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近小学生源不均设公共缓冲区域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81219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612.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相近小学生源不均设公共缓冲区域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相近小学生源不均设公共缓冲区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相近小学生源不均设公共缓冲区域(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信息公开 主动向社会公开信息根据家长的意见,各县 (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将通过本单位网站和其他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比往年更多 的工作信息。比如说本辖区招生信息,包括学校对口招生的 区域范围、当年招生计划 ( 班级和人数)、录取办法;各类学 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等基本情况; 公办寄宿制学校、寄宿班招生范围及招生名额;各县(市、 区) 教育行政部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咨询、 监督举报电话、电子信箱、信访接待部门地址等等。 各学校在招生前应以学校网站和校门口张贴招生简 章等多种形式向社会公告,招生公告的内容包括:招生计 划、招生范围、报名办法及注意事项等。招生结

2、束后学校要 在学校网站和校门口显著位置向社会公布新生录取名单。 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政策如有重大调整,要进 行政策风险评估,审慎论证,广泛征求意见,及时回应社会 关切,正确处理调整好前后政策的衔接。民办学校 民办小学一般不得跨区域招生政策规定:民办学校应以学校所在县(市、区)区域内 招生为主,不得跨区域中途插班招生。民办小学一般不跨区 域招生,有寄宿条件的民办小学跨区域招生要从紧限制。 民办学校的招生简章公开内容应包括学校办学情况、招生 计划、招生程序、收费标准等,在简章中要承诺学校招生不收取 各种特制的学生个人简历及各类获奖证书、 招生录取不与社会 任何教育培训机构挂钩,不提前开展报名和

3、登记工作等。 当报名人数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时,学校可采用填报 志愿、电脑派位等多种方式控制面谈规模,并通过面谈的 方式招收新生。 面谈应结合本校办学理念与办学特点, 通过活动考 察、面谈交流等双向选择的环节,从行为习惯、学习能力、 团队合作、实践能力、身心素质、兴趣爱好、家庭教育等方 面,有所侧重地选择符合条件的学生。严禁学校利用面谈 进行任何形式的学科知识考试和测试。 民办初中招生面 谈,要避开小学教学时间,不得干扰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蛟川书院、蓝青学校等学校在宁波城区的招生,采用 网上统一预报名,学校自主录取的办法,时间不得早于当 年5月18日,并按市教育局核定的计划数招收录取学生。昨天发

4、布的新政分别针对公办、 民办学校的招生行 为明确指出了违规后如何处罚。 公办学校在招生过程中, 凡以创办特色为名举办重 点班、实验班,或拒绝接受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 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的,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 务教育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由所在县 ( 市、区)教育行政 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 对民办学校以考试或测试方式选拔录取学生, 擅自提前招生, 招收无学籍材料学生、 利用招生入学违规收 费、 擅自在学校招生计划外招收学生或违规招生扰乱正 常招生与教学秩序的,由所在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 根据 中华人

5、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相关法规,责 令校长或有关责任人员及时纠正, 拒不改正的核减该校 第二年30%招生计划数, 并取消当年给予学校的政府专 项扶持资金。 如果有违反规定的, 家长和学生都可以拨打电话进 行举报。监督电话:87191191。均衡编班严禁举办各种类型 “ 特色班”这次公布的政策,明确了坚持公办不择校、择校到民 办的方向。 公办优质高中应按各初中学校(公办、民办)学生基 数为主要依据均衡分配保送推荐名额, 切实淡化学生及 家长对热点初中的过分追崇。 公办初中择校生不得享受 省优质示范高中保送生资格。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禁集中公共资源创办超标准豪华学校, 严禁把新住宅小区配套的校

6、舍改办民办学校 进行招生, 严禁新建公办学校以生源不足为由跨学区招 生或中途插班招生。 另外,要坚持均衡编班,严禁举办各种类型的“实验 班”、 “ 提高班”、 “ 创新班”、 “ 特色班”等。小学班额控制 在40人以内,初中班额控制在45人之内。在确保校际之间 班额均衡的基础上,有计划推进小班化教学。处罚措施违规校长将被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资料图片入学政策公布 共缓冲区域 学推行居住证制度 ?2014.2.14 星期五热线:66111111网址:编辑:王红光版式:周斌 校对:赵清敏XIANDAIJINBAO现代金报A02、03在继本周二最后一次征求意见后,宁波市教育局昨天召开新闻发布会发

7、布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意见。值得一提的是, 这次的招生政策中采纳了不少家长的观点,违规办学情节严重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将给予行政降级、降职直至撤职处分。另外, 政策里明确指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禁集中公共资源创办超标准豪华学校,严禁把新住宅小区配套的校舍改办民办学校进行招生,严禁新建公办学校以生源不足为由跨学区招生或中途插班招生。通讯员 陆灵刚 记者 章萍就近入学 不得拒收残疾适龄儿童,禁止组织笔试、面试宁波市户籍适龄儿童就读小学,以适龄儿童和法定监护人户籍登记 地与实际居住地一致为依据,实行就近入学。当报名人数超过该校招生 计划时,则分别根据学龄儿童的户籍

8、和实际居住地等不同情况,可按一 定的条件与顺序先后录取。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拒绝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 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和智力残疾的适龄儿童到户 籍所在地县 ( 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指定地点报名,安排进入相应的特殊 教育学校或普通学校就读。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招生过程中,禁止组织笔试、面试或任何变相 形式的考试,任何学校不得举办或参与举办各种培训班选拔生源,不得 以竞赛、等级考证和荣誉证书等为依据选拔和录取学生。禁止从小学各 个年级选拔学生进行 “ 特殊”培养,破坏正常教育生态的行为。随迁子女入学 结合本地教育资源承载力,推行居住证制度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怎

9、么入学?昨天宁波市教育局基教处负责人 在发布会上透露:按照省政府有关要求,结合本地教育资源承载力和居 住证制度实施进度,制订随迁子女入学与本地居住证管理制度相配套的 政策举措。具体实施意见将另行制定。 另外,记者了解到,根据“十二五”期间区域教育布局调整,以常住 人口的变化为基准,而不是以 “ 户籍人口”的变化为基准,对本地区教育 事业发展作出整体规划,确保符合规定的适龄学生都享有相应的学位。电子学籍 学籍号全国唯一,终身不变,无电子学籍不能报考高中今年起,新生办理入学手续后,学校要为其建立学籍,通过电子学籍 系统申请学籍号。做好全国联网工作,学籍号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唯一性, 终身不变。学校不得

10、以虚假信息建立学生学籍,不得重复建立学籍。学籍 管理实行 “ 籍随人走”。除普通学校接收特殊学校学生随班就读、特殊教 育学校外,学校不接收未按规定办理转学手续的学生入学。残疾程度较 重、无法进入学校学习的特教学生,由承担送教上门的学校建立学籍。 学生学籍所在学校和实际就读学校应一致,各中小学校不得接受学 籍不在本校的学生就读。学籍在本校的学生未按时报到注册,学校应主 动联系学生家长,了解情况,按有关要求妥善处理。自2014年起,未取得 初中电子学籍的学生必须回到原电子学籍所在地报考高中。特长生 限制招生学校,控制招收比例特长生招生一直是关注的焦点。今年,宁波 规范特长招生,强化义务教育注重品行

11、培养、激 发学习兴趣、培育健康体魄、养成良好习惯的目 标任务, 弱化个人兴趣爱好及特长与招生入学 挂钩。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收特长生的项目将进 行一次全面评估, 如成效不明显的项目应予以 停止,如确实要保留的,必须严格限制特长生招 生学校数,控制招生比例。2014年经市教育局批 准招收特长生的学校所招收的特长生比例应明 显下降,2015年应降到5%以内。 原来没有特长 生招生方式的学校不再增设。共同发展学区 生源不均相近小学设公共缓冲区域周二在征求意见时,“共同发展学区”和 “ 公共缓冲区域”得到了认可。昨天在新闻发布 会上,这两个概念得到明确。 宁波市教育局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 按照 地理位

12、置相对就近、办学水平大致均衡、初中容 量和小学毕业生基本相当的原则, 将数所小学 和对口初中组成一个共同发展学区, 整体提升 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积极推动学区内学校均 衡发展,实施校长、教师的合理交流,共享设施 设备和运动场地等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促使学 区内学校在教学管理、教师研训、学生活动、课 程改革、评价考核等方面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 补,共同进步。 学区内小学招生视生源分布情况按就 近、合理、公平原则进行统筹,当相近两个小 学生源不均, 班额相差过大时 (如新生平均 班额超过6人(含6人),主管教育行政部门 应在当年生源较多学校服务区内设置两校公 共缓冲区域, 对该区域内学生按学生家长意 愿进行调剂,如果报名人数过多,应公开公平 地进行随机派位, 使共同发展学区内各小学 的班额相近。政 策 解 读政 策 变 化宁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 相近小学生源不均设公 民办小学一般不跨区招生,随迁子女入 宁波拟建缓冲学区随机派位后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