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醇儒淇竹家风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905656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47.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代醇儒淇竹家风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代醇儒淇竹家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代醇儒淇竹家风(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 民史传备记循良, 要以所居民富, 所 去民思为实效忧在民穷, 勤在民事, 兴在民利, 除在民害。 摘自卫承芳 四川万县尹方登遗 爱碑记 【注释】 循良: 指奉公守法官吏。 【译文】 史书详载许多奉公守法官吏, 以为官 一任、 造福一方, 得百姓拥戴为念, 务实而 不图虚名做官之人要心忧百姓之穷 苦, 勤恳为民办事, 发展一方民利, 革除害 民之举。(卫) 荣藻任陕西佛坪厅巡检, 会天 灾流行, 阻于上闻。公悯哀鸿莫告, 具文 条陈弊端。禀请大宪赈济, 全活秦鄂两省 饥民不下亿万余人。 摘自 卫氏宗谱 【注释】 卫荣藻: 卫承芳八世孙。 【译文】 卫荣藻任陕西佛坪厅巡检期间, 时逢 天灾肆虐

2、, 严重的灾情上级并不知道。他 怜恤流离失所的灾民没人同情和赈济, 于 是上书朝廷, 痛陈弊端, 为民请命, 请求拨 款拨物, 赈济灾民。在他的努力下, 救活 陕西、 湖北两省众多饥民。专 题2 0 1 7 年4 月2 0 日星期四责任编辑: 叶向东编辑: 欧迪勇美编: 蔡纬d z r b q y x w 1 2 6 . c o m2 3 8 9 3 4 2 4 0 94社址: 达州市通川中路1 1 8 号 邮政编码: 6 3 5 0 9 9广告许可证: 川达地工商广字 (9 5 ) 第2 号 周六刊 定价: 每期0 . 8 元 公开发行 电话号码: 总编室 2 3 7 7 8 9 7 转4

3、1 7 办公室 2 3 7 7 0 2 0记者热线 2 3 8 0 0 8 8 广告中心 2 3 7 7 2 7 3广告部 2 3 7 7 1 8 7发行部 2 3 7 6 6 5 6 印刷厂 2 3 7 7 0 8 1 达州日报社印刷厂印刷4 月1 8 日,中央纪委监察部 网站和客户端推出“中国传统中 的家规”专栏之九十 四川达州 卫 承 芳 : 一 代 醇 儒 , 淇 竹 家 风 ,介绍了明代时期达州廉吏 卫承芳传承优良家风的动人故 事。节目播出后,引发网友热烈 讨论和点赞。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 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瑟兮僩兮,赫兮咺兮。有匪君 子,终不可谖兮” 诗经 中 卫

4、风?淇奥 这首诗,赋予 淇河两岸之竹以人的精神、道 德、情操,赞美的是卫氏先祖 春秋时期卫国第十一任国君 卫武公。 卫风 ? 淇奥对卫承芳 影响颇深,深为卫武公谨慎廉 洁、宽容豁达的美德而陶醉,并 因此自号“淇竹” ,昭示其秉承 卫氏淇竹家风,并发扬光大的志 向。 专题片 四川达州卫承芳: 一代醇儒,淇竹家风通过大量 典籍史料的展示,采访数位达州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对淇 竹家风进行了深入解读。细腻的 拍摄、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内容 让观众一睹一代廉吏风采。 网名 “斑竹0 0 7 ” 的留言被中 纪委网站该专题留言板置顶。该 网友说: 卫承芳秉承卫氏清忠正 直、 勤善醇德的淇竹家风, 一生以

5、 清白自矢, 严绝馈赠, 严格约束下 属、 家人, 朝廷旌表 “三朝元老” “一代醇儒” , 其为人做官品性给 卫氏一族留下深远影响。 网友“鄱阳枧田陈泽华”认 为,家规家训是中国传统文化最 为深厚的一部分,好的家训承载 着一个家庭或家族,乃至一个国 家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和价值 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 统,逐渐成为国人“修身、齐 家、治国”的道德追求和做人的 永恒标准。因此发掘弘扬根植在 中华大地骨血之中的家规家训既 能传承传统文化,更能助力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网友“石柱冬红”说: “家风是社风民风的分子,无数家的良好 家风,必然促成良好的社风民风。 所以重视家教,发掘、继承

6、良好的 家规家训,是我们务尽之责! ” 网名为“朗镇笑笑生”的网 友留言更是洋洋洒洒,还以 耕 读传家风,清廉是根本阐述了 他对家风传承的研究:历史上以 家族姓氏为单元的族规家训内容 各不相同,但核心都是当时社会 主流价值观、伦理思想、道德规 范的集中展现,大多体现了儒家 治国平天下必先修身、齐家的道 理。清代著名清官于成龙家族的 于氏族规家训 便是其中的一 例。学习于成龙洁己爱民、低调 为官、惩腐除恶的廉政风范。2 0 多年的宦海生涯中,于成龙从基 层知县做起,靠清廉实干一步步 做到封疆大吏。尤其是担任直隶 巡抚和两江总督后,可谓位高权 重,但他面对诱惑,始终坚持廉 洁从政、洁己爱民、低调纯

7、朴, 其做人为官风范,受到朝野上下 的一致赞誉。 “清廉”二字贯穿于他一生的思想、言行和仕途之 中。升迁途中萝卜当干粮,直隶 任内严禁火耗、赌博和馈赠,赴 任富庶江南不摆排场、不搞鸣锣 开道,任上病故时木箱中只有一 套官服,别无余物这种清廉 为官,鞠躬尽瘁的可敬做派、为 政品行,是于成龙严于修身、严 于律己的结果,也是传之后世的 清白家风。名节源于品德,腐败 止于正气,坚定在于理想信念。 今天,于成龙的清廉勤勉精神和 于氏族规家训仍值得我们借鉴和 传承。 更有网友以诗抒怀: “兴在民利为方向,清忠正 直放光芒;千秋元老积善德,一 代醇儒与世长。 ” “兴在民利传承芳,清忠正 直定敬仰;三朝元老

8、作示范,一 代醇儒远名扬。 ” 专题片重新挖掘达州一代廉 吏的故事,极大地丰富和传播了 达州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付勇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和客户端已于4 月1 8 日推出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 专题片之 四川达州 卫承芳: 一代醇儒淇竹家风 , 带我们穿越时 空, 走近这位 “三朝元老”“一代醇儒” , 感悟了他 充满智慧和温情的 “淇竹” 家风。 “国” 和 “家” 紧密相联, 国由家组成, 有国才 有家; 家是国的细胞, 家和万事兴。自本日起, 我 们将陆续推出系列研讨文章, 以深度解析卫承芳 的 “淇竹” 人生, 期吐故纳新、 与时俱进, 涵养新时 代良好家风, 使千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

9、 民族进 步、 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敬请关注!四川达州卫承芳: 一代醇儒 淇竹家风【卫承芳简介】卫承芳(1 5 4 2 1 6 1 5 ), 字 君大, 号淇竹, 四川省达州市达 县(今达川区)亭子镇花园村 人。 幼通经史, 博览群书; 明隆 庆中进士。 万历中, 累官温州知 府。 廉正善抚, 升浙江副使, 历 山东参政、 江西巡抚, 官至南京 户部、 吏部尚书。 一生秉承卫氏 清忠正直、 勤善醇德的 “淇竹” 家风, 清白自矢, 死于任上。 因 家无积蓄, 归葬之日, 其子孙变 卖田宅以毕丧事, 谥号 “清敏” , 旨赠 “三朝元老” 、“一代醇儒” 。1 5 6 6 年, 明隆庆皇帝登基,

10、 卫承芳寄 望革新立志, 重振雄风。然这位皇帝不但 沉溺于后宫春色、 纵情享乐, 还听信奸臣, 廷杖铮臣石星, 遣走能臣徐阶, 让卫承芳 “巩固边防, 抵御外侵” 的美好愿望犹如昙 花一现。国家积弊深重, 卫承芳苦寻不得 药方, 忧患不已, 唯坚拒同流合污, 默把谏 官贤臣当作榜样。 1 5 7 2 年, 皇帝易主, 年仅1 0 岁的万历 皇帝登基。始亲贤臣、 勤政务, 然治国锐 气未能坚持, 后亦偏听奸臣谗言, 国运由 此加剧衰退。卫承芳始终坚守 “淇竹” 高 洁, 为官 “清忠正直” , 为人 “勤善醇德” , 鞠 躬尽瘁。万历十年 (1 5 8 2 年) , 卫承芳出任 温州知府, 得机

11、施展抱负、 廉抚民生, 遂重修鹿城书院, 建庙堂、 兴工商、 重农耕, 百 姓安居乐业; 后升浙江副使, 更清廉、 务 实、 奉公; 又官至山东参政、 江西巡抚。在 此两地为官期间, 严以律己, 拒绝贿赂, 政 绩卓著, 得到皇帝褒奖, 官拜户部尚书。 万历后期, 不理朝政, 经常罢朝, 挥霍 无度, 残杀忠良, 朝野上下, 人人自危。卫 承芳心怀济民宏愿, 回到留都南京, 看到 的是奸臣虎视眈眈, 内阁纷争四起, 贪腐 愈演愈烈, 行贿受贿盛行, 自上而下腐败 泛滥, 内忧外患造成国力锐减, 百姓生活 苦不堪言。虽一己之力, 难以回天, 但卫 承芳仍不忘初心, 抵制潜规, 拒绝贿赂, 谨 慎

12、履职, 忠诚尽责, 声冠朝野, 拜为吏部尚 书, 成为高龄 “阁臣” 。【寻廉承芳】坚定心志 廉正清忠 官拜阁臣作为一代醇儒, 为官四十余 载的卫承芳, 留给后人的既无重 楼大院, 亦无万贯家产, 而是清 忠正直、 勤善醇德的淇竹家风。 受清白家风熏陶, 卫氏后裔清名 流芳者, 代不乏人。时过2 0 0 年 后, 达川卫氏族人又定下祠规 2 6 条, 刻于墙壁, 与淇竹家风勤 善醇德的内涵交相辉映。清白 家风一脉相承, 成为卫氏子孙牢 记在心的精神财富。 在历史上, 像卫承芳一样, 东汉的班昭、 三国的诸葛亮、 南 北朝的颜之推、 北宋的包拯等众 多清官严吏, 把优良的家教家风 作为励志勉学的

13、精神食粮、 修身 处世的道德标准、 为官从政的坚 挺脊梁, 其家风家训故事, 折射 出亘古的家国情怀, 百世流芳, 泽被后人。在当代, 老一辈革命 家始终不忘初心, 秉持良好家 风。毛泽东有 “恋亲不为亲徇私, 念旧不为旧谋利, 济亲不为 亲撑腰” 的 “三原则” ; 刘少奇教 导子女 “做自立、 诚实和正直的 人” ; 陈毅对家人和子女 “约法三 章” : 穿土布衣、 不坐公家小汽 车、 办事严格按制度来捧读 这些质朴清新、 感人肺腑的家风 故事, 令人肃然起敬。优良的家 风如涓涓细流, 从历史深处走来, 虽经百转千回, 但却绵延不绝, 始 终散发着民族的精神, 承载着时 代的文明, 滋养着

14、中华民族的代 代子孙。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 的文明进步关系到整个社会文 明程度的提高。家风正, 则民风 淳; 家风正, 则政风清; 家风正, 则党风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 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 今 天, 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 化, 应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而好家风好家训是优秀传 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继 承的同时, 我们应根据新时代、 新要求对其加以创造性转化, 使 之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 养和培育起到积极作用。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富强、 民 主、 文明、 和谐, 与良好家风中自 强不息、 以和为贵等思想息息相 通; 倡导的自由、

15、 平等、 公正、 法 治, 借鉴了良好家风中天人合 一、 隆礼重法等思想; 倡导的爱 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则是对良 好家风中爱国爱家、 言而有信等 理念的弘扬。这些浸润着美德 的良好家风, 经过千百年的积 淀、 传承和弘扬, 已成为社会共 识和民族共识, 是涵养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以良好家风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需要深挖家风中的 优良因子,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 让人们在温馨的家庭生活中 耳濡目染, 使其转化为人们的精 神追求和自觉行动。要深入研 究并做好传统家风的现代转化, 弘扬传统家风中的优良风尚, 摒 弃其不合时代要求的内容, 深挖 和阐发讲仁爱、 重民本

16、、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的时代 价值, 让更多的人成为良好家风 的受益者、 践行者和建设者。同 时, 广泛开展写家训、 晒家规、 育 家风等活动, 发挥新闻媒体特别 是微博、 微信等新媒体传播力 强、 受众面广的优势, 大力宣传 良好家风, 让良好家风在每个家 庭成员心中生根发芽。 荷多塘自清, 家廉政自明。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而言, 好家风 是人格的镜子, 是弘扬正气正义 之根, 是涵养廉洁从政之源。全 市广大党员干部应从优秀传统 家风中汲取智慧养分, 坚守理想 信念, 秉承廉洁齐家, 忠实投身 脱贫攻坚主阵地主战场, 在 “同 步全面小康, 建设幸福美丽达 州” 的伟大征程中乘风破浪、 扬 帆远航!让优秀传统家风滋养当下徐冬达州明代廉吏卫承芳成 “网红”廉 洁卫承芳, 字君大, 号淇竹聪慧 嗜学, 善属文, 工草书, 尤长诗律。惕励 中外, 一以清白自矢。 摘自 直隶达州志 ? 人物志 【注释】 淇竹: 出自 诗经?淇奥 “瞻彼淇 奥, 绿竹猗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