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疗评估(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9395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诊疗评估(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诊疗评估(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诊疗评估(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诊疗评估(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诊疗评估(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诊疗评估(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诊疗评估(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口僻口僻20093 分析: 口僻之风寒阻络证证见:突然口眼歪斜, ,耳后疼痛、面部发紧,眼睑闭合不全,伴恶风寒、 发热、肌肉酸痛,苔薄白,脉浮紧。治以祛风散寒,解表通络,方用小续命汤合牵正散加 减。 分析:本证多因外感风寒乘虚入侵面部经络,以致经筋功能失调,筋肉失于约束。风为阳 邪,多燥,且素问太阴阳明论中:“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 灵枢经筋中提到: “足之阳明,手之太阳,筋急则口目为僻,眦急不能卒视。”而故治疗时应加以疏风解表, 宣通筋脉之葛根,葛根辛散发表,长于缓解外邪郁阻,经气不利,又可生津缓解筋脉失养 致筋脉拘急。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5060 岁之间 5 人;女性,506

2、0 岁之间 5 人,A 组选男性病人两人, 女性病人两人,给予小续命汤合牵正散加减治疗;B 组男性三人,女性三人,给予小续命 汤合牵正散加葛根应用治疗。经对比治疗:B 组病人治疗效果明显优于 A 组,年龄越小效 果越好,疗程越短。 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口僻原诊疗方案中风寒阻络证治法方药中加入葛根 15g 应用。20096 分析: 口僻之风热阻络证见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额纹消失,伴口苦咽干、肌肉酸痛, 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浮数。治以祛风清热,解表通络,方药大秦艽汤。分析本证多因风 热侵袭,燥热伤津,风邪入侵筋脉,筋脉失养,面部筋肉挛急,热胜肿痛。 灵枢经筋 中提到:“卒口僻,

3、急者目不合,热则筋纵,目不开。”治疗中应加用清热柔筋,疏经止痛 之白芍、葛根应用。白芍味苦性寒,善于清热养血柔肝疏筋;葛根辛散发表,长于缓解外 邪郁阻,经气不利,又可生津缓解筋脉失养致筋脉拘急。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2030 岁 3 人;5060 岁 2 人;女性 2030 岁 3 人;50-60 岁 2 人。 A 组:男性 2030 岁 1 人;5060 岁 1 人;女性 2030 岁 1 人;50-60 岁 1 人;B 组: 男性 2030 岁 2 人;5060 岁 1 人;女性 2030 岁 2 人;50-60 岁 1 人。A 组给予大 秦艽汤应用;B 组给予大秦艽汤加白芍 15

4、g,葛根 15g 应用。经对比发现:2030 岁患者 疗效优于 5060 岁患者;B 组疗效优于 A 组。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口僻原诊疗方案中风热阻络证治法方药中加入白芍 15g,葛根 15g 应 用。20099 分析:口僻之瘀血阻络证见口眼歪斜,面肌不仁,日久不愈,大便不通,舌质紫暗,脉沉 滞或细涩。治以活血通络,方药通窍活血汤加减。分析本病证多见于患病日久难愈,本病 多属阳明经病,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经气日久不利则气虚,推动无力致脉络瘀滞不通。 故血瘀之初应与气虚相关,气虚则痰瘀内生,治疗以补阳还五汤加搜风通络药物治疗更能缓解病情。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70 岁

5、5 人,女性 5070 岁 5 人;A 组:男性 2 人,女性 2 人;B 组: 男性 3 人;女性 3 人。A 组给予通窍活血汤加减应用,B 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蜈蚣 3g,葛 根 15g。经对比发现: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口僻原诊疗方案中瘀血阻络证治法方药中加入蜈蚣 3g,,葛根 15g 应 用。200912 分析: 口僻另有症见口眼歪斜,面色红赤,口气秽浊,口干口苦,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者,辨证为湿热内蕴证,多为阳明热胜之症,应治以清热化湿,和胃通络之法,可 选用伤寒论之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减为方。本症多与风痰阻络证相兼出现,故多与牵 正

6、散合用治疗。若遇本证只以牵正散加减治疗则收效欠佳。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60 岁 5 人,女性 5060 岁 5 人;A 组:男性 2 人,女性 2 人;B 组: 男性 3 人;女性 3 人。本证多见体格偏胖之人,A 组给予牵正散加羌活 10g,川芎 10g, 甘草 6g,葛根 15g,红花 9g,治疗,B 组给予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牵正散加栀子 10g 黄连 10g 甘草 6g 治疗。经对比发现: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口僻原诊疗方案中增加湿热内蕴证型,治以清热化湿,和胃通络, 方药以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牵正散加栀子 10g,黄连 10,甘草

7、6g。眩晕眩晕20093 分析: 眩晕之风火上扰证证见头晕涨痛,烦躁易怒,面赤耳鸣,多梦少寐,口干口苦,舌红苔黄, 脉弦数。治以清火息风,平肝潜阳,方药以天麻钩藤饮加减。眩晕多为本虚标实,本证型 为阳盛火旺或虚阳上亢所致,多有阴精不足之表现,故在治疗中加以滋阴潜阳之龟甲以增 加疗效。龟甲咸甘性平,具有滋阴潜阳之功,可清肝经上炎之火,可平上浮之虚阳。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B 组给予天麻钩藤饮加龟甲 15g 加减治疗。经对比发现:B

8、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眩晕原诊疗方案中风火上扰型治法方药中加用龟甲 15g。20096 分析:眩晕从肝论治,但也有“无痰不作眩”之说,脾虚失运,则湿聚生痰,痰阻中焦而使清阳 不生、浊阴不降而发病, 金匮要略中说“必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症 见实证,其本为虚实夹杂,治疗以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同时,应注意郁久化热之象, 加用竹茹,黄连,并配以清肝热利湿之车前子、泽泻,将阻滞之痰浊从小便而去。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60 岁 10 人,女性 506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 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9、 人。A 组给予方案中之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应用;B 组给予半夏 白术天麻汤加竹茹 15g,黄连 15g,车前子 30g,泽泻 10g。经对比发现:B 组患者疗效明 显优于 A 组。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眩晕原诊疗方案中痰浊中阻型治法方药中加用竹茹 15g,黄连 15g, 车前子 30g,泽泻 10g。20099 分析: 眩晕之阴虚阳亢型症见头晕目涩,心烦失眠,多梦,面赤,耳鸣,盗汗,手足心热,口干, 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细弦。本证多为肾精不足致髓海空虚,发为眩晕。如灵枢.海论言: “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而肾阴素亏,水不涵木, 则肝阳上亢,肝风内动,亦可发

10、为眩晕。故治疗中除以滋阴平肝之杞菊地黄丸外,应加以 补肾精潜肝阳之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杞菊地黄丸加减应用;B 组给予杞菊地黄丸加鳖甲 10g,制首乌 15g,怀牛膝 15g,知母 10g。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疗程 更短。 整改: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于眩晕原诊疗方案中阴虚阳亢型治法方药中加用鳖甲 10g,制首乌 15g,怀牛膝 15g,知母 10g。200912 分析: 眩晕之中气不足型症见头晕乏力,气短

11、喜卧,劳累后加重,倦怠懒言,自汗,面色苍白无 华,纳呆便溏,舌淡苔白,脉细弱。本证多为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而发病。正如灵 枢口问中所说的“上气不足,脑为之不满,耳为之苦鸣,头为之苦倾,目为之眩。” 而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更多见兼有呕吐恶心,舌暗苔厚腻者,故治疗时要加用化痰祛湿活血 之药,疗效更佳。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 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B 组给予补中益气合法半夏 10g,川芎 10 g 加减。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 鉴

12、于以上评估结果,于眩晕原诊疗方案中中气不足型治法方药中加用法半夏 10g,川芎 10 g 加减。中风:中风:20093 分析:中风中脏腑之闭证:痰火瘀闭证症见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牙关紧闭,口噤不 开,两手握固,大小便闭,肢体强痉还有面赤身热,气粗口臭,躁扰不宁,苔黄腻, 脉弦滑数。若痰热阻于气道,喉间痰鸣辘辘时,可急给予鲜竹沥,安宫牛黄丸治疗, 以清化痰热,醒神开窍。可明显减轻症状,减少发热,积极促醒。竹沥甘寒滑利,善 清热滑痰,药力颇强,为治痰热蒙蔽清窍之佳品。而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豁痰 开窍之效,为治疗高热神昏、中风痰迷的要药。二药合用则可减少本证之危重变 证。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

13、: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 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羚羊钩藤汤加减配合西医化痰药物治疗,B 组 给予羚羊钩藤汤合鲜竹沥、安宫牛黄丸加减治疗。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在治疗痰火瘀闭时,若出现痰热阻于气道之征象时,应立既给予 鲜竹沥合安宫牛黄丸治疗。20096 分析:中经络之风痰入络证,症见手足麻木,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口角流 涎,舌强语蹇,甚则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浮数。治以祛风化痰通络,方药以化痰 通络汤加减。本证主要为肝风夹痰,横窜经络

14、,血脉瘀阻,气血不能濡养机体,窍道 不利,则表现为中经络之症。治疗中还应加以祛痰开窍之品,石菖蒲辛散温通,芳香 走窜,善化痰湿,开窍闭;远制辛开苦泄,生用质重镇潜,平肝潜阳,二者合用共奏 化痰开窍平肝之效。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60 岁 10 人,女性 506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 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化痰通络汤加减应用;B 组给予化痰通络汤合 石菖蒲 15g,远志 6g 加减应用。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在治疗中经络之风痰入络证时加用石菖蒲 15g,远志 6g 应用

15、。20099 分析:中风恢复期之肝肾亏虚证症见半身不遂,患肢拘挛僵硬,伴肌肉萎缩,舌强不 语,舌红,脉沉细。多为肝肾亏虚,阴血不足,筋脉失养所致。治以滋补肝肾。方药 为地黄饮子加减治疗。但本证主要病机为筋脉失养,单用地黄饮子主要滋肾阴,补肾 阳,开窍化痰,用于下元虚衰之证。缺少补益精血荣养筋脉之品协助治疗,故加用左 归丸治疗效果更理想。左归丸功专滋补肝肾真阴,补益精血,濡养筋脉。二方合用共 补肝肾,荣养筋脉。 总结与评估:疗效评估: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 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地黄饮子加减治疗

16、;B 组给予左归丸合地黄饮 子加减治疗。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在治疗中风恢复期之肝肾亏虚证时用地黄饮子与左归丸合用,效 果较好。200912 分析: 中风中经络之阴虚风动证症见:平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突然发生口眼歪斜,言语 不利,甚则半身不遂,伴有肢体抽搐,舌红苔腻,脉弦细数。治以滋阴潜阳,熄风通 络。方以镇肝熄风汤加减。本证病机应为阴虚阳浮,阳气聚集而不归元,表现为真阳 虚衰的症候,应为阴阳两虚之证,故治疗中应加用补元阳之品,亦可论为阴中求阳之 说。方中牛膝可引火下行,再加少量肉桂可引火归元,与阴中求阳。 总结与评估 疗效评估:男性 50-70 岁 10 人,女性 5070 岁 10 人;A 组:男性选 5 人,女性 5 人; B 组:男性 5 人,女性 5 人;A 组给予镇肝熄风汤加减治疗,B 组给予镇肝熄风汤加 肉桂 3g 治疗,经对比发现 B 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 A 组。 整改措施: 鉴于以上评估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