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43930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论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体现章洁帆(浙江农林大学 外国语学院,杭州 浙江 311300)摘要: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开设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然而,近年来为 了迎合就业市场的需要,走入了重技能轻人文的误区,背离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专 业人才的目标。针对这一问题,结合理论分析与对夜莺与玫瑰的文学解读实例可以看 到,在综合英语课堂上体现文学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和培 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促进了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理想结合。 关键词:综合英语;文学解读;工具性;人文性一 综合英语教学的现状与不足综合英语是面向英语专业一、二年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和教师

2、投入精力 和时间最多的课程,其任务在于:1) 增强篇章理解能力,了解英语的表达方式和特点; 2)扩大词汇量; 3) 培养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 4)提升人文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但 是,在教育与就业市场关联日渐紧密的今天,综合英语课程由于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和技 能的掌握而走入了误区,背离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专业人才的目标。课堂教学总是 围绕着课文中的词汇用法、语法规则、句子和篇章结构展开,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 译等语言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对课文的文学因素和人文内涵则重 视不足,在分析时或蜻蜓点水、或隔靴搔痒,无法激发学生的共鸣。这种教学模式造成了 学生使用作为“工具

3、语言”的英语得心应手,但是当涉及诸如文学、政治、历史等深层次 的主题讨论时,交际往往陷入“停顿” 、甚至“失语”的困境。胡壮麟先生就曾对此类现象 痛心疾首:“英语专业的专业特性不应模糊, 一个完整的英语专业培养计划不应降低为仅 仅是语言技能的培养。 ” 新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在外 语教学中模仿和机械的语言技能训练是必要的, 但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批 评和论辩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追本溯源,问题在于综合英语课堂上文学性的缺席,对课文的讲解“只见树木,不见 森林” ,忽视了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情感需求和审美体验。笔者曾在授课班级做过问卷 调查

4、,大部分学生表示喜爱文学,并且赞同文学是深入了解一种文化所必不可少的途径。 但他们又表示,英语文学作品常常令他们望而生畏,不知道怎样去理解和欣赏;同时期望 老师在综合英语课堂上能引入更多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和文学解读方法,使单一枯 燥的课文讲解变得丰富多彩。事实上,当前的综合英语教材( 以现代大学英语精读为 例) 收录了不少语言优美、思想深刻的文学作品,但教师只是把这些文章当作语言学习的 媒质,较少考虑其文学性,故而大大降低了一篇课文在教学中的使用价值。如果对于这些 课文加以文学化的解读,不仅可以从更深层次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消化所学语言点,更 可以为他们打开文学欣赏之门,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5、,启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克服综合 英语教学注重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内容的宿疾。作者简介:章洁帆(1978) ,女,湖北武汉,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二. 综合英语课堂上体现文学性的必要性1. 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一个民族的文学代表着该民族语言的精髓;语言反过来又是文学 的媒介,语言的实用性与审美性在文学作品中得以完美融合。如果将文学剥离开来学习语 言,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孔子说的“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指的就是这个道理。 伍铁平先生也曾指出:“在传统的伙伴中,和语言最密切的是文学,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文 学作品要用语言创作,通过语言鉴定、评论文学作品也必然涉及到它的语

6、言。所以研究一 个民族的文学,必须精通它的语言。反之,一种语言的最精彩、最丰富的作用是集中在文 学作品里面。文学是使用语言的典范,为学习语言提供最好的榜样,为研究语言提供理想 的材料。 ” 综合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体裁广泛,主题新颖,语言规范,内容涉及西方经济、政 治、历史、文化各个方面,不单充分体现综合英语技能培养的特点,也大大突出了语言的 审美特性,为语言学习和文学欣赏提供了丰富可靠的素材。将文学性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 在作品真实的语境中创设各类与主题相关的教学情境和语言交际活动,探讨作者所表达的 主题思想和写作意图,分析作者的叙事技巧,感悟每种篇章修辞模式在遣词造句和谋篇布 局方面的特征

7、,可以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扩大词汇量和熟悉英语惯用表达方式,增强学 生的语感,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认知意识并在恰当的语境下进行正确的表达,避免学生 在跨文化交际时的文化错误,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水平。2. 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文学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生体验的文化表征,隐含着作者对生活的思考、价 值取向和特定的意识形态。要掌握一门外语一方面是它的工具性,另一方面是它的人文性, 后者包括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和文学的敏感性及修养。在综合英语教学中体现文学性, 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接受人文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正如Gillian Lazar所说:“文学

8、作品能唤起读者的情感反映,使其对作品的伦理和 道德主题做出感性和理性的回应,从而影响学生的道德发展。” 综合英语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呈现出多元的文化价值取向。对 于这些文学材料的学习,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字、词、句的理解和情节的认知,因为它们就 像是美轮美奂的文学宫殿中一扇扇精心雕饰的门,我们对语言技能的掌握是在研究这扇门 本身,而研究的根本目的则是要推开这扇门,引领学生进入门后精彩的世界。王佐良先生 曾说过:“文学不仅是一个语言世界,也是一个无边无际的人类天地,一个充满激情、理智 和情感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带来了知识的输入,也必然激起学习者的情感和理性反应,教 师充当的将是引导者

9、的角色, 而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基于作品 内容的对话和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来对文本进行解读,进 入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体验与他们同爱同憎,同喜同悲的情感过程,这本身就是对 学生脆弱敏感的精神世界的淬炼与升华。此外,文学与生俱来的美学价值和愉悦功能可以 为单调枯燥的语言学习注入生机与趣味,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 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欣赏是读者和作品之间的对话,是一个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它以文 本为依托,但又不拘泥于文本;它能触发人们的联想和想象,延伸和扩展课文的主题思想, 开发心智,拓宽视野,培养独立思考的精神

10、、分析批评的能力、实事求是的态度和理性思 维的习惯。刘意青先生说过:“因为文学作品是人文思想和传统的重要载体,说到底是为 了传授人文知识和传统,让学生从中体味人生,学习为人,增加阅历,并训练思辨能力。” 以往,综合英语教学很大程度上以讲授的形式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注重语言知识的 传授,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对文章的主题和意义的探讨往往浅尝辄止。现在,在注重文 学性的综合英语课堂上,对作品的解读成了一个充满批判精神和创造力的思维过程,具有 鲜明的个性色彩。不同的学生会对同一作品有不同的理解和阐释,正如人们常常说的“一 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或如苏轼所云: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11、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引领学生进入一个潜藏着未知答案的文本空间,答案不由教师所掌 控,而是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构建。他们主动对话作者、质疑作者、甚至否定作者,参与文 本意义的寻找、发现、创造过程,有助于逐步养成敏锐的感知能力,掌握严谨的分析方法, 形成准确的表达方式。这种把自身的感性体悟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认识的过程会让不同层次 的学生既有共同的提高也有不同的收获,达到“解其意、识其趣、悟其神”的思维境界。 总之,综合英语课程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当如二语习得研究者Byram所期望的那样:“外 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强化学习者原有的文化一级社会化,也不只是让学习者完全去接 受目的语文化二级社会化,而是把两者

12、融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独立的观念三级社 会化,这是一种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文化的文化创造力,即思辨能力。”三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现实体现基于在综合英语课堂上体现文学性的必要性,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现将以现代大 学英语精读(第二版)第一册第五课The Nightingale and the Rose(夜莺与玫瑰) 为例探讨文学性在综合英语课堂上的现实体现。 夜莺与玫瑰这篇童话收录于奥斯卡王尔德1888年出版的快乐王子与其他故事 中,讲述了夜莺为了实现一个青年学生的爱情愿望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将胸膛抵在玫瑰 的尖刺之上,以心之血浸染了冬日里的红玫瑰,而玫瑰最终为学生无情所弃的故事。这篇 童话虽然简

13、短,但意蕴深刻,其折射出的唯美主义理念,美妙的意象,诗意的语言,均赋 予它极高的艺术价值,如果只将它作为语言学习的材料,而不引导学生去领略其深层次的主 题美、形式美和语言美,那么就错过了一次妙趣横生的与文学大师对话的机会。1. 奥斯卡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夜莺与玫瑰的作者奥斯卡王尔德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散文家、诗人,十九世 纪末英国唯美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为艺术而艺术”的倡导者。在这篇作品中,他运用 奇妙的想象、优雅的文风、瑰丽的辞藻和讽刺的笔调谱写了一曲华美的乐章,既有对社会 的控诉,又有对纯美的追求,还贯穿着对人生的思考。 故事摒弃了传统意义上的“happy ending”,而让集善良与

14、美丽于一身的夜莺经历炼狱般的灵与肉的洗礼,直至肉体的死亡, 灵魂的升华,使读者在被美震撼的同时,又为美的幻灭黯然神伤,唤起他们对美好事物的 无限向往。夜莺这个因为至爱至善而变得至美的形象,体现了王尔德对理想艺术的追求, 是他唯美主义艺术观的最佳诠释。 由于王尔德过分推崇“美的至上主义”,把艺术推向了极端,引发了当时诸多批评和 非议。但我们必须看到,在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是有一定进步 意义的。在十九世纪末的英国,到处充满矛盾和痛苦,空前的政治高压和突破的科学进步 对传统的生活秩序和社会伦理产生了双重冲击,到处弥漫着一种世纪末的悲观情绪,文化 界人士普遍处于一种焦灼和混乱的心

15、态之中,他们一方面感受到了资产阶级的腐朽、堕落, 另一方面又找不到拯救时代和解脱自己的出路。王尔德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将唯美主 义作为自己反叛现实和正统思想、对抗资产阶级庸俗价值观的旗帜,但他为解决世纪末的 社会危机和精神困境开出了一济近乎天真的药方,将改造社会的理想寄托于对美的追求,注定会在物欲横流的社会遭遇失败。从这一意义上来说,王尔德的唯美主义艺术观也不完 全是超脱功利和艺术自足的,实际上它也寓含着对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艺术商业化的 现象的谴责和批判。通过赏析这篇华丽、梦幻、弥漫着忧伤和死亡气息的童话,我们就能 感受到天才作家那颓废放浪的姿态下一颗至纯至善、对美执着向往的童心。2.

16、美妙的意象正如文学评论家Robert Keith Miller所说: “王尔德的作品要比乍看起来复杂的多”。 在夜莺和玫瑰中处处可见别致的巧思和美妙的意象,需要读者主动加入自己的感性 认知和理性思考去探寻它们的深层意蕴。学生受文学欣赏水平所限,对作品的语言知识点 和情节发展很敏感,对其主题和内涵则领悟不足,需要教师在补充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基 础上悉心引导他们对文本进行文学解读,帮助他们深化理解、拓展阅读过程中的审美体验。夜莺是一种在英国文学中经常出现的吉祥可爱的鸟儿,是世俗中自由与爱的化身。在 夜莺与玫瑰中,王尔德借用了这一传统的艺术形象,使夜莺成为了追求爱情、勇于献 身的极致的美的象征。文中,夜莺是高尚的奉献者, 是真爱的化身, 最终却凄凉地死去。 更让人心痛的是夜莺用鲜血与歌声浸染的玫瑰得不到教授女儿和青年学生的珍视,那被车 轮碾碎的花瓣分明是死去的夜莺破碎的心。但是,夜莺这一意象的内涵远不止如此,它还 是王尔德唯美主义思想的化身,是神奇的、曼妙的,世间独一无二的夜莺,是作者表达其 至爱的理想的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