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96490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洛克风格与洛可可风格(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登录 注册豆瓣社区豆瓣社区豆瓣读书豆瓣电影豆瓣音乐豆瓣同城豆瓣 FM更多 搜索首页浏览发现HumanWeekness 的日记的日记HumanWeekness 的主页 广播相册推荐喜欢二手活动发豆邮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Rococo)有什么区别?2010-12-01 14:19:19巴洛克风格又分多种,主要是文艺复兴后为教皇建筑形成的一种风格!洛可可是在 巴洛克之后,比巴洛克线条更轻快更纤细!更偏重一点欧洲宫廷风格,多运用贝壳 的曲线!凡尔赛宫里头的钟室内部装饰即为一处著名的洛可可式建筑。洛可可式建筑风格洛可可式室内装饰风格洛可可式室内装饰风格 2欧式风格分为几种,其中的巴洛克风格于 17 世纪盛

2、行欧洲,强调线形流动的 变化,色彩华丽。它在形式上以浪漫主义为基础,装修材料常用大理石、多彩 的织物、精美的地毯,精致的法国壁挂,整个风格豪华、富丽,充满强烈的动 感效果。另一种是洛可可风格,其爱用轻快纤细的曲线装饰,效果典雅、亲切, 欧洲的皇宫贵族都偏爱这个风格。巴洛克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力度、变化和动感,强调建筑绘画与雕塑以及室 内环境等的综合性,突出夸张、浪漫、激情和非理性、幻觉、幻想的特点。打 破均衡,平面多变,强调层次和深度。使用各色大理石、宝石、青铜、金等装 饰华丽、壮观,突破了文艺复兴古典主义的一些程式、原则。洛可可风格的总体特征是轻盈、华丽、精致、细腻。室内装饰造型高耸纤细,

3、不对称,频繁地使用形态方向多变的如“C”“S”或涡券形曲线、弧线,并常用大 镜面作装饰,大量运用花环、花束、弓箭及贝壳图案纹样。善用金色和象牙白, 色彩明快、柔和、清淡却豪华富丽。室内装修造型优雅,制作工艺、结构、线 条具有婉转、柔和等特点,以创造轻松、明朗、亲切的空间环境。洛可可式建筑风格它以欧洲封建贵族文化的衰败为背景,表现了没落贵族阶层 颓丧、浮华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绪。他们受不了古典主义的严肃理性和巴洛克的喧嚣放肆,追求华美和闲适。洛可可一词由法语 ro-caille(贝壳工艺)演化 而来,原意为建筑装饰中一种贝壳形图案。1699 年建筑师、装饰艺术家马尔列 在金氏府邸的装饰设计中大量采

4、用这种曲线形的贝壳纹样,由此而得名。洛可 可风格最初出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以后扩展到绘画、雕刻、工艺品、音乐和 文学领域。洛可可建筑风格的特点是:贝壳和巴洛克风格的趣味性的结合为主轴,以室内 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 那样色彩强烈,装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显得非常 复杂。 洛可可装饰的特点是:细腻柔媚,常常采用不对称手法,喜欢用弧 线和 S 形线,尤其爱用贝壳、旋涡、山石作为装饰题材,卷草舒花,缠绵盘曲, 连成一体。天花和墙面有时以弧面相连,转角处布置壁画。 为了模仿自然 形态,室内建筑部件也往往做成不对称形状,变化万千,但有时

5、流于矫揉造作。 室内墙面粉刷,爱用嫩绿、粉红、玫瑰红等鲜艳的浅色调,线脚大多用金色。 室内护壁板有时用木板,有时作成精致的框格,框内四周有一圈花边,中间常 衬以浅色东方织锦。原文 http:/ 洛可可艺术的词源从词源来看,rococo 一词与法语 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早在 17 世纪,法 语 rocaille 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也有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义大利的中 国假山设计),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 (岩状工艺)为 travail 的同意语。洛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伸而来,指室内装饰、建筑到 绘画、雕刻以至家具、陶瓷、染织、

6、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洛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於法兰西大学院词典,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 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有人将(洛可可)与义大利(巴洛克)相 关连,把这种“奇异的”洛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 和颓废阶段。2)、洛可可艺术的形式特征洛可可艺术的特征是改变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采用 C 形、S 形和贝壳形 涡卷曲线,敷色淡雅柔和,形成绮丽多彩、雍容华贵、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 除此之外,表现在印花图案上则是大量的自然花卉的主题,所以有人称这个时 期法国的印花织物为“花的帝国”(The Empire of Flora)。当时主要采用“蔷薇” 和“兰花 ”,

7、而且蔷薇用的更多一些。在处理上采用写实的花卉,再用茎蔓把 花卉相互连接起来,就像中国的折枝花卉。有时配上一些各种鸟类。这种图案 明显地受中国花鸟画的直接影响。洛可可的纹样造型多不均衡、不对称,带有反秩序、反常规的装饰倾向,带有 轻快、优雅的运动感。在奢丽纤秀和华贵妩媚中,呈现一种阴柔之韵和矫柔妩 媚之特征。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飘逸性,表现 各种不同的爱,如浪漫的爱、性爱、母爱等。18 世纪后半叶,在法国出现了一股近乎疯狂的“中国热”浪潮。当时,法国在壁 毯、服饰乃至家具、室内装饰、墙纸、刺绣、染织图案和瓷器等设计上大量模 仿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风格,并把这种风格称之为“

8、中国风格”,Chinoiserie 这 个词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中国的亭台楼阁、秋千仕女、工笔画的花鸟 风月、中国工艺品、扇子、屏风、青铜器等古董、中国传统图案中的龙、凤、 狮子等大量题材出现在印花织物图案中。这种风格曾经对“后期的巴洛克”图案 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另外,中国的刺绣品对后来的“洛可可”产生了更大的影 响,所以欧洲美术史家们创造了“Rococo-Chinois”一词来概括这一时期的文化 现象。甚至有好多美术史家认为“Chinoiserie”是洛可可艺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而且可能是决定性的原因。这种理论无疑是确实可信的,因为中国早在唐代就 已经出现了类似于“巴洛克”与“洛可可

9、”风格的装饰图案。唐朝神龙 2 年(公元 706 年)的章怀太子墓石椁上的图案就是最好的例子。另外,陕西省博物馆西 安碑林收藏的唐开元 9 年(公元 721 年)兴福寺断碑、开元 24 年(公元 736 年)大智禅师碑都有这种风格的图案。在服装服饰上的表现束腰服装据说当时的束腰让很多爱美女性肋骨变形,甚至扎进肺部导致死亡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在 17 世纪的巴罗克风服装是男性为中心,以路易十四的 宫廷为舞台展开的奇特装束。与此相对,18 世纪的洛可可风服装则是以女性为中心,以沙龙舞台展开的优雅 样式。在服装史上一般指 1715-1789 年这一历史潮流阶段。从其发展过程上又 可分为三个时间段,即

10、1715-1730 年的洛可可黎明期,也就是巴罗克向洛可可 的过渡期,服装上一面残留着巴罗克的影子,一面向纤弱柔和的女性趣味发展; 1730-1770 年的洛可可鼎盛期;1770-1790 年的衰落期,服装上出现了许多转 变和改良,预示着新时代的到来,路易十六的王妃玛丽“昂特瓦耐特把罗兹贝尔 坦(Rlse Bertin1744-1812)作为自己的专属服装设计师,封为“流行大臣”,罗 兹小姐也被后世认为是近代女装设计师的始姐。洛可可的风格被欧洲人称做造作的的艺术.在服装上比巴洛克更显示出女性特征, 是巴洛克艺术的续。巴洛克的折皱风格和洛可可也有很大的区别。巴洛克更规 律一些,洛可可都是折皱的渐

11、变,更为唯美化。洛可可艺术风格与巴洛克艺术风 格最显著的差别就是,洛可可艺术更趋向一种精制而幽雅,具装饰性的特色。 这种特色当然影响到当时的服装,使得当时的服装非常注重细节,尤其是边角 的修饰(例如领口和袖口大大的花边).洛可可时期的男装:阿比贝斯特克尤罗特三件套样式17 世纪形成的男子三件套装到 18 世纪在款式造型上逐渐向近代的男装发展。 18 世纪初鸠斯特科尔改称“阿比”,徒型同前,收腰,下摆向外张,呈波浪状, 为了使臀部身外张,在衣摆里面加进马尾衬和硬麻布或鲸须。前门襟仍有一排 其材较是各造型以及扣子上嵌入的图案变化无穷,最喜用的材料是各种宝石。 1715 年以后,阿比的用料和色调节器

12、比以前柔和多了,大量使用浅色的缎子, 门襟上的金缏子装饰也省略了,由于阿比变得朴素,穿在里面的贝斯特就装饰 的豪华起来,用料有织锦,丝绸及毛织物,上面有金线或金缏子的刺绣衣长一 般比阿比短两英寸左右。衬衣袖口装饰有薷丝或细布做的飞边褶饰,从阿比的 袖口露出来。下半身的克尤罗采用斜丝裁剪,做的址分紧身,据说紧得连腿部 的肌肉都清晰可见,不用系腰带,也不用吊裤带。1715 看以后,多用亮色的缎 子,长度仍到膝部稍下一点,裤口用三四粒扣子固定。大名鼎鼎的蓬帕杜夫人,对洛可可有些许了解的人都认识吧。洛可可时期的女装如果说巴罗克时期是男人的世界,那么河可可时期则是女人的世界。因此洛可 可样式集中表现在女

13、服上。这个时代是女性沙龙的中心,是供男性观赏和追求 的“艺术品”和宠物。这样的社会环境使女装的外在形式美(人工美)因素发展 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女装的特点就是, Corset+Pannier 紧身胸衣裙撑到了 18 世纪中期,制作技术更加进步,其妙主要在于嵌放鲸须的数量和方向, 这里的苛尔莱耐上插入许多条鲸须。布的接缝处处理的十分巧妙,这时的紧身 胸衣一般都在后边系扎。胸衣外边罩的罗布前开,在胸前装饰有倒三角形的胸 饰的胸饰斯塔玛卡,斯塔玛卡的中央与里面的紧身胸衣一样向下呈很尖的锐角, 这不仅在视觉上使腰显得更细,风俗吏家认为这还把人的视线引向那“快乐的谷 间”这一时期一百多年前的裙撑又一次出

14、现了,叫“帕尼埃”(panier,英语为 pannier 意为很需要筐、背笼。因其形似马驮东西时的背笼面得名),在路易十五时代 (1730 1770)洛可可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帕尼埃越来越大,便于出行 也进行改良,出现一种叫做帕尼埃“多布乐的裙撑,相对方便多了。洛可可时期女装中的几种罗布:法国式罗布,波兰式罗布,等18 世纪的著名画家布歇,1756 年为路易十王的情妇蓬帕杜夫人画了一幅肖像 画当时夫人已经 35 岁,穿的是典型的法国式罗布。那紧包上半身的前面打的 罗布和下面的衬裙是用艳丽的蓝绿色缎子做的,胸部 V 字形打开,露出倒三角 的胸挡“佩爱斯“迪斯托玛”这是胸挡是用丝绸 做的,每次穿衣

15、时用线缝在罗布 上,胸挡上面常有精美,或者装饰着宝石,蓬帕杜夫人的这个胸挡从上到下按大小顺序依次排列着十个玫瑰色的缎带蝴蝶结,非常豪华,而且女性味十足。 胸挡上的缎带蝴蝶结同进反复装饰在罗布的开禁处、衬裙下摆、左胸前、头顶 和袖口处,取得呼应。袖口那三层飞边是用最高级的蕾丝做的,是 17 世纪末 到 18 世纪中叶欧洲女装中流行的独特装饰,当时袖长及肘,肘部在袖口处用 纤细的蕾丝或经过抽纱刺绣的细棉布做的三段波浪状飞边装饰,十分奢华。这 种典型的法国式罗布那洛可可或的过剩的装饰完美地保持着调和,表现出一种 洗练、精致和纤细的美。 (参照上图)路易十六时代(17701789)这是洛可可风结束、新

16、古典主义兴起的样式转 换期,因此,服装上变化较复杂。1776 年,受波兰服装影响,出现了罗布“阿“ 拉“波罗耐兹( robe a la polonaise 波兰式罗布)图-11,其特征是裙子部分在后 侧分两处像幕布或当时的窗帘似的向上提起,臀部出现三个柔和膨起的团,为 了把裙子束起,罗布的后腰内侧装着两条细绳,在表面同样的地方装饰着扣子 或缎带,细绳从里面下落,经裙摆向上把裙子捆束起来,绳端挂在或系在表面 的扣子上,还有的在内侧裙摆处装上带环,绳穿过此环向上把裙子提起来后系 上,外表也同样形成裙子被卷起来的形状。这时还出现了吸收男服形式的机能性的茄克卡拉科。这种茄克上半身紧身 合体,下摆呈波浪状外张,衣长及臀,很像男子的鸠斯特科尔,背部嵌有鲸须, 使之挺直,有长袖和七分袖。在 1780 年代,帕尼埃消失了,裙子变得柔软了,但继续用紧身胸衣整形,肩 上披着小型披肩,一种叫托尔纽尔的臀垫取代裙撑,和 17 世纪末一样,后臀 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