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7928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11 大小:5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河南省凤鸣谷景区旅游开发总体规划1 区域概况区域概况1.1 自然概况1.1.1 地理位置凤鸣谷旅游区位于遂平西部,东西长 6 公里,南北宽 4 公里,总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遂平县位于河南省中南部,地处北纬32593318,东经1133711410之间,东西长 51 公里,南北宽 33 公里。它东接汝南、上蔡,西连舞钢、泌阳,南邻确山、驻马店市驿城区,北接西平,地势西高东低,南北两岩相峙,中、东部为平原。全县总面积为 1222.89 平方公里(耕地面积为 10 多万亩,占总面积的 55.2%) 。遂平县交通便利,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107 国道从境内穿过

2、。凤鸣谷景区处于遂平县张台乡境内,地处伏牛山余脉东部,东与嵖岈山风景区相连,北与九头崖风景区接壤,平驻公路从大门口通过,总面积25 平方公里。1.1.2 地质地貌景区属伏牛山系余脉,区内以浅山丘陵为主,诸峰海拔多在 400-500米之间,景区内的主要山峰有:七朵峰、马鞍山、大关山等。岩石多为震旦系石英岩,局部地区保留有寒武系灰岩,页岩、大成岩出露相当普遍。1.1.3 气候条件2凤鸣谷旅游区地处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亚湿润的大陆性季风型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雨热同季,冬季多西北大陆性季风,夏季受东南海风影响,冬冷夏热,春暖秋凉,四季分明。景区年均日照 2200 多小时,年平

3、均气温 14.9,无霜期较长,年均无霜期 224 天,降水量平均 975mm,降水以 7 月份最多,1 月和 12 月份最少,全年风向以北风和偏北风为主,其次为南风和偏南风。1.1.4 水文条件凤鸣谷旅游区水资源丰富,景区内有溪流十余条,河水清澈见底,四季不竭,水质良好。特别是高山湿地,泉水密布,有暗泉百余处。区内溪流形成一条季节性的河流将军河,最后流入淮河的支流奎旺河。1.1.5 土壤条件凤鸣谷旅游区总面积 3.75 万亩,土壤总面积 2.5 万亩,有黄棕壤土、砂姜黑土、潮土 3 个土类,黄褐土、粗骨性黄褐土、砂姜黑土、灰潮土4 个亚类,11 个土属,22 个土种。黄棕壤土主要分布在岗坡地带

4、,总面积 1.76 万亩,约占总面积的 47%;砂姜黑土总面积 1.23 万亩,约占景区内土壤总面积的 32.8%;潮土总面积 0.76 万亩,约占景区内土壤总面积的 20.2%。1.1.6 生物资源凤鸣谷旅游区处于温带夏绿林与暖温带混交林的过渡地带,森林覆盖率达 95以上,植物种类达 600 余种,其中乔木类主要有:橡树、楝树、柏树、火炬松、落羽松、紫檀、银杏、悬铃木、枫杨、板栗等;草3本植物主要有:黄臼草(槐草) 、芦竹(荻) 、狗尾草(莠草) 、前胡、苜蓿、兰草(山兰)等,其中可供药用的有白茅、艾蒿、野菊、益母草、马鞭草、沙参、二花、灵芝草等;野生花卉主要有:茶花、杜鹃、月季、水仙、蔷薇

5、、迎春等。动物在地理分布上属华北动物亚区,种类达 100 余种,以食肉性动物和啮类动物居多。动物种类主要有:獾、狐狸、刺猬、野猪、野兔、山鸡、画眉、猫头鹰、松鼠、啄木鸟、蜥蜴、蟒蛇、斑鸠等。1.2 社会概况1.2.1 历史文化凤鸣谷旅游区内层峦叠障,绿树掩映下座落着几处人家。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文人墨客流连于此。凤鸣谷群山连绵,丛林茂密,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窦建德将军就曾在此囤兵,解放战争期间,李先念曾经在此地领导过游击战争,当地流传许多有关窦建德将军和李先念将军的传说和事迹。秀丽的山水,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凤鸣谷淳朴的民俗风情。在当地居民中,广泛流传着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传说,这些传说表达着当

6、地人对凤鸣谷旅游区山水的热爱,反映了劳动人民朴实善良的情感,更为凤鸣谷的秀丽山水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有了这些民间传说,将军峰、平帽垛、小尖山、将军马、母猪峡等景观都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更加引人入胜。1.2.2 社会经济状况凤鸣谷旅游区位于遂平县张台乡境内,景区内共有村庄 5 个,30 户人家,人口 150 人,居民主要从事种植业和畜牧业。42 规划区范围、规划依据及技术路线规划区范围、规划依据及技术路线2.1 规划区范围凤鸣谷旅游区地处伏牛山余脉,东部与嵖岈山风景区相连,西至打虎山,北接九头崖风景区,南至七朵峰,总面积约 25 平方公里。2.2 规划依据2.2.1 法律依据本规划主要的法律

7、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 ;河南省旅游管理条例 。2.2.2 文本依据本规划的文本依据有: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 20102020 年远景目标纲要河南省旅游产业“十五”发展规划 ;驻马店市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 ;河南省驻马店“天之中”生态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遂平县志 ;5河南省遂平县旅游发展展总体规划 。2.3 规划性质本规划是凤鸣谷旅游区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规划。本规划从凤鸣谷的区域概况入手

8、,对当地旅游资源现状进行了系统评价,对日后的发展方向和布局作了整体规划,并对景区进行了功能分区,对各区的景点和设施进行了规划布局,对市场开发进行了规划,对旅游环境容量进行了估算,还规划了旅游业发展支撑体系,为凤鸣谷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依据,从而保证当地旅游业有序健康发展。2.4 规划技术路线:接受当地委托,做规划准备工作, 拟定工作方案和需搜集的文献目录进行实地考察,听取领导和群众对本地旅游 资源开发的要求与建议,搜集资料和数据。制定规划提纲,根据提纲进行相关专 题研究,形成规划文本,绘制草图。实地补充调查,修改规划文本。对规划文本初稿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征求各方面对初稿的意见和建议。修

9、改完善规划书和图件6图 2-1 凤鸣谷旅游区规划技术路线图2.5 规划的期限本规划的期限为 5 年,从 2005 年元月到 2010 年 12 月。3 凤鸣谷旅游资源类型及其评价凤鸣谷旅游资源类型及其评价3.1 资源类型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GB/T 189722003)以及河南省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凤鸣谷旅游资源单体共计 38 个。通过对这些旅游资源进行等级划分,共评出五级旅游资源 1 个,四级旅游资源 6 个,三级旅游资源 27个。由此可见,凤鸣谷旅游资源数量众多、类型齐全、文化内涵丰富,极具旅游开发价值。规划书评审最后成果付诸实施7

10、表 3-1 旅游资源类型表3.2 凤鸣谷旅游区主要旅游资源简介3.2.1 凤鸣谷高山湿地凤鸣谷旅游区高山湿地位于凤鸣谷旅游区西北端,地处遂平、泌阳、舞钢三县(市)交界处,海拔 745 米,北依王帽垛,南望大顶山,西临打虎山,东接大关山,西北东西走向,长 2.5 公里,宽 2 公里,面积约5 平方公里,常年湿地面积 200 余亩。湿地上高山泉水百余处,其间各类草木百余种,生长鱼腥草、柴胡、金银花、车前草、夏骨草、首乌等水生植物和中草药。动物有野兔、獾、果子狸、野猪、刺猬等。有数不清的各色蝴蝶、鸟类,春夏花开不断,秋冬红叶遍布。3.2.2 将军峰将军峰海拔 568 米,挺拔险峻,气势宏伟,因其处于

11、古代山区通舞阳县的关口,山体高大,又名大关山。将军峰顶部开阔,草木茂盛,山花烂漫,站在山顶之上,马鞍山、尖山、平头垛、七朵峰等诸峰无限风资源类型单体名录地文景观类(16 个)高山湿地、将军马、凤鸣石、鳄鱼出山、七垛 峰、尖山、打虎山、平头垛、母猪峡、石鼓、 梳妆台、乌龟石、石人坐禅、天桥天井、虎跳 峡、石羊山 水域风光类(4 个)百丈崖瀑布、截潜流、石河防洪堤、珍珠瀑布 群 生物景观类(5 个)湿地红柳林、竹林、石河枫杨林、大将军树、 二将军树自 然 景 观 类天象与气候景观(1 个)云雾谷 遗址遗迹(5 个)李先念讲话处、点将台、百泉寺、南斗寺、北 斗寺 旅游购物类(4 个)灵芝、丹参等药材

12、,板栗、山楂等人 文 景 观 类人文活动类(3 个)百泉寺庙会、百泉寺钟声、百泉寺祈雨仪式8光尽收眼底。将军峰山脚下巍然耸立着窦建德将军为纪念他的儿子所种的两棵将军橡。解放战争时期,李先念将军也曾在山脚下发表过重要讲话。3.2.3 云雾谷云雾谷是凤鸣谷旅游区常见的气候景观。凤鸣谷森林茂密,山头林立,高温高湿,极易在山谷形成云雾。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每逢阴雨时节,便会在谷中形成云雾谷的独特自然景观。阴雨天游凤鸣谷,云雾忽左忽右,触手可及。整个谷中云海翻滚,一望无际,各个山头云雾缠绕,好似大海中的扁舟,若隐若现,或轻歌曼舞,或猛虎下山。3.2.4 将军橡凤鸣谷旅游区的两棵将军橡位于将军峰山脚下,据传

13、说是窦建德将军为纪念他的两位战死的儿子而种,故称将军橡,又称大将军橡和二将军橡,距今已有 1400 年历史。大将军橡高近 30 米,树围 9 米多。二将军橡高 20 多米,树围 8 米多。夜深风起,橡树就会发出阵阵嗡嗡的声响,长鸣不止,极象将军的长啸。3.2.5 湿地红柳红柳是凤鸣谷旅游区内的一种珍稀树种,柳科,落叶乔木,叶为红色,树心为白色,分布在百泉寺高山湿地 1.5 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共 200多棵,全部为自生。红柳生长在水边或湿地,无虫害,材质密,纤维长;红柳叶肥厚,挺拔,似桃叶,较其它柳叶宽、大、厚,上部为红色,下部为绿色,红绿相间;树枝密集,细长,似灌木丛;红柳生长极为缓慢,属罕见

14、树种。 93.2.6 将军马将军马位于凤鸣谷旅游区大门对面的山体上,长 218 米,高 65 米,是由岩石风化脱落的碎石组成的一种象形山体,碎石体积小,棱角多,形状不规则,石块不断往下流淌,又名流石马。石体坐东向西,头朝南,尾朝北,酷似一匹挺立的骏马,周围绿草茵茵,马身呈乳白色,在阳光下熠熠发光,格外醒目。3.2.7 百泉寺百泉寺位于高山湿地东南部,建于唐代,毁于明末清初战火,仅有遗址 5000 平方米。至今仍有善男信女到此烧香拜佛,从事宗教活动。四周约 1 平方公里湿地,其上泉水密布,约百余处,故名百泉寺。3.3 凤鸣谷旅游区旅游资源评价凤鸣谷旅游区自然景观秀丽清幽,引人入胜。景区内谷峰交错

15、、沟壑相连、林海沧茫,森林覆盖率 95以上,是南北动植物的交汇地,多珍稀植物,珍禽异兽,灵芝、丹参等名贵中草药材广泛生长。谷中溪水潺潺,蝴蝶翩飞,鸟鸣不绝于耳,置身其中,顿觉心旷神怡,远离尘嚣,是旅游者寻幽探险,亲近大自然的理想场所。3.3.1 凤鸣谷旅游区旅游资源等级评价表 3-2 凤鸣谷旅游资源等级评价表 等级类型数量(个)名称四级1高山湿地 三级13将军峰、将军马、大将军树、二将军树、云雾谷、湿地红柳 林 凤鸣石、鳄鱼出山、七垛峰、尖山、平头垛、南斗寺、北斗 寺3.3.2 凤鸣谷旅游区旅游资源地位性评价10表 3-3 凤鸣谷旅游区旅游资源地位性评价 旅游资源地 位 将军文化源远流长,极具

16、地方特色高山湿地国内罕见,河南唯一,风景独特 山体景观山势壮观,山形奇特 将军马国内唯一,造型独特 云雾谷风景瑰丽奇妙,国内罕见 将军橡省内罕见,具有非常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观赏价值 湿地红柳林珍稀树种,国内罕见 将军峰傲视群峰,俯仰皆景3.3.3 凤鸣谷旅游区旅游资源单体评价3.3.3.1 将军文化源远流长,极具地方特色凤鸣谷旅游区地处南北要冲,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末农民起义军将领窦建德将军曾长年转战于此处,并种下两棵橡树以纪念其战死的两个儿子。解放战争期间,李先念将军也曾在此领导过游击战。唐贞观年间,秦琼和敬德两位将军随皇上到此赏景并比武助兴。将军文化是贯穿凤鸣谷诸多景点的一条主线,景区中许多景点都有着关于这些著名将军的传说,甚至直接以“将军”二字命名,例如将军马、将军橡、将军峰等。将军文化源远流长,极具地方特色。3.3.3.2 凤鸣谷高山湿地隐匿在深山之中的清幽胜境凤鸣谷高山湿地面积约 5 平方公里,常年湿地面积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