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31286 上传时间:2018-03-2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今年来,新化县农村信用社合作联社采取“三措施”,积极投身于精准扶贫工作中,为精准扶贫工作助力。上下联动同走访。认真贯彻落实新化县委、县政府下发的新化县金融产业扶贫工作实施细则通知的精神,该社举全社之力、集全民之智展开精准扶贫攻坚战。由联社“一把手”牵头,各领导班子、中层干部及全体员工,采取“一户一落实”的帮扶走访方式,充分掌握贫困户的各类信息,真正做到情况真实、帮扶到位。强化宣传树意识。充分利用电视、微信等载体,集中讲解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和知识,通过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横幅、进村入户宣讲等形式,将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宣传到每个村组及每个农户。政府贴息来

2、帮助。通过多次调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信用社政府合作、免除担保抵押、信用贷款发放、扶贫贴息支持”的模式,为精准扶贫建档贫困农户提供 5 万元以下、3 年期以内的扶贫小额信用贷款,重点支持返乡农民工、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退役军人等各类农村青年能人就业创业。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3 月的新疆伊犁州新源县正是春回大地、万物复苏的季节。生活在该县坎苏乡库克托别村的村民犁东江格外高兴:“多亏了农信社和村里大户陈建国的帮忙,今年得到了农信社 6 万元贷款,我计划种100 亩小麦,年底收入应该是可以的。”库克托别村是新源县扶贫重点村和新源县农信社定点扶贫攻坚村。该村土地少、人

3、口多,全村 700 多户,其中 400 户是贫困户,扶贫任务相当艰巨。新源县农信社立足当地实际,专门成立了由“一把手”牵头,分管领导、中层干部及职工组成的帮扶贫困户联队,逐户进行问卷调研,摸清每个贫困户的实情,采取“一户一策”的帮扶方式。同时拓展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推出了“种养殖大户+贫困户+信用社”的脱贫模式,采取“一对一”方式,让大户为有致富信心、品行端正的贫困户担保贷款,从而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目的。该社还深入开展“信用户”的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农牧民信用意识,营造良好农村信用环境。“去年末,我被评为信用户,新源县农信社专门给我找了富裕大户,在我信用额度外给我担保,还把还款期限放宽到

4、3 年,这样就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犁东江说。据了解,新源县农信社对家庭有劳动力、脱贫意愿强烈且有一定种养殖经验的贫困户优先支持,增强其“造血”功能,根据实际情况,贷款期限可适当延长至 35 年,并实行优惠利率。“帮助 400 人脱贫致富,这是我们一份沉甸甸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新源县农信社负责人说。目前,该社已向库克托别村发放贷款3000 多万元。今后,该社将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创新信贷产品,积极联系财政资金,放大贷款额度,陆续推出“扶贫担保基金+贫困户+信用社”、“驻村工作组+贫困户+信用社”、“企业+贫困户+信用社”、“农民合作社+贫困户+信用社”、“精品农户+贫困户+信用社”等金融服务

5、模式,拓宽贫困户获取信贷资金和脱贫方式的多样化,加快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近年来,黎川县农信社认真贯彻落实省联社有关扶贫工作要求,紧密策应县委、县政府有关扶贫工作部署,充分发挥点多面广、联系城乡居民密切的优势,积极做好精准扶贫服务工作。实现物理网点乡镇全覆盖。按照普惠性、全覆盖的要求,坚守农村金融阵地,对偏远乡镇,不计成本保留营业网点,填补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空白,是县内唯一实现乡镇网点全覆盖的银行机构。实现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在县内所有行政村设立助农服务点,使农民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小额取款、转账等基本金融业务,真正实现金融服务“零距离”。目前,共布放

6、自助取款机、存取款一体机 20台,是县内布放自助银行设备最多的银行机构。创新扶贫信贷产品。积极探索适合贫困户等弱势群体的贷款产品,开办了扶贫到户贴息贷款、烤烟贴息贷款、移民质押贴息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满足贫困户的信贷需求。2015 年底,授信农户数24147 户,农户授信占比近 48%。积极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扶贫到户的要求,对全县 75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主动对接。通过优化办贷流程,适当延长授信期限,实行优惠利率,为贫困户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共为符合贷款条件的 232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放贷款 548 万元。加大安居扶贫支持力度。积极支持农村地区危房改造,对参与县国有林场危旧房改造工

7、程的 60 名困难职工发放贷款 300 万元,积极支持农户安居建(购)房,到 2015 年底共发放农村建房类贷款 2343万元。开展了挂点贫困村结对帮扶工作。对挂点村贫困户进行上门走访,了解金融服务需求,并给予了一定的物资帮扶。积极帮助挂点单位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五年来累计向挂点村捐助帮扶资金 18.26万元。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为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县委县政府及濮阳市农信办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要求,濮阳县联社高度关注、高度支持、高度参与,主动融入、认真做好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高度重视,成立组织。为确保精准扶贫工作开展落到实处,该联社专门成立了联社理事长任组长,其

8、他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科室长、各信用社主任为成员的濮阳县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农信社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的组织、协调、推进工作。提前介入,积极对接。联社与县扶贫办搞好对接,研究出台扶持政策、帮扶措施和金融服务产品;信用社和乡镇党委政府对接;客户经理和贫困村委对接,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贫困村内户数、贫困户数,在农信社存款、贷款等做到精准掌握,台账管理。选派人员,挂职扶贫。与县委县政府结合,选派 7 名优秀干部员工到辖内沿黄 7 个贫困乡镇挂职副乡(镇)长,专职做好金融扶贫工作。目前 7 名挂职人员已全部到岗。在下步工作中,该联社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积极创新业务品种。将以“濮

9、阳县被列入全省 22 家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县”为契机,主动与政府对接,积极开办“三权”抵押贷款。以村为单位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成员一起搜集客户信息,接受客户申请,根据农户道德品行、信用程度、还债能力等评定信用等级,确定授信额度,建立客户信用档案,采取“批量营销、批量授信”的方式和“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原则,并根据客户的资信实力、贷款额度、在农信社的现金流等情况,实行差别化贷款利率,真正做到减流程、放权限、限时办。二是充分发挥挂职人员作用。联社定期召开金融精准扶贫工作专题交流会,挂职人员向联社领导汇报工作开展情况,交流总结工作经验。要求挂职人员与辖内信用社和乡镇党委政府、贫困村

10、委、贫困村搞好对接配合,摸清底子,对所在乡镇基本情况、主导产业以及辖内多少村、多少户、多少贫困户详细掌握,寻找金融扶贫突破口。同时要求挂职人员做好深度服务,打好持久战,多向乡(镇)党委政府汇报,帮扶工作台账要建立到户,采取一乡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策,协助乡(镇)村落实惠民政策,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项目,落实帮扶措施,着力增加贫困村集体造血功能,增加村民收入,加快脱贫步伐。三是加强精准扶贫工作宣传。在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上,将注重搜集工作材料,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和做法,确保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农信社精准扶贫情况报告安徽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认真贯彻落实安徽省委、省政府关于

11、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决策部署,保持战略定力,发挥引领作用,指导该省 83 家农村商业银行自觉担当扶贫义务,始终将推动贫困地区和贫困户增收脱贫致富摆在重要位置,立足增强金融扶贫“六个力”源动力、创造力、驱动力、契合力、影响力和凝聚力,实现了转型发展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为改善该省经济民生发挥了农村金融生力军作用。坚守社会责任推广小额扶贫信贷为实施精准扶贫脱贫,2015 年 7 月,安徽省联社与该省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安徽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实施方案,启动“创新发展扶贫小额信贷”,在省内有扶贫开发任务的 31 个县(市、区),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提供 5 万元以下、3 年期内免抵押、免担保的专项扶贫小额

12、信用贷款,并执行基准利率、财政贴息、免购保险等优惠政策。截至 2015 年末,该省农信社已授信贫困户 10.41 万户,授信金额 19.62 亿元,发放贷款余额 2.18 亿元。安徽省联社还指导各基层行社继续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这一支农信贷的品牌产品,坚持以农户的信誉为保证,采取“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周转使用”的管理办法,在核定的额度和期限内发放的小额信用贷款,为广大农户提供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生产费用贷款和个体私营经济贷款,有效解决了贫困村、贫困户担保难、融资难问题,帮助农户自主脱困。目前,该省基层行社农户小额信贷额度最高达到 10 万元,贷款对象已经覆盖到包括贫困户在内所有的城乡

13、居民。创新扶贫模式建立扶贫服务体系创新信贷服务模式。安徽省农信社加大“96669 贷款直通车”线上申贷服务的推广力度,打造自助办贷模式,实现了网络、电话、网点申贷渠道全覆盖;持续发放具有“一次授信、自助办理、随用随贷、循环使用”特点的“金农易贷福农卡”,改变了传统贷款“一贷一审”的模式,有效满足了贫困地区广大农户和小微企业小、频、急的融资需求。搭建社区银行平台。安徽省农信社创新推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社区 e 银行,着力打造快捷支付、便民惠民、信用增值“三位一体”的移动金融综合服务平台,设立本地商圈、名优特惠、精品预售和积分兑换 4 个功能模块,在满足客户支付结算基础金融服务的基础上,可以帮助贫

14、困地区客户拓宽销售渠道,促进增收脱贫。缩短客户融资链条。为帮助小微企业“爬坡过坎”,安徽省农信社尤其加大了对贫困地区的政策倾斜力度,推广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及续贷贷款等业务,2015 年累计办理循环贷款 607.43 亿元,年审制贷款 217.57 亿元,续贷贷款 493.46 亿元,办理分期还款业务73.27 亿元,惠及客户超过 17 万户,进一步降低了小微企业因“过桥贷”“民间贷”增加的融资成本,增强小微企业发展后劲。强化多方联动构建扶贫长效机制安徽省农信社持续探索“农商银行+”合作模式,挖掘银担、银政、银企、银保以及相关行业组织合作深度,有效拓宽贫困地区融资增信渠道。加强与各级政府扶

15、贫办的合作。在做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等工作基础上,安徽省农信社对扶贫小额信贷实行“三优先、三优惠”政策,加强银政合作,深入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创建活动。此外,安徽省农信社通过改善信用生态环境,加大信贷扶贫投放;加强银村合作,推出“银村通”特色信贷产品。深化银担合作,加快推进新型政银担合作模式。各基层行社已与 81 家政策性担保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全面落实“4321”风险分担机制。2015 年安徽省农信社合作发放涉农、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39.21 亿元,占该省市场份额约 59%。开展定点帮扶对口扶持落实到位2013 年以来,安徽省联社先后建立 6 个帮扶联系点,选派

16、6 批7 名优秀青年员工到联系点落实具体帮扶工作。该省联社在 2015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评级授信的基础上,2016 年上半年对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贫困户授信建档率达 100%,2016 年起,扶贫小额信贷扩大到该省有扶贫开发任务的 70 个县(市、区),计划单列专项扶贫信贷资金 50 亿元;到 2020 年底,计划累计投放扶贫信贷资金超过 350 亿元,其中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累计投放 150 亿元,并实现该省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实施基础建设扶贫。安徽省联社紧紧抓住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基础设施落后问题,信贷资金重点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农田水利、能源电力、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支持,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坚持生态保护和资源开发并重,支持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治理、生态功能保护以及矿产、能源、旅游等资源开发项目,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扶贫成效;从 2016 年起,持续加大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放,到 2020 年,累计投放贫困地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超过 150 亿元。实施民生保障扶贫。安徽省联社加大对新型城镇化、工业园区建设、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