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的功效与作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10867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桃的功效与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桃的功效与作用(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核桃又名胡桃,在国际市场上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它的足迹几乎遍及世界各地,主要分布在美洲、欧洲和亚洲很多地方。其产量除美国外,即推中国。核桃在国外,人称“大力士食品”、“营养丰富的坚果”、“益智果”;在国内享有“万岁子”、“长寿果”、“养人之宝”的美称。其卓著的健脑效果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推崇。核桃的药用价值很高,中医应用广泛。祖国医学认为核桃性温、味甘、无毒,有健胃、补血、润肺、养神等功效。神农本草经将核桃列为久服轻身益气、延年益寿的上品。唐代孟诜著食疗本草中记述,吃核桃仁可以开胃,通润血脉,使骨肉细腻。宋代刘翰等著开宝本草中记述,核桃仁“食之令肥健

2、,润肌,黑须发,多食利小水,去五痔。”明代李时珍著本草纲目记述,核桃仁有“补气养血,润燥化痰,益命门,处三焦,温肺润肠,治虚寒喘咳,腰脚重疼,心腹疝痛,血痢肠风”等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核桃中的磷脂,对脑神经有良好保健作用。核桃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防治动脉硬化的功效。核桃仁中含有锌、锰、铬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人体在衰老过程中锌、锰含量日渐降低,铬有促进葡萄糖利用、胆固醇代谢和保护心血管的功能。核桃仁的镇咳平喘作用也十分明显,冬季,对慢性气管炎和哮喘病患者疗效极佳。可见经常食用核桃,既能健身体,又能抗衰老。有些人往往吃补药,其实每天早晚各吃几枚核桃,实在大有裨益,往往比吃补药还好。核桃

3、是食疗佳品。无论是配药用,还是单独生吃、水煮、作糖蘸、烧菜,都有补血养气、补肾填精、止咳平喘、润燥通便等良好功效。核桃的食法很多,将核桃加适量盐水煮,喝水吃渣可治肾虚腰痛、遗精、阳萎、健忘、耳鸣、尿频等症。核桃与薏仁、栗子等同煮作粥吃,能治尿频、遗精、大便溏泻、五更泻等病症。核桃与芝麻、莲子同做糖蘸,能补心健脑,还能治盗汗。生吃核桃与桂圆肉、山楂,能改善心脏功能。核桃还广泛用于治疗神经衰弱、高血压、冠心病、肺气肿、胃痛等症营养价值:核桃生食营养损失最少,在收获季节不经干燥取得的鲜核桃仁更是美味。目前,吃鲜核桃仁在发达国家比较普遍。有关科技开发中心正在攻克鲜核桃仁的加工保鲜技术,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4、,全国的消费者就能随时随地吃到营养美味的鲜核桃仁了。关于核桃仁的食用量,一般认为每天吃 56 个核桃,约 2030 克核桃仁为宜;吃得过多,会生痰、恶心。此外,阴虚火旺者、大便溏泄者、吐血者、出鼻血者应少食或禁食核桃仁。科学家们发现,每 100 克核桃肉中含有 20.97 个单位的抗氧化物质,它比柑桔高出 20 倍,菠菜的抗氧化成份为 0.98 个单位,胡萝卜为 0.04 个单位,西红柿为 0.31 个单位。 科学家们认为,人吸收了核桃的抗氧化物质,可使肌体免受很多疾病的侵害。迄今为止,人们已知道经常吃核桃可以减少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并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1、核桃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蛋白

5、质、脂肪,矿物质和维生素。每 100 克中含蛋白质 15.4 克,脂肪 63 克,碳水化物 10.7 克,钙 108 毫克,磷 329 毫克,铁 3.2 毫克,硫胺素 0.32 毫克,核黄素 0.11 毫克,尼克酸 1.0 毫克。脂肪中含亚油酸多,营养价值较高,此外,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E。2、核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B 和 E,可防止细胞老化,能分健脑、增强记忆力及延缓衰老。核桃中还含有特殊的维生素成分,不但不升高胆固醇,还能减少肠道对胆固醇的吸收,适合动脉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人食用。3、核桃仁含有亚麻油酸及钙、磷、铁,是人体理想的肌肤美容剂,经常食用有润肌肤、乌须发,及具有防治头发过早变白

6、和脱落的功能。 4、核桃仁还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是中成药的重要辅料,有顺气补血,止咳化痰,润肺补肾等功能。当感到疲劳时,嚼些核桃仁,有缓解疲劳和压力。性味 味甘,性温。 功效 补肾助阳,强腰膝,温肺定喘,润肠通便。 主治 肾亏腰痛,肺虚久咳,气喘,大便秘结,脑空头胀,健忘倦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核桃皮,外用于痈肿、疥癣、牛皮癣、白癜风等症。 实用验方 1、治神经衰弱:每日早晚各吃核桃仁 2 枚;或核桃仁、黑芝麻各 30 克,桑叶 60 克,共捣烂如泥为丸(每丸重 3 克),每次 3 丸,每日 2 次;或核桃仁 10 克,黑芝麻 10 克,桑叶 60 克,共搅成泥状,加适量糖,临睡前服

7、。 2、治脾肾虚,咳喘:核桃仁 10 克,五味子 5 克,党参 10 克。水煎汤服。每日 2 次。 3、治小儿百日咳:核桃仁(保留紫衣)、冰糖各 30 克,梨 150 克。共捣烂加水煮成汁,每服 1 匙,每日 3 次。4、治慢性气管炎:核桃仁 25 克,捣烂加糖服,长期坚持,可见效果。 5、治支气管哮喘:核桃仁 1-2 只,生姜 1-2 片,放入口中细细嚼食,每日早晚各 1 次;或核桃仁 30 克,补骨脂 9 克。水煎服,早晚分服。 6、治咳嗽:核桃仁 9 克,捣烂加糖适量拌匀,开水冲服,每日早晚服用。 7、治肺结核:核桃仁 90 克,柿饼 90 克。水煎熟,每日 3 次分服。隔日 1 剂,连

8、续服用 7 剂 1 疗程。 8、治肾炎:核桃仁 9 克,蛇蜕 1 条。共焙干研末,用黄酒冲服,每日 3 次。 9、治尿路结石:核桃仁、冰糖、香油各等量。香油先熬一下,加入核桃仁,炸至棕色时捞起,再入冰糖末熬成糊状,每日 3 次,每次 2 汤匙,连续服用;或核桃仁、冰糖各 120 克,香油 50 毫升,共放铁勺中熬 15 分钟,凉后内服,每日 1 剂,早晚分服。或核桃仁 120-150 克,用食油炸酥,加白糖适量混合研磨,使成糊状,于 1-2 天内分次服完(儿童酌减),连服 5-7 天。 10、治肾虚耳鸣,遗精:核桃仁 10 克,五味子 4.5 克,蜂蜜适量,临睡前加水炖服;或核桃仁 30克,猪

9、肾 2 只(切片),猪油少许,同置锅中炒熟,每晚睡前趁热服,连服 3 天。 11、治肾虚尿频:核桃煨熟,临睡前剥壳嚼食,用温米酒送服。 12、治腹泻:核桃仁 1 把,加冰糖适量同炒成炭,水煎服用;或核桃壳烧存性,研细末,每次 2 克,每日 2 次吞服。13、治呕吐:核桃 1 只烧存性研细末。胃寒者以姜汤送下;胃热者用黄芩 12 克煎汤送服。每日 2次。14、治偏头痛:核桃仁 5 克,水煎,加适量白糖冲服。每日 2 次,连服数日。 15、治菌痢:核桃仁 20 克,枳壳 20 克,皂角 3 克。用新瓦焙干存性,共研细末,每服 6 克,每日3 次,茶水送服。 16、治习惯性便秘:核桃仁 60 克,黑

10、芝麻 30 克,共捣细。每日早晚各 1 匙,温开水送服。长年便秘者,连续服用有效;或核桃仁、芝麻、松子仁各 25 克,共捣烂加蜂蜜调用,早晚空腹各 1 次。 17、治呕逆:核桃果干 15 克,生姜 6 克。水煎服。每日 1-2 次。 18、治顽癣:核桃仁去油研细,以纱布包裹擦患处。每日 1-3 次。 19、治中耳炎:先用双氧水将耳内脓水洗净,再滴核桃油 2-3 滴,每日 2-3 次。 20、治疖肿:核桃仁捣烂涂敷患处,每日换药 2 次。 21、治腋臭:先洗净患处,用核桃油涂之,并以手按摩片刻。每日 3 次。 22、治淋巴结结核:鲜核桃嫩枝 30 克,鲜大蓟 30 克。水煎代茶饮。每日 3 次。

11、 23、治子宫颈癌早期辅助治疗:用鲜核桃嫩枝 30-35 厘米,鸡蛋 4 只,加水同煎。蛋熟后去壳再煮4 小时,每次吃鸡蛋 2 只,每日 2 次,连续服用。 24、治疥癣:核桃果壳适量,水煎洗患处,每日 2-3 次。 25、治肾虚夜尿多,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疳积,肺结核:核桃肉 100-150 克,蚕蛹 50 克(略炒),隔水蒸食。每日 1 剂。 26、治肾虚阳痿,遗精,夜尿多:核桃仁 60 克,韭菜 150 克。加麻油下锅炒熟,用食盐少许调味佐膳。每日 1 次。27、治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健忘,久喘,腰痛,习惯性便秘:核桃仁 5 枚,白糖 50 克。放在瓷碗中捣碎成泥,再放入锅中,加 50

12、毫升黄酒,再文火煎煮 10 分钟,每日食 2 次。治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小便余沥不净,白浊:核桃仁 50 克,捣碎,细大米随食量而定淘净,加水适量煮成粥,经常佐餐食。每日 1 次。28、治肺肾两虚型久咳久喘:取核桃仁和炒甜杏仁各 250 克。先将杏仁放在锅中煎煮 1 小时,再将核桃仁放入,待汁将干时,加蜂蜜 500 克,拌匀至沸即可。每日 1 次。 29、治阳痿:核桃仁 50 克。先以香油炸黄,再加入洗净、切成段的韭菜翻炒,调味食盐,佐餐随量食用。每日 1-2 次。 用量用法 每次 30-100 克。定喘止咳宜连皮用,润肠通便宜去皮用。 使用注意 阴虚火旺,痰热咳嗽及便溏者,均不宜服。 营养与药用 本品含有脂肪、糖、蛋白质、维生素(A、B1、B2、C、E)及磷、镁、铁等矿物质。核壳含五碳糖;叶含挥发油、树胶、鞣质、没食子酸、缩合没食子酸、氢化胡桃叶醌等。给犬喂食胡桃油的混合脂及饮食,可使其体重增加很快,并能使血清白蛋白增加,血胆甾醇体内合成及其氧化排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