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抗震论文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74852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桥梁抗震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桥梁抗震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桥梁抗震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桥梁抗震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桥梁抗震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桥梁抗震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桥梁抗震论文(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桥梁延性抗震与减隔震分析桥梁延性抗震与减隔震分析摘要:摘要:地震一直是危害人类的重大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最近几十年,全球发 生了许多次大地震,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我国, 1920 年宁夏海原地震死亡 23.4 万人,1976 年唐山大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100 亿人民币,24.2 万人死亡,2008 年汶川地震 8 万多人死亡。这几次地震灾 害的共同特点是:由于桥梁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切断了灾区交通生命线,造成 灾区救援工作难以进行,使次生灾害加重,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现代 城市人口的大量聚集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交通的依赖加强。几次地震一再显 示桥梁工程抗震研究的重

2、要性。 关键字:桥梁工程,桥梁工程抗震 1.1. 桥梁震害分析桥梁震害分析 调查与分析桥梁的震害及其产生的原因是建立正确的抗震设计方法,采取有 效抗震措施的科学依据。 国内外学者对桥梁震害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桥梁震害主要表现为: (1)上部结构的破坏:桥梁上部结构本身遭受震害而被毁坏的情形不多,一般 都是由于桥梁结构的其他部位的毁坏而引起的。如落梁,一种是由于弹性设计 理论采用毛截面刚度,这样就会低估横向地震作用和位移。导致活动节点处所 设置的支座长度明显不足以及相邻梁体之间因横向距离不足而引起的相互冲击, 造成落梁及相邻结构的撞击破坏;另外一种是由于地基土的作用造成大的地震 位移,这种桥梁震

3、害主要发生在建在软土或者可能液化的地基土上的桥梁上。 软土通常会使结构的振动反应放大,使得落梁的可能性增加。 (2) 支座连接部位的震害:这中破坏比较常见,由于连接部位的破坏会引起 力传递方式的变化,从而对结构其他部位的抗震产生影响,进一步加重震害。 这种破坏是抗震设计中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3) 下部结构和基础的震害:下部结构和基础的严重破坏是引起桥梁倒塌, 并在震后难以修复使用的主要原因。除了地基毁坏的情况,桥梁墩台和基础的 震害是由于受到较大的水平地震力,瞬时反复振动在相对薄弱的截面产生破坏 而引起的,从大量震害实例来看,比较高柔的桥墩多为弯曲破坏,矮粗的桥墩 多为剪切型破坏,介于两者之

4、间的为混合型。地基破坏主要表现为砂土液化, 地基失效,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破坏及由于其上承载力和稳定性不够,导致 地面产生大变形,地层发生水平滑移,下沉,断裂。 (4) 桥台沉陷,当地震加速度作用时,由于桥台填土与桥台是不完全固结的, 桥台填土的纵向土压力增大,桥梁与桥台之间的冲撞会产生相当大的被动土压 力,造成桥台有向桥跨方向移动的趋势。由于桥面的支撑作用,桥台将发生以 桥台顶端为支点的竖向旋转,导致基础破坏。如果桥台基础在液化土上,又将 引起桥台垂直沉陷,最终导致桥梁破坏。 以上所介绍桥梁的几种破坏形式是相互影响的,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抗 震措施所造成的破坏程度和类型往往是不同的。这就要

5、求我们在桥梁设计中尤 其是不规则桥梁和大跨度桥梁,必须从整体分析桥梁的抗震性能。 2.2.桥梁的抗震设计原则桥梁的抗震设计原则 (1). 场地、地基和基础的选择 选择桥址时,应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 有关资料做出综合分析。避免地震时可能发生地基失效的松软场地,选择坚硬场地。基岩、坚实的碎石类地基、硬粘土地基是理想的桥址场地;饱和松散粉 细砂、人工填土和极软的粘土地基或不稳定的坡地都是危险地区。在地基稳定 的条件下,还可以考虑结构与地基的振动特性,力求避免共振影响;在软弱地 基上,设计时要注意基础的整体性,以防止地震引起动态和永久的不均匀变形。(2). 桥梁体系的整

6、体性和规则性 桥梁的整体性要好,上部结构应尽可能是连续的。整体性可防止结构构件及 非结构构件在地震时被振散掉落,同时它也是结构发挥空间作用的基本条件。 无论是在平面或立面上,结构的布置都要力求使几何尺寸、质量和刚度均匀、 对称、规整,避免突然变化。 (3). 提高结构与构件的强度和延性 桥梁结构的地震破坏源于地震动引起的结构振动,因此抗震设计要力图使从 地基传入结构的振动能量为最小,并使结构具有适当的强度、刚度和延性,以 防止不能忍受的破坏。在不增加重量、不改变刚度的前提下,提高总体强度和 延性是两个有效的抗震途径。刚度的选择有助于控制结构变形;强度与延性则 是决定结构抗震能力的两个重要参数。

7、由于地震动是周期反复作用的运动,还 要注意周期反复变形下结构和构件的刚度与强度的退化效应。 (4). 能力设计原则 常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思想,这种思想即能 力设计原则的具体体现。 (5). 多道抗震设防 在建筑结构中,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是第一道抗震防线,框架是第二道 抗震防线,二者变形相协调,抗力相互补,形成一种优良的抗震体系。在桥梁 设计中应力图使桥梁具有多道抵抗地震侧向力的体系,在强地震动过程中,一 道防线破坏后尚有第二道防线可以支承结构,避免倒塌。因此,超静定结构优 于同种类型的静定结构。 桥梁抗震设计总结起来就是从强度和延性等方面来确保桥梁具有足够的抗震

8、 能力。抗力设计是基础,延性设计是保证,地震的随机性和不可预见性就要求 我们在设计中更多的去考虑延性和减隔震。合理的应用概念设计来保证安全性。3.3.延性抗震和减隔震延性抗震和减隔震 (1)延性抗震 所谓延性是指构件或结构具有承载能力不降低或基本不降低的塑性变形能力 的一种性能,一般用延性比指标来衡量。 延性抗震不同与强度理论的是它通过选定结构部位的塑性变形来抵抗地震作 用,塑性作用一方面通过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另一方面塑性铰的出现使 结构周期延长,从而减小地震产生的惯性力。 延性抗震验算所采用的破坏准则主要有:强度破坏准则,变形破坏准则,能 量破坏准则,基于低周期疲劳特征的破坏准则以及用

9、最大变形和滞回耗能来表 达的双重指标破坏准则等。强度破坏准则应用比较广泛,随着抗震研究的发展, 人们逐步认识到强度条件并不能恰当的估价结构的抗震能力。这是由于结构在 强烈地震中往往会进入弹塑性阶段。这时结构的塑性变形消耗输入的地震能量。 结构的自振周期也会随塑性变形的扩展而变长!从而改变地震反应的特性;结构 是否破坏将取决于塑性变形的大小或塑性消耗的能量,而不是或不完全是取决于结构的强度。 抗震设防标准总结起来“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这些标准意味着 在遭遇到多遇地震时结构应该处于弹性状态。在遭遇到中等程度地震时,结构 应该处于弹塑性状态,但非弹性变形应该发生在结构的选定部位(塑性铰

10、)。当 遭遇强烈地震时,结构可以经历较大非弹性变形并且出现一定程度的损伤,但 结构的变形不应该危机生命和造成结构丧失整体性。对中等程度和强烈地震, 规范推荐的设计地震作用的大小取决于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延性以及允许多 大程度的损伤。 延性抗震理论包括两个内容: (1)在结构不发生大的破坏和丧失稳定性的前提下,提高构件的滞回耗能 能力。 (2)在结构遭遇罕遇地震时,允许结构上选定部位出现塑性铰,以达到改 变结构动力特性,减小地震影响的目的。桥梁延性抗震设计的两个阶段: (1)对预期会出现塑性铰的部位进行详细的配筋设计 (2)对整个桥梁结构进行抗震能力分析验算,确保其抗震安全性。 影响延性的因素和

11、延性抗震措施: 材料 钢材是延性很好的材料,砖石砌体的延性则很差,钢筋混凝土介于二者 之间。组合结构的出现可以弥补现在桥梁结构延性设计的不足。如型钢混凝土 结构,钢骨混凝土等,其承载力可以高于同样外形的钢筋混凝土一倍以上,具 有较好的抗剪能力,延性比明显高于钢筋混凝土结构;滞回曲线较为饱满,耗 散能力有显著提高,从而呈现出良好的抗震性能。能够隔离、吸收和耗散地震 能量,减小桥梁结构的地震反应,使桥梁的变形限制在弹性范围,避免由于产 生塑性变形而造成累积损伤破坏和永久残余变形,这大大提高了桥梁结构的安 全度;同时可以节约材料,降低造价。 构件的受力状态 受弯构件梁的延性较大,而压弯构件柱的延性较

12、小,桁架中 压杆延性较差,尤其在钢结构中,很多有限元分析软件在考虑杆件受压是就认 为其退出工作。所以在延性设计中一定要考虑构件的受力状态,合理的控制轴 压比对结构的延性有巨大的作用。 构件形式 同是压弯构件,细长杆件延性比粗短杆件好。在桥梁桥墩设计中, 对于粗大的柱可以分成几个长细比较大的柱,通过类似连梁的构件连接成整体。 这样不仅不会改变结构的强度而且能极大的提高柱子的延性。这种方式逐渐被 应用到实际的工程中。 构件的破坏形态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破坏形态对延性影响很大,适筋梁及大偏 压柱的受弯破坏时延性较好(钢筋先屈服,混凝土后压坏),剪切破坏延性较小。 斜破坏是突发的脆性破坏。在桥梁尤其是桥

13、墩设计中要绝对避免。 构件延性会直接影响结构的延性,有破坏形式的好坏可知构件不能过早剪坏。对于桥梁结构,上部结构的设计主要受恒载、活载和温度等而不是受地震作 用的控制。由于地震力仅仅对柱、墩和基础这些下部结构施加巨大的应力,所 以柱、墩和基础是设计的主要部位。在结构的能力设计中,桥梁下部设计地震 惯性力可以小于由地震所产生的弹性惯性力,从而使下部结构形成塑性铰并消 耗掉一部分地震能量,桥梁的其他部分提供足够的强度保证所选定的能量耗散 机制能在地震中形成。所以利用桥墩延性抗震是当前桥梁抗震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桥墩延性抗震是将桥墩某些部位设计的具有足够的延性,以使在强震作用 下使这些部位形成稳定的延

14、性塑性铰产生弹塑性变形来延长结构周期、耗散地 震能量。在进行延性抗震设计时,按弹性反应谱计算塑性反应的地震荷载需要 修正,桥梁抗震设计规范采用了综合影响系数来反映塑性变形的影响。 在具体的细部上:墩柱设计中应尽可能的使用螺旋形箍筋以便为墩柱提供足 够的约束,如果采用的是箍筋,应控制箍筋间距(箍筋间距越小,其所能达到的 最大延性比就越大)。另外墩身及基础的纵向钢筋伸入盖梁和承台应有一定的锚 固长度以增强连接点的延性并且桥墩基脚处应有足够的抵抗墩柱弯矩与剪力的 能力,不允许有塑性铰接。对于较高的排架桥墩,墩间应增设横系梁以减少墩 柱的横向位移和设计弯矩!采用将桥墩某些部位(如墩脚)设计成具有足够的

15、延性,以 使在强震作用下使该部位形成稳定的延性塑性铰,并产生弹塑性变形来延长结构 的振动周期,耗散地震力! 针对目前大量高架桥倒塌毁坏的教训,必须加强对抗震支座、各种形式桥墩 的延性研究,利用约束混凝土的概念提高它的延性。 (2)减隔震设计 减震、隔振技术是简便、经济、先进的工程抗震手段。减震是利用特制减震 构件或装置,使之在强震时率先进入塑性区,产生大阻尼,大量消耗进入结构 体系的能量;而隔振则是利用隔振体系,设法阻止地震能量进入主体结构。在 实践中,有时把这两中体系合二为一。与依靠增加结构构件自身强度、变形能 力来抵抗地震反应的传统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相比,结构的减、隔震技术无论在 提高结构

16、的整体抗震性能方面还是在降低结构的工程造价方面都具有很明显的 好处。 减震、隔震的基本原理: 一一一采用柔性支撑以增加结构的周期,减小结构地震反应。 一一一采用阻尼器式能量耗散元件,以减小柔性支承处的相对位 移。 一一一在使用荷载作用下结构具有足够的刚性。 减、隔震的基本原理可以用能量的观点来理解。减、隔震结构在任意时刻的 能量方程为: Ein = Eve + Ec+ Ep + Ei。式中Ein为地震输入到结构中的总能 量; Eve为结构的动能与弹性势能之和; Ec 为结构的自身阻尼耗能; Ep 为结构 的弹塑性变形耗能; Ei 为减隔震装置的耗能。减隔震的原理可以认为减隔震装 置比结构率先进入塑性阶段,利用自身消耗大量的能量,从而减小结构自身的耗 能与塑性耗能,减轻结构的损伤破坏。 减隔震技术设计原则: 采用减隔震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桥梁结构的抗震能力。在设计时要分析其适 用条件,正确选择、合理布置减隔震装置,并重视细部构件和构造的合理设计, 以确保减隔震设计的效果。 减隔震技术并不是适合应用于各种情况。场地比较软弱、不稳定、或延长桥 梁结构周期后容易发生共振等情况,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