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81936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 1 章章 绪论绪论 1,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 括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 教育等基本形式。狭义的教育 指学校教育。 2,学校教育过程学校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的 活动。 3,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以学生的学习 心理位中心中心。 4,中等学校心理学与一般的教中等学校心理学与一般的教 育心理学有两点明显的不同育心理学有两点明显的不同, 一是研究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活 动中的心理活动规律,不涉及 小学;二是包括中学生发展心 理的内容。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性质:一, 中等学校心理学兼有社会科学 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 特征为主。 二,中等学校心理学注

2、重理论 性而以应用型为主。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答: 一,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 活动规律、科学育人。包括 1, 测量与描述。2,理解和解释。 3,预测与控制。二,中等学校 心理学有助于科学改革,提高 教育质量。1,教学是一个复杂 的认知活动系统。2,教学是一 个复杂的情意活动系统、人格 协调系统。3,教学是一个复杂 的人际关系,人际交往系统。 三三,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 高教师的心理素质,提高教学 质量的关键在于提高教师水平, 不仅要提高教师所教学课的知 识水平,还要提高教师教育教 学能力。四,中等学校心理学 有助于开展科学研究,搞现代 化要靠科学,育人也要靠科学。

3、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和 方法方法单选: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唯物辩证法是科学 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 多选:研究中学心理学遵循的研究中学心理学遵循的 原则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 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原 则; 中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层次中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层次: 1,基础理论研究;2,外推的 基础科学研究;3,应用水平的 研究; 心理学选题的标准:心理学选题的标准:1,价值性; 2,科学性;3,准确性;4,可 行性; 心理学研究的一般阶段。心理学研究的一般阶段。1,提 出研究的问题;2,制定研究计 划;3,进行研究准备;4,研 究付诸设施;5,

4、整理研究资料; 6,分析研究结果并加以推论; 7,撰写研究报告;8,提出今 后进一步研究的打算。 如何搞好实验设计。如何搞好实验设计。 (中等学校(中等学校 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应教育心理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应 注意什么?)注意什么?) 答:一,选择与确定课题,建 立理论假设顺序如下:1,选择 与确定课题;2,确立研究该问 题的课题。二,制定实验研究 计划。1,确定研究对象。常用 的方式有:1)随机抽样;2) 分层随机抽样;3)有意抽样。 2,设计实验研究的因素控制。首先,要设计实验室中的自变 量;其次要注意实验研究中的 无关变量;其三,确定实验的 技术手段;其四,设立对照组; 其五,确立实验

5、效果的检测和 评估手段;其六,确定研究阶 段与步骤。三,做好研究的准 备工作。其中包括:1,收集有 关研究资料;2,实验研究的物 质条件方面的准备;3,参加实 验研究的人员培训;4,如果需 要,先在小范围内进行试验, 以取得经验、纠正差错。四, 实验研究的实施阶段。五,整 理研究资料,分析实验结果。 六,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 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中等学校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 法法: 答:1、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在教 育活动中的自然情境中直接观 察并记录个体的行为变化,从 而了解其心理的方法。 2、调查法:、调查法:主要不是直接观察 被试者心理活动表现,二是通 过(问卷) , (访谈)

6、等多种方 式,获取有关材料,从而了解 被试者的心理。调查法的特点调查法的特点 和种类。和种类。特点:适用性广,自 然真实,简便易行,形式灵活 多样。问卷法问卷法:注意:1,问题 要明确,没有难懂与含糊的地 方;2,问题不宜过多;3,问 卷题目应该生动有趣,回答要 简单,以便于流计处理;4,一 套问卷应有一定的测验被试问 答是否真实的问题;5,调查范 围较大,应通过预测进行效度 和进度的检验。 3、教育心理实验法包括、教育心理实验法包括:实验 室试验法与自然实验法。教育 心理实验法是中等学校教改实 验最常用的方法。特征包括: 1,它可以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情 境中和活动中进行,不打乱学 校的正常教学

7、秩序。2,实验控 制的特殊性。 “控制”是实验的 精髓。 4、个案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是综合运用各 种方法对少数或个别学生进行 较长时间的多方面深入研究方 法。对象的选择要有典型性, 资料收集要全面要及时记录情 况,资料的分析要科学。 5、教育经验总结法、教育经验总结法。 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第二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 认知过程认知过程:既是认识过程,是 个体对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 具有一系列的认知操作程序。 认知过程包括注意,感觉,知 觉,记忆和思维等心理活动, 它是人类其他心里活动的基础。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时对一定事 物的指向与集中,注意有两个 基本特征,那就是指向性和集 中性

8、。 注意的功能: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是注 意的基本功能,它可以使大脑 在复杂的刺激源中选择那些重 要的信息进行加工,同事陪出 无关信息的干扰。2,维持功能 就是将心理活动维持在一定的 对象上,并保持一定的强度和紧张度。这是人脑进行信息加 工的必要条件。3,对活动的调 节和监督功能注重心理活动有 利于心理和行为活动准确和精 确的进行,也有利于对活动进 行及时的调节和矫正。这是注 意最重要的功能。 注意的种类:注意的种类:1 无意注意,无意 注意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的, 也不需要付出意志力的注意, 又称不随意注意。它的特点是, 一是刺激物的强度。二是自己 唔得对比度。三是刺激物的动 感。四是刺

9、激物的新异性。2 有 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事先有预 定的目地的,需要付出意志力 的注意。有意注意的引起和维 持的条件:一是对活动的目的 和任务的依从;二是对活动的 简介兴趣的依从;三是过去的 经验的依从;四是对人格的依 从;五是对活动的组织方法的 依从。3 有以后注意,有意后注 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形 成条件有两个:一是对活动本 身的直接兴趣。二是活动的自 动化。 注意的品质:注意的品质:1 注意的广度。2 注意的稳定性。3 注意的分配。 4 注意的转移。 感知觉:感知觉:实质上是感觉与知觉 统称。认知心理学认为,感觉;感觉; 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 器官的客观

10、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 反应。反应。根据刺激物的性质和发 生感觉的飞信器的不同,可以 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 觉。外部感觉是个人对外部刺 激的察觉,包括视觉,听觉, 味觉,嗅觉,肤觉等。内部感 觉是个体对内部刺激的擦觉, 主要包括机体觉,平衡觉,和 运动觉。知觉;是人脑对当前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 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它是在 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感觉的特殊现象(规律):感觉的特殊现象(规律):1, 感觉适应,感受器再刺激的联 系作用下,感觉会随着时间的 延续而发上变化,这种现象叫 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在视觉, 肤觉和嗅觉中最为明显,但作 为保护感觉的痛觉几乎没有时

11、 应现象。2,感觉的相互作用, 在一定条件下,感觉之间可以 相互影响,相互作用。3 感觉对 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官受 到不同刺激作用时,其感觉会 发生变化的现象。4 联觉,联觉 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 的心理现象。 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基本特征:1 知觉的理解 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力 图富裕知觉对象以一定的意义, 这就是知觉的意义性(又称理 解性) 。2,知觉的整体性。3 只 觉得选择性。4 只觉的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 内发生变化时,是觉得映像在 相当程度上保持着他的稳定性, 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 表象及特征,表象及特征,表象是指人脑中 出现的客观事物的具体形象。表

12、象有三个特征:1 形象性,2 概括性,3 可操作性。 记忆及其基本过程,记忆及其基本过程,记忆是过 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应,他是 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存 储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可 以分为四种,即形象记忆,动 作记忆,抽象记忆和情绪记忆, 记忆是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 记,保持,再认或重现是记忆 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系统;记忆系统;心理学研究表明, 记忆活动是由感觉记忆,短时 记忆,长时记忆三个互相联系 的记忆系统组成的。 遗忘的基本规律遗忘的基本规律;德国心理学 家艾宾浩(1850-1909)开创了 对遗忘的实验研究。一般的规 律为;1,时间因素,这就是有 名的“先快后慢”规律。2,识 记

13、材料的性质和数量。3 学习的 程度,4,材料的顺序,5 识记 者的态度。 思维与想象:思维与想象:1,思维是一种高 级的认知活动,他是人脑借助 于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的对 客观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应。 人的思维过程是具有概括性和 间接性两个基本特征。2,想象 是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 造,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形 象性和新颖性是想象的两个特 征。 思维的分类思维的分类;根据思维活动所 凭借的工具不同,我们把思维 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 象思维。按照思维探索为题的 方向不同,我们把思维分为聚 合思维与发散思维。根据思维 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不同, 我们把思维分为习惯思维和创 造思维。 想象的分

14、类;想象的分类;根据想象的目的 性,可以将想象分为有意想象 和无意想象,无意想象又称为 不数随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 的极端形式。有意想象又称随 意想象,是有目的的自觉的想 像,有意想象有两种形式,即 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幻想是 再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他 的两个特点是与个人生活愿望 相联系,再有就是指向未来。 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思维的认知加工过程;一般表 现为分析与综合,比较,抽象 与概括,具体化。 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想象的认知加工过程。主要表 现为 1 黏合,2 夸张,3 典型化, 4 想象联想。 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 素有哪些)素有哪些) ,1,问题解决的

15、思 维过程,问题空间是问题解决 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 识状态。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一般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 提出假设,验证假设四个阶段 组成。2,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 因素,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很 多,有情境因素也有个人因素, 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各 个因素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 互制约,主要有以下几种。1)动 机水平,2)问题情境,3)定势,4)原型启发,5)个性因素。 第二节行为动力,第二节行为动力,人的行为, 特别是那些有目的的行为一定 是在某种动力的推动下进行的。动机:动机:是引起并维持人们从事 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的目标 的内部动力。动机有激活功能, 指向功能,维持功能和调整功

16、 能。 需要需要: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 衡状态,他表现为有机体对内 部环境或外部环境的一种稳定 的要求,并成为有机体活动的 源泉。它的特性:一是动力性, 二是对象性,三是社会性。 需要的种类需要的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 可以分为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按照需要所指对象的性质不同, 可以将需要分为物质需要和精 神需要。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最低层 次是生理需要,中间是安全需 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 需要,最上面是自我实现的需 要。 动机与需要,行为;动机与需要,行为;动机是在 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 需要没有获得马祖时,就会推 动人们寻求满足的对象,从而 产生活动动机。动机与行为动机与行为的 关系十分复杂。首先同一种行 为可能会有不同的动机,不同 的行位可能会有一种或相似的 动机。其次,在同一个人身上, 行为的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 有的是主导动机,有的则是从 属动机。第三,生活中,动机 与活动的效果往往不一致。 动机的种类动机的种类,跟据动机对行为 作用的大小和地位,可已将动 机分为主导动机和非主导动机。 主导动机是对个体行为影响最 大的动机,非主导动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教育/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