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86529 上传时间:2018-03-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气象学第三章 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第三章 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空气温度和土壤温度一、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1、热容量;2、导热率;3、导温率;4、土壤热通量;5、温度日较差;6、温度年较差;7、感热通量;8、干绝热递减率;9、湿绝热递减率;10、大气稳定度;11、活动积温;12、有效积温;13、逆温。二、填空题:二、填空题:1、 空气温度日变化规律是:最高温度出现在 时,最低温度出现 时。年变化是最热月在 ,最冷月在 月。2、 土温日较差,随深度增加而 ,极值(即最高,最低值)出现的时间,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3、 水的热容量(C)比空气的热容量 。水的导热率()比空气 。粘土的热容量比沙土的要 ,粘土的导热率比沙土 。4

2、、 干松土壤与紧湿土壤相比: C干松土 rmrd 时,不论空气是否饱和,大气都是不稳定的,称为绝对不稳定。当 rd rrm 时,未饱和空气是稳定的,对饱和空气是不稳定的,称为条件性不稳定。当 r=rd 时,大气层结为中性平衡。6、由公式 r=dt/dz 可知 5001000m 的 r=dt/dz=(8-12)/500=0.8/100m10002000m 的 r=dt/dz=(2-8)/1000=0.6/100m再进行比较判断:d 1/100 米 而 m 在 5001000 米的气层和 10002000 米中,对湿空气块是不稳定状态。综合起来看为条件性不稳定。7、在土壤和空气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热量过程。除分子热传导、辐射和对流这三种方式外,还存在着平流、乱流和因水的相变而引起的热量转移形式。这些过程对土壤和空气层热状况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8、温度的铅直梯度是指在垂直方向上,高度每增加 100 米,温度的改变值。它与干湿绝热递减率的区别为:定义不同在干(湿)绝热升降运动中 气块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率称为干(湿)绝热递减率,以 rd、rm表示。r 为气块周围环境大气层的温度变化,是一变量,针对空气块而言的。rd、rm为空气块的温度变化,是一常量,针对气层而言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