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2037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23.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满族研究年第期达斡尔族姓氏与满汉文化丁石庆姓名,作为语言中的一种特殊的专名词语是人类的代号,其作 用之一 乃是标志社会结构中一种血缘关系的符号它从人类早期生存的原始部落中产 生到今天,经历 了一个 复杂 的历史发 展过 程,个 中凝聚了十分 丰富的人文内涵姓名的发展演变其实从一个侧面折射了文化发展的历程及其演变的时代轨迹。因此,姓名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透过其表层形 态即特指性与符号性等特点来观察和透视其深层内涵,它实质上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姓名与文化的关系表现在二者共生共变,互相影响和制约,以及姓名作为文化的载体和镜像来传承和折射文化等方面。正是 由于姓名的上述特点才被人类学家们视为人类文化的

2、“活化石”,也使得 姓名学这样一门综合性的新型学科得以建立并获得广泛的成果。达斡尔族的姓名制度从无到有,由产生、形成和发展也经 历了一个复杂的演变过程。它与达斡尔族的历史变迁,社会结构发展 以及与不同民族文化的接触与交流具有非常密切的联 系。一姓氏探源“哈拉”、“莫昆”二词的由来现代达斡 尔语口语 中的“哈拉”、“莫昆”二词是外来语借词,它们源自满一通古斯语族语言的“哈拉”、“莫昆,。理由如下其一,在我国境内现代满一通古斯语族的满语、锡伯语、哪温克语、鄂伦春语、赫哲语等语言中都普遍保留并仍然使用着这两个词。现代达斡尔语口语中使用的“哈拉”、“莫昆”二词在音义及具体使用情况都和上述各语言完全相同

3、。而达斡尔语所属的蒙古语族各语言 中除达斡尔语外,其它几种语言都没有这两个词。其二,达斡尔族和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民族曾存在过的“哈拉”一 词本义所指的“部族”、“氏族”及“莫昆”一词本义所指的“女儿氏族”两种社会 组织即“哈拉”、“莫昆”的社会性质、社会职能等都基本相同。其三,达斡尔族和满一通 古斯语族各语言中的“哈拉”、“莫昆”二词都经历 了 由原来的社会组织形式演变为社会组织名称及近代以后演变为姓氏的共同的历史演变过程。其四,达斡尔族曾在历史上与满一通古斯语族各族之间存在过较长时期的接触和交往,甚至与那温克等族彼此认同为“血缘民族”或“亲戚民族”。在长达近三个世纪的清代,达斡尔族曾多方面 吸

4、收了满一通古斯语族尤其是满族文化的成分,包括大量的满一通古斯语言成分。姓氏的由来每个达斡尔人都有 自己所属的哈拉和莫昆,每个哈拉和莫昆都有 自己的名称。据一一清代文献记载和达斡 尔族 的传说,达 斡尔族 曾有过约二十个哈拉、四十多个莫昆详见后表。哈拉和莫昆的名称大多与达斡尔族祖先及其曾居住过 的黑龙江流域及精奇里江地区的山川地名有关。取自山名敖拉哈拉,取 自精 奇 里江 附近某山岭名。“敖拉”系达斡尔语“山”之义。卜 克图哈拉取 自精奇里江左岸下游的某山名。“卜克图”系达斡尔语“神、圣、仙”之义取自河名鄂嫩 哈拉,取自精奇 里江附近的哪嫩河名。精奇里哈拉,取自精奇里江名。乌力斯哈拉,取 自乌力

5、兹河名郭布勒哈拉,取自郭布勒河名。取自城屯名。达斡尔族在黑龙江中上游及精奇里江地区居住时,曾建立 了许多城 屯,其中大部分都有确切位置或与达斡尔族哈拉、莫昆名称相对应。如,德都勒哈拉取 自黑龙江北岸的德笃勒屯名。鄂斯尔哈拉取自黑龙江东岸、精奇里江稍西的额苏里城名。阿尔丹哈拉取自阿里岱 屯名鄂尔特哈拉取自倾尔土 屯名。沃热 哈拉取 自侯呼 或“食勒屯名。借用外族的氏族名称达斡尔族曾在历史上和满一通古斯语族诸族有十分密切的接触和交往久而久之,便借用 了这些氏族名称作为部分达斡尔人的姓 氏。如黑龙江志稿中载“阿满泰,达虎里瓜尔佳氏,乾隆二十四年以披甲从征回疆。心并 在“达 呼 尔 姓 氏 瓜 尔佳氏

6、”条中解释道“瓜尔佳氏,或作 郭佳,本满洲姓。码其 它 如 墨 尔哲呼 哈拉、图克敦哈拉、扎拉 尔哈拉等也与满族的同样 或类似名称 的哈拉有关,大概都是借自满族的哈拉名称。此外,达斡尔族某些哈拉、莫昆的名称同蒙古族、鄂 温克族的有关姓氏一致或相似。如蒙古族也有鄂嫩哈拉。黑龙江志稿中载“那嫩氏、或作俄嫩、哪诺、斡难、阿难、兀难。蒙古语斡难,壮黄羊也。可见蒙古族和达斡尔族的哪嫩姓 氏必有一定的联系。此外,鄂温克族也有敖拉、沃热等姓氏,并和达斡尔族的某些哈拉之 间似有一定的血缘关系。如达斡尔族和鄂温克族社会历史调查资料表明,达斡尔族的沃热哈拉 不能与鄂温克族的沃热哈拉通婚达斡尔族的郭布勒哈拉不能与鄂

7、温克族的杜拉尔哈拉通婚,鄂温克族的那克塔拉哈拉不能与达斡尔族的敖拉哈拉通婚。这些资料表明了其中必有一定的原因。也证实了这些姓氏之间的密切关系和鄂温克族与达斡尔族的“亲戚民族”关系。在某些达斡尔族 地区,有一部分纯属借 自汉族的姓 氏。如“呼兰县志”中载“达呼尔 乾隆初 由齐齐 哈尔移驻 呼兰,散居正红、镶白两旗达呼里、三家子各屯,有多尔托尔氏,余皆系汉姓,有吴、金、何、张、陶、白、邵、富”姓。黑龙江志稿也指出“呼兰地方之吴、金、何、张、陶、白、邵、富各姓本氏待考。峋这些汉 姓,有些与达斡尔族原有的哈拉名称之首音或后选用的谐音汉字一样。但二者之间彼此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如乌力斯哈拉和一部分鄂嫩哈拉

8、 氏的达斡尔族在后来取其哈拉首音之汉语谐音“吴”和上述纯属汉姓“吴”之间并非同一血缘团体。类似的还有属 沃热哈拉扎莫莫昆的人取“扎莫”之汉语谐音“张”和纯属借自汉族百家姓中的“张”的达斡尔族之间属鄂斯尔哈拉何斯尔莫昆的达斡尔人取何斯尔之首音节汉语谐音“何”和纯属借 自汉族百家姓中“何”姓的达斡尔族之间都没有血缘关系,这些姓氏之 间完全可以通婚。二姓氏的演变达斡尔族 的姓氏大体上 经 历 了无 姓一一氏、姓氏满化、姓氏汉化 三个 历史 演变过程。无姓氏时期明末清初,达斡尔族曾世代居于 黑龙江中上游及精奇里江地区。由于地理位里偏僻,交通等条件的局 限以及经济生产上简单 的 自给 自足,这个 时期达

9、斡尔族社会与文化基本上处于一种封闭、保守的状态,无论是物质生 活还是社会文化生活均未受到外界的影响。这个时期达斡尔族还 没有形成在人名前冠以姓氏的传统。从现存的姓氏家谱所记载 的各哈拉始祖的名字可略知一、二郭布勒哈拉的始祖乌莫迪及其前四代祖先萨吉达库、敖拉哈拉的始祖呼力肯及其较早的祖 先乌力斯、鄂嫩哈拉的始祖齐笆及其前三代祖先额 穆盖、孟 尔登 哈拉的始祖罗布硕迪及其前四代祖先萨吉哈等都是大约生活在十五世纪末至十六世纪的达斡尔族祖先文献史料记载的十七世纪的达斡尔族各属部落首领或酋长的名字来看也都有名无姓。如“黑龙江索伦部落博穆博果 尔、率八人来朝,贡 马 匹貂皮, ,。“黑龙江地方头 目巴尔达

10、齐,率四十四人来朝,贡貂皮一千八百 一十八 张”。“萨哈 尔察部落之头目费物古、满代,率四十六人来朝,献貂皮一千七百六十九张。心“黑龙江博穆博果尔、瓦代、噶凌阿等来朝,贡貂皮、猪狸猫等物“赐朝贡费物古、昊地堪、萨哈莲等七十五人,衣服有差”。“赐黑龙江贡貂额附巴尔达齐第萨哈莲、费物古、昊地堪莽古朱等,锻布有差。心此外,十七世纪沿居于黑龙江上,中游两岸及精奇里江地区的达斡尔族若干部落首领或酋长的名字也都有名无姓。如 拉布凯、达萨乌勒、贵古 达 尔、班布 莱、托勒 嘎、道布图勒、别 布尔、都希、乌莫迪等,这种有名无姓的情况大致沿续至清康熙年间简言之,从达斡尔族作为一个 民族的名称出现于明末清初的历史

11、文献军清乾隆以前是达斡尔族无姓氏时期。姓氏满化时期自十七世纪初达斡尔族录属清廷统治之后便打开了满达文化接触、影响,交融的序幕。尤其是达斡尔族离开世居地黑龙江流域南迁至嫩江流域之后,满达文化接触的范围更为广泛,相互影响和渗透的速度也大大加快。在满达民族文化经历了冲突、缓和、影响等过程 后,满族文化以其 在人口、政治地位、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绝对优势强有力地渗透到达斡尔族举凡物质生活及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包括在达斡尔族文化方面的“满族化”,表现在 一方面直接借用诸如前述的满族 爪尔佳、墨尔哲呼、图克敦、扎拉尔等哈拉姓 氏。另一方面则仿效满族各哈拉命名方式,以达斡尔族祖先曾世居的黑龙江 中,上 游及

12、精奇里江地 区的山川地名作为本民族哈拉、莫昆的名称例见前。据清代史料记载,满族八旗姓氏近个,其 中绝 大多数取自原居住地名和部落名。如满文创制者达海“先世居觉尔察,以地为氏”。清太祖名将雅希禅,“先世居乌佳,以地为氏”。乾隆时武英殿大学士来保,其先世“于明中叶迁于长 白山喜塔拉地方,践土而居,因以为氏”。其它诸如件佳氏、富察氏、郭洛罗 氏、瑚 锡哈理氏等,均以原住地为氏。而瓜尔佳、尼玛察氏、赫舍里氏、纳喇氏、乌苏氏、瑚勒哈氏等皆取自部落名。达斡尔族某些哈拉、莫昆的名称在来源上与满族上述哈拉名称的极度相似也证实了满族文化对达斡尔族文化影响和渗透的程度之深。这个时期,无论是满族,还是达斡尔族的哈拉

13、都是具 有一 定血缘关系的氏族集团,而莫昆则是比哈拉血缘关系更 为亲近的由哈拉分化出来的女儿氏族集团。哈拉和莫昆的名称则是标志血缘关系的代号和一一“别婚姻”的依据。因此,这个时期满族和达斡尔族的哈拉、莫昆的名称是集地名或部落名、氏族名、族姓等多种内容为一体的符号,实际 上 还 没有具 备像汉族的姓 氏所早已具有的严格意 义上的姓 氏功能。在表现形式上 也多以多音节 即哈拉、莫昆的全称形式出现在文献记载 中,而 且 习惯上并不把它们作为称呼词,冠在人名前或置于 人名后,一般都只称名不称姓,这种现象在达斡尔族中一直沿续至清末。姓氏汉化时期清末以后,达 斡尔族与汉族有了广泛而直接的接触。由于清王朝的

14、衰亡,满语也失去了其“国语”的地位,满族文化也深受汉文化的浸染而逐渐失其 固有的特色。达斡尔族随时代变迁由在清代习用满语满文而 改为普遍习用 汉语汉文,并在文化上积极吸收、仿效汉文化。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便是象 满族在 清 中期以后仿 效 汉族 姓氏那样、在人名前冠以姓 氏,从清中期以后,受汉族 人单姓习惯 的影响,许多满族人把 自己的多音节姓 氏也简化为 同汉族相仿的单音节。如索绰罗 氏改为曹姓,完颜氏改为汪或王姓,伊尔根觉罗 氏改为赵姓,瓜尔佳氏改为关姓,叶赫那拉氏改为叶姓或那姓 不仅改姓,连名也模仿汉人,并讲究字、号老舍在正红旗下中有 一 段 描述“在 那年月,旗人越 希望做旗人,子孙 万代

15、,可也越爱摹仿汉人。最初高雅知识分子,在名字之外,还 要起个字雅音美的号。慢慢地,连参领佐领也都有 名有号,十分风 雅。”最初汉族 的姓名文化以满族文化为媒介也间接地影 响 并促进了达斡尔族 姓氏的发展演变如早在清末以前,一部分兼通满语满 文的达斡尔族文人就仿效满族将哈拉的名称由多音节 简化为单音节,并在 名字前冠以姓氏,有些兼通满语满 文 的文 人也讲究字、号如清代达斡尔族杰出的爱国诗人敖拉昌兴 公元一年,姓敖、名阿拉布丹拉布坦,学名昌兴又译作常兴,字治田又译作芝田。民国以后,受汉族姓氏的直接影响,达斡尔族的姓氏概念日趋浓厚,姓氏系统也逐渐稳定。表现在人名结构多以姓和名字构成,趋于汉化,姓氏

16、取字也多以谐音汉姓为多。至此,达斡尔族姓氏的汉化过程基本完成并一直沿袭至今。达斡尔族姓氏的“汉化”,概括起来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首尾音谐音法这种方法采用取哈拉或莫昆名称的首音节或尾音节的谐音汉字,并尽量取与该音相同或相近的汉姓。如哈拉或莫昆名称首或尾音节音谙音汉字性教拉数敖精奇里精金阿尔丹阿阿、安郑尔特郑郑胡尔拉斯胡胡卜 克图卜卜苏都尔苏苏乌力斯乌吴郭布勒那郊德都勒德德沃热沃沃孟 尔登莫孟、莫毕力杨扬扬汉音谐音法这种方法与上述不 同之处在于,首先将哈拉或莫昆的名称译成与汉语相对应的意 思,然后取汉意词的首音节 的谐 音汉字姓。如哈拉或莫昆名称汉意汉意词首音谙音汉字性山巧数拉瓦然山巧妙的单、山乔由于采用 了谐音法,使达斡尔族的姓氏系统 中出现 了不同的哈拉、莫昆选用了相同的汉字 姓和 同一哈拉 内各莫昆由于采用 不 同的谐 音法 而选用了不 同的汉字姓的情况。前者如鄂嫩、鄂尔特、那尔斯等 哈拉都选用 了“鄂”字 姓乌力斯等哈拉都选用 了“昊”字 姓克音哈拉、何斯尔属鄂斯尔哈拉 莫昆都选用 了“何”字姓等。后者如敖拉哈拉内部的不同莫昆分别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