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358126 上传时间:2017-02-0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5.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3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种群结构与动态 一 引言(基本概念) 二 种群的基本特征 三 种群的增长 四 种群调节 五 种群的生态对策 六 种群生态在森林经营中的重要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种群( : A of of in at 种群的概念既抽象,又具体。生长在不同地段内的同种集合体,可以理解为一个种群,也可以理解为彼此独立的种群。 种群是组成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 引言(基本概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种群生态学的来源:马尔萨斯( 798)的“人口论”。 人口论的基本观点:一个种群的大小,或者个体数目的多少,不仅取决于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繁殖能力,更依赖

2、于其必要的自然资源或生存空间所允许的限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然种群具有三个特征: 空间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分布区,即占据一定空间, 数量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大小 (个体数量或种群密度 ),并随时间变动。种群的大小通常与该物种的营养级及其他生态学、生物学特性相关。 遗传特征: 种群具有一定的遗传组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1)种群密度( 通常以单位面积上的个体树木或种群生物量表示。 位总空间的个体数; 群实际占据的空间个体数。 多度 (调查样地上个体的数目; 盖度 (植物枝叶覆盖地面的百分数。 群的基本特征 (统计特征 ) 西北

3、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多度和盖度等级划分标准 ( 级标准) 多 ” 植株地上部分密闭,形成背景,覆盖面积 75以上。 多” 植株很多,覆盖面积 50 ” 个体多,覆盖面积 25 多” 个体尚多,覆盖面积 5 多” 植株不多,星稀分布,覆盖面积 5。 少” 植株稀少,偶见一些植株。 株” 仅见一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2)频度 (指某一个种在样地上分布的均匀性 . 频度 =出现某个种的样方数 /样方总数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3)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种群中个体在水平空间的分布方式 随机分布 均匀分布 集群分布 西

4、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种群分布格局的检验 ( a)乡邻个体最小距离 理论最小距离: D=1/2 N:种群密度 实际最小距离: d=(n 判别指标: J=d/D J=1随机分布; 1均匀分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b)分布指数( 方差均值比 ) m=(n (-(/(I= m I=0均匀分布; =1随机分布; 1集群分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of of on of (a) 实际 分布 (b) 大 区 块 的 样 区 , 结 果呈 现 是 c) 小 区 块 的 样 区 , 结 果 呈现 的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

5、017年 2月 1日 (4) or 最大出生率 (: 是在理想条件下即无任何生态因子限制,繁殖只受生理因素所限制产生新个体的理论上最大数量。 实际出生率 (: 表示种群在某个真实的或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的增长。它随种群的组成和大小,物理环境条件而变化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5) or 最低死亡率 (: 是种群在最适环境条件下,种群中的个体都是因年老而死亡,即动物都活到了生理寿命后才死亡。 实际死亡率:(生态死亡率 在某特定条件下丧失的个体数,随种群状况和环境条件而改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6)种群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 :种群内个

6、体的年龄分布状况。按从小到大龄级比例绘图,即是年龄金字塔( 它表示种群的年龄结构分布( 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出生率死亡率密切相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快速成 长 型 缓 慢成 长 型 0成 长 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7)生命表( 描述种群死亡过程的具有固定格式的表。 通常记述一个世代从开始到此世代全部死亡的整个过程中的生存和生殖情况。 动态生命表 静态生命表 存活曲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8) 动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 对同年出生的所有个体的存活数目进行动态监测

7、,并按照一定的格式编制的表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as a of : 0), I: in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9)迁入和迁出 迁入( 迁出 (也是种群变动的两个主要因子,它描述各地方种群之间进行基因交流的生态过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内禀增长率( of 指当环境(空间、食物和其他有机体)在理想条件下,稳定年龄结构的种群所能达到的最大增长率。 种群的增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1)种群在无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 指数增长 dN/=t

8、=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2)种群在有限环境下的增长模型:逻辑斯蒂增长 dN/dt=-N/k) Nt=k/1+e(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3) 种群 的数量动态 种群的季节消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种群的波动 种群数量趋于保持在环境容纳量水平上的现象 种群数量变化形式 : 基本稳定在容纳量上 在容纳量上下波动 减幅振荡 增幅振荡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生态入侵 西流湖附近发现疯长的水葫 种群调节学说 非密度制约因素( 气候学派强调非密度制约因素,如不良的气候条件、人类活动等。人是最

9、主要的因素。 密度制约因素( 生物学派 :主张捕食、寄生、竞争等生物过程对种群调节起决定作用。 协调派的折衷观点 群调节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林分种群调节 林分种群调节理论 森林种群调节表现:自然稀疏 林分密度调节机制 树木生长对环境空间的需求,个体和环境差异 影响林分种群调节的因素:树种,立地,年龄 描述林分密度动态的数学模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生物种对生态环境总的适应对策 ( 1) 由麦克阿

10、瑟( 962)首先提出 群的生态对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特征:个体大、寿命长,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稳定环境下竞争能力较高,对每个后代投资巨大。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特征:个体小,寿命短,出生率高,死亡率高,在裸地生境具有很强的占有能力,对后代的投资不注重质量,更多的是考虑其数量。在植物界表现为种子小,结实量大,能够远距离传播种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2017年 2月 1日 ( 2)繁殖对策( 种子库 种子大小、数量 逆境结实 无性繁殖 ( 3)生长对策( grow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