,“扼漕运之冲”。明清时期更是成为水运交通“咽喉”,是当时全国重要的漕运枢纽、盐运要冲,自古就有“淮上江南”、“壮丽江南第一州”的美誉。名人事迹多。名人事迹多。“临淮自古多名士”,管仲、孔子、老子、孟子、庄子、刘邦、项羽、韩信、曹操、诸葛亮、朱元璋、施耐庵、吴承恩等等,均在淮安这片土地上留有足迹。特别是新中国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也诞生于此,作为新中

7、国的第一任总理,周恩来总理按照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 更是对淮河、 洪泽湖的治理倾注了大量的心血。涉水传说多。涉水传说多。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收伏兴风作浪祸害百姓的淮河水神巫支祁;淮河女妖水母娘娘一担水淹没泗州城,被观音菩萨用铁链锁住;小白龙探母的传说;九牛二虎一只鸡等等。每一个传说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能够演绎出一个人文旅游方面的构思。文物古迹多文物古迹多。淮安城区沿里运河一线具有典型的苏北水乡古镇风貌,人文景观品位高,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有省、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周恩来童年读书处、 2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河道总督署、漕运总督署、镇淮楼、文通

8、塔等。同时,运河还串联了码头古镇、清江城、河下古镇、楚州古城等。今日韩信钓鱼台、漂母祠、枚乘亭、明清街沿水复建等,更添为水城淮安增添了几分古韵。 3、经验可循的现实样板。、经验可循的现实样板。从外部区域看,宁波、苏州等地在生态水城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实践,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宁波将水环境源头治理作为建设美丽宁波的重要基础和支撑,自 2013 年起,重点通过水源与江河湖库联通工程、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程、水生态景观工程和水文化等挖掘培育,着力打造了以“三江、四片、一带、群库”为总体格局的水生态文明城市,从现有水利设施出发,结合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综合推进“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水景观提升水文化弘扬”

9、治理,系统整治水环境。至 2016 年,该市万元 GDP 用水量控制在30 立方米以下,县城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 100,城乡居民生活生产供水保证率在 90以上,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先导区和示范区。苏州则重点实施以“山-河-湖-城”为纽带的水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建设。着重在湿地恢复与保护、生态河道建设、城市生态建设、 水土涵养林保护等方面发力, 同时加大对以吴文化为基础的水文明挖掘与培育, 形成“水清可渔、水美怡人、水兴惠民”的现代水乡特色。这些城市的水生态建设经验都十分值得借鉴。从内部实践看,从内部实践看,我市依托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在生态水城建设方面同样积累一定的现实经验。

10、“十二五”期间累计完成城市水利建设投资 36 亿余元,实施河道整治、泵站改造、防汛配套、环境提升、文化景观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生态水城的水利水美水韵特色初显。尤其是注重“活水润城”实施,先后完成钵池山公园等 6 大公园活水工程,在里运河堂子巷和北门桥建设水位控制工程,根据需要调节里运河水位。建成古黄河水利枢纽工程,抬高主城区段古黄河水位,使得人与水更加亲近。目前,里运河、古淮河已经成为全市两条重要的以“水”为主题的生态文化廊道。尤其是里运河文化长廊,围绕“人、文、水、城”规划理念,突破了单一的水景观打造局限,更是衍生了“漕运城”等旅游综合体建设,实现了水与城的深度融合,成为了提升淮安内外在品质形

11、象的治水成功示范。 二、近年来淮安生态水城建设实践与成效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水生态文明建设,对水生态保护进行积极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较好成效。 1、治城与治水得到更好协调。、治城与治水得到更好协调。自 2013 年启动以来,根据我市水系特点和城市发展布局,全面构建“一脉、一城、两湖、三区、多点”的总体布局,全市安排投资近百亿元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2017 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试点任务,届时水生态文明实现程度将达到 90%以上。重点通过实施“八大工程”,示范“十大项目”,建成淮安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体系”,走出一条

12、具有淮安特色的水生态文明建设道路。目前,八项建设任务全面付诸实施,十项示范工程全部开工建设。 3 2、城市综合水环境持续改善。、城市综合水环境持续改善。近年来,持续加大城市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引水活水,扩展内外循环。加大引水活水,扩展内外循环。先后实施了钵池山公园、楚秀园、清晏园、森林公园、石塔湖公园及樱花园等六大公园的活水贯通工程,实现了水少可补、水多可排、水脏可换的公园活水目标。2016 年,按照集中连片治理的理念,城市水利重点投入 8.7 亿元,重点实施渠北运西片水系连通、高铁新区水系调整、清安河水系连通、海天河周边水系连通等 4 大活水连通项目,进一步改善河道水质,提升水生态环境。推进清

13、淤疏浚,确保内部通畅。推进清淤疏浚,确保内部通畅。探索清淤疏浚长效机制,初步建立了 3 年一周期的城市河道轮浚制度,每年安排 200 万元用于河道生态清淤项目,确保水环境改善的持续性。实施生态治理,激发内在功能。实施生态治理,激发内在功能。立足恢复河道自我调节能力,打造会呼吸的河道,先后组织大治河、呼叫中心三支沟等一大批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投入 9359 万元建设生态格滨笼,营造水系统、土壤系统以及生物系统三者相互涵养的近自然状态。城区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城区水安全水平全面提升。加快实施泵站改建拆建、河道综合整治、智慧城防建设等项目,提高城市排涝标准。 3、水生态保护力度不断加大。、水生态保护力

14、度不断加大。印发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落实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创建,建成区计划用水率达 95%。启动实施碧水工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按照“谁超标,谁补偿”的原则,每个县区(园区)选取一条水质较差河流设置考核断面,通过经济手段倒逼各地水环境质量提升。推进白马湖、洪泽湖等重要河湖生态保护,白马湖成为全省唯一通过国家良好湖泊环境保护竞争立项、获得国家重点专项资金支持的湖泊。 推进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 完成 23 个列入国家淮河流域“十二五”规划项目。推进通榆河流域水污染防治,省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 100%。推进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以承办省运会为重要节点,投资 5.75 亿实施主城区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景观、水文化等 15 项工程,13 条列入省整治计划的城市河道全部完成工程任务;投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