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93959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三)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真题汇编试卷(三)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 )。(湘潭市)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株洲市荷塘区)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3. 班主任工作是从( )开始的。(江苏省)A评定学生操行 B教育个别学生C了解

2、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 )。(株洲市荷塘区)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 )。(广州市番禺区)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C尊重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山西省)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 )。(广州市)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 )的特征进行。(浙江省)A

3、.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广东省)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 )。(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 )。(哈尔滨市)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

4、较 D.变式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 )。(西安市)A.世界观 B.形象思维C.想象 D.表象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 )。(河南新乡)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 )。(株洲市荷塘区)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 )。(杭州市)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

5、.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空 1 分,共 15 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1. 校园文化包括_、_和_。(贵州省)2. 1993 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海南省)3. 幼儿总是通过动作才能进行思考,这处于_阶段。(黑龙江省)4. 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是_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_的关系。(广州市番禺区)5. _是独立于精神分析和认知行为主义理论的“第三力量”。(海南省)6. 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在学生不注意参与学习时突然加重语气或提高声调的现象,教师采用这种手段的目的是为了引起学生的_。(湖南省)7. 循序渐进原则要遵

6、循学科_和学生的_ 。(郑州东区)8. _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江苏省)9. 从课程价值观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可以归结到“公平发展”与_关系的层面。(海南省)10. 小明拿了一个商店的水果刀,别的同学发现举报给老师,于是老师把小明叫到办公室,问:“听说你拿了别人的东西,那你告诉老师你这是第几次了?”小明回答:“已经是第五次了!”老师问:“你为什么不能改掉呢?”他说:“我总是管不住自己!”那么这个老师应该采用_去帮助小明。(山西省晋城市)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7、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1.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所以必须无条件地服从教师的指挥。(河南新乡) ( )2. “知之深,则爱之切”说明情感过程依附于认识过程。(江苏省)( )3. 情感情绪两极性是指人的情绪情感往往表现为对立的两个极端。(云南省)( )4. 一个小学生对数学很感兴趣,数学成绩很高,他学习数学的学习动机属于外在动机。(浙江省) ( )5. 苛勒的顿悟说与桑代克的试误说是相互独立与排斥的。(湖北省武汉市)( )6. 心境是指个体一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云南省)( )7. 社会生产方式是确立教育目的的

8、客观依据,因此,教育目的就应该仅仅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河南新乡)( )8. “侧耳倾听”、“举目凝视”、“屏息”等现象都是注意的外部表现。(浙江省)( )9. 中小学的教育任务是升入高一级的学校。(郑州东区)( )10.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的价值与功能主要通过受教育者的发展来实现。(广州市)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3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5 分)1. 如何在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江苏省)2. 简述当前课程评价发展的基本特征。(湖北省)3. 教育平等的涵义是什么?(广东省)五、论述题(本大题共 3 小题,每题 10 分,共 30 分)1. “课程是学生的精

9、神食粮,课程内容的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智力、品格、体质的发展。”试从这一基本观点出发,阐述课程及课程改革对学生发展的重大意义。(广东省)2. 结合教学实际说明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复习?(河南省)3.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说明我们应树立什么教育理念?(江西省)六、案例分析(15 分)珍妮是个总爱低着头、很忧郁的小女孩,因为她一直觉得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老师想了个办法,一天,老师带她到饰物店去买了只绿色蝴蝶结,店主不断赞美她戴上蝴蝶结挺漂亮,珍妮虽不信,但是挺高兴,不由昂起了头,急于让大家看看,出门与人撞了一下,把蝴蝶结撞掉了都不知道。老师也夸她,“珍妮,你昂起头来真美!”老师爱抚地拍拍

10、她的肩说。那一天,她得到了许多人的赞美。她心想一定是蝴蝶结的功劳。从此以后,她一直都不肯把蝴蝶结摘掉(她一直以为蝴蝶结都在头上),每天都昂起头开心地走路。(江西省)结合所学的教育学、心理学内容,试对上述案例作出分析。真题汇编(三)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答案】C。解析: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创设的情境一般包括生活展现的情境、图画再现的情境、实物演示的情境、音乐渲染的情境、言语描述的情境等。2.【答案】B。解析: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洛克在他

11、的教育漫话一书中提出了“白板说”,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卢梭在其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人的本性是善的;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3.【答案】C。解析: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内容非常多,主要有八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档案、个别教育、班会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影响、操行评定、写好工作计划与总结。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特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4.【答案】D。解析:想象是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从它与现实的关系,可分为幻想、理想和空想。5.【答案】D。解析: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低是生理需要,最高是自我实现的需要。6.

12、【答案】C。解析:传统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及以课堂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赫尔巴特;现代教育认为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及以活动为中心,其代表人物是杜威。7.【答案】A。解析:合作模式最能体现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8.【答案】B。解析:儿童的各种生理和心理能力的发展、成熟,虽然依赖于明确分化的生理机能的作用,但在总体发展水平方面,却又表现出一定的机能互补性特点,以协调人的各种能力,使其尽可能地适应自己的生活环境。这种协调性,是具有生理缺陷的儿童发展的重要保障,使这些儿童不至于因某种生理机能的缺陷,而严重地阻碍其整体发展水平的实现。这一规律,也是对残疾儿童进行教育的重

13、要依据。9.【答案】D。解析:榜样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为:桃树李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体现了榜样法。10.【答案】C。解析:负强化是通过消除或中止厌恶、不愉快刺激来增强反应频率。11.【答案】D。解析:变式练习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必要条件,它是指在其他教学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变化概念和规则的例证。12.【答案】C。解析:理想和空想都属于想象。13.【答案】A。解析:班主任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这种了解方式

14、最为直接,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学生的真实状态,是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14.【答案】B。解析:“乐”强调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情感体验。15.【答案】B。解析:各学科知识共同构架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这体现了学习的渗透性。二、填空题1.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直觉动作思维 4.平等;相互促进5.人本主义心理学 6.无意注意7.内在的逻辑性;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8.课程标准;过程与方法9“个性发展” 10.系统脱敏疗法三、判断题1.【答案】。解析:该观点只强调了学生是教育的对象,而忽视了学生是自我教育与发展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的作用。2.【答案】。解析:这句话在心理学理论中说明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是密切联系的,认识过程是产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情感过程又对认识过程具有反作用。3.【答案】。4.【答案】。解析:因感兴趣而学属于内在动机。5.【答案】。解析:顿悟说认为学习不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而是突然的顿悟。试误说认为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两者有对立,但是均属于认知学习理论,并不是相互排斥。6.【答案】。解析:激情是指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