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2777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我国煤化工迎来政策解冻冻 煤炭高库存状况将会逆转。”冰封”三年的煤化工行业开始”松绑”。风起于青萍之末。6 月 29 日,在首个全国性煤化工行业组织”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煤化工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仪式上,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筹备司司长李治表示,由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编制的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以及煤炭深加工产业发展政策(以下简称政策)已经通过发改委主任办公会,拟于近期发布实施。其中,共批复气化技术、合成技术、大型设备等 18 项重点示范内容以及内蒙古、新疆等 11 个省区的 15 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随后,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

2、主任张国宝、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吴吟到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调研,为示范项目扩容做准备。种种迹象显示,国家将为冰封的煤化工项目”松绑”。”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在国家能源消费中较长时期处于主导地位,以煤为原料生产化工及油产品作为石油化工的补充替代,符合国家能源发展战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所研究员沈冀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然而,煤化工项目重新开闸,也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煤化工煤化工发发展一波三折展一波三折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焦化、电石、合成氨三个子行业,存在能耗高、污染重、规模小、工艺技术落后等局限,前期盲目上马,缺乏规划,造成资源限制和产能过剩。而新型煤化工主要以低端的褐

3、煤为原材料,主要制取替代石油和燃料油的化工产品,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天然气(甲烷)和煤制乙二醇等五类。在经济下行的形势下,煤炭行业持续低迷,煤炭库存量不断增加。迫使很多煤炭企业开始转型,开始对煤炭进行深加工,煤化工行业方兴未艾。然而在不断扩张的同时,跑马圈地式的发展方式让煤化工行业诟病不断。煤化工产品也开始呈下滑趋势。”井喷之后的市场需求量却没有增加,煤化工产业特别是初级产品甲醇的供大于求局面已经非常严重。仅甲醇一项,在短短的3 年内就从 4000 多元/吨跌至 2000 元/吨。”沈冀如介绍说。2006 年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认为

4、”电石和焦炭等传统煤化工产品产能严重过剩,煤制甲醇、二甲醚等石油替代产品盲目发展的势头逐渐显现,同时一些地区以牺牲资源为代价,大举招商引资,资源配置和开发利用不合理”。对此,发改委开始有针对性的”收权”。通知称,”在相关规划编制完成并得到国家发展改革部门确认之前,暂停核准或备案煤化工项目。”然而,煤炭供求关系的变化使煤炭库存量逐渐增高,各地煤化工项目开始恶性膨胀,重复建设成为煤化工行业最大诟病。2008 年 9 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加强煤制油项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除了神华集团的两大煤制油项目外,一律暂停其他煤制油项目的审批。2009 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

5、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其中煤化工作为”六大过剩产业”被提出明确的整改计划。意见认为,当时传统煤化工重复建设严重,产能过剩 30%,在进口产品的冲击下,2009 年上半年甲醇装置开工率只有 40%左右。由此,煤化工的项目审批之门基本被关闭。政府将煤化工列入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名单,提出”今后三年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现代煤化工试点项目”。同年 5 月 18 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到重点抓好上述五类示范工程,探索煤炭高效清洁转化和石化原料多元化发展的新途径,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据了解,2011 年下半年迄今,包括号称全国最大的单体项目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

6、区 600 万吨煤基多联产项目,以及甘肃平凉、陕西榆林、新疆准东等地启动的多个煤化工项目,均无一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但尽管国家发改委对煤化工项目松绑,但这个行业一哄而上的乱象仍让政府继续从紧对这个行业的审批。”截至目前,各地正式上报到发改委要求”十二五”期间核准建设的大型煤化工项目一共 104 个,按照各地上报的技术方案,如果全部在”十二五”期间建设,投资要超过两万亿元。其中煤制油项目达 5000 万吨,甲醇 2800 万吨。但发改委通过了其中 15 个示范项目共 7000 亿的投资的审批。”沈冀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煤制油煤制油项项目前景存疑目前景存疑据了解到,神华宁煤 400 万吨/年煤炭间

7、接液化项目,已经获得政府相关部门通过。这意味此前几经周折的我国最大的间接煤制油项目将正式开工建设。据了解,此项目是宁东唯一一个列入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的示范项目。按照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的发展规划,到 2020 年,宁东煤化工产成品生产能力达到 2000万吨以上,其中煤制油 400 万吨/年。除神华之外,内蒙古伊泰煤炭股份有限公司也规划着自己的千万吨级煤制油项目。据伊泰煤制油副总经理菅青娥介绍,在国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到 2020 年伊泰煤制油产能预计将达到 1000 万吨/年,所需投资在 1500 亿元左右,届时煤制油业务将超越煤炭,成为股份公司最大的收入来源。尽管煤化工企业动作频频,但煤化工

8、产业化前景仍存争议。以煤制油为例,从上世纪 50 年代开始,南非沙索公司就开始煤制油尝试,目前已经形成世界最大的煤制油工厂,油品产量达760 万吨/年,供应南非国内 32%市场,化工品向 90 多个国家出口。但在国内,已经投产的煤制油项目仅有神华、伊泰和潞安三家,总产能不到 150 万吨。可以说,国内煤制油技术的可靠性和投资经济性仍有待进一步验证。”经济性不是很高,不会减少对化学品的依赖。从现有的技术来看,从煤到石油以及其他化学品的转化率很低。同等数量和质量的化学品所需要的煤的成本要高得多。”绿色和平气候与能源部主任孙庆伟博士介绍说。”某些煤制油项目之所以经济效益较差,主要与煤价较贵、工艺选择

9、不当有一定关系。例如,同样规模的煤制油项目,原料煤价格有的每吨 1000 元,有的每吨三四百元,催化剂和投资成本都相差 20%-30%。此外,尾气利用、污水处理费用各不相同,导致不同项目的收益差距较大。”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北京煤化工研究分院副院长陈亚飞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说。”一效两耗一效两耗”成指成指标标值得一提的是,当业内感慨新型煤化工投资热潮即将来临的同时,关于发展新型煤化工行业的质疑从未间断过,其中最大的质疑来自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尤其是项目对水资源的消耗。据陈亚飞介绍,”十二五”煤化工示范项目技术规范(送审稿)对能耗等各项指标做出严格要求。国家对煤化工项目评审论证的主要指标是,能效、煤耗、

10、水耗以及二氧化碳排放。这些指标的优劣是示范项目扩容升级、新建项目获批的关键。目前,中国主要煤炭产地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 1/10。而这些基地中从煤炭开采、洗选、火力发电到煤化工的整个过程高度耗水,水资源条件不可避免地成为开发煤电基地的重要制约因素。沈冀如介绍称,综合行业的平均水平来看,目前生产一吨煤制油的耗水量约为 9 吨,煤制烯烃约为 20 吨,煤制二甲醚约为12 吨,煤制天然气(甲烷)耗水量为 6 吨,煤制乙二醇约为 9 吨。由此看来,煤化工的高耗水成为最大隐忧和软肋。”这就要看你要什么。这 15 个示范项目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当然,企业也要考虑对环境

11、的影响,想办法回收利用废水和想办法补偿。”陈亚飞对时代周报记者说。一业内人士向时代周报记者介绍,水资源已经限制了神华集团煤制油项目的发展,目前公司的水源来自一百多公里以外,而如果要扩产就必须要考虑新的水源问题,下一步预计将引用黄河水进行工业生产。”不仅是神华,煤化工项目多集中在内蒙古东部、宁夏、甘肃、陕北等干旱地区,这些企业都将水源盯住了黄河。预计要用掉1/4 黄河水。这对西部地区的发展来说是非常可怕的。所以政府也要加以引导,看看是否能让这些项目移到南方多水的地方去。”沈冀如对时代周报记者说。”到 2015 年,西部煤电基地大规模开发每年将消耗至少近100 亿立方米的水,这将加剧西部省区已经显现的缺水危机。”8月 14 日,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报告噬水之煤煤电基地开发与水资源研究中说。孙庆伟介绍说:”煤炭和相关产业在严重缺水的中国西部地区急剧、无序的扩张已经引发了一连串的水资源短缺、水污染严重、水生态环境恶化等危机。这种对水资源的灾难性影响在国家的相关规划中很可能被严重低估了。如果不及时踩下刹车、做出合理调整,将损害西部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以内蒙古为例,作为”十二五”煤电基地扩张的重点区域,内蒙古的水资源的供给矛盾尤其突出。由煤炭开发带来的河流断流、草原沙漠化加剧、湿地消失、牧民流离失所的各种生态悲剧正在不断发生和愈演愈烈。(来源:时代周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