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周易》的认识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80628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725.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对《周易》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对《周易》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对《周易》的认识(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话: 88161127E-mail:lcxwzx126 .com 华 不 注42017年6 6月2 27 7日星期二二L I C H E N G地址:济南市洪楼南路2号邮政编码:250100电话:8816112588161127数字版网址:http:/邮箱:副刊邮箱: ( 内部资料)责任编辑: 季永霞1978年,戊午年孟春,刚过完元宵节,三哥接到了合肥 工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喜讯传来,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小山 村不啻于平地响起一声春雷!不仅令我们全家高兴不已,整 个村子都沸腾了!这是恢复高考后,我们村的第一个大学 生,也是我们村有史以来的首个大学生,可以说是开一代先 河。三哥考上大学的消息像长了

2、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十里八 村,辐射到方圆二十多华里,影响涉及到了当时的孙村人民 公社和大龙堂人民公社。 我依稀记得,患坐骨神经疼走路都很困难的大姐听到喜 讯后,高兴地蹦了起来,治疗了一个冬天丝毫不见好转的双 腿霎那间不疼了,而且再没疼过!真乃“人逢喜事精神 爽”! 我依稀记得,前来道喜的乡亲们走了一拨又来了一 拨把我家的院子挤得水泄不通,性格开朗的父亲面带喜 庆的笑容,大声招呼着大家,一一向大家道谢;性格内敛、 低调的母亲也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颠着一双小脚给大家端 茶倒水,忙得不亦乐乎。那些天,我家比娶媳妇还要热闹! 还要喜庆! 我依稀记得,贫穷的乡亲们,有的端来一瓢鸡蛋;有的 拿来一块布料,

3、有的称上几斤猪肉用最朴实的做法表达 着自己的情感。 我依稀记得,三哥临上大学的那些日子,婶子、大娘、 姐姐、嫂子们,这个往家拉,那个往家拽,包好了饺子等好 吃的,让三哥去吃,准备得比过年还要丰盛。 我依稀记得,三哥临上大学报道的那天,乡亲们在大街 上围了里三层外三层,大爷、大叔们千叮咛、万叮嘱,知心 的话儿说不完随后又站在村头目送三哥,直到不见三哥 的影子,乡亲们才恋恋不舍地走回家。 我依稀记得,三哥在煤油灯下苦读到深夜,煤油烟把鼻 孔熏得漆黑,有几次烧到了眉毛和头发。 我依稀记得,三哥和几个学习较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交 流,什么“x、y、z”,什么”a、b、c”,让在一旁干家务的 母亲和姐姐听

4、了既感到如同天书般的神秘,又感到了三分自 豪和底气,三哥会这么难的东西,应该能考上吧!我依稀记得,填报高考志愿时,那年大学和中专不能兼 报,三哥也拿不准该报大学还是中专,驻我村的农业学大寨 工作队的队长鼓励我三哥报大学,他说:先海(三哥名字) 要是考不上大学,就没人能考上了。 我依稀记得,在那些日子里,叔叔大爷们叫着我的乳 名,鼓励我说:“看见恁三哥了么,要向恁三哥学习,好好 上学,以后也考上大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三哥的示范带动下,我的一位 堂哥1979年金榜题名,随后是我和弟弟相继考中,其中弟弟 是当年历城二中的理科第一名,被山东医科大学录取。 40年来,三哥已经成为一代又一代莘莘

5、学子的楷模和精 神领袖。上大学是人们改变命运、特别是农村人改变命运的 有效途径,很多农村孩子渴望通过高考跳出农门。“朝为田 舍郎,暮登天子堂”。“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 知”。“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 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三哥考取大学的成功,点燃了一代 又一代莘莘学子上大学的梦想,增添了一代又一代莘莘学子 考大学的信心和力量。我们村以及邻村陆陆续续地有人考上 了大学或中专。 据三哥回忆,三哥去合肥工业大学报到的前一天晚上, 天已经很晚了,待到为三哥送行的乡亲们都走了之后,一个 身体瘦弱的男孩小心翼翼地走到三哥面前,战战兢兢地从口 袋里掏出四个煮熟的鸡蛋塞给了三哥。

6、男孩的爷爷是地主, 长期受批斗,上大学之类的“好事”根本轮不到他家,他很 自卑,也很封闭。三哥和他谈了很多很多三哥考取大学 的实例加之对他的开导和鼓励,对他的心灵触动很大,使他 看到了光明和希望,也让他真正相信了考大学是按成绩不是 按“成分”录取的考试政策。随后,他发奋苦读,终于在 1981年考取了心仪的学校,再后来,这个男孩成为一名身家 数亿元的知名企业家。 多年来,三哥已经成为当地一个响当当的品牌、一个标 志性的人物,是众多学生的偶像,成为老师教育督促学生、 家长教育督促孩子的榜样和例子。40年过去了,人们谈论起 来,仍然津津乐道。山窝里飞出金凤凰 忆三哥参加高考那些事傅先河/区检察院一个

7、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山东周易研究会副会长于介 川老师,于老师断断续续地向我介绍了周易的知识,特 别是得到于老师所著的易海拾珍一书,开始了系统的学 习,认识到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虽历经磨难而不衰,有 着顽强的生命力,与自己从小接受的一些教育有很大不同, 真正揭示了宇宙人生的大道,是中华民族的灵魂,中国人的 根,是我们的精神家园。 一、何谓周易 周易一书,最早记载于左传。从汉代开始被尊 为经,称为易经。学术界认为易经成书于商末周 初,传说是天下第一王伏羲一画开天,画了八卦。数千年 后,当时尚为商朝诸侯的周文王被商纣王囚禁在羑里,文王 在狱中将八卦演为六十四卦,又对卦、爻分别进行了解释, 形成了卦

8、辞和爻辞。学界有研究认为,夏朝尚鬼,商朝尚 巫,商周时代设立专司卜筮的巫官,每遇战争、重大事项等 决策,便有巫官通过占筮预测。每次预测、决策实践过程, 便用最早的甲骨文进行记载,经过几百年积累、整理,便形 成了后来的卦爻辞。至于此书作者学界至今仍无定论。又经 过了几百年,到了春秋时代鲁国孔子“五十以学易”,读至 “韦编三绝”,写出了学习易经的心得体会报告,即为 易传。愚以为,根据孔子“信而好古、述而不作”的一 贯风格,易传实际应为孔门弟子,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对 易经进行注解,进而形成。因此,汉书艺文志上 讲,周易的形成是“人更三圣、世历三古。”因古时称 伏羲时为上古,文王时为中古,孔子时为近古,

9、三人又同为 “圣人”。 周易这部典籍,从其形成到流传,经历了易 经、易传和历代易学三个阶段。古代典籍大都有经有 传,传是对经的解释,解说经和传为学,即为经学。 周易究竟是什么样的书?从春秋时代开始便争论不 休,直到今日仍在争论。如有人认为他是占卜算命的书,有 人则认为是讲哲理的书,还有人认为是一部天文学或数学, 有人说是一部电子计算机,所以众说纷纭。朱伯崑先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易学家)从经、传、学等三个方面谈了 周易这一典籍的性质。 1、易经原本占筮典籍 易经中经的部分,宋朝朱熹提出“易本卜筮之书” 这一论断。朱熹此说是针对两汉以来的易学家视周易为 穷理尽性之书而发的。按古代文献和近代出

10、土文物提供的资 料,上古算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卜和占,卜即龟卜,将龟 甲和兽骨钻孔,以火烤之,以其周围呈现的裂纹形状,推断 所问之事的吉凶,将其吉凶断语所卜之事刻在甲骨上,即是 “卜辞”。卜法于商代已很流行。到了周朝,除龟卜外,又 增加了以蓍草数目变化的程序,得出某一卦象,代替卜兆, 推测吉凶,此种算命的方法,称为“筮或占筮”。依据筮法 判断所问之事的吉凶辞句,称为筮辞。据周礼天官记 载,周朝流行的筮法,又称为易,取蓍数和卦象变易之义, 有三种:周易、连山、归藏。现在流传下来的 只有周易一种,将其卦象和筮辞编辑成书,即是周易。 此书成于西周时期,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便于算命时检查,作 为判断吉凶的

11、依据。 易经虽为占筮的典籍,但在中华文明史上有其重要 意义,筮法同卜法比较,同为算命,但又有不同处,其一, 龟卜所依据的象即卜筮,乃自然成纹,无逻辑的结构,而占 筮所依据的卦象,由奇偶二画成阴阳二爻排列组合而成,基 于数学演绎法则、八卦和六十四卦中相互对称,又相转化, 因此卦象具有逻辑思维和逻辑结构。其二,卜法求得其龟 兆,凭钻火烤,唯听命于偶然,而筮法求得其卦象,靠蓍草 数目的推算,而推算的过程又有一定的程序,有其法则可以遵循。其三,卜法的卜辞只是将所谓天神的启示记录下来, 实际出于卜者的神秘直觉,而筮法则依易经一书中的卦 爻象和卦爻辞所说的事项,推论所问之事的吉凶,具有类推 逻辑推理的因素

12、。其四,卜辞中关于吉凶祸福的断语,吉凶 界限分明,而且不可改变。而周易中的卦爻辞,就其吉 凶断语说,增加了“悔”、“吝”、“咎”、“无咎”等, 表示筮得之卦,虽不吉利,但通过问者的自我反思或警惕, 可以转祸为福,化凶为吉。所以卦爻辞中许多名句含有劝戒 之义,反映了先民求生的志向及其经验教训。以上四点表 明,易经作为上古时代算命的典籍,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性,不是一切听命于天意,显然是我先民理性思维发展的产 物。此种卜问吉凶的方式,确实是一种文明的创造,这是世 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化所没有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处于 困境和逆境时,企图摆脱不幸命运的忧患意识和生存智慧。 就易经一书的结构说,其中蕴含着

13、象、数、辞、义四种 观念,象指卦爻象,数指九六之数,辞指卦爻句,义指卦象 和卦爻辞的涵义。此四种观念结合在一起,又为后人观察和 解释世界提供了重要范畴。总之,易经这部典籍,由于 具有理性思维的内容,终于成为中国哲学和中华民族思维方 式的先声,被称为“大道之源”。 2、易传为穷理尽性之书 易传乃解释周易的著作,汉朝人称为“十 翼”,即彖(上、下)、象(上、下)、系辞(上、 下)、文言、说卦、序卦、杂卦共七种。 易传同易经比较,总的倾向是将易经作为占筮 的典籍,引向了哲理化的道路,如宋朝朱熹所说“始因其吉 凶训戒之意而推说其义理以解之”。此种解易的学风,其开 端是孔子,视周易为迁善改过之书,后来,

14、进一步予卦 爻辞以及筮法以哲理性的解释,使周易的内容理论化、 系统化,从而形成易传各部分文献。因此,从整体上 看,乃哲学著作,用古代易学者的话说,乃穷理尽性之书, 既言天道,又言人事。从占问吉凶祸福,到阐发哲理,这在 思想史上是一大进步。 易 传 所 说 的 理 论 , 概 括 起 来 主 要 有 : 其 一 , 彖、象二传解释卦卜象和卦爻辞,追求二者之间的 内在联系,即后来被称为“象辞相应之理”。周易中某 一卦爻象下系之以某卦爻辞,有无逻辑的联系或遵循的法则 一直被看成是易经的奥秘之一,历代易学家都企图揭示 这一奥秘。二传的作者由于追求易传内容的系统性,提 出了许多体例,如取象说、当位说、中

15、位说、往来说、承乘 说等,企图说明象辞之间存在着逻辑上的联系。其二,系 辞和说卦等传,提出许多易学和哲学范畴,解说周 易一书的原理原则。如阴阳、刚柔、健顺、三才、位、 中、时;太极、两仪、四象;象、数、意、神、几;道、 器,形而上和形而下;阖辟、动静、消息、日新、太和等 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通过对奇偶二画和卦爻象的解释,提出 了阴阳变易的法则和阴阳相济的理论。它所提出的范畴和命 题对中国哲学的发展起了重大影响。其三,文言传,通 过对乾坤两卦的解释,着重阐发了儒家的伦理学说,如四德 说,天人合一说、中道观,进德修业说等,成为儒家人生哲 学的内容之一。其四,序卦和杂卦探讨了周易 六十四卦之间的逻辑联

16、系,企图说明六十四卦的卦象和卦义 是一完整的体系。或相因、或相反,联结成一系列,作为观 察事物变化过程的模式。 总之,易传通过对筮法以及卦爻象和卦爻辞的解 释,将古代占筮典籍升华为哲学典籍,标志着先秦时期理性 思维能力的高度发展。其所提出的理论思维,如整体性原 则、变易性原则、阴阳互补原则、和谐与均衡原则,象意合 一与象数合一原则,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更加熠熠生 辉。 3、周易经传的研究发展成为易学 从汉朝开始,随着儒家经学的确立,易经被奉为儒 家经典,出现了一批经师专门研究周易的经传,或作注 释,或阐发义理,于是形成了易学。汉代以后,又经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