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37845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4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 20142014 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与运用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去九寨沟旅游是十分 qi 意的事:听那潺潺的流水声,如同欣赏一场美妙的音乐会;看那玲珑t 透的怪石奇峰,好像在欣赏哪位能工巧匠的作品,chng 徉其中,你永远也不会感受到n 烦。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 ( )A. 美国白宫发表声明说:“尽管朝鲜发射导弹的尝试失败,但是它的挑衅行为威胁了地区安全,并且违反了国际法和它自己最近作出的承诺”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 “315”电视宣传活

2、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 11 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C. 生命里有了这样的华彩,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D.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 ( )A.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又默默地写了一本大约 16 万字左右的书。B. 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段。C. 王老师耐心地纠正并指出了课堂作业中存在的问题,让我受益匪浅。D.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8 分,每题 1 分,题 2 分

3、)蒌蒿满地芦芽短, 。 政通人和, 。 ,君子好逑。 ,但愿一识韩荆州。 ,白露为霜。 根之茂者其实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其中第三境引用了辛弃疾青玉案中的句子: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5.名著阅读。 (6 分)国王要是能说服他的内阁同他合作,他就可以成为宇宙间最最专制的君主。可那些人在下面的大陆上都各有自己的产业,再想想宠臣的地位又非常不稳定,所以从来都不肯跟国王一起奴役自己的国家。一旦这座城市发生叛乱,卷入激烈的内斗,或者拒绝像平常一样忠心或缴纳贡奉,国王就有两种可以使他们归顺的手段。(1)上述文字选自 ,作者是 (国籍) 。(3 分)(2)国王有哪些“可以使他

4、们归顺的手段”?(2 分) 这一情节有什么讽刺意义?(1 分)6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 8 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右图)材料二:传说,张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 ,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 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 分)(3)联系两则材料内容,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

5、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2 分)二、阅读理解(共 60 分)(一)阅读范成大的横塘一诗,完成第 7 题。 (6 分)南浦春来绿一川,石桥朱塔两依然。年年送客横塘路,细雨垂杨系画船。注:南浦,泛指送别之处。 7. (1)诗歌描写了横塘春天怎样的特点?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3 分)(2) “细雨垂杨系画船”一句中“系”字很传神,试分析好在哪里。 (3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 8-11 题。(14 分)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 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山东

6、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及选授堂邑县尹,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6 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其人已去( ) 民甚快之( )读书不辍( ) 尽置诸法 (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意义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 分)例句: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A具答之(桃花源记) B.吾嗣为之十二年(捕蛇者说)C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

7、楼记) D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是 绝 其 自 新 之 路 也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2 分)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记)(2 分)译文: 11细读选文,说说张养浩有哪些可贵的品质。(2 分)(三)阅读神秘的植物自燃一文,完成 12-14 题。 (10 分)1984 年 2 月的一天,澳大利亚南部发生了上百起森林大火,吞没了近 50 万公顷的林地,烧死了成千上万的动物。这些突然爆发的大火是怎样引起的呢?科学家经过调查研究发现,这是由于森林中的桉树自燃引起的。原来,这年 2

8、 月份的平均气温达 40以上,桉树分泌出比平时多几倍的易燃物质香油精,再加上长时间干燥无雨,所以造成大片森林“自焚” 。非洲赤道地区和欧洲的西班牙有一种自焚树。它材质优良,很受当地人喜爱。但当它长到十四五年时,树内就会分泌出许多低燃点的树脂。骄阳的照射,常常把树脂点燃,使自焚树变成巨大的火炬。一株大树只需 1 小时,即会连枝带叶化成一堆灰烬。白鲜生长在我国新疆天山地区。春天一到,白鲜的花朵就渐渐变得鲜艳起来;到了夏季,更是越长越美丽、越长越成熟,终于结出丰硕的果实。然而,在炎热干燥的晴天,它却会突然起火燃烧,不长时间,一株白鲜便烧成了一堆灰烬。原来,白鲜的叶子含有醚,醚的燃点很低,在烈日的照射

9、下,很快就会达到它的燃点。当白鲜的果实日趋成熟之际,醚的储量也几乎达到饱和程度,一旦遇上干燥的大晴天,再加上强烈的太阳光直晒,白鲜也就自燃了。此外,物体相互摩擦生电或静电感应,或山石反射聚集阳光,也能引起干枯的植物自燃。一般地说,每隔 5 年25 年,森林会自燃一次。森林的自燃之火,不仅可以控制森林幼树生长的数量,而且能淘汰一些病树、枯枝,为森林中各种树木的快速成材提供适当的空间。著名的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的森林,原来每隔 20 年都会自燃起火,但是该公园得到人工保护后,80 年未发生火灾,导致森林生长缓慢,新生林减少。1988 年的那场大火,不仅没有毁灭黄石国家公园,反而让黄石国家公园的森林更

10、加充满了生机。12阅读全文后,你认为植物自燃有哪些原因?(4 分)13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有何作用?(3 分)14认真阅读第段,结合划线部分和实际生活,写出你的发现或思考。 (3 分)(四)阅读赵畅的“此身此时此地”都读书一文,完成 15-18 题。 (10 分)朱光潜终生恪守自己的座右铭:“此身此时此地。”“此身”,即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就必须自己来做,并成为自己一生追求的目标;“此时”,指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绝不拖到明天和以后去做;“此地”,是说此地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不可等到有更好的条件和宽松的环境时再去做。读书,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且须贯穿一生一世

11、的事。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不是看病、救火,不必着急,慢慢来就行。殊不知,正因为读书在有些人看来,是一件可待可推、可有可无的事,故而总是被忽视被抛弃。其实,一个人真要等到抽出一段空闲时间再来静心读书,那只是不想读书的借口而已。其实,真正的读书总是忙中偷闲进行的,真正的读书必抓住眼前、当下,而绝不拖到明天、后天。古人读书有“马上、枕上、厕上”之说,既说明读书是一件紧要的事,也说明读书的时间只要挤一挤,总会有的,每个人都要学会分秒必争、日积月累。电影导演谢晋从小热爱读书,自此养成每天必读书的习惯。哪怕工作到深夜,睡前一定要看上一会儿书,否则便睡不踏实。去国外访问,他最爱逛书店买书、读书。而春节回老

12、家浙江上虞,他更是闭门谢客,奢侈地读书。勤奋读书,令他的导演生涯充满激情,充盈智慧。最近,读报看到一则消息,说现在市场上出现了一种“会生气”的书。如果你不看它,它就会发脾气,书上的字迹两个月后自动消失。这是由阿根廷一家出版商出版的一本文学选集。它通过特殊的墨水印制好后用塑料袋密封包装,拆封后二至四个月内,墨迹碰到阳光和空气就开始逐渐消退,最后变成空白。这本“不能等的书”也是在提醒每个人:书,要抓紧时间读,而不能束之高阁。环境好一点,或许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些。但这并非必要条件,何况,人也可以适应环境。1940 年 9月 7 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

13、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难怪丘吉尔说:“伦敦就像一头史前时期的巨兽,能够忍受可怕的创痛,虽然遍体鳞伤、血肉模糊,也照样能生活和活动。”不囿于时间、地点、环境,伦敦人热爱读书,该是德国法西斯难以摧毁他们的心灵的重要原因,也该是他们对未来充满希望的重要原因。是啊,对如饥似渴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差,实在不是决定因素。清朝重臣曾国藩的一番话说得再明白不过的了:“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所以,对于一个

14、爱读书的人来说,环境的好坏,无关紧要。读书,理应是我们人生追求的目标,事实上,在当今世界的许多国家里,读书的多寡依然是多数人对生活质量的评判标准和人生境界的衡量尺度。做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就从“此身此时此地”开始吧!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6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3 分)17第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18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到处”“依然”用得很好,请谈谈你对此的理解。(2 分) 1940 年 9 月 7 日,德国空军疯狂轰炸伦敦,伦敦遭受重创,到处是断壁残垣,到处是火海,缺水、缺电、缺煤气、缺少食物和药品,然而,在图书馆,有人依然从排列整齐的书架上挑选书籍。(五)阅读刘淑贵放下是最好的拥抱一文,完成 19-23 题。 (20 分) 曾经的初中,我是她的班主任,而她和我,却对抗了两年,在她黑色封面的日记本里,我是第一个被她写进“死亡日记”的人。怎能忘记,刚刚进入初一的她,瘦瘦高高,脸上写满了朝气、快活与新奇,虽坐在不起眼的角落,却仍能引人注目。她的母亲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满是令人感动的期待,初一上学期就这样顺利地结束了。经过整整一个漫长的暑假,我再一次迎接到的却是一个穿着时尚、傲气十足与满脸不屑的她。因为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