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棉工系列报道值得一读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54248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0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采棉工系列报道值得一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采棉工系列报道值得一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采棉工系列报道值得一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夕阳红2017年10月27日 编辑李思林老人纪事老人频道老人文学徐培还,52岁,周口市郸 城县人,现居北京,中国美术 家协会会员,现任人民书画院 副院长、国礼书画院特邀书画 家、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院 士、中泰文化交流大使。 一连串耀眼的光环背后, 是徐培还对书画艺术的执着追 求和艰辛付出。 在深厚的中原书画文化影 响下,徐培还自幼便承继书香 家风,酷爱书法和作画。课 间、放学后,他的第一件事便 是练书法、搞绘画。当时学校 开设了美术课,他的美术成绩 一直数第一。 中青年时期的徐培还立足河南郸城,深耕书画苑地,笔耕 不辍。1987年,他进修于河南大 学美术系,师从李道熙、杨光 明。当时学习的

2、是西方油画,但 他喜欢中国的传统书画。 “这才 是我想要的东西,中国传统文化 不能丢啊! ”他说。 毕业后,徐培还在电影院画 海报。成家后,由于生活吃紧, 他便在老家办了个养鸡场。每天 守着养鸡场的他,没事的时候就 画鸡。 艺术是永无止境的追求。经 常有人问他最满意的一幅画是什 么,他的回答是: “还没有。 ”也 正是因为不忘初心,2007年他背 上行囊,只身奔赴首都北京。“北京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那儿高手如云,我的想法是在那 儿更能充实自己。 ”徐培还说。当 时的徐培还日子过得很穷,租住 的一间7平方米的小屋成为他生活 和学习的全部。因为放不开桌 子,他只能在床上作画。每天空 闲时他便四处

3、打听、拜访书画名 家,求取“真经” ,到了晚上他就 出去摆地摊卖图书。为了省钱、 省时间,他剃了光头。2011 年, 他认识了在北京创业的商丘逗乐 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总, 两个人是河南老乡,无话不谈, 很快就成了朋友,他通过李总结 识了很多书画界的朋友。在北京 的几年里,徐培还在书画创作方面有了巨大突破,画意得到长 足的进步。 2014年,徐培还成为中国 美术家协会会员。当年他作为 中泰文化交流大使参加“一带 一路”中泰文化友好交流会, 其多幅作品在交流会上展出。 2015 年,他的作品 三羊开 泰在“笔尖上的圆舞梦”大 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他创作 的一幅作品在一次零起价的拍 卖会上以1

4、2万元拍卖成交。 徐培还的书画作品笔法简 洁,线条流畅,泼墨自如,各 种形态自然逼真,整体观感强 烈。近年来,徐培还在当代画 坛上展露头角,先后获得2012年“牡丹杯”全国书画大赛一等 奖、国际京交会2014文化板块优 秀奖、2015澳门国际荷花节双联 展二等奖、2015“笔尖上的圆舞 梦”一等奖。其作品曾被钓鱼台 国宾馆、人民大会堂和诸多美术 馆收藏,也被国内外政要、商 人、海外华侨及各界友人收藏。 徐培还从事书画艺术生涯数 十年,对书画艺术有着独特的认 识。他认为,要想成为一名画 家,首先要耐得住寂寞,要先成 为书法家,因为线条是中国画的 造型手段,以书入画更能传神。 “一幅画就是一张白纸

5、,创作过 程就是利用自己的激情来创造新 的生命。 ”徐培还说。画家徐培还:执着的追梦人有一种笔墨 叫老辣,有一种 笔墨叫浑厚,有 一 种 笔 墨 叫 大 气。这是画家徐 培还的作品留给 人的印象。 昨日,在商 丘逗乐文化传播 有限公司,晚报 记者有幸采访了 徐培还。核心提示文/图 晚报首席记者 宋亚威 张坤今年 9 月下旬,京 九晚报派出赴新疆采访 组,跟随我市采棉工去 新疆轮台县、沙雅县采 访,并与采棉工同吃同 住同劳动,用文字与镜 头记录采棉工的劳作和 生活。笔者注意到,这 项活动共发 6 篇长篇通 讯、5篇消息,累计2万 多字。 我市采棉工到新疆 采棉已有十几个年头 了。采棉大军中有男有

6、 女,也有花甲老人。这 些采棉工在新疆棉区顶 着星星下田、踏着夜色 收工,每天要干十几个 小时。看到新疆棉区一 望无际的棉花,他们一 心只在干活上,累了捶 捶肩背,渴了就喝口自 带的水,饿了也不舍得 回去吃饭。为了能早起 干活,他们睡觉都不脱衣服。虽然这 些人来采棉的目的是为了挣钱,但也 是对保卫新疆、建设新疆的支持。 细读这些文章,笔者如身临其 境。文章毫无做作之嫌,真真切切地 反映场景。不但能看出记者的写作水 平,更能看出记者关注弱势群体的情 怀。而且,记者体验式采访、换岗当 采棉工,很接地气,其敬业精神值得 称赞。 另外,记者采访细腻,从采棉工 受蚊子叮咬到采棉工在田间地头吃 饭,如果不

7、身临其境,很难写出这样 充满真情的报道。尤其是笔者看到记 者在田间地头和采棉工一同吃饭、晚上和采棉工一起吃面条的照片时, 感触颇深,这是记者用实际行动践 行“走转改” ,是新闻工作者的典 范。 在“十九大”召开前夕,京九 晚报派出采访组跟随采棉工去新疆 采访意义重大,其采访任务也十分 艰巨。尽管所派记者身体健康、写 作经验丰富,在新疆也遇到了地况 不熟、人员生疏、自然条件较差、 网络信号不好的困难,但困难没有 吓倒新闻工作者。采访小组在新疆 不但采访了采棉人,还采访了种棉 人以及在新疆扎根的家乡人,了解 了他们的苦与乐、喜与愁、期盼和要求,通过文笔和镜头反映了这些 人在新疆的生活。这些报道无疑

8、是 系列的爱心报道,让全市人民充分 了解了赴疆采棉工的生活劳作情 况,唤起了读者爱我边疆、支援边 疆的意识,给晚报读者和商丘人民 送上了一份精神食粮。 我是 京九晚报 的一位忠实 “粉 丝” , 十多年来一直坚持订阅 京九晚 报 , 而且每期必读。今后, 我还会一 如既往地订阅和品读这份商丘人自 己的晚报, 还会与晚报人心连心, 携 手将 京九晚报 办得越来越好! 晚报老年记者 屈效东 通讯员 许冰婕10 月 21 日早饭后, 老年记者团一行 30 多人 在报社大门口乘车,出市 区沿 310 国道一路西行, 行车一个多小时,就到了 三丈寺的花海小镇。在停 车场下车后,京九晚报快 乐老年部主任成

9、绍峰领队 启程。 进入花海园区,放眼 望去,满园鲜花让人目不 暇接,真是一眼望不到边 的花海世界。我们扯起 “京九晚报老年记者团花 海小镇采风活动”的横 幅,全体人员合影留念。 随后,游览、拍照,美女 记者摆开优美的身姿,高 举花伞,陶醉地留下漂亮 的身影,鲜花映美女成了 园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其他老年记者一边观赏一 边闲聊,相互介绍,相互 交流,由生面孔变为熟面 孔,无话不谈,兴高彩 烈。大家在高台凉亭上休 息时,84 岁的曹起云老 师和李金兰记者用葫芦丝 合奏了一曲月光下的凤 尾竹 ,把大家的兴致带 动起来,一阵阵的喝彩声、一张张的笑脸反映 出大家的快乐心情。 随后我们坐车返 程,在宁陵

10、县柳河镇的 路边饭馆共进午餐。喝 着张弓美酒,大家都尽 兴而饮,仿佛要一醉方 休。笔者与“神医”共 饮三杯,第一杯叫“哥 俩亲一口闷” ,第二杯 叫“酒是粮食精,越喝 越 年 轻 ” , 第 三 杯 叫 “咱们不求长生不老, 但愿人长久,天天都平 安” 。之后,笔者又跟 一位老嫂子对饮一杯, 祝 78 岁的老夫妻福如 东海,寿比南山。成主 任也来到我们桌前,他 首先自饮一杯,然后与 大家举杯同饮。大家又 相互敬酒,好不热闹, 真是增加了友情。用餐 完毕,我们乘车一路东 行,车上成主任的一曲 牡丹之歌 把大家带 入欢快的氛围之中。一 路欢歌,一路笑语,我 们顺利地完成了这次快 乐采风活动。 晚报老年记者 赵子敬游花海小镇采棉工系列报道值得一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