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里的婚礼印记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1267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58.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岁月里的婚礼印记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岁月里的婚礼印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岁月里的婚礼印记(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S06主打 策划2015年4月27日星期一编辑: 赵清华美编: 晓莉组版: 陈华今 日 山 航 透过流行 “三大件” 看婚礼形式变迁 岁岁月月里里的的婚婚礼礼印印记记岁岁月月里里的的婚婚礼礼印印记记本报记者赵清华五六十年代: 忽略形式 简单纯朴的喜庆婚礼受访人: 王女士 结婚时间: 1952年建国初期, 我国经济进入过 渡时期, 交通不便、 通信不畅通、 物资匮乏成为那个时代的印记。 老百姓的生活依然是艰苦朴素 为主, 即便是结婚这样的大事, 也只能是花在上面的时间和精 力比较多而已。 在听到记者询问关于婚礼 的记忆时, 今年85岁的王女士忍 不住笑起来, 眼睛眯成一条线。 “我和孩子他爸是一

2、见钟情。 ” 说 到这里, 王女士捂着嘴笑起来, “他当时在蒙阴县的银行里上班, 距我家有100多公里远, 所以, 结 婚前我们只见过几面。 ” 在约定婚期之后, 王女士的 娘家人开始为她置办嫁妆: 父亲 买木材、 找木匠做几件简单的家 具, 在上海当兵的哥哥特地从当 地带回了床单被罩、 脸盆、 热水瓶 等生活用品,“每一件嫁妆, 都是 家人给精挑细选的。 因为当时, 在 我们当地没有那么多好东西, 即 使有, 也没钱买。 ” “为了给我做嫁衣, 母亲去 市场上买来了人家手工织的 细 布 (与 粗布 对应)和红染料。 ” 王女士解释说, 当时并没有彩色 的布, 做新衣服是需要自己染 色。 在她

3、大喜日子的当天, 她早 早起床开始梳洗, 盘头、 插花、 上 妆, 穿上母亲给新做的红嫁衣, 6 点钟她便美美地坐在 “花轿” 了。 但那可不是真的花轿, 而是用花 被单盖上的独轮小推车, 车前面 由一个小伙子用绳子拉着, 后面 由一个小伙子推。 车上的王女士 既兴奋又紧张。 她说,“当时我和 妹妹一人坐在一边, 一路摇摇晃 晃的, 我俩还挺紧张的, 生怕掉 下去让人家笑话。 ” 娘家人抬着 嫁妆紧跟在 “花轿” 后面, 虽然没 有请锣鼓队, 途中不一会儿放一 只鞭炮, 路上也飘了不少红纸 屑, 也很喜庆。 在王女士来到新家时, 一群 赶喜的人在家门口已经开始敲 锣打鼓了,“场面非常热闹, 看

4、着 还挺感动的呢! ” 跨进门槛, 算是给王女士的 婚礼画上了句号。 没有拜天地的 环节, 没有交换信物的环节, 也 没有改口要红包的环节, 而是直 接与客人们开启了喜宴模式。七八十年代: 紧赶潮流 前卫时尚的幸福婚礼受访人: 林凤霞 结婚时间: 1987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 我 国进入经济恢复期。 随着生活质 量的提高, 家庭生活用品 “三 转一响” 即自行车、 手表、 缝纫机 加上收音机成为炙热结婚必需 品。 50岁的林凤霞是临沂市某 镇级供销社的一名退休干部, 近 日, 她正为儿子的婚事忙活, 她 戴着老花镜看着一张张请帖对 记者说,“如今, 孩子们结婚的迎 亲设宴都得提前好久来预订

5、酒 店,度蜜月出游要提前办护照,要 做的事太多了,不像我们那时候 那么简单喽! ” 1987年, 林凤霞和镇上 “首 富” 的儿子结婚。 结婚当天, 她身 披一件红色缎面夹袄, 一条深蓝 色涤卡裤子, 坐上了她的婚车。 那时候, 结婚用轿车刚刚开始流 行, 原本想为亲家省钱的父亲, 熬不住母亲的念叨。“人家才不会在乎那么点钱呢! 女儿就这么 一个, 这都什么年代了, 你还想 让她坐马车吗? ! ” 最后, 男方家 还是答应了用小轿车给女儿做 婚车。 于是, 在敲锣打鼓和花炮声 里, 还有邻里朋友的欢呼声中, 迎来了新娘林凤霞乘坐的吉普 婚车。 婚车一停, 早已在门口等 待多时的新郎官把车门打开

6、, 她 踩着年糕来到新房。“过了门后, 我们俩吃了一份宽心面, 两个荷 包蛋, 就完成了所有的结婚仪 式。 ” 林阿姨说, 没有双方父母的 见证, 没有拍一张照片, 甚至连 敬酒的环节都没有。“亲戚朋友 们都去公公家里吃饭去了, 就我 们俩在新家里等着, 亲朋们都散 去了, 我们俩才开始吃饭, 真是 饿疯了。 ” 回忆起当时的情况, 林 凤霞略带埋怨道。 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婚 礼形式, 虽然在如今看来, 他们 的婚礼特别简单纯朴, 但回忆起 当时坐在小轿车里的情景, 林凤 霞依旧感觉 “特别风光” 。 与此同 时, 当时结婚的 “三大件” 自 行车、 缝纫机、 手表, 林凤霞都 有 , 并

7、且 选 了 最 前 卫 的 款 式 。 “ 大金鹿 在当时算是比较流行 的, 但是我们买了 永久 牌的, 它的车把是弯的, 而且链条也很 漂亮, 走路的时候还 铃铃铃 作 响”2000年前后: 土豪大比拼 攀比追风的砸钱婚礼受访人: 袁虎 结婚时间: 1999年上世纪90年代, 中国经济进 入迅速发展时期, 人们的生活水 平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 人们的 思想观念也不断变化, 新人对幸 福的追求更为强烈。 但是, 在好 多人看来给儿女举办的婚礼是 否场面也是一个家庭是否富裕 的一个面镜子, 而在这种思想影 响下, 婚礼成为砸钱的游戏。 1999年大学毕业的袁虎,是 毕婚一族。 在毕业第二年, 他

8、和 相恋了4年的同学刘萍步入婚姻 的殿堂。 新房是父亲给买的两层小 洋楼, 因为姐姐是一家装饰公司 的主管, 为了弟弟的婚礼, 姐姐 费了不少心。 在装饰上, 她没有 使用单纯的粉刷墙面, 而是采用 了壁纸包装, 而且墙体装饰分为 两层, 上面是丝绸面的软包, 下 面是合成板材的墙包。 没有简单 使用置于屋顶的吊顶, 而是采用 了钉在墙上的莲花壁灯。 另外, 地上铺了当时最时髦的花瓷砖。 时到如今, 再来看看袁虎的房 子, 应该也还算是 “超级土豪” 级 别的。 “单单准备好了房子, 就说 准备给儿子结婚, 那会被别人笑 话的。 ” 袁虎的父亲说, 空调、 彩 电、 电冰箱、 洗衣机, 还有家

9、庭影 院都是需要准备, 而且,“不要最 好, 只要最贵” 的思想在他们家 发酵得很严重。 与袁虎商量婚期的时候, 他 的父亲碰了一鼻子灰。“我们俩 是想旅行结婚, 就不举办什么老 传统的婚礼了。 ” 袁虎说, 不过, 姜 还 是 老 的 辣 , 父 亲 “ 软 磨 硬 泡” , 最后竟然搬出祖宗来说事, 于是, 他们俩还是乖乖地听从了 安排。 最后在石家庄、 日照、 临沂 三个地方各举办了一场婚礼, “当时是真心累啊! ” “可能是因为父母钱袋子一 下子都鼓起来了吧! 他们生怕别 人结婚置办得比我们好, 会感觉 没面子。 而且在当时竞相攀比很 流行, 似乎越是砸钱多的婚礼越 叫人看得起。 ”

10、袁虎无奈地说, 感 觉当时的婚礼就是钱砸出来的, 当然, 身边也有好多同事有着和 他一样的经历。如今: 婚礼形式各异 我的地盘我做主受访人: 张雨欣 结婚时间: 2010年进入21世纪后, 昔日被贴 “不靠谱” 标贴的80后们也都到 了谈婚论嫁的年纪, 紧接着还有 一大拨标榜 “任性” 的90后 “小鲜 肉” 也跨入已婚行列。 不再是孩 子的他们, 生活中更崇尚自由, 说起结婚这件事, 他们都有自己 的 “主打歌” 。 85后的张雨欣, 是济南市一 名媒体从业人员, 十年前她与她 的白马王子相爱, 五年前他们俩 步入婚姻殿堂, 两年前, 她有了 她的 “小白马” 。 2010年结婚的张雨欣家里

11、 电视机、 冰箱、 洗衣机、 音响、 空 调、 电脑等一件不少。“谈房子、 谈票子都显得太老土了, 我感觉 结婚就是要过一种全新的生活 方式。 ” 对于自己的终身大事, 张雨 欣并没有太多的依赖父母, 而是 在父母的支持下, 跟老公一起做 了很多准备: 挑饰品、 买衣服、 制 定婚礼流程、 宴请计划、 蜜月攻略 等等。“两个爸妈都已经都很辛苦 了, 所以结婚大部分的事情都是 我们自己来搞定。 ” 张雨欣夫妻俩遵循传统, 将 婚礼定在老公的胶东老家举行。 因为结婚时间距中秋节太近, 所 以他们就把回请娘家人的时间 提前到婚礼之前。“像我们这样 把回请时间提前的可能并不多 见, 但是考虑到大家中秋

12、节都要 回家团圆, 我们只能这样了。 ” 婚礼结束之后, 张雨欣和老 公愉快地乘上飞往普吉岛的飞 机, 开启了他们为期一周的海岛 蜜月之旅。 除了担心那里 “慷慨 的阳光” 把皮肤晒黑外, 张雨欣 一路欣喜, 享受着海岛度假与购 物血拼的双重快乐。 各类化妆 品, 寓意吉祥的纪念品, 还有一 些特色礼品都成为张雨欣的血 拼对象。“现在回想起来, 那时候 简直太轻松了。 还有那醉人的泰 式按摩, 那舒服的感觉到现在也 忘不了。 ” “其实, 身边也有很 多朋友因为没房而将婚 期一推再推的, 我虽然 理解但是不认同, 在我 看来, 在合适的年纪遇 到合适的人, 做该做的 事(结婚)才对, 而不能

13、限于房子、 票子等外在 因素。 如今不也很流行 裸婚的嘛! ” 张雨欣说。鹃交杯喜酒交杯酒的习俗开始于周 代。礼记 昏仪 记载: 夫妇共 牢而食, 合卺而握。 合卺其实 就是以一瓠瓜剖成两个瓢叫 “卺” 。 举行结婚仪式时, 新郎 新娘各执一方即用酒漱口, 就 叫 “合卺” 。 所以人们以合卺为 结婚的代称。 此俗演变到后来 为吃 “交杯酒” 。鹃花烛之夜在古代, 婚礼中使用的蜡 烛上多半绘有龙凤彩饰。 后世 以花烛誉为结婚。 何逊 看伏 郎新婚 诗云:“何始花烛夜, 轻扇掩红装。 ” 新婚这夜, 新娘 新 郎 通 宵 不 睡 , 谓 之 “ 守 花 烛” 。 不守花烛者, 新人睡后, 搀扶、

14、 伴娘须时时进房察看花 烛有无损漏, 恐有不祥之兆。 迷信者有 “左烛尽新郎先亡, 右烛尽新娘先亡” 之说, 故如 一烛灭时, 即将另一烛熄灭。鹃闹洞房这可以说是婚礼中的高 潮环节。 闹洞房除逗乐之外, 还有其他意义。 据说洞房中常 有狐狸、 鬼魅作祟, 闹洞房能 驱逐邪灵的阴气, 增强人的阳 气, 据此有俗语:“人不闹鬼 闹” 。 闹洞房从积极的意义上 说还是能增添热闹气氛, 驱除 冷清之感觉的, 因而有的地方 又称之为 “暖房” 。 据 扬子晚报链接古代婚礼 之趣谈中式婚礼穿凤衣戴凤 冠, 凤衣凤冠是绣有凤龙 图案和彩饰的衣冠, 象征 吉祥富贵, 为古代贵族所 独有, 后不分贵贱, 行于一

15、 般女子, 继而又传袭于婚 礼, 但因家庭贫富而有所 增减。 古代婚礼有哪些有 趣的习俗?结婚, 是每 个人一辈子的大 事, 也是每个家 庭乃至家族的大 事。 不管哪个年 代, 为了筹备婚 礼, 男女双方家 庭一般都要置办 几件至少在当时 颇 为 流 行 的 物 品。 从上世纪五 六 十 年 代 的 脸 盆、 镜子、 木箱等 简单的家居生活 用品, 到上世纪 七八十年代的自 行车、 手表、 缝纫 机, 再到现在的 车子、 房子和票 子。 几十年间, 俗 称的 “三大件” 发 生翻天覆地的变 化。 与此同时, 还 有从坐着小推车 到豪车撑场面, 从在家宴请来宾 到旅游胜地的豪 华婚礼等婚礼形 式的变迁, 在印 证着社会经济发 展的同时, 也映 射出人们思想观 念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