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大学生就业师资先行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909938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261.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大学生就业师资先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大学生就业师资先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大学生就业师资先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综 合 新 闻7版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反家庭暴力”宣传咨询进乡村 山东省龙口市妇联与龙口市边防大队黄山馆边防派出 所近日联合开展了“反家庭暴力”宣传咨询进乡村活动, 向群众广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 王冰 摄黑龙江: 大学生就业师资先行本报讯( 记者朱伟光) 近日, 记者在黑龙江的高校采访时发现,从去年到现在,各高校与省内外著名的人力资源企业举办了多场专门针对高校教师的就业、 创业教育培训班。该省主管高校就业工作的副厅长张信对记者说: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多数都是大学毕业留校任教, 基本没有求职的经历, 更谈不上创业的经验, 所以, 我们首先要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

2、、 教材编撰等方面把工作做实, 将各高校的授课老师先培训成就业专家、 创业专家, 让学生服气。”黑龙江省教育主管部门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时感到,不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责任都推到社会, 作为教育的主体, 更应该从自身上找不足, 重要的是应该怎样做。教育厅就业指导中心的张立波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深有体会地说: “当我们要求毕业生们被社会接受的时候,我们是否教给了学生们去社会搏击的本领?我们的教师自身是否具备就业创业的知识结构? 所以, 我们下决心, 大学生就业, 先培训教师。”在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创业教室里,记者与学院的3 0名教师一起完成了历时三天的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培训课,这已经是黑龙

3、江东方学院第二次的创业师资培训。记者在2 0 0 8年的1 2月也亲历过哈尔滨师范大学学生就业指导处举办的全校辅导员的求职技能辅导培训。黑龙江东方学院的韩丽霞处长、哈师大的刘春玲老师谈到这种新颖的互动式创业与就业培训都很兴奋: 这样的课堂, 学员是主体, 鼓励每个人表达自己的想法, 挖掘出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潜力。 贯穿培训过程的案例分析、 角色扮演、 小组讨论、 头脑风暴、 实践调研、 现场演示、 辩论、 分享等授课法让学员们争吵着、 笑着、 轻松地上课, 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貌似没有高深的理论, 浸泡着案例游戏的培训, 将大学生们实战需要的求职技巧, 自主创业的流程、 执行步骤系统

4、地传递给参与培训的老师们,把求职与创业领域的知识做到理解、 掌握乃至融会贯通, 对学生提出的求职、创业等问题做到了专业指导的程度。目前哈尔滨师范大学的就业指导已经在所属 2 0个学院 5 1个专业系统讲授, 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创业培训课已经培训9个系3 6个专业的学生6 9 0人,黑龙江东方学院的应届毕业生王芊的创业商业计划书在全国的创业大赛中获奖, 并成功开办了“知青婆婆的手工店”的网上商店,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国家提倡的“大学生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模式。随着两所大学求职与创业课程逐步由选修课向必修课过渡,培训所倡导的“阳光思维”将影响并惠及更多的大学生切实做到面向基层就业、 带着创业的意识去就业

5、、 成功创业。哈尔滨师范大学就业指导处的张旭东处长告诉记者: “我们除了多角度整合社会的力量与社会机构的教育培训资源为大学生服务外,还要邀请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老总、 人力资源专家进校园办讲座, 我们的老师也要走出去、 到创业成功的企业体验学习。”截止到记者发稿, 该省已累计为全省7 8所本专科院校培养就业指导师资4 1 7人次,为全省近十万名毕业生进行了就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人才测评、 创业教育等系列培训。襄樊学院: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本报讯( 通讯员黄海、 王守忠、敖四) 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 襄樊学院党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和教育

6、部“2 0 0 9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的精神, 主动出击, 积极应对, 并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就业工作思路,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多渠道促进大学生就业和自主创业,成效显著,受到了社会各界和学生们的好评。自主创业是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增长点。为积极引导支持大学生开展自主创业,襄樊学院在招生就业工作处成立了创业指导办公室,安排专人对大学生的自主创业活动进行组织协调, 并积极与当地政府联系, 争取取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学校还成立了大学生创业指导委员会,邀请当地工商部门、 劳动部门、 人事部门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该组织,面向社会招聘各行各业的创业精英,对学校有创业意向的学

7、生进行创业培训、 政策咨询、项目论证、跟踪服务以及后续扶持等“一条龙”服务。经过两年的探索,学校在襄樊市高新区、襄城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以及学校校内建立了三级大学生创业基地。2 0 0 8年1 1月, 学校率先在襄樊高新技术开发区创业服务中心建立了首个大学生创业基地, 前不久又投入专项经费对1 0 0 0平方米的创业基地进行了装修。目前, 已有9家学生创办的企业入驻,解决了6 0多名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并提供了1 1 0多个勤工助学岗位。学校与襄城区科技局共建的大学生创业基地目前也已启动。为增加创业机会, 学校面向毕业生开放校内经营市场, 为学生提供创业场所。毕业生在校内经营, 学校免收管理费,

8、因经营需要租借房间等设施, 租借费用减半。为解决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资金短缺问题,襄樊学院通过学校拨款和社会募集等方式设立了 1 0 0万元的“襄樊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 并制订了襄樊学院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首批3 0万元创业基金已开始发放。学校加大了对初创企业的补贴力度,对注册成立公司并领取了工商营业执照的毕业生,一次性给予5 0 0元经费补贴。学校鼓励教师带领学生创业, 鼓励教师与毕业生共同创业, 支持教师的科研成果产业化,并在政策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在制造产业由沿海向内地转移,县域经济迅速发展的机遇背景下, 为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机会,学校党委书记周应佳向全校毕业生提出了“到当地

9、去, 到县( 市) 去, 到中小企业去”的口号。学校现已搭建起了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沟通平台,筹建了襄樊学院校企合作单位信息库,并举办了4期校企合作单位人力资源交流研讨会,组织了多家合作单位到学校招聘学生。学校通过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 调动学校各部门走出去,主动走访了1 0 0多家的知名企业, 加强了与各行业、 部门、 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 扩大了就业信息的搜集渠道。学校会同襄樊市人才交流中心和鄂西北人力资源市场, 组织了针对本校毕业生专业特点的专场招聘会。学校还在毕业生中建立起手机短信平台, 先后累计向毕业生发布了3 0多万条次的就业信息,确保就业信息发布的准确、 及时和快捷,

10、为毕业生就业创造了便利条件。为实现就业信息共享, 学校还以专业以班级为单位建立Q Q 群。为切实推进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学校积极做好“三支一扶”计划、 村官计划和西部计划等国家项目的组织工作。一是主动与襄樊、 十堰、 随州等地区各县市组织部和教育局的联系,做好村官计划和资教生计划的宣传组织;二是加强与西部地区的团省委联系, 做好西部计划的宣传组织;三是大力引导毕业生在生源地实现就业,做好生源地公务员、 国家基层就业项目、企事业单位招聘的宣传、 组织和协调; 四是开展“每一位资教生就是学校一张流动的名片”主题宣传活动, 举办优秀资教生事迹展,组织优秀的资教生回校参加座谈会, 介绍成才的经验和体会

11、。目前,学校各学院正在对毕业生进行个性化就业指导和就业动员, 2 0 0 9届毕业生到基层去就业的热情空前高涨,报名参加“三支一扶”、 “西部志愿者”的学生显著增加。学校就业指导部门渠道加强了与襄樊市和西部地市的中小企业的联系, 举办了多场招聘会, 学生签约率稳步上升。截至2 0 0 9年2月底, 学校应届毕业生到襄樊本地就业率已达到3 0 % , 比去年同期上升1 5 % 。江苏工业学院:以开放办学促发展本报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庄越“解放思想, 开放办学”, 是江苏工业学院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措施和经验。作为常州唯一一所拥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江苏工业学院在面向行业、 面向地方、 面向

12、国际上与时俱进, 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推进了该校的开放办学。面向行业: 创新和改革并进紧紧围绕石油化工产业的人才需求,江苏工业学院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高质量的教学上狠下功夫,为中国石油石化行业输送了大批“用得上、 信得过、 提得起”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我们要做的就是扬长避短, 别人拿炮, 我拿枪。”江苏工业学院院长陈志刚教授如是说。在办学过程中,江苏工业学院不断开拓创新, 突出自身的优势, 了解自己的不足, 从而做到扬长避短, 勇往直前。 “在我们化学化工学院,所有的专业都是围绕化工这条主线向外拓展和延伸的。”该校化学化工学院陈群教授说。据他介绍,他们化学化工学院的制药工程专业

13、,虽然在药剂的研发、 药理的研究方面比不上国内一些拥有高精尖医药化学人才的高校,但是他们致力在这些高校忽略的领域进行探索, 如药剂的合成原料、 后期的加工处理等。在研发过程中, 他们还会考虑如何降低成本、 如何规模化扩展等一系列问题。不仅如此,江苏工业学院还顺应专业发展和课程改革, 通过增设、 改进、 整合等方法调整实验项目,不断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为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添砖加瓦。粉碎、 糊化、 糖化、 过滤、 灭菌和发酵等是典型的化工单元操作项目,原来采用单个实验的形式, 分别完成。该校化学化工学院新引进了一套啤酒生产实验装置后, 开设了新的实验项目, 以啤酒生产过程为载体,把上述基本单元操

14、作在一个实验平台上完成,使学生理解单元操作之间的连贯性, 体验工厂生产的系统性和综合性。面向地方: 依托人才优势服务社会地方的发展离不开教育的强力支持。建校3 1年来,江苏工业学院培养的众多优秀人才已经成为常州经济振兴和社会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常州市一位领导这样评价该校: 优质办学的领头羊、 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 实施开放办学的领头羊。江苏工业学院依托自身人才和设备优势,积极与入驻常州科教城的国内知名院校、 科研院所开展合作与交流, 在合作中寻求机遇、 寻找差距, 在合作中谋发展,先后与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中科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广州分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达成合

15、作意向。近年来, 该校主动服务地方发展,与常州各辖市区均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 定期举办科技对接活动, 一批技术含量高、 市场前景好、 盈利潜力大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此外, 该校还在学校建设中主动融入“常州色”, 唱响“地方戏”, 形成了独特的“开放气质”。在图书馆建设中, 投入资金专门开辟了“常州地方特色馆”,成为常州地方文献资料中心之一;充分结合常州体育事业发展需要,与武进区全面合作,对该校体育馆建设方案进行调整修改,使其既能满足该校体育教学和日常文体活动的需求,又能满足地方举办大型赛事、 会展、 群众集会的需求。面向国际: 中外合作创双赢“开放首先是用开放的思

16、想态度面向国际,要争取在国际化方面取得新的优势。通过走出去积极地与国际合作, 通过合作实现共赢。 这也是学校快速更新提高、 与时俱进的需要。 ”江苏工业学院党委书记王雪峰教授说。以中外合作、 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为先导,江苏工业学院重点推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 并取得了突出成效。 该校与美国、 英国、 爱尔兰等1 7所大学、 院所开展了广泛稳定的合作交流项目,并且分别与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开展本科双文凭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国立大学梅努斯开展本科双文凭本硕联读合作办学项目;与芬兰萨塔昆塔应用科技大学在学生互换、 互派教师访问、 科学研究、 课程建设等方面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在面向国际的开放办学中,该校还积极选送教师赴国外进修,并创造有利条件对中青年教师的英语口语进行集中强化培训, 定期选派教学、 科研骨干赴国外有关高校学习交流,为该校今后的国际化发展开足了马力。大江金岸起新城 武汉江岸区打造“沿江商务区”侧记 本报记者夏 斐通讯员商 楚 石 菁因岸得名, 因岸而兴。 武汉市江岸区的历史一直是那么耀眼!这里, 曾是近代武汉城市的起源和摇篮。江汉关悠远浑厚的钟声, 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