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南京城墙文化如何点亮市民生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2405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看南京城墙文化如何点亮市民生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看南京城墙文化如何点亮市民生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南京城墙文化如何点亮市民生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扫码观看视频扫码观看视频 南外仙林四 (1 0 ) 班陈奕含A032 0 1 7年1 0月2 3日星期一 责编: 贾伟舜美编: 张家俊校对: 史红岩 孙静 专题文化自信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城市, 城 市有包容性, 也有温情。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 的积淀, 让南京大大小小的博物馆也有自己独 特的气质。 我们看到,随着素质教育备受学校、 家长 们的关注, 且不断推进, 孩子们愿意去逛博物 馆, 愿意去了解博物馆呈现出的历史, 这是一件 非常令人欣喜的事情。学生在博物馆中的学 习、 探究, 可以让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 对革命 文化、 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了解。通过这些文化的学习, 可以建立对这

2、座城市的文化自信, 对国家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最深层、 最根本、 最长远的支 撑,“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也不可能掉文化自 信” 。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及每个人, 通 过扎实努力, 在支撑核心观念的文化工作方 面勇于尝试, 比如, 要关注年轻人对传统文化 是否了解、 是否有亲切感、 是否具有温情, 如 果发现没有或者缺失, 这就是需要我们共同 努力。学校、 家长可以创造条件, 有组织有规划地, 让学生走进博物馆、 认知博物馆, 这样 在建立文化自信方面,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 效果。 随着 “互联网+” 的兴起, 人们走进博物馆可 以用更多的方式, 现在为数不少的南京博物馆 已经将藏品、 主

3、题展览从线下立体呈现在网上, 可以用3D 或更生动、 立体的方式向不同知识结 构层次的百姓进行呈现, 这样能让博物馆中陈 列的藏品动起来、 活起来。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黄阳阳陈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博物馆我很喜欢去博物馆, 但是周末作业任务蛮重的, 有时 还要上辅导班, 没太多时间去博物馆。听说有些地方的小 朋友可以在博物馆里上课, 一呆就是一天、 半天, 可以参 观、 听讲解、 做游戏, 我们中小学可否定期或不定期地开设 博物馆课程?石鼓路小学四 (2 ) 班张倩宁江苏有很多名胜古迹, 非物质文化遗产多。虽然南京有 许多免费开放的博物馆, 但是只有节假日才有时间观看学 习, 每次去总是发现很拥

4、挤, 根本来不及细细地观看学习。 我想,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 能否将博物馆知识用图文、 视频介 绍的形式放在网上, 我们课余可以自己观看学习。多样活动让明城墙成为 “民城墙”今年1月7日, 随着一副由书法家言恭 达书写的 “闻鸡起舞, 驾九万里长风, 同追远 梦; 击鼓以歌, 集五千年锐气, 再振中华” 大气 磅礴的春联在中华门城头亮相, 新华报业传 媒集团、 南京市文广新局、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 行联合主办,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与南京 晨报承办的2 0 17 “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 挂联仪式正式举行, 中山门、 仪凤门、 集庆门 等12座城门都挂上了由著名书法家和楹联 家联手创作的春联,

5、 陪南京人民过了个红红 火火的春节。 活动受到了多位专家学者和市民的赞赏 和欢迎。“城门挂春联” 被评价为: 让春联、 春 节和城门成功实现 “联城节合璧” , 更让全世 界华人借助创作春联来寄托乡愁, 让广大市 民和游客读联赏联来了解城市喜爱城市, 进 而塑造出城门挂春联这一独具南京魅力的特 色惠民文化。 为城墙写春联, 也为城墙写诗, 去年底, “南京城墙全球华语诗词创作大赛” 举行, 南 京诗人李远萍的一首 “势压三山湮六朝, 有痕 岂止疾风雕, 四围霁色来云路, 两岸江声连海 潮” 夺得了一等奖。 而 “童画城墙” 活动结束后, 在中华门瓮城内还专门举办了一次展览, 孩子们将南京 城墙

6、画得这么美, 让人惊讶和佩服。其中, 石 鼓路小学王鸣山的作品 古城春韵 获得了一 等奖, 这幅画还被印制成了南京首张明城墙 主题的智汇公交卡。开放城墙书吧让 “书香满城”目前, 南京城墙全线已经向社会开放10处 书吧, 风格各异, 和而不同, 真正令 “书香满城” 。 书吧建设, 系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利 用城墙原有的内部空间, 打造公益性文化驿 站, 为市民提供读书、 休闲的文化场所。城墙 书吧最热闹的时刻总在周末, 此时若你踏进 书吧, 便能邂逅文化大家一二。 武定门 “中国书房” 近日正在持续开展 论语 读书会公益课程, 到场的无论是十余岁 的孩子, 还是七旬老人, 无不认真聆听。 记

7、者曾经在武定门的城墙书吧处遇见过 9 0后的姑娘, 每周都会来两次, 称比咖啡吧 更适合阅读; 也曾遇见过7 6岁的大爷, 认真 地做读书笔记, 称 “活到老, 学到老” 。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致力于打造 “书 香满城” 文化品牌, 邀请毕飞宇、 叶兆言、 郦波 等在宁知名专家学者开展讲座、 品读, 与各类 读书组织、 公益团体合作, 开展读书会、 分享 会、 电影会、 交友会等活动, 以此不断丰富品牌内涵、 扩大受众人群, 增加公众参与, 提升 了南京城墙旅游服务配套设施水平。“1 366 ” 文创品牌教孩子 “筑城墙”在去年的文化遗产日当天, 众多明城墙 的文创产品亮相南京六朝博物馆。今

8、年, 南 京城墙文创更是走出国门, 亮相德国法兰克 福。如 “南京城墙蜡烛杯” , 将南京具有代表 性的城门如玄武门的仿真模型放在长方形蜡 烛杯里, 点燃时就仿佛一轮金日映照古老城 市;“五福临门” 南京城墙手工皂, 蓝色、 橙色、 粉色、 白色、 绿色一组城门环绕成一圈;“南京 成语” , 将茶、 南京城墙与南京成语三者相结 合, 2 5个红茶包以明城墙城砖的修砌排列方 式放于纸盒包装内, 每张茶纸上印有与南京 相关成语故事的水印, 如 “画龙点睛”“天花乱 坠”“东山再起” 等。 对于孩子们来说, 南京城墙文创产品更 是为他们提供了无限可能性!今年7月31 日-8 月2日, 为期三天的 “

9、城城垣垣小讲堂” 南京晨报小记者专场活动, 在中华门瓮城内 举行。晨报小记者们学习了如何制作明城 砖, 感受了拓印技术, 亲手制作了投石机! 其中, 孩子们利用文创产品 “乐乐沙” , 在 一张巨大的南京城墙地图上, 用模型做出了 中华门、 仪凤门、 城墙、 寺庙等, 孩子们亲手将做好的城门和城墙连缀起来, 而一旁的讲解 老师趁此向孩子们讲解了不同城门的规制、 南京城墙的形状和奥秘, 可谓寓教于乐! 除了与南京创意设计中心联合举办了 “我为城墙做设计” 众创设计活动外, 南京城 墙还独具创意地开发出了自己的文创品牌 1366。以前, 1366是南京明城墙始建的 年份, 如今, 它是南京城墙的文

10、化创意品牌, 下含 “1366天然饮用矿泉水”“1366城墙文 化创意公园”“1366城墙秀” 等一系列独有的 文创精品项目。六百年老城墙与新科技完美结合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 六百多年的明城墙 也不单是人们心中 “古老” 的代名词。在刚刚过 去的中秋佳节, 全城阴雨, 不见明月, 唯有中华 门城堡上升起一轮又大又亮的 “月亮” , 吸引来 游玩的市民争相合照, 倍觉有趣。而这轮 “月 亮” , 就是南京城墙利用新科技点亮的。 不仅如此, 在中秋佳节夜晚, 中华门瓮城 上开启了3D 灯光秀, 将古老城墙装点得绚 丽多姿。而在城墙上举办的中秋晚会, 既有 茶道、 昆曲、 古琴等古色古香的传统表演,

11、 也 有新科技 “大月亮” 和每位登上城头的市民都 可获得的触摸开关式 “星星灯” , 连年轻人和 孩子们都感觉新鲜有趣。 上个月, 在互联网技术的 “保驾” 下, 南京 城墙还产生了一条最美徒步智道。而即使是 普通的骑行等活动, 在南京城墙的帮衬下, 也 带上了时尚的色彩。比如今年8 月底举办的 “环城墙骑行” 活动中, 30 0名骑行者身着复 古服饰, 途经太平门、 午朝门、 明故宫、 总统府 等南京历史文化古迹, 穿梭时光, 和南京城的 历史进行亲密接触。 据不完全统计, 近年来, 南京城墙陆续策 划开展了 “城门挂春联 南京开门红”“环城七 十里 健步助申遗”“穿越时空来看你 南京明

12、城墙650年摄影大赛”“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 览会”“锦 秀中华” 等数十场有影响力的大型 文化活动。 南京城墙保护管理中心专职副书记曹方 卿告诉记者, 听了十九大报告, 南京城墙管理 中心对今后的工作更加有方向和信心: 今后 南京城墙将进一步挖掘城墙文化的内涵, 举 办更多高质量的文化活动, 进一步增强对中 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成为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的弘扬者、 传播者。徐川, 十九大代表、 南京航空航 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城门挂春联、 打造城墙书吧、 最美徒步智道、 创立 “1366” 文创品牌 看南京城墙文化如何点亮市民生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习近平总 书记提到, 要坚持创造

13、性转化、 创新性 发展, 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记者了解到, 南京城墙作为世界 上最长、 规模最大、 保存原真性最好的 古代城垣, 近年来, 南京城墙在让文化 遗产满足市民文化需求方面, 的确下 了不少功夫, 推出一系列精彩活动, 满 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爱南京 南京晨报记者 仲敏 孔芳芳扫码观看视频 府西街小学三 (3 ) 中队吴泽浩我特别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书法、 国画、 传统弓 箭等。我们有春秋时期的百家争鸣, 我们有唐宋时代的诗 词, 我们有清末和民国时代的小说剧本, 我们中国的传统 文化实在是太丰富了!我为我们的传统文化感到骄傲和 自豪。我今后要为传播、 发扬中国传统文化而努力。明城墙挂春联活动受到海内外广泛赞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