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3582098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定稿2328)(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 目录目录一、统计基础(一)统计依据(二)统计内容(三)统计指标二、报表统计和重要指标(一)统计范围(二)报表分类(三)数据时段(四)报表与数据关联(五)统计口径和工作指标1、出生表 1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2、死亡表 1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3、女性初婚表 1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4、节育表 2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情况(统计年度)5、人口信息表 3人口及育龄妇女情况6、综合避孕情况表 4已婚育龄妇女采取各种节育措施情况7、政策待育和怀孕情况表 5生育指标审批和计划内怀孕情况8、孕情掌握、早孕发现表 6孕情跟踪情况9、期内长效节育措施完

2、成表 7期内出生(补救后)施行计划生育手术情况三、全员人口信息系统应用(一)数据质量1、项目完整22、逻辑准确3、身份证准确4、与其他系统信息比对正确(二)数据质量提升1.重卡2、注销婚嫁3、人口迁出注销4、国家流管数据5、公安数据6、民政数据(三)系统操作1、WIS 建档2、WIS 怀孕信息3、WIS 出生信息4、WIS 节育信息5、人口变动四、计划生育管理系统地址3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计生统计与全员信息管理工作规范一、统计基础(一)(一)统计统计依据依据安徽省人口信息统计与管理规范(试行)(皖人口发20129 号)。(二)(二)统计统计内容内容1、人口变动信息。包括自然变动和机械

3、变动。即人口的出生、死亡、迁出、迁入。2、全员人口户、户成员基本信息。即全员人口户信息及每户组成人员的基本信息。3、已婚育龄妇女的婚姻、怀孕、生育、避孕节育、生殖健康等服务信息。即婚姻:初婚、离婚、再婚(复婚)、丧偶;怀孕:怀孕日期、政策内外、终止妊娠情况(活产、死胎、人流、引产、自流);生育:日期、数量、孩次、性别、子女属性、政策属性、分娩方式;避孕节育:上(取)环、皮埋、男扎、女扎、避孕药具、补救措施;生殖健康等服务信息。4、计划生育奖惩和相关社会保障信息。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奖扶、特扶、节育奖励、城居保优待政策、低保等。5、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相关信息等。(三)(三)统计统计指指标标1、按指

4、、按指标标的性的性质质分分(1)时点指标(静态指标):表述为截止到某一个时点的统计。反映某一时点的某一状况,它表示人口发展连续不断变化过程中的一个瞬间静止的情况。如总人口、已婚育龄妇女等。(2)时期指标(动态指标):表述为从某个时点到某个时点的统计。反映某一时期里所发生的某种变化情况。如出生、节育、新婚等。42、按指、按指标标的表的表现现形式分:形式分:(1)数量指标(绝对数指标):是表示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某种现象的总量规模的统计指标。如总人口数、出生人数等。(2)质量指标(相对数指标):表示在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某种现象的强度和水平指标。质量指标一般分为“比”和“率”两种形式。例如:比值

5、、比例、比率等,比例和比率一般以 % 、形式,表示结构、强度。二、报表统计和重要指标(一)(一)统计统计范范围围统计人口类型为“常住”、 “流出”、 “迁入”三类。(二)(二)报报表分表分类类全省统一样式,设置表一至表七。表 1: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表 2:统计年度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情况表 3:当月人口与育龄妇女情况表 4:当月已婚育龄妇女采取各种节育措施情况表 5:当月生育指标审批和计划内怀孕情况表 6:统计年度孕情跟踪情况表 7:统计年度期内出生(补救后)实施计划生育手术情况(三)数据(三)数据时时段段分当月、公历年度、统计年度数据。5(四)(四)报报表与数据关表与数据关联联全员人口:表

6、3已婚育龄妇女:表 3婚姻:表 1出生:表 1孕情:表 5、表 6手术:表 2、表 4、表 7(五)(五)统计统计口径和工作指口径和工作指标标1、出生、出生表表 1 统计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 ( (1) )统计统计内容:内容:主要统计某一时期内育龄人群生育信息、单亲生育信息或无父母的出生人口信息,包括总出生数,一孩、二孩、多孩数,政策内一孩、二孩、多孩数,往年出生未报数。基础信息支撑:出生日期、出生数、孩次、性别、子女属性、政策属性、分娩方式、生育证;育妇和丈夫人口类型、姓名、户籍地、户口性质、卡片注销、收(送)养、婚姻状况等。( (2)基本口径:)基本口径:出生日期在期内

7、(活产婴儿)、所属的 WIS 卡片未注销或者注销原因不为“重卡”、 “其他”(注销原因为“超出育龄期、孕产期死亡、正常死亡、流入人员离开、迁出”之一)、育妇人口类型是常住、迁入和流出或者育妇人口类型空,但是丈夫人口类型是常住、迁入和流出。一孩:一孩:期内出生、孩次 1、性别男(女)政策内一孩:政策内一孩:婴儿出生时夫妻均达法定婚龄(女方20365 天、男方622365 天),与上报的政策属性无关。二孩:二孩:期内出生、孩次 2、性别男(女)。二女数:期内出生一个女孩、现有男孩为 0,现有女孩数为 2 。政策内二孩政策内二孩(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般情况”:上报政策属性为政策内的二孩,婴儿出生

8、时夫妻均达法定婚龄;“双农一女户”:上报政策属性为政策外二孩,但双方户口性质均为农业户口,已经生育一个女孩(未删除), 婴儿出生时夫妻均达法定婚龄。多孩:多孩:期内出生、孩次大于 2、性别男(女)。政策内多孩政策内多孩:上报为政策内的多孩。往年出生往年出生补报补报: :出生日期在统计年度开始上溯 5 年内(出生日期距统计开始日期不满 5 周岁),夫妻人口类型为“常住、流出”(迁入一年以上在系统自动转为常住人口,在 WIS 备注上标注),上报日期在期内,期内出生和育龄妇女卡片均未删除, 退出原因为空。往年出生 14 周岁以下的均应在 WIS 上报,14 周岁以上的录入全员。( (3)孩次口径)孩

9、次口径孩次:指婴儿出生时在其家庭所有存活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中的排列顺序。双胞胎政策内一胎双胞胎:统计为一个政策内一孩,一个政策内二孩;政策外一胎双胞胎:统计为一个政策外一孩,一个政策外二孩;政策内二胎双胞胎:统计为一个政策内二孩,一个政策内三孩;政策外二胎双胞胎:统计为一个政策外二孩,一个政策外三孩。收(送)养子女7A 收养子女由收养方统计, “孩次”以在收养方现家庭所有存活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中的排列顺序计算,已办理收养证的统计为政策内,其它一律统计为政策外。B 送养方明确的,生育史中应包含其出生信息, “孩次”以其家庭所有存

10、活子女中的排列顺序计算。送养方讲不出收养地及收养人或经核实提供信息不实的,不作为送养认定,送养方必须上报出生。C 民政福利院寄养在居民家中的孩子,且具有民政福利院出具的寄养证明和该孩子在民政福利院的户籍复印件,由民政福利院所在乡镇、街道作出生统计(并在乡镇街道直属独立单位中个案录入)。寄养户同时具备以上两种证明可不上报出生,寄养户缺少任何一种以上证明的均应上报出生。县福利院收养的各类不明情况婴儿一律以计划内一孩统计。非婚生子女(是指非合法婚姻关系所生育的子女)A 父母双方身份均确认的非婚生子女,分别以双方常住地人口管理和建档,孩次分别按各自孩次累计统计,并作为政策外上报。B 非婚生子女,其父母

11、只有一方能确认的,纳入该方常住地人口统计和管理,孩次按该方孩次累计统计。涉外出生子女A 我省公民在国外或境外生育的子女(必须持有国外或境外出生证)在我省入户的,由入户地上报出生,孩次以在国内入户的孩子数累加计算;未在我省入户的不上报出生。B 双方非中国公民,所生育(含收养)子女在我省入户,由子女入户地统计。C 夫妻一方为我省公民,另一方为外国人或港澳台居民,在我省入户的,由入户地上报出生。( (4)工作指)工作指标标8报表政策符合率(%)(统计年度表 1)=期内一、二、多孩政策内出生数期内出生总数100数量政策符合率(%)(统计年度表 1)=期内(一孩总出生数+二多孩政策内出生数)期内出生总数

12、100二多孩政策符合率(%)(统计年度表 1)=期内二、多孩政策内出生数期内二、多孩出生数100政策外多孩出生比例(%)(统计年度表 1)=期内政策外多孩出生数期内出生总数100出生率()=期内出生总数(统计年度表 1)总人口数(统计年度表 3)1000如果统计日期不是整个年度,推算全年出生率,则按照出生率按月分布占总出生累计的比例来推算():总出生性别比(统计年度表 1)=出生男婴总数出生女婴总数一孩出生性别比(统计年度表 1)=出生一孩男婴数出生一孩女婴数二孩出生性别比(统计年度表 1)性别比 =出生二孩男婴数出生二孩女婴数二多孩出生性别比(统计年度表 1)=出生二多孩男婴数出生二多孩9女

13、婴数双女户占总人口比例(1/万)=双女数(统计年度表 1)总人口数(统计年度表 3)10000双女户占政策内二孩比例(%)(统计年度表 1)=期内出生双女数期内二孩政策内数100年度监测(回溯时间由省确定,2013 年使用 2009-2011 数据)出生上报量(%)=统计年度出生量回溯平均出生量100出生人口政策率回溯误差=统计年度政策符合率-回溯平均政策符合率性别比回溯误差=统计年度性别比-回溯平均性别比2、死亡、死亡表表 1 统计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 ( (1) )统计统计内容:内容:主要统计某一时期内全员人口死亡(包括出生不久死亡的婴儿)。( (2)基本口径:)基本口

14、径:全员人口数据、人口类型是常住、流出和迁入、注销原因为“死亡”,注销日期在统计期内。( (3)工作指)工作指标标: :死亡率()=死亡数(统计年度表 1)总人口数(统计年度表 3)10003、女性初婚、女性初婚表表 1 统计统计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年度出生及初婚情况 ( (1) )统计统计内容内容:主要统计某一时期内初婚、早婚、晚婚数,同步掌握再婚、复婚、离异、丧偶数。基础信息支撑:夫妻双方姓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码、婚姻状况(一方新婚、一方再婚)、结婚时间(含事实婚姻)、双方父母姓名。( (2)基本口径:)基本口径:女性初婚,日期在期内,育妇人口类型是常住、迁入和流出,WIS 卡片婚姻状况不

15、是未婚、WIS 卡片未注销或者 WIS 卡片注销原因不为流入人员离开、迁出、重卡、其他。10初婚:第一次婚姻(包括事实首次婚姻)早婚:育妇初婚时在 19 周岁及以下(包括事实婚姻)-出生日期23365 天。( (3)工作指)工作指标标: :新婚率()=女性初婚合计数(统计年度表 1)总人口数(统计年度表 3)10004、 、节节育育表表 2 施行施行计计划生育手划生育手术术情况(情况(统计统计年度)年度) ( (1) )统计统计内容:内容:重点统计某一时期内避孕情况(男性绝育、女性绝育、放环、皮埋)、妊娠终止情况(新技术、其他)、避孕终止情况(取环、取皮埋)、二女户手术。基础信息支撑:避孕开始

16、时间、措施(类型)、服务机构(地点);妊娠终止日期、终止地、终止结果;避孕终止时间、原因、措施、时间。( (2)基本口径:)基本口径:避孕开始、妊娠终止、避孕终止的日期均在统计期内,育妇人口类型是常住、迁入和流出,截至统计时点,育妇年龄在 49 周岁以下,节育记录和育妇卡片均未删除。( (3)工作指)工作指标标: :新帐完成率(%)=(统计年度表 2 的男扎+女扎+上环+皮埋)(统计年度表 1 的出生总数+统计年度表 2 新技术+其他)100二女扎落实率(%)=统计年度表 2 二女孩夫妇绝育数统计年度表1 双女数 100期内二女户长效节育措施完成率(%)=分母中落实长效节育措施人员(上环+皮埋男扎+女扎)统计年度表 1 双女数 100出生人流比 = 1:(统计年度表 2 的新技术+其他)统计年度表 1 期内总出生115、人口信息、人口信息表表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