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 by yh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93828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 by yh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内科学 by yh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内科学 by yh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内科学 by yh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内科学 by yh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 by yh》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 by yh(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科学重点内科学重点 仅供参考仅供参考 1、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而引起的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在海平面、静息状态下呼吸空气,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伴或不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 50mmHg。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3、气胸:胸膜腔是不含气体的密闭的潜在性腔隙,当气体进入胸膜腔造成积气的状态,称为气胸。4、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5、急性心力衰竭(AHF):是

2、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心排血量显著、急骤降低导致的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淤血综合征。6、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指左心衰患者在熟睡后突然憋醒,被迫采取坐位,呼吸深快,重者可有哮鸣音,又称为“心源性哮喘” 。7、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黏液样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狭窄或关闭不全。8、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由于溃疡形成与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而得名,溃疡的黏膜缺损超过黏膜肌层。 (复合性:胃和十二指肠均发生;多发性:胃或十二指肠发生 2处或以上的溃疡)9、消化道出血:以屈氏韧带为界,其上的

3、消化道出血称上消化道出血,其下的消化道出血称下消化道出血。10、肝硬化:是由不同病因长期损害肝脏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其特点是慢性、进行性、弥漫性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诱发广泛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假小叶,逐渐造成肝脏结构不可逆改变。11、炎症性肠病:专指病因未明的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12、肾病综合征:是因多种肾脏病理损害所致的具有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浮肿等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13、蛋白尿:每日尿蛋白持续超过 150mg 或尿蛋白/肌酐比率(PCR)200mg/g 称为蛋白尿。14、慢性肾衰竭(CKD):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病史3 个

4、月) ,包括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 GFR下降(GFR60ml/min) 。15、缺铁性贫血:缺铁引起的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及相关的缺铁异常,是血红素合成异常性贫血中的一种。16、再生障碍性贫血:通常指原发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综合征,病因不明。17、Graves 病(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以甲状腺毒症、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胫前黏液性水肿为临床症状的一种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18、黎明现象:即夜间血糖控制良好,也无低血糖发生,仅于黎明短时间内出现高血糖,可能由于清晨皮质醇、生长激素等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多所致。19、Som

5、ogyi 效应:即在夜间曾有低血糖,在睡眠中未被察觉,但导致体内胰岛素拮抗素激素分泌增加,继而发生低血糖后的反跳性高血糖。2、选择、填空?1、肺炎痰X 线表现肺炎链球菌铁锈色痰肺叶或肺段实变、无空洞、可伴胸腔积液金黄色葡萄球菌脓性痰肺叶或小叶浸润、早期空洞、脓胸,可见液气囊腔肺炎克雷伯杆菌砖红色胶冻状痰肺叶或肺段实变、蜂窝状脓肿、叶间隙下坠2、支气管扩张症状:慢性咳嗽、咳痰反复咯血反复肺部感染慢性感染中毒症状体征:杵状指肺气肿肺心病X 线:“双轨征” “环形阴影”3、肺结核分类:原发型肺结核: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继发型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其他结合菌素试验:试验后 4872 小时记录,硬结5

6、mm 为阳性抗结合药物对 A 菌群作用强弱依次为:异烟肼链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B 和 C 菌群由于处于半静止状态,抗结核药物作用相对较差,有“顽固菌”之称。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分级 (FEV1/FVC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分级程度分级标准I 级轻度FEV1/FVC7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中度FEV1/FVC70%、50%FEV18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重度FEV1/FVC70%、30%FEV150%预计值、有或无慢性咳嗽、咳痰症状级极重度FEV1/FVC70%、FEV130%预计值 或 FEV150%,伴慢性呼吸衰竭5、非急性发作

7、期哮喘控制水平分级临床症状控制(满足所有以下情况)日间症状无(或2 次/周)活动受限无夜间症状/憋醒无对缓解药物治疗/急救治疗的需要无(或2 次/周)肺功能(PEF 或 FEV1)正常急性发作无6、特发性肺纤维化起病:致病因子导致的肺泡上皮的慢性损伤、炎症介质和纤维增生修复过程,最终导致肺纤维化X 线:胸片显示双肺弥漫的网格状或网格小结节状浸润影,以双肺下和外周明显实验室检查:非特异性,血沉加快、血乳酸脱氢酶增高和免疫球蛋白增高。7、漏出液与渗出液鉴别鉴别要点漏出液渗出液原因非炎症所致炎症、肿瘤、化学或物理性刺激外观淡黄,浆液性不定,可为血性、脓性、乳糜性等透明度透明或微混多混浊比重低于 1.

8、018高于 1.018凝固不自凝能自凝黏蛋白定性阴性阳性蛋白定量25g/L30g/L药名抑菌作用机制主要不良反应异烟肼DNA 合成周围神经炎、偶有肝功能损害利福平mRNA 合成肝功能损害、过敏反应链霉素蛋白合成听力障碍、眩晕、肾功能损害吡嗪酰胺吡嗪酸抑菌胃肠不适、肝功能损害、高尿酸血症、关节痛乙胺丁醇RNA 合成视神经炎葡萄糖定量与血糖相近常低于血糖水平细胞计数常100106/L常500106/L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间皮质细胞为主根据不同病因分为以中性细胞或淋巴细胞为主细菌学检测阴性可以找到病原菌积液/血清总蛋白0.50.5积液/血清 LDH 比值0.60.6LDH200IU200IU8、肺癌

9、直接压迫或转移至纵膈淋巴结压迫喉返神经(多见左侧) ,可发生声音嘶哑。9、气胸的分类:闭合性(单纯性)交通性(开放性)张力性(高压性)10、呼吸衰竭机制:肺通气不足弥散障碍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内动脉-静脉解剖分流增加氧耗量增加11、NY 心功能分级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日常活动量不受限,一般活动部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野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12、左心衰症

10、状:(1)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2)咳嗽、咳痰、咯血(3)乏力、疲倦、头晕、心慌(4)少尿及肾功能损害症状13、右心衰体征:水肿:首先出现身体最低位,对称可压陷性水肿颈静脉征肝脏肿大心脏体征14、心房颤动特点:第一心音强弱不等 心律绝对不规则 脉搏短绌心电图特点:P 波消失,代之以 f 波 PR 间期绝对不规则 QRS 波群正常15、房扑心电图特点:P 波消失、代之以规律的锯齿状扑动波 心房率 250350 次/分 心室率规则或不规则,房室传导比例常为 2:1、4:1. QRS 波群形正常呈室上型,也可伴室内差性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16、室性期

11、前收缩心电图特点:提前出线的 QRS 波群前无相关 P 波 QRS 宽大畸形,时限0.12S ST 段与 T 波的方向与 QRS 主波方向相反 完全性代偿间歇17、室速心电图特点:3 个或 3 个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缩连续出现 心室率 100250 次,节律可略不规律QRS 波宽大畸形,时限0.12S,ST-T 波方向与 QRS 波群主波方向相反P、QRS 无固定关系,形成房室分离 心室夺获与室性融合是确诊室速的主要依据18、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点一度:PR 间期0.20S二度:型:PR 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 P 波后脱漏 QRS 波型:PR 间期正常,部分 P 波后无 QRS 波三度:PP 与

12、RR 间期间隔各有其固定规律,两各自独立、互不相关 心房率心室率 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心室率约为 4060 次。19、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特征性改变:宽而深的 Q 波或 QS 波,反映心肌坏死 ST 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型,反映心肌损伤 T 波倒置,反映心肌缺血 (附:下壁心肌梗死出现改变的心电图导联是、aVF,前间壁心肌梗死出现改变的心电图导联为 V1V3)20、心肌梗死并发症: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心脏破裂 栓塞 心室壁瘤 心肌梗死后综合征21、二尖瓣狭窄 (最常见病因:风湿热)正常二尖瓣口面积为 46cm; 轻度1.5cm中度1cm重度体征:二尖瓣面容 开瓣音 心尖区低调隆隆样舒张

13、中晚期杂音,局部不传导 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扩大的体征:Graham Steell 杂音 梨型心 二尖瓣 P 波:P 波0.12S,伴切迹22、呼吸困难、心绞痛和晕厥为典型主动脉狭窄常见的三联征23、缩窄性心包炎体征: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下肢水肿、心率增快,可见 Kussmaul 征。24、十二指肠溃疡(DU)多发生在球部,前壁比较常见;胃溃疡(GU)多在胃角和胃窦小弯。25、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不但可促进溃疡愈合,而且可预防溃疡复发,从而彻底治愈溃疡。复查应在根除 HP 治疗结束至少 4 周后进行。 (HP 定居于胃上皮细胞和其化生的肠上皮细胞)26、幽门管溃疡特点:胃酸分泌较高 上腹

14、痛的节律不明显 对药物治疗反应较差 呕吐较多见 较易发生幽门梗阻、出血、穿孔等并发症。27、老年性消化溃疡的特点:症状不典型 并发症多 复发率高 并发疾病多28、幽门梗阻临床表现:餐后上腹饱胀、上腹疼痛加重,伴有恶心、呕吐,大量呕吐后症状可改善,呕吐物含发酵酸性宿食。29、肝硬化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乙肝) ,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30、氮质血症:一般于一次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开始上升,约 2448 小时可达高峰,大多不超过14.3mmol/L,34 日后降至正常。31、出血程度的估计和周围循环状态判断:消化道出血510ml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 出血量50100ml 可出血黑便 胃内储积

15、250300ml 可引起呕血 不超过 400ml,不引起症状 400500ml,全身症状 超过 1000ml,可出现周围循环衰竭表现。32、紧急输血指征:改变体位出现晕厥、血压下降和心率加快 失血性休克 血红蛋白低于 70g/L 或血细胞比容低于 25%。 33、肾病综合征病理类型:微小病变型肾病:广泛的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增生 系膜毛细血管性肾小球肾炎:系膜细胞和系膜基质弥漫重度增生,可插入到肾小球基底膜和内皮细胞之间,使毛细血管袢呈“双轨征” 膜性肾病:早期仅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多数排列整齐和嗜复红小颗粒;进而又钉突形成,基底膜逐渐增厚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受累节段的硬化,相应的肾小管萎缩、肾间质纤维化。并发症:感染 血栓、栓塞并发症 急性肾衰竭 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34、尿路感染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革兰式阴性菌,其中以大肠埃希菌最为常见。35、慢性肾盂肾炎的诊断:除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之外,尚需要结合影像学及肾脏功能检查。肾外形凹凸不平,且双肾大小不等 静脉肾盂造影可见肾盂肾盏变形、缩短 持续性肾小球功能损害。 具备上述第、条中的任何一项再加第条可诊断36、鉴别肾前性及肾小管坏死(ATN)的尿液诊断标准诊断指标肾前性ATN尿沉渣透明管型棕色颗粒管型尿比重1.0201.010尿渗透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