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36819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论文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摘要: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借助于受精卵原核显微注射和早期胚胎细胞的逆转录病毒感染等手段,人们已可将单一的功能基因或基因簇引入高等 动物染色体 DNA 上,实现了种系内和种系间细胞的基因转移,并由此构建成 各种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技术在人体中的应用目前仍局限于体细胞的基因治疗 方面,具有遗传特征修饰的转基因人研究因受到伦理学和法学的束缚而未能跨 出第一步,但并不意味着在技术上有不可逾越的障碍。事实上多莉绵羊克隆的 成功表明,人们不仅可以将任何基因转入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动

2、物细胞中进行 表达,而且还能使转基因动物像重组微生物那样无性繁殖。关键词:基因工程技术 基因治疗 实际应用 安全隐患人类基因组研究是一项生命科学的基础性研究。有科学家吧基因组图谱看 成是指路图,或化学中的元素周期表;也有科学家把基因谱比作字典,但不论 是从哪一个角度去阐释,破译人类自身基因密码,以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 延长寿命,其应用前景都是极其美好的。人类 10 万个基因的信息以及相应的染 色体位置被破译后,破译人类和动植物的基因密码,为攻克疾病和提高农作物 产量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最新基因工程技术(一)反义技术 根据目前研究的内容,反义技术(

3、antisense technology)是指根据碱基互 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合成)的特定互补 RNA 或 DNA 片段(或其化学修饰 产物)抑制或封闭基因表达的技术。反义技术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是以原核生物中 天然存在的反义 RNA 及其调控机理的研究为基础的。在真核生物中一直尚未找 到天然存在的反义 RNA 调控系统,但检测出了许多具有互补碱基序列的小分子 RNA,推测其中一部分可能参与基因表达调控,起着类似于反义 RNA 的作用。 反义技术的操作和突变不同,能在不破坏目的基因的前提下调控基因的表达, 因此,它既是阐明基因功能的一种新手段,又拓宽了通过基因工程改良动、植 物品质和治疗疾

4、病的途径。 反义技术的建立扩展了机体抵御外来微生物的经典免疫学概念,这就是用 反义 RNA 通过核酸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抑制外源病毒等的侵袭。如用反 义 RNA 已成功地抑制了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综合症病毒等对所 培养的组织细胞的侵袭。针对植物病毒的反义 RNA 可使植株产生保护和抗害作 用。在癌症及遗传病治疗方面,反义技术也同样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前景。如将 携带反义 RNA 的骨髓白血病(MYC)基因及编码大肠杆菌黄嘌呤鸟嘌呤磷酸核糖转 移酶基因的质粒,通过原生质体融合并引入到前骨髓白血病细胞系,获得高水 平表达反义 MYC RNA 的细胞系,其 MYC 蛋白质比对照组下降 7

5、0。结果还表明, 反义 RNA 不仅能在转录水平而且还能在翻译水平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反义 RNA 对细胞内原癌基因的阻抑,不仅使细胞增殖力下降,还启动了单细胞分化,进而使癌变得以缓解乃至痊愈。 (二)蛋白质工程 蛋白质工程(protein engineering)是近十余年来在基因工程取得成就的基 础上,融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以及蛋白质化学等多种学科而形成 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蛋白质空间结构的信息包含在它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中, 而这种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又是由其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所决定的,因此,通 过对其编码基因的修饰和基因工程途径,便可创造出新型的蛋白质分子。可见 蛋白质工程正是集中了

6、当前分子生物学中一些前沿领域的最新成就,把核酸研 究与蛋白质研究相结合,把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使人类从认识生命走 向改造生命。遗传工程使人类能以在控制条件下生产自然界中存在的蛋白质, 而蛋白质工程则开创了按人们意愿设计制造符合人类所需蛋白质分子的新时期, 因此被誉为第二代遗传工程。基因工程技术实际应用(一)医学上的应用 科学研究证明,一些困扰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例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 病、肝病、癌症等都与基因有关。依据已经破译的基因序列和功能,找出这些 基因并针对相应的病变区位进行药物筛选,甚至基于已有的基因知识来设计新 药,就能“有的放矢”地修补或替换这些病变的基因,从而根治顽症。而基

7、因 疗法是治疗分子病的最先进手段,在很多情况下也是唯一有效的方法。如果说 公共健康措施和卫生制度的建立、麻醉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以及疫苗和抗生 素的问世称得上是医学界的三次革命,那么分子水平上的基因治疗无疑是第四 次白色革命。 基因治疗的基本定义是用正常基因取代病人细胞中的缺陷基因,以达到战胜分 子病之目的。根据病变基因的数目,分子病又可分成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两种。 一般来说,像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囊状纤维变性症和神经性肌肉病变等均有 单基因缺陷所致;而癌症、艾滋病、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变性综合 症等则由多基因缺陷引发。 而肿瘤作为一种分子病的发病机制是癌基因及抑癌基因的突变,因此基因

8、 治疗是战胜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增强肿瘤细胞的免疫原性,使机体的免 疫系统可以有效地识别肿瘤细胞,并对其产生免疫应答反应,肿瘤自发消退甚 至痊愈。改变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性,直接修复或纠正肿瘤相关基因的结 构与功能缺陷。例如,将野生型的 p53 编码基因导入某些肿瘤细胞,可以显著 抑制细胞的生长,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当然,由于肿瘤发生的多层次性和多 阶段性,有效的癌症基因疗法必须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通过修饰肿瘤细胞 和正常细胞的药物敏感性,即提高肿瘤细胞对某种化疗药物的敏感性,或增强 正常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以解决肿瘤的放疗和化疗所产生的较大的副作用。 (二)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随着生活

9、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口味、口感、营养成分和欣赏价值 等品质性状。实践证明,利用基因工程可以有效地改善植物的品质,并且越来 越多的基因工程植物进入了商品化生产领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种子及其他 贮藏器官(块茎、块根、鳞茎等)中蛋白质的含量及其氨基酸的组成、淀粉和其 他多糖化合物以及脂类物质的组成,直接关系到其营养价值或在工业上的用途。 由于不少贮藏蛋白的基因或与这些贮藏物质有关的代谢过程的改变,而改变这些器官中的物质组成,甚至使植物产生的反义 RNA 基因,就有可能通过调控 有关的代谢过程而改变这些器官中的物质组成,甚至使植物产生新的或者修饰 过的化合物。 在蛋白质改良方面,由于特定作物种

10、子中往往缺少某几种必需氨 基酸,人们的注意力集中于通过基因工程改变蛋白质的必需氨基酸的组成来改 善植物的营养价值。美国国际植物研究所的科学家们从大豆中获取蛋白质合成 基因,成功地导入到马铃薯中,培育出高蛋白马铃薯品种,其蛋白质含量接近 大豆,营养价值大大提高,受到农场主及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还有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抗虫抗病作物,使农作物增强对恶劣环境的抵 抗性,从而保证了农产品产量等等。基因工程的安全隐患1. 对环境的影响 重新组合一种在自然见尚未发现的的生物性状有可能给现有的生态环境 带来不良影响。 2. 新型病毒的出现 制造带有抗生素抗性基因或有产生病毒能力的基因的新型微生物有可能 在人类或其它生物体内传播。 3. 癌症扩散 将肿瘤病毒或其它动物病毒的 DNA 引入细菌有可能扩大癌症的发生范 围。 4. 人造生物扩散 新组成的重组 DNA 生物体的意外扩散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潜在危险。尽管有着伦理和社会 各方面的忧虑,但生物技术的巨大进步使人类对未 来的想象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随着人们在基因工程领域研究的越来越深入, 一些重大现象的发现,基因工程对人类未来社会的影响势必会越来越大。只要 我们能合理地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手段,同时注意控制和避免基因工程的一些负 面影响,基因工程就一定能长久地造福人类!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http:/ 华网在线 http:/ 基因工程 张惠展编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