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优茶制作工艺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902681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名优茶制作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名优茶制作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名优茶制作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名优茶制作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名优茶制作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名优茶制作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名优茶制作工艺(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名优茶制作工艺名优茶制作工艺 一、黄山毛峰一、黄山毛峰黄山毛峰的制 作分采摘、杀青、揉捻、干燥 、烘焙五道工序。 1 1、采采摘摘清明前后,有 50%的茶芽符合采摘标准时开采,每隔23 天巡回采摘一次, 至立夏结束。 2 2、杀杀青青是在平锅上手工操作,火温 150180,不能忽高忽低,要平稳一致,每锅 投叶量 250500 克(嫩叶量少,考叶量多 ),以双手尽量将叶子全部提起,翻拌快, 抖散开,使茶叶接触锅面受热均匀一致,而又不使闷气,不焦,达到炒匀炒透,经 34 分钟,叶质变软,稍有粘性,叶面失去光泽,呈暗色即为适宜,便可进入揉捻。3 3、揉揉捻捻将杀青适度的茶叶起锅放在揉匾上,轻轻加揉

2、,但应注意抖散,避免闷黄。特 别细嫩的芽叶,往往只需在锅里稍加揉搓,力求保存叶色鲜艳和芽尖上的白毫。 4 4、干干燥燥烘烘焙焙分两个步骤完成。第一步是 毛火(子烘)。一般四个烘灶并列一起,火温由 9095而逐个逐次降低 (幅度 57),出锅茶坯先在开头火温较高的烘笼上烘 焙,待又有茶叶出锅时,将前茶坯移至第二个烘笼上来,以后逐次类推,流水操作,中间每隔 57 分钟翻动一次,手势要轻,约经 30 分钟,茶叶达到七成干即可下 烘“摊晾”,这时中“毛火茶”。摊晾厚度 3 厘米左右,经 3040 分钟,七成干 的程度又有“回潮”时,一般以二烘毛火茶,合并为一烘,进行下一步的老火烘干。 第二步是足火 (

3、老火)。每锅叶量 1.52 千克,火温 6570,中间翻拌,由开 始每 15 分钟一次,以后延长至每 20 分钟一次,直至全干。 5 5、老老火火以以后后的的茶茶及及时时拣拣剔剔除去劣茶杂质,同时叶脉水分继续向全叶渗透,稍有“还软”,再以 70火 温进行复火,使其充分干燥。 鉴鉴别别特级黄山毛峰堪称我国毛峰之 极品,外形美观 ,每片茶叶约半寸 ,绿中略泛微 黄,色泽油润光亮,尖芽紧偎叶中 ,酷似雀舌,全身白色细绒毫,匀齐壮实,峰显毫2露,色如象牙,鱼叶金黄;清香高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 “金黄片”和“象牙色”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 的两大明显特征

4、。 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绿之中略泛微黄,色泽应油润光亮。 尖芽紧偎叶中,形似雀舌,并带有金黄色鱼叶,又称:“叶笋”或“金片”,是 区别于其它毛峰的特征。叶芽肥壮,均匀整齐,白毫显露,色似象牙。 黄山毛峰冲泡时应用 水温为 90C 左右的开水为宜。冲泡后,汤色清澈明亮带有杏黄色;香气清香高长,馥郁酷似白兰,沁人心肺。至于口中,滋味鲜浓,醇和 高雅,回味甘甜,白兰香味长时间环绕齿间,丝丝甜味持久不退。 工工艺艺特特点点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至三级。以特级为代表。三级以下则是歙县烘青。特级茶 在清晨至谷雨前采制,以一芽一叶初展为标准,当地称“麻雀嘴稍开 ”。鲜叶采 回后即摊开,并进行拣剔,去除老、茎、

5、杂。毛峰以晴天采制的品质为佳,并要当 天杀青、烘焙,将鲜叶制成毛茶(现采现制),然后妥善保存。在出售前,仍要经 拣剔去杂质,再行复火,达到茶香透发,而后趁热包装密封,才能销售。 品品质质特特点点 特级黄山毛峰条索细扁,形似 “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 “茶笋”或 “金片”,有别于其他毛峰特征之一);芽肥壮、匀齐、多毫;香气清鲜高长;滋 味鲜浓、醇厚,回味甘甜;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黄肥壮,匀亮成朵。形容黄山毛 峰的品质特点,可用八个字:香高、味醇、汤清、色润。 品品级级黄山毛峰分四级:黄山毛峰分特级和一、二、三级,特级、一级为名茶。黄山 毛峰特级一芽一叶初展;一级,一芽一叶开展和一芽二叶初展

6、;二级,一芽二叶开 展和一芽三叶初展;三级,开展的一芽一叶、二叶、三叶。黄山毛峰在清明前后采 制,选用芽头壮实茸毛多的制高档茶。经过轻度摊放后进行高温杀青、理条炒制、 烘焙而制成。 黄山毛峰茶产于 黄山风景区 和毗邻的汤口、充川、岗村、芳村、扬村、长潭一 带,其中桃花峰、云谷寺、慈光阁、钓桥庵、岗村、充川等的品质最好。 特级黄山毛峰形似雀舌,白毫显露,色似 象牙,鱼叶黄金。冲泡后,清香高 长,汤色清澈,滋味鲜浓、醇厚、甘甜,叶底嫩黄,肥壮成朵。其中“鱼叶金黄” 和“色似象牙”是特级黄山毛峰外形与其他毛峰不同的两大明显特征。黄山盛产名 茶,除了具备一般茶区的 气候湿润、土壤松软、排水通畅等自然条

7、件外,还兼有山 高谷深,溪多泉清湿度大,岩峭坡陡能蔽日,林木葱茏水土好等自身特点。“晴 时早晚遍地雾,阴雨成天满山云 ”,黄山常常云雾缥缈。在这样的自然条件里, 茶树终日笼罩在云雾之中,很适合茶树生长,因而叶肥汁多,经久耐泡。加上黄山3遍生兰花,采茶之际,正值山花烂漫,花香的熏染,使黄山茶叶格外清香,风味独具。 黄山毛峰的品饮,冲泡时水温也以80左右为宜, 玻璃杯或白瓷茶杯均可, 一般可续水冲泡 23 次。二二、太太平平猴猴魁魁采采摘摘制制作作太平猴魁的采摘在谷雨至立夏, 茶叶长出一芽三叶或四叶时开园,立夏前停采。 采摘时间较短,每年只有 l520 天时间。分批采摘开面为一芽三、四叶,并严格

8、做到“四拣”:一拣坐北朝南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上茶叶;二拣生长旺盛的茶棵采 摘;三拣粗壮、挺直的嫩枝采摘;四拣肥大多毫的茶叶。将所采的一芽三、四叶, 从第二叶茎部折断,一芽二叶(第二叶开面)俗称 “尖头”,为制猴魁的上好原 料。采摘天气一般选择在晴天或阴天午前(雾退之前),午后拣尖。杀青、毛烘、 足烘、复焙四道工序制成: 杀杀青青:用直径 70 厘米的桶锅,锅壁要光滑清洁。以木炭为燃料,确保锅温稳 定。锅温 110左右,每锅投叶量 75100 克。翻炒要求 “带得轻、捞得净、抖得 开”,历时 23 分钟。杀青结束前,要适当理条。杀青叶要求毫尖完整,梗叶相 连,自然挺直,叶面舒展。 制作中的太平猴

9、魁 毛毛烘烘:按一口杀青锅配四只烘笼,火温依次为100、90、80、70。杀 青叶摊在烘顶上后,要轻轻拍打烘顶,使叶子摊匀平伏。适当失水后翻到第二烘, 先将芽叶摊匀,最后用手轻轻按压茶叶,使叶片平伏抱芽,外形挺直,需边烘边捺。 第三烘温度略降。仍要边烘边捺。当翻到第四烘时,叶质已经干脆不能再捺。至六、 七成干时,下烘摊凉。 足足烘烘:投叶量 250 克左右,火温 70左右,要用锦制软垫边烘边捺,固定茶 叶外形。经过 5 一 6 次翻烘、约九成干,下烘摊放。 复复焙焙:又叫打老火,投叶量约 1900 克。火温 60左右,边烘边翻。切忌捺压。 足干后趁热装筒,筒内垫箬叶,以提高猴魁香气,故有“茶是

10、草、箬是宝 ”之说。 待茶冷却后,加盖焊封。 品品质质特特征征太平猴魁外形两叶抱芽,扁平挺直,自然舒展,白毫隐伏,有“猴魁两头尖, 不散不翘不卷边 ”之称。叶色苍绿匀润,叶脉绿中 隐红,俗称 “红丝线”;兰香 高爽,滋味醇厚回甘,有独特的猴韵,汤色清绿明澈,叶底嫩绿匀亮,芽叶成朵肥 壮。 太平猴魁的品质特征:其成品茶挺直,两端略尖,扁平匀整,肥厚壮实,全身 白毫,茂盛而不显,含而不露,色泽苍绿,叶主脉呈猪肝色,宛如橄榄;入杯冲泡,4芽叶徐徐展开,舒放成朵,两叶抱一芽,或悬或沉;茶汤清绿,香气高爽,蕴有诱人的兰香,味醇爽口。 “太平猴魁”的色、香、味、形独具一格,有 “刀枪云集,龙飞凤舞 ”的特

11、 色。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平扁挺直,不散,不翘,不曲,俗称“两刀一枪”,素有“猴魁两头尖,不散不翘不卷边 ”之称。全身披白毫,含而不露,入杯冲泡, 芽叶成朵,或悬或沉,在明澈嫩绿的茶汁之中,似乎有好些小猴子在对你搔首弄姿 呢。品其味,则幽香扑鼻,醇厚爽口,回味无穷,可体会出“头泡香高,二泡味 浓,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的意境,有独特的 “猴韵”。太平猴魁工艺演变,新老 工艺所制产品各有特点。新工艺产品外形扁直平伏美观,但香味显得逊色,压条中 挤出茶汁与铁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深兰色的络合物,积淀在叶底上,影响色泽。老 工艺产品,香味好,但外形泡松,欠匀齐。 等等级级之之分分其品质按传统分法:猴魁为

12、上品,魁尖次之,再次为贡尖、天尖、地尖、人尖、 和尖、元尖、弯尖等传统尖茶。 产品分为五个级:极品、 特级、一级、二级、三级。 极极品品:外形扁展挺直,魁伟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 部分主脉暗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灵高爽,有持久兰花香;滋味鲜爽醇厚,回 味甘甜,独具 “猴韵”,叶底嫩匀肥壮,成朵,嫩黄绿鲜亮。 特特级级:外形扁平壮实,两叶抱一芽,匀齐,毫多不显,苍绿匀润,部分主脉暗 红;汤色嫩绿明亮,香气鲜嫩清高,兰花香较长;滋味鲜爽醇厚,回味甘甜,有 “猴韵”;叶底嫩匀肥厚,成朵,嫩黄绿匀亮。 一一级级:外形扁平重实,两叶抱一芽,匀整,毫隐不显,苍绿较匀润,部分主脉 暗

13、红;汤色嫩黄绿明亮;香气清高,有兰花香;滋味鲜爽回甘,有“猴韵”;叶底嫩匀成朵,黄绿明亮。 二二级级:外形扁平,两叶抱一芽,少量单片,尚匀整,毫不显,绿润;汤色黄绿 明亮;香气清香带兰花香;滋味醇厚甘甜;叶底尚嫩匀,成朵,少量单片,黄绿明 亮。 三三级级:外形两叶抱一芽,少数翘散,少量断碎,有毫,欠匀整,尚绿润;汤色 黄绿尚明亮;香气清香纯正;滋味醇厚;叶底尚嫩欠匀,成朵,少量断碎,黄绿 亮。三三、黄黄花花云云尖尖 黄花云尖品质特征:外形挺直平伏,色泽绿翠显毫,内质香气高而持久,滋味 醇爽回甘,汤色清澈明亮,叶底肥嫩绿亮。属 绿茶类。为新创名茶,创制于 1983 年。主产区位于宁国县黄花山。

14、黄花云尖茶设特级 1 等、特级;1 级 1 等、一级。 特级 1 等,鲜叶标准为 1 叶抱心;特级为 1 芽 1 叶初展;1 级为 1 芽 2 叶初展; 1 级为 1 芽 2 叶。 5特级 1 等黄花云尖质量特征是:挺直平伏,形似梭状,壮实匀齐,翠绿显毫,香气高爽持久,含有花香,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肥厚齐整。 制茶分摊放、杀青、头烘、二烘、复烘等 工序。杀青分生锅、熟锅,生锅完成“杀青”,熟锅结合做形。各次烘焙之间,结合摊凉,足干成品,趁热装筒密封。黄黄花花云云尖尖分分级级特特征征黄花云尖茶设特级 1 等、特级; 1 级 1 等、一级。特级 1 等,鲜叶标准为 1

15、叶抱心;特级为 1 芽 1 叶初展;1 级 1 等为 1 芽 2 叶初展;1 级为 1 芽 2 叶。 特级 1 等黄花云尖质量特征是:挺直平伏,形似梭状,壮实匀齐,翠绿显毫, 香气高爽持久,含有花香,汤色淡绿,清澈明亮,滋味醇爽回甘,叶底嫩绿明亮, 肥厚齐整。 黄黄花花云云尖尖制制茶茶工工艺艺制法分摊摊放放、杀杀青青、做做形形、头头烘烘、二二烘烘、拣拣剔剔、复复烘烘 等工序。杀青分生锅、 熟锅,生锅完成 “杀青”,熟锅结合做形。杀青既要高温快妙,又要避免焦叶、不 匀,技术难度大。做形则是关键,理顺条后,轻捺轻压渐成梭状。各次烘焙之间, 结合摊凉,足干成品,趁热装筒密封。 四四、六六安安瓜瓜片片

16、制制作作工工序序六安瓜片的第一道工序就是 采采摘摘,标准为多采一芽二叶,可略带少许一芽三四 叶;第二道工序为 摘摘片片,将采来的鲜叶与茶梗分开,摘片时要将断梢上的第一叶到 第三四叶和茶芽用手一一摘下,随摘随炒。第一叶制“提片”,二叶制“瓜片”, 三叶制或四叶制 “梅片”,芽制“银针”;第三道工序的技术关键是在于把 叶叶片片 炒炒开开。炒片起锅后再 烘烘片片,每次烘叶量仅 2-3 两,先“拉拉小小火火”,再“拉拉老老火火”, 直到叶片白霜显露,色泽翠绿均匀,茶香充分发挥时趁热装入容器密封储存。其独 特处是无法用机械,必须采用传统工艺,工具是生锅、熟锅和竹丝帚或芒花帚。炒 制时,每次投鲜叶 100 克左右,翻炒 12 分钟,叶片变软,色泽变暗时,转至熟 锅,边炒边拍,使叶子逐渐成为片状。六安瓜片的颜色、香味之所以与其它茶叶不 一样,其奥妙主要在于拉毛火、拉小火、拉老火。拉毛火时,均用精选栗炭,每烘 笼投 23 斤,烘到八九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