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

上传人:繁星 文档编号:3591395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崆峒山导游词例文(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1 / 14甘肃崆峒山导游词甘肃崆峒山导游词崆峒山是古丝绸之路西出关中的要塞,吸引了很多游客来参观,导游要给游客做好崆峒山的景点讲解。下面是整理的甘肃崆峒山的导游词,仅供参考。甘肃崆峒山导游词崆峒山位于甘肃省平凉城西 15 公里,泾河上游主流与其北岸支流后峡河之间。长 100 公里,平均宽 15 公里,海拔 18702100 米。最高峰山势陡峻,树木葱茏,形成北西西走向的一道天然绿色屏障,故名翠屏山,海拔 2123 米。地质构造上属小关山逆断层,垂直断距约 700 米,上三叠统延长群的褐紫色与绿色砾岩及白垩纪底砾岩等垂直节理

2、发育,经侵蚀形成许多岩崖峡谷及奇峰绝壁等特殊地貌。山顶有两级老夷平面:2100 米的香山顶,上覆第三纪红层;1900 米左右的一级经切割为东、西、南、北、中五台。中台突起,诸台环列,各有奇势胜景。合天台、插香台与灵龟台,号称八台,与四岭(凤凰岭、狮子岭、苍松岭与棋盘岭)、二峰(蜡烛峰与雷声峰),同为崆峒山地貌的自然奇观。诸平台与山麓带先后修建了佛、道二教基地的九院、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2 / 14十二宫,共有寺观 42 处,大多集中分布在五台区,形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现仅保存寺的宋石经幢,十方院的元蟠龙石柱,东台宝庆寺的元代石壁及明建凌空塔,均

3、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崆峒山多特殊文化胜迹,山上有广成子洞,山麓有问道宫和广成泉。又有望驾山及撒宝岩,传为望秦始皇驾临及始皇巡幸撒宝处。东台悬崖的岩洞有玄鹤洞和青龙洞(一名归云洞),亦为崆峒名胜。1980 年在山南的崆峒前峡修成崆峒峡水库,水电站装机容量 1890 千瓦,具有发电、养鱼、灌溉及游览等综合效益。有直达中台的登山公路。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崆峒山佛教僧徒的生活。在原始佛教时期,僧众的日常行事一般是出外化缘,各自修行。修行的方法有两项:一是学习教理,主要是听佛说法,互相讨论;二是修习禅定,指打坐,或者经行(经行是在林间来往徘徊)。后来寺院中有了佛像,经典记录成文字以后,才出现礼拜供养和读诵

4、经典的礼仪。根据佛所制定的戒律,僧众于每月望晦(农历十五日、三十日)两日齐集在寺,共诵戒本 ,自我检查有无违犯戒律之事。如有违犯,要按照情节依法忏悔。在全年之中,僧徒必需有的三个月安居在寺之中,专心修道,不得随意他往。佛教最大的节日有两天:一是四月初八佛诞日;二是七月十五自恣日。这两天都叫作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3 / 14佛欢喜日。在佛诞日要举行浴佛法会,就是在大殿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侣以及信徒要以香汤沐浴太子像,作为佛陀诞生的纪念。东台,最初是元朝安西王忙哥刺依王相商挺请求,召京城西域喇嘛槊里吉察思揭兀住持重建,于

5、至元十五年(1278 年)秋八月落成,所有费用由安西王出资供给。建成后为殿为堂,轮涣晕飞,金碧灿烂。历经补葺,于民国年间存大殿和商挺撰书的创修崆峒山宝庆寺碑记碑,今废。原大殿内彩塑十大魔王逼真生动,线条流畅自然,堪称一绝。遗憾的是文革期间都已毁坏。门楣上东台二字以及两边的楹联:仙山、神山、道山、佛山、儒山、山光唯真;晴景、雨景、雪景、日景、月景、景色独俱。关圣帝君庙内供奉的是三国故事中的关云长与他的手下大将周仓、关平。提起关云长,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想当年,关云长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何等的威风!关云长一生除了英勇善战外,还与刘备、张飞桃源三结义,一心扶持刘备,忠心耿耿,尽忠

6、报国,义重如山。他死后,全国各地都修建庙宇,供他的神像,并称他为关公、关帝、武圣等。关羽是我国唯一一位佛、道、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4 / 14儒三教共同供奉的尊者,佛教称伽蓝菩萨,是寺院的守护神;道教奉为武财神、副玉皇;儒家则尊称为武圣人。东台是观日出、云海及平凉市夜景的佳地,在东台绝壁上就有玄鹤洞,距地面 500 米。民间传说,玄鹤原是侍候广成子的一对童男童女,天长地久,两人便产生爱慕之情,虽蒙师傅教诲,但痴心难改。后来广成子修成仙体,将回仙界,两位童子俗缘未了,一心想留在崆峒山,于是广成子随手一指,在这绝壁上为他俩留下一个栖身的仙洞,将他们

7、点化成一对玄鹤,并告诫他们:留在凡间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干离经叛道之事,要体察民情,帮助善良的人。在山脚上还有问道宫,相传是轩辕黄帝来崆峒山问道于广成子的落脚处。甘肃崆峒山导游词游客朋友们,崆峒山素有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被誉为西北的道、佛宗教圣地。据史书记载,崆峒山在隋朝统一之后获得了一个安定时期,于是唐朝便有僧人、道士先后开创寺院和宫观,其后,经宋、元、明、清直到民国,历代皆有兴建或重建。据史书记载,鼎盛时期,琳宫梵刹达 42 处,房屋 650 余间。其显要者有八台九宫十二院。那么在鼎盛时期究竟有多少建筑群,现已难细考,但旧说中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却实有所指。八台指的

8、是东、西、南、北、中五台以及八仙台、灵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5 / 14龟台、赵时春读书台。九宫指的是问道宫、王母宫、紫霄宫、飞升宫、南崖宫、净乐宫、太清宫、遇真宫、子孙宫。十二院指的是舒花寺、寺、宝庆寺、真诚寺、茶庵寺、舍利寺、栖云寺、香山寺、莲花寺、海觉寺、文殊庵、弥陀庵。七十二石府洞天指的是玄鹤洞、广成洞、钻羊洞、朝阳洞、老君洞、金银洞、归云洞、玉女洞、灵官洞、三教洞等等。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就是中台,依次环绕着其他宫台院落,登高俯视,它们就像一朵盛开的莲花向四面八方舒展开来,非常的漂亮。这里海拔 1800 多米,地势平坦,视野开阔,如果您有

9、兴致,不妨在这里留影纪念。 大家注意看,我身后这块崆峒山纪念碑,它是中共中央原胡耀邦同志 1986 年 5 月 19 日来平凉视察工作时亲笔题写的(碑立于 1992 年),碑后这座古庙错落、雄伟的山峰就是我们将要游览的道教圣地主峰马鬃山。展现在大家眼前的这座两层阁楼式建筑叫做三皇楼,它始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 年),上层东面彩塑有三位古代帝王,俗话说:天皇伏羲创八卦,地皇神农尝百草,人黄轩辕创文明,说的就是他们三位。眼前这块石碑叫做秦始皇、汉武帝西巡崆峒纪念碑,在史记 、 汉书中记载,秦始皇一次登临崆峒山,而汉武帝六来平凉两次登临崆峒山。为什么皇帝对崆峒山如此的情有独钟呢?一是因为他们都好神

10、仙,仰慕黄帝问道之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6 / 14事,另外,由于在秦汉时期,崆峒山是连接关中和陇右的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有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之说,成为各种军事力量争夺的主要目标。碑后这两棵高大的油松,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有诗称赞说:亭亭将军松,宜雨更宜风。磊落连云表,峥嵘出地中。那崆峒山的山名由何而来呢?古往今来说法很多,但是有考证的有三种:其一:崆峒山的洞穴很多,最出名的有玄鹤洞和崆峒洞,这些洞穴或伏于地表或在悬崖峭壁之上,因为洞穴多取其空空洞洞之说;其二:崆峒山是道教的发源地,它强调了道教空洞、无为的哲学思想;其三:

11、崆峒一词在古代本无山字偏旁。它本是一个氏族部落荒而逃族语言的音释。它所表达的是一个方位或这一区域所有部落的总概念。中国第一部辞书尔雅中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北斗星正下方为空同。另一部典籍汲冢周书中更是一步解释:正北的大夏、莎车、月氏、空同、姑藏等下部族统归空同。部族融合发展并消亡后,中心区域的名山加以山字偏旁专用指山。其实古人对这一地域概念相当清楚,从唐代李白、杜甫,明代吕大器,至清代林则徐诗中所提到的崆峒大体指一个大的区域,这一区域的大致范围是东起河南汝阳,西至甘肃河西。中心区平凉可能就是商周时期十大部族中空同族的居息地,所以统称为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

12、写作 独家原创 7 / 14崆峒。大家请跟上队伍,前面就是检票处朝天门。我们看到朝天门两侧有四只石山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最初山上要修建宫、观、道路,依靠人力把建筑材料运送上去是非常困难的,于是人们发现山羊是偶形蹄,擅长走羊肠小道,从此山羊就承担了驮送材料的工作,后人们为了纪念山羊对崆峒山的贡献,就把它塑在了这里。朝天门始建于明代,门楣上朝天门三个大字是由平凉著名书法家张秀民先生所书,崆峒山三个大字是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题写的,两边的楹联云山拾级通天阕,雾海浮槎诣道门是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欧阳中石先生题写的。这里供奉的是道家的护法王灵官,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原名王恶,为西河的

13、第三十代天师虚靖真人的弟子萨守坚,飞符火焚,将王恶烧成火眼金睛。王恶不服,奏告于天庭。玉皇大帝即赐慧眼与金鞭。俗话说:王灵官,保平安,那大家赶快穿过朝天门寻求平安吧!崖壁上有两块石碑,左边是清朝康熙年间平凉县尉李瑛题咏玄鹤所雕刻的诗文,元鹤高飞唳碧天,一身清澈到人间,千秋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相传玄鹤乃广成子的仙童所化,是崆峒山的仙禽。右边是 1994 年吴冷西先生敬献的观音画像碑,佛教称其为观世音菩萨,道教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8 / 14奉为慈航道人,是佛、道两教共同供奉的一位尊者。这块石碑也是崆峒山唯一一块青石碑 从现在开始,我们需要

14、攀登 669 级台阶才能到达隍城,由于台阶比较多也比较陡,所以大家一定要注意安全,做到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这座两层三楹式的石窟建筑就是药王洞,它始建于明代,里面供奉的是药王孙思邈(中),扁鹊(左)、华佗(右)。孙思邈,是京兆东原(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人,出生于隋开皇元年,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 102 岁(也有说他活了141 岁),他是我国乃至世界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历史上,被人们尊为药王。孙思邈是古今医德医术堪称一流的名家,尤其对医德的强调,为后世的习医、业医者传为佳话。他的名著千金方中也把大医精诚的医德规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来专门立题,重点讨论。孙氏认为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15、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将他自己的两部著作均冠以千金二字,名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 千金要方是我国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各科,理、法、方、药齐备。一类是典籍资料,一类是民间单方验方。 千金要方在食疗、养生、养老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有关他的故事很多,据说他曾到崆峒山行医采药三年之久,所到之处为人治病,不分贫富贵贱,一视同仁,医德非常高尚。而且他还治好过泾河精品文档2016 全新精品资料-全新公文范文-全程指导写作 独家原创 9 / 14龙王背上的肿瘤,为老虎取出卡在喉咙里的碎骨,龙虎为了感谢孙思邈的恩情,就充当了他的坐骑。我们这里的供奉像就是依据坐虎针龙这个传说故事塑造的。华佗(约公元2 世纪3 世纪初),字元化,沛国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