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堂建立的逻辑与顺序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4491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6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阅读课堂建立的逻辑与顺序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阅读课堂建立的逻辑与顺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阅读课堂建立的逻辑与顺序(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书周刊 校园书香2017年12月11日星期一11主编: 王珺编辑: 却咏梅实习生: 赵欢宁设计: 王萌萌校对: 张静 电话:010-82296621邮箱:传统的阅读观和写作观都强调 大量实践和个体感悟。“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和 “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 有神” 等名言被教育者和学习者奉 为圭臬。诚然, 对于缺乏教育机会 且教育科学研究落后的时代, 持之 以恒地大量阅读确实是领会文章主 旨、 悟出写作技巧的不二法门。但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教育科学的发 展, 我们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前所未 有的提升, 阅读和写作的教学内容 与教学方式都得到了革命性的更新 与发展。杜威经验论对阅读课堂 的要求美国教育

2、家杜威认为: 教师在 教学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儿童已有的 经验, 但又不停留于儿童的经验, 要 “引导学生有一种生动的和个人亲 身的体验” , 让儿童从个体的小世界 走向一个事件和空间都无限扩大的 世界。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 教师 的指导 “并不是从外部强加的, 而是 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 使它最充分 地实现自己” 。根据杜威的理论, 语 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学生的 阅读经验和写作经验。因此, 良好 的阅读课堂应当是尊重儿童生理和 心理的需要、 符合儿童认知特点、 遵 循儿童成长规律, 以丰富的内容和 灵活的形式提升儿童母语能力和审 美能力的课堂。特级教师周益民收 入 造梦课堂 (广西师范大学

3、出版 社) 一书的13节创意语文课就具备 了这些特点, 这些课堂的构思和设 计为追寻高效的阅读课堂作出了有 益的探索。造梦课堂 里的学生经 验与课程内容重构造梦课堂 中收录的教学内容 并非教材内容, 而是周益民精心挑 选的适合儿童阅读的儿童诗歌、 童 话、 神话和民间故事等。虽然这13 节课的内容不同, 但总体思路和理 念却有着相同的追求。在这些教学 实录中, 课堂既是学生学习的平台,也是教师思考和交流的平台。每一 节课的总体设计都较好地体现了阅 读课堂需要的逻辑与顺序。 值得学习的是, 周益民所选择 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已有经验有着 有机的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体现了 阅读教学内在的逻辑和规律。

4、王荣生先生曾说, “语文教学 内容的问题,实质是语文课程内容 的问题。 ”对授课内容的选择,不 仅体现了语文教师的语文观和价值 观,还体现着教师自身的阅读能 力。作为一个追求“主张” “理 念”和“情怀”的执教者,尽管选 择的初衷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考, 但所选篇目都接近学生的认知,能 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唤醒学生记忆 的同时延展了学生的能力。这样的 选择站在儿童本位的立场上去呈现 阅读教学的内在逻辑和规律,超越 了语文学科工具性学习的局限。 小学生诗歌的学习方式大都以 背诵和简单讲解为主,疏于诗歌基 本理论的学习。但在 诗中的声 音和一起看声音两节课中, 周益民就选取了有一定难度的音律 和修辞作

5、为主要授课内容。 诗中 的声音 里选择了七首诗歌作媒 介,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特点、探索和掌握基本的音韵知 识、体会通感的作用,感悟“无声 之声”的哲学意义。 一起看声 音则用颠倒歌导入,用笑 声中的动词让学生体会从“听” 到“看”的感受,总结出“听觉化 作视觉”的诗歌写法,再用两个 呼噜噜巩固刚刚建立的经验,用 说句子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声音有温 度、有味觉等 枯燥的诗歌理论就这样被周老 师处理得轻松活泼,举重若轻。这 样的课堂内容因为没有现成的资 料, 需要教师根据授课主题去大量 阅读和挑选。如何在有限时间让学 生获得最大收获, 给教师的阅读力、 价值观和对学生理解力的判断提出 更高要

6、求。周益民选择的课程内容 为教师作出了很好的示范。符合学生阅读规律的教 学活动顺序在周益民一堂堂有生命力的阅 读课堂中, 充满着教师对学生经验 建构过程的发现与引导。即使是很 小的细节, 周老师也很少给出结论, 而是引导学生从并列关系、 因果关 系、 递进关系等逻辑关系去分析和 判断。“经历”“经验”“评判标准” 是 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 例如 诗和图画的婚礼 一课 中, 周老师在导入环节展示图片让 学生猜成语。学生说出答案时, 周 益民并没有急于表扬和鼓励, 而是 提问 “怎么猜出的? ” 当学生回答后, 周老师给出了具体的肯定:“这就是 会观察、 会联想。 ” 并立刻示范使用 成语, 提醒

7、同学课后学习可延伸的 内容。这样的环节在周老师的教学 中随处可见。“怎么猜出的” 这种提 问对于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有着重 要的作用, 学生会通过教师的引导, 发现自己的阅读经验。这是经验建构的第一步。 而对于整节课的教学设计, 周 老师十分注重由浅入深, 从个别到 一般、 具体到抽象、 主要到次要的逻 辑顺序。例如 诗中的声音 的设计 就体现了从具体到抽象、 个别到一 般的思维路径。周老师从带学生拍 手打节奏开始, 让学生从拍手的节 奏和声音的高低中联想他们曾听到 过的声音的节奏和旋律。接着, 周 老师引导学生进入儿童诗 夏日音 乐厅 ,“音乐厅在哪里? ”“你听到了 什么声音? ”“声音有什

8、么变化? ” 提 出系列问题之后, 让学生在音乐中 想象画面, 听出声音里的情绪和场 景, 进而让学生模仿小动物和虫子 们的声音进行对话, 充分感知诗歌 的节奏和情感表达。随后学习的 巴喳巴喳 , 再次让学生感受诗句 描绘的画面。有了这两首诗感性认 知的铺垫, 周老师继续带领学生学 习 花朵开放的声音 , 让学生在谈 话教学中自己发现 “无声之声” 、“心 弦” 的内在含义。在很多人看来很玄妙的诗歌理论被周老师处理得深 入浅出,“通感”“比喻”“拟人” 等术 语虽然没有出现, 但学生已经熟悉 了这些修辞方式的表现形式。 纵观周老师的阅读课堂, 能够 将学生阅读经验的生成规律与教学 内容和顺序建

9、立紧密联系, 以此彰 显杜威提出的 “经验观” , 尊重学生 发展规律, 激发学生阅读体验。谈 永康老师曾在周老师的课堂教学赏 析中这样说,“益民种种练习, 不过 是事物的表象, 透过表象, 我们可以 读到其间藏着的唤醒。他课上有各 种各样的唤醒, 比如生活经验的唤 醒, 再比如语言的唤醒等。 ” 阅读是 一种唤醒, 需要唤醒的不只是学生, 成人和教师也需要被唤醒。这种唤 醒不只是有情怀、 有热情就可以实 现, 它需要把握阅读教学内在的逻 辑, 需要平心静气地研究和探索, 需 要像周老师一样 “走自己的路, 让自 己的风格更鲜明, 发出更大的声音” (成尚荣语) 。 (作者系昆明学院教授)阅读

10、课堂建立的逻辑与顺序余雷阅读张贵勇的文章好多年 了, 我常被他那娓娓道来的诚 恳所折服, 也喜欢那文字中所 流露出来的深切情怀与理性思 考。给孩子的童年书 (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是他陪伴孩子 小学六年时光的阅读回顾与经 验总结。其对小学六年到底该 读什么书、 该怎样读书的阅读 建议与书单推荐, 对小学教师 引导学生阅读极具参考价值。 在六年小学时光里, 作者 每天抽出40分钟左右时间, 与 儿子哲哲一起读儿童的书、 好 玩的书、 经典的书, 从图画书、 桥梁书、 童话, 逐步扩大到儿童 诗、 历史书、 哲学书、 动物小说 等, 再发展到侦探小说、 漫画书、 科幻小说、 地理书、 艺术书等,

11、 进 而使孩子走上自主阅读之路。 可喜的是, 哲哲的阅读视野在 不断扩展, 其阅读能力、 思考能 力及品位在不断提高, 他对图 书的选择、 世界的看法和自我 的审视, 均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哲哲的阅读经历, 让教师 和家长都获得了这样的启发: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书籍。阅读 能激发孩子的潜能, 能重塑孩 子的内心世界, 更能让孩子爱 上这个世界。阅读不仅让哲哲 获得知识, 更收获了一种善良品 性。每每徜徉于文学名著, 他的 心灵与小熊维尼、 卖火柴的小女 孩、 阿尔菲先生等不期而遇, 此 时沉淀在他心里的不只是故事, 还有信念和爱。除文学作品 外, 那些科普书则引导他勇敢 探索世界的奥秘, 历史、

12、 地理等 书籍让他更加好问、 更加热爱 思考, 艺术类书籍则在他的心 里种下了美的种子。可以毫不 夸张地说, 阅读让孩子从一个 无知的自然人快速成为一个聪 慧的文明人, 变得更加优雅。 从小有学科阅读的意识是每个 小学生的基本阅读要求。本着 开阔视野、 完善知识结构、 经营 精神家园的目的去阅读, 孩子 的内心与面目都将与众不同。 对孩子而言, 书籍是他们 的精神食粮, 也是一种生活方 式, 能让他们打好精神发展的 基础。有了这样的基础信念, 即便遭遇艰难困苦, 孩子也依 然会相信世界是光明与美好 的。作者的亲子共读经验表 明, 六年的广泛阅读让哲哲拥有了一颗柔软的心, 变得更加 良善与高贵,

13、 这便是阅读给予 他的 “精神底子” 。书中写到这 样一个例子: 有一次早晨外出, 雾霾笼罩着北京城, 哲哲与爸 爸都戴着口罩, 此时的哲哲想 起了没戴口罩的小动物会不会 咳嗽生病, 生病了该怎么办。 人们常说善良是人的本性等待 着 “被激发” , 而阅读则在无形 之中对孩子内心的善起到了积 极的催化作用。 阅读也让孩子的思维更为 活跃, 更有思辨力。孩子在阅 读过程中, 常常会有一些惊人 的发现, 这恰恰是大人所忽视 的。作者举例为证: 哲哲看 “弗 朗兹” 系列时, 惊讶地发现外国 小朋友同样也有快乐、 苦恼、 困 惑, 甚至总结出这样阅读的规 律: 大多数奇遇和历险的故事 主角都是孤儿。

14、七八岁时的哲 哲会对历史产生疑问:“人类为 什么总是发生战争? ”“这些故 事是怎么来的? ”“史书上说的 都是对的吗? ” 等等。看似稚气 未脱, 实际上是孩子真正进入 书籍世界, 生成自己的认识, 并 表达出自己对人类社会的疑 问。这完全符合孩子的认知规 律, 是老师在日常教育与阅读 生活中应着力引导, 并以此帮 助孩子提高素养的最佳过程。 六年的小学生活, 是孩子 成长的关键期, 也是阅读的分 水岭。一个孩子在小学阶段 读什么书、 爱不爱读书, 直接 关系到能否真正拥有终身受 益的阅读素养而成为一名与 书为伴的终身读者。如何让 孩子变得博学、 聪慧、 自信、 勇 敢、 善良, 或许是每位

15、老师、 家 长都要思考的问题。 给孩子 的童年书 中, 哲哲的阅读内 容、 方式和习惯, 都可以作为 每位小学生的阅读参照。正 如作者在序言中说:“我希望 更多的小学生能像哲哲一样, 在阅读中爱上这个世界, 自信 地走向宏阔的未来。 ” 同时作 者既在书中总结了阅读的方 法, 又整理了哲哲的书单, 也介 绍了许多经典童书, 我们要做 的就是循着这个原则与方向, 和孩子一起在阅读中享受诗意 的栖居。 (作者系浙江省台州学院 教师)爱上阅读, 爱上这个世界何贤桂梁启超先生说:“品格者, 人之 所以为人, 藉以自立于一群之内者 也。 ” 中国品格, 即中国人独有的人 格追求与道德修养。今天, 以中华

16、 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 构建自己的 话语体系和价值观, 形成独一无二 的中国学派正在成为时代的必 然。当然, 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不 能仅仅是学者们的构建, 更重要的 是扎根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当 代中小学生, 在他们中间进行美好 品格的渗透和陶冶。 “中国品格” 丛书 (宁夏人民教 育出版社) 很显然把握住了这一深 刻议题, 它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 面向中小学生, 避开 “仁”“义” “礼”“智”“信” 这样的大概念, 而是 从 “善”“诚”“恋”“缘”“惜”“谦” “梦”“勤” 等这些更具体、 更易为当 代小学生所理解和接受的主题出发, 按照小学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 点及最新语文课标的学习要求, 编 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文章、 诗 词, 并挖掘经典文章、 诗词的主人公 及作者的有关趣闻轶事, 最后通过 “主编说” , 围绕经典诵读中的人和 事, 结合今天的生活环境进行点评、 解读和引申, 把古人高尚的品格和 智慧迁移到当代学生心中。这样的 精神食粮让中小学生读得懂、 能接 受、 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