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903503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824.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大班活动区游戏优秀教学案例:木乐园(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幼儿园活动区游戏优秀实例 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游戏名称:探索性活动区木乐园木乐园 年龄班:大班年龄班:大班游戏游戏来源来源指南在大班健康领域中的动作发展目标幼儿手的动作灵活协调中,提出“能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或用具,促进小手肌肉的发展” 。我园地处闽北山区,木质材料丰富,取材方便。在班班开发不同低结构材料的宗旨指导下,我选取了取材便捷、创意空间大的木质材料作为班级的原生态低结构主打材料,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在幼儿与各种木头互动探索的过程中,张思杰和李丽两个孩子对提供的零碎木块、木条进行敲敲打打,一个说“这是板凳” 、另一个说“那是桌子” ,对工具螺丝钉、螺帽、螺丝刀有着浓厚

2、的兴趣。几天来,孩子们不停地把摆弄木头和工具,探索的欲望也愈来愈强烈,为此,我们和孩子们进行了讨论,决定开设“木乐园”的游戏,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预期预期目标目标1. 学会使用螺丝钉、铆钉、螺帽、螺丝刀、锤子、尺子等工具,掌握旋、拧、钉、测量等方法,探索材料的固定和组合,尝试不同的技术,初步学会解决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自制简单的玩具。2. 能根据材料的特点进行自主整体建构。3.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发展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4. 探索中有所发现时感到兴奋和满足,能与他人分工、合作与交流,分享游戏的快乐。材料材料投放投放1、各种规格的几何图形木块、木片

3、、原生态木墩。 (部分木板有钻深浅不一的小洞)2、各种型号的螺丝钉、螺帽、螺丝刀、铁钉、铁锤等工具游戏游戏玩法玩法1、幼儿自主地选择各种木材料,按自己的意愿“旋、拧、钉”做出不同形状的物品或者组合。2、原始木墩、船型木片、小小圆木段等图片图片围栏搭建。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一一 :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1、一开始幼儿先找到螺丝、螺母,进行拧螺丝游戏,十分兴奋。小毅小朋友选择了一块有小洞的四方形木片,拿了螺丝和螺帽,探索选择和长度刚好的螺丝钉,把螺丝插进木块上小洞用螺帽旋紧,又认真地把螺帽旋松这次活动发现孩子只是拿着螺丝和螺帽在木板上旋松旋紧,进行探索配对。2、过了几天,汉南小朋友喊来几个小伙伴

4、,他们自主地用各种板子按自己的意愿用螺丝进行拼图,遇到螺丝无法固定等问题没有放弃,知道了使用螺丝刀和扳手,探究中绝大多数幼儿选择了用钉子来固定、组装,接着开始拼接木梯、相框手枪等,在这些活动过程中,孩子们玩的不亦乐乎,很有成就感。3、孩子们对原生态的树墩和小圆木好奇,他们搬动、移动、敲打、排列、围栏、搭建,他们玩起了建构游戏,有的堆高、有的搭长。分析:分析:幼儿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认知探索材料的,他们在简单的拧螺丝活动中,发现事物的特征、概括、分类,激发了探究和认识事物的兴趣;开展以来,我们老师始终在旁静静观察,当出现组合拼图这个作品组装成型的一道关键工序时,鼓励孩子们自己想办

5、法,自主探索,幼儿间相互学习,根据木块的厚薄,洞的大小选择适宜的螺丝连接。我们尊重幼儿的自主探索,不给幼儿提供直接而又明确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次活动中,幼儿通过商量尝试用螺丝钉、螺丝帽等工具、对准洞的大小选择适宜的工具安装木块等方面开展的很不错。但对于木块、木片等材料的进一步组合拼装和原生态树墩和小圆木围栏搭建、工具的使用等经验还有所不足。 调整调整推进推进(附(附图)图)1、在日常活动中丰富幼儿有关木头原料的特性和木工工作技术方面的经验,诱导幼儿的探索行为以及个别化的作业活动。2、增添目标隐蔽的船形木块,开拓幼儿的建构创意空间;当有幼儿提出能否装钉时,老师进行调整,增加提供螺丝刀、铆钉、锤

6、子、尺子、扳手等工具,放手让幼儿大胆地参与,创设一个开放式的投放环境。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二二 :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1、孩子们在活动区发现了新的材料和工具,兴趣更浓了,拿着螺丝刀,运用螺丝和螺帽把各种木板拼合固定不同物品,不停地拆和装。有的小组选择了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材料,商量着制作他们向往的作品;有的小组摆开敲打铆钉的阵势,但一时找不准位置,边忙乱地敲锤子、边调整着各种动作和位置;有的小组选择的铆钉与木料不合适,使劲敲打仍无济于事,最后只好无奈地重新寻找其他钉子。看样子,操作这些工具、材料并不困难,也不可怕。一时间,噼里啪啦的敲打声,咕叽咕叽的拉锯声与幼儿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组成了木

7、乐园里特有的交响乐。2、建构区里,孩子们对新提供的船形木块感兴趣,不停摆弄,商量着可以怎么用。有的拼搭出跷跷板,有的拼出栅栏。再后来,孩子们合作,拼出了立交桥,有的孩子还拼出了上坡和下坡的路。分析分析:老师不用讲很多道理,孩子们能采用选择自己能接受的方式,用尺子测量等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经常玩建构游戏的那几个幼儿,能将获得大量有关数量、图形、以及空间的核心经验,与同伴交流,共同尝试与验证,享受着成功的喜悦。达到小步递进地自我发展,自己创造了最近发展区。而不是像教学中需要老师估计孩子的最近发展区。调整调整推进推进(附(附这一阶段的活动中,发现孩子们已经开始用木板拼和装,做出简单的小床、椅子、茶几

8、等。为了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游戏热情,让活动更加深入,我们在活动区中增加了锤子、圆形木块、小木块、麻绳、彩色笔、颜料等辅助材料。在建构区中,图)图)我们增加了圆形木块,引导幼儿进行斜坡滚动的科学探索。游戏推进游戏推进 三三 :观察观察分析分析观察观察:1、幼儿在生活中看到马路上的小汽车,在创作这一木工作品时,复制了自己的现实经验:他们找来四个圆形的小木饼,用钉子组装成车轮,找来长短差不多的三块长方形木料,分别作为车头车身和车尾,并用铆钉连接、组装。许多幼儿对自己的作品使用颜料或者辅助材料进行了装饰。2、建构区中,男孩们用树墩做桥墩,长短不同的木板做桥面,拼出了有斜坡、拐弯的路面。他们发现圆形木块从

9、高处可以滚动到低处,几人合作进行尝试和比赛分析分析:幼儿在游戏的时候,其经验往往是最综合的,而一个游戏行为中可以看到多个领域的目标和表现,幼儿的作品展览,也能激发他们自发游戏实现学习。幼儿在木乐园里的活动不是无意识行为,而是结合了对木料、操作工具的直观感知,对现实生活经验模仿的有意识的活动。这些材料、工具和已有生活经验,引导着幼儿去思考、去创作。活动中我们鼓励孩子积极开动脑子,随着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与水平的提高,在材料的逐渐发展和丰富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尝试新的玩法。调整调整推进推进(附(附图)图)幼儿在这一阶段的活动中,做出的作品造型比较新颖,富有创意,有小拖车、四方桌、可以滚动的小房子。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发展,能熟练使用各类工具,幼儿用思维串联起整个活动过程。今后的木乐园活动中,我们将请幼儿自己参与收集与之年龄特点、经验、能力和需要相适应的木质材料,自然地引发了幼儿的活动欲望,使幼儿不由自主地产生我要试一试的想法。同时,我们尝试设计图纸寻找相应的木料用钉子组装等办法推进游戏的水平,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孩子们真正体会到我是活动的主人时,可以得到大量直接感知体验的机会,可直接操作材料,通过自身的具体活动与动作同周围环境和物质材料相互作用,获得探索周围环境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体验成功与进步的乐趣,产生初步的探究意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