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35852481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综参考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3 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年安庆市高三模拟考试(二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1C 【解析】信息分子主要是指激素和神经递质,还包括其它一些小分子物质。GPCR 是感 官细胞的细胞膜上受体,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蛋白。由题意,GPCR 是与 G 蛋白耦联的一 类特殊受体,从图中可以看出它是贯穿脂双层的跨膜蛋白,其膜外部分接受信息后,可 将信息通过膜内部分传给与之耦联的 G 蛋白,进而引起相应的生理效应。不同的信息分 子与不同的 GPCR 结合,可以传递不同的感觉、视觉、味觉等不同信号,故信息分子与 GPCR 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2C 【解析】从图中

2、曲线分析可知,物质 P 的浓度和处理时间影响抑制率,因此 A、B 明 显不正确。从实验的结果看,该药物可以有效地抑制癌细胞增殖,其作用机理很可能是 调控了癌细胞内的凋亡基因,使癌细胞进入自动编程性死亡的程序,C 正确。本实验只是 设置了药物的部分浓度,虽然在 1.00 g/L 时抑制效果较另两组好,但不能确定该浓度为 最佳浓度,D 不正确。 3B 【解析】噬菌体属于病毒,不能进行基因重组,也不能用普通培养基直接制备。虽然 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带有放射性,但在侵染时蛋白质外壳并不进入细菌体内,子代 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所需的原料均来自于无放射性的细菌,故均无放射性。由题意,鸟 嘌呤占 DNA 全

3、部 6000 对碱基的 1/6,即 2000 个,则在该 DNA 中,胸腺嘧啶为 4000 个。 由于亲代的 DNA 参与子代的半保留复制,故 151 个子代噬菌体共需 150 份原料,即需要 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4000 个150600000 个6105个。 4C 【解析】辐射能导致基因突变。但血友病为伴 X 染色体遗传,男甲儿子的致病基因不 可能来自于男甲,而是其母亲,故甲不能胜诉。因为男乙女儿的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 遗传病,有可能是他的突变基因所导致的,当然也可能是其母的突变基因所导致的,故 乙可能胜诉。 5D 【解析】抗体属于分泌球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据题意可

4、知,ACA 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点,如果着丝点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 体数目的变异。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 疫病,故 D 错误。 6B 【解析】分析曲线可知,银毛蝙蝠和蓬毛蝙蝠的活动时间比棕蝙蝠相晚,更适于夜间 捕食,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三种蝙蝠之间属于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三者的 活动高峰时间相互错开,有利于降低它们之间的竞争压力。这种相互错开觅食,也是长 期自然选择的结果。蝙蝠夜间觅食,既可以降低与白天觅食的食虫鸟之间的竞争关系, 也避免遭遇许多天敌的白天捕食。 7、 A 8、C 9、A 10、A 11、C 12、B 13、B 1

5、4、B 15、A 16、C 17、B 18、C 19、D 20、A 21 (18 分) (4 分)AD (6 分)13.40 ; 0.9813 ; 最低点(每空 2 分,共 6 分) (8 分) R2 ;(2 分) 电路图如右图所示:(3 分) 3.8 (3 分)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共 6 页)第 1 页22 (14 分) 解:(1) (7 分)从舰载机降落至甲板到勾上拦阻索这一过程做匀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 a1,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3 分)1mafF由运动学公式得:“ ” (2 分)22 01 12vva x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2 分)smv/110 (2) (7 分)勾上拦阻索后,舰载机

6、可视为做匀减速直至静止,设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平均阻力为,F由运动学公式得: (2 分)tav2又由第二定律得: (3 分)2mafF联立以上两式解得: (2 分)NF61098. 323 (16 分) 解:(1) (7 分)粒子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 PN 之间的距离为 d1,进入磁场时的 速度大小为 v1,由运动定理得: (2 分)2 1121mvqEd 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轨道半径 R1=ON=L (2 分)由向心力公式得: (2 分) 12 1 1RvmBqv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1 分)mELqBd2221(2) (9 分)粒子能再次回到电

7、场的临界情况是粒子运动轨迹恰与磁场上边界相切,轨 迹如图所示,设轨道半径为 R2,此情况下 PN 之间的距离为 d2,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为 v2,由几何关系可得: (2 分)LRRsin2 2由动能定理得: (2 分)2 2221mvqEd 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共 6 页)第 2 页由向心力公式得: (2 分) 22 2 2RvmBqv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2 分)mELqBd18222故粒子能再次回到电场中,PN 之间的距离应满足: (1 分)mELqBd18022 24 (20 分) 解:(1) (4 分)设球 a 从 P 点运动到圆形轨道最低点 Q 时的速度大小为 v,根据机械能守恒

8、定律: (3 分)2 1121vmghm解得: 方向水平向右 (1 分)smv/10(2) (8 分)设球 a 与物块 b 碰撞后的速度大小分别为,球返回到圆轨道最高点 M21vv、时的速度大小为 由向心力公式: (2 分) 1vRvmgm21 11 球由 N 返回到 M 的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 (2 分)2 11211121 212vmvmRgm球 a 与物块 b 发生无机械能损失的弹性正碰,由于轨道光滑,球 a 碰撞前的速度与第一次到轨道最低点的速度相等,该过程中球 a 与物块 b 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故:(2 分)22111vmvmvm联立解得: 方向水平向右 (2 分)smv/52(3)

9、 (8 分)物块 b 滑上木板 c 时,设物块 b 和木板 c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两者经过21,aa时间 达到共同的速度。木块在此过程中的位移为,则t3v1x(1 分)1221amgm(1 分)2332221)(amgmmgm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共 6 页)第 3 页(1 分)tavv123(1 分)tav23(1 分)2 2121tax 联立解得: smvmx/1,5 . 031达共同速度后,物块 b 和木板 c 一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设该过程中减速的位移为2x由动能定理得: (2 分)2 3322322)(210)(vmmgxmm解得: mx5 . 02则木板 c 的总位移 方向水平

10、向右 (1 分)mxxx12125、 (16 分) (1)四(1 分)B(1 分) 1(2 分)(2)1(Mg) 1(Al) 1(Na) (2 分) H2O 分子间存在氢键(2 分)(3)2Cu + O2 + CO2 + H2O = Cu2(OH)2CO3(方程式 2 分,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分,单线桥或双线桥表示均可)(4)乙醇(2 分) (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不是名称不给分) ,CO32-+H2OHCO3-+OH-(或 C2O42-+H2OHC2O4-+OH-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2 分)26、(14 分)(1)消去反应(1 分) , (2 分)CH2Cl(2)碳碳双键、羧基, (2

11、分)2-甲基-1-丁烯(2 分) (3( (2 分)HOCH2CH=CCHOCH34e-(4) (3 分)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共 6 页)第 4 页(5)bc(2 分) 27. (15 分) (1)增大固体的表面积,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2 分) (2)TiO2+ +2H2O H2TiO3 + 2H+ (2 分) (3)ClO + 2Fe2+ + 2H+ = 2Fe3+ + Cl + H2O (3 分) (4)换上新的过滤器,将浑浊滤液重新过滤 (2 分) (5)偏高, (1 分)滴加最后一滴 KMnO4标准液,溶液变成紫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为止(2 分) 。28cV/a%(3 分) 28

12、、 (13 分)提出假设提出假设 N2(1 分) ; CO2、H2O 的共同参与(2 分) ; 实验验证实验验证 (1)酸性(1 分) ;4KI + O2 + 2CO2 = 2K2CO3 + 2I2(3 分) (2)(合理叙述给分) 交流提高交流提高 密封且放置在干燥处(2 分) 29(每空 1 分,共 10 分) 【答案】光反应 暗反应 气温回升 CO2浓度适宜 胞间 CO2浓度降低 胞间 CO2浓度较低 A 组不处理,B 组间种适量的玉米 净光合速率 B 组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 CO2浓度高于 A 组 环境的空气湿度 【解析】略 30 (21 分) (每空 2 分,共 12 分) 【答案】细

13、胞形态 加速 松弛 不能 收缩(或松弛等) Cl 延长 【解析】见教材内容。由题意,Ca2+内流 使突触小泡从细胞骨架上脱离出来,最终与突触前膜融合,并将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内, 而且细胞外 Ca2+的浓度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成正相关,所以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 中 Ca2+的通透性,将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肉毒毒素阻止了 Ca2+内流,也就阻止了突触 前膜释放递质,使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不能传向突触后神经元(包括肌细胞) ,肌细胞 不能收缩,导致面部肌肉松弛。简箭毒碱与肌细胞膜上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则乙酰胆 碱不能再与其结合,兴奋就不能传给肌细胞,肌细胞就不能收缩。从题中给予的信息结 合教材知识可知

14、,Na2+内流和 Ca2+内流可导致动作电位和兴奋的传递;而 Cl内流则会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取一份纯净的KI固体,分成两等份;干燥的CO2和O2混合气体(1分)潮湿的CO2和O2混合气体(1分)若集气瓶 A 中的 KI 固体颜色变黄,则氧化 KI 可 以不需要 H2O 参加(1 分) 。若集气瓶 A 中的 KI 固体颜色不变,而集气瓶 B 的 KI 固体颜色变黄,则氧化 KI 必须要有 H2O 参 加(1 分) 。CH2OHCH3CH=C(CH3)COO CH2CH3CH=C(CH3)COOH+H2O增强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从而使突触后膜表现为抑制。由于静息时细胞内 K+浓度高于 细胞外,因此 K+一般没有内流这种情况。而 K+外流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 电位的主要原因。因为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就会降低,由此可以推测较高浓度乙醇会延长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 理科综合试题答案(共 6 页)第 5 页30.(每空 1 分,共 9 分) 【答案】无机盐 污染空气(或污染环境) 能量利用率 分解者 物质循环再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