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93572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思考题答案(人民版)4 4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1 1、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反映了由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的特征。 早期的城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而出现的,不光具有军事防御功能,而且是权力 和地位的象征,城的出现出反映了阶级对立尖锐化的社会现实,城内的居民可 能是比较富有的民族部落显贵。 7 7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守法制,其主要政治特点是:政治权力与 血缘关系相结合,形成严格的社会等级。 7 7 页阅读与思考:页阅读与思考:孔子认为西周在夏商两代基础上,形成了更为丰富多彩的 文化,提出要遵从西周的做法,表现出孔子对西周制度的推崇。

2、不能以此判定 孔子是主张倒退的人。从材料看他也肯定了西周在夏商基础上的改革。 1010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秦朝初期的“朝议”之风很盛,郡县制的推行、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制度的具体措施都是通过“朝议”形式提出和决定的。 “朝议”发挥了 大臣们的聪明才智,有利于保证决定的正确性。假如没有“朝议”形式,显然 不能有效发挥大臣们的作用。 1111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 等职官,分掌行政、兵事、监察职责;郡的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调动。 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一方面, “挟书律”是秦朝思想专制和暴政的集中表现。 “挟书律”破坏了文化,激化了社会

3、矛盾,是秦朝短命而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一方面, “挟书律”使儒学受到沉重打击,而汉代儒家思想居统治地位,东汉 学者大都是儒学者,因而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1212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后来的皇帝继承了这一特点,而且日益加强。一是皇帝独 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及皇权至上的皇帝制度能够满足统治者的私欲及权力 欲望,另一方面,以强权方式来巩固和加强自己“家天下”的统治。 1515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18 世纪以前的欧洲各国,其官员的选用办法,要么是君主 赐官制,要么是贵族世袭制。无论哪一种制度,都不可避免地导致任人唯亲, 进而引发吏治腐败,而且无论是哪一种制度,都使广大平民阶

4、级很难有机会参 与政治,极大地抑制了人才的发展。其合理性和公正性远远落后于“公开取士, 择优录取”的科举制。另外,科举制本身蕴涵的“政权开放,机会均等,公平 竞争”的原则,符合 18 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基本要求即平等与自由,故受推崇。 1616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腹里”包括山东、山西、河北和内蒙古等地,在那里设 置特别行政区划,主要是因为其战略地位重要,维系着京畿重地的安全,也与 元朝的民族等级划分有一定的关系。西藏和四川、青海等作为宣政院辖地,主 要是因为这些地区具有民族和宗教的特殊性。 1616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古代帝王集全国行政、经济、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独 断专制。 材料

5、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分宰相之权“即分散宰相权力。唐朝为了分散相权,采 取的主要措施有:三省长官同为宰相,设立政事堂,让品级较低的官员参;加2政事堂会议,身份等同于宰相。 1717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 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的教训。 1919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清代专制政治的强化,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 义萌芽的成长。自此,中国社会的发展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以致 无力抵抗外来侵略。 2020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丞相制度被废除,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内阁和军机处的设 置等。 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一是军机处总揽了全国军

6、政大权。二是皇帝通过军机处把 一切大权掌握在自己手中,在军机处发号施令。由此,军机处成为集军政大权 及将皇帝旨意直接下达百官的机构。 2121 页问题探讨:页问题探讨:1 1、一是历代王朝的统治者都确立皇帝制度,实行独裁统治, 并不断变革官僚制度及机构,强化皇权。二是历代王朝都注重进行地方行政机 构改革,加强了对边疆的统治,削弱了地方权力,将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 央对地方的控制。2 2、我国早期文明时代出现了王权,夏商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 西周推行分封制和守法制。秦统一后确立皇帝制度,在中央推行三公九卿制, 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建立起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汉承秦制,汉武帝时,为 加强皇权,建立

7、了中外朝制度,并确立了严密的监察制度。隋唐时三省六部完 善,宁朝设中书门下最高行政机构,又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明朝废中书 省、丞相,设内阁,君主专制大大加强。清雍正时增设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 了顶峰。 2626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鸦片战争后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政治上 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司法主权。经济上中国开始逐渐变成列强的商品销售 市场和原料产地,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开始沦为沭经济的附 庸,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变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2727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对美国而言,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使美国有了自己独 立的侵华政

8、策,实现了在列强瓜分中国过程中没能实现的目标。对中国来说, 使中国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深,形成了帝国主义列强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民 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2828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1 1、通过签订不平等条约方式割占;武装侵占;强占租借 地。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2、根本 原因是列强的侵略。原因:19 世纪以来,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开展,西方资本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要求对外侵略扩张。列强侵略使中国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使中国经济发

9、展面临困境,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出现。 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刺激列强掀起了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的瓜分中国的 狂潮。使中国面临着从半殖民地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使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3131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表中的数据反映了在黄海海战中,中日双方海军装备及兵力3相差不大,从战役的结果来看,中国的损失大于日本。 3333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从背景上看,义和团运动是在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局势下兴起的;从斗争的过程看,义和团战士不畏 强暴,英勇斗争。从意义上看,义和团运动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维护了国家主权,捍卫了民族尊严。

10、 3434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三元里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台湾人民的反割 台斗争,义和团运动。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一方面打击了列强,使其认识到: 中国人民具有强烈的反侵略精神,瓜分中国是不可能实现的;同时人民的斗争 也沉重地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打击了清政府的卖国政策,挽救了民族危机。 材料阅读与思考:材料阅读与思考:原因: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 殖民地的主要原因。清政府为了维护其统治,也坚决反对列强把中国变为其 殖民地。 3636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制造了“南京大屠杀”等许多惨案。违反国际公法,对 中国人实行细菌战和毒气战,用中国人做活人试验。对中国进

11、行掠夺。 3737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抗日救亡运动:指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掀起 的一切抵抗侵略、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挽救民族危亡的活动。斗争:组织 抗日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军队抵抗侵略。抵制日本的经济侵略。 要求抗日民主权利。学生运动。联合抗敌。 3939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为组织,包括各阶层人民参加的全民族抗战。 3939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敌强我弱,中国不能迅速取胜。由于日本是小国地小物少, 人少兵少,中国是大国, 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因此,日本也不能迅速战胜中 国。 4141 史学争鸣:史学争鸣:

12、中国人民的长期抗战对打败日本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人民 的抗日战争开始得最早、坚持时间最长、消灭日军最多,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既阻止了日军向北进攻苏联,又推迟了日军南进,推迟了太平洋战争的爆发, 阻止了日军与德军会师的意图,保证了美、苏、英“先欧后亚”方针的实施, 在避免两线作战、聚歼德国法西斯、支援盟军太平洋反日作战等方面,都发挥 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国的长期抗战拖垮了日本,1945 年日本经济处于全面崩 溃状态,再也无力发动大的战役。 美国的原子弹、苏联的出兵加速了日本的投降。 4141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中国人民抵抗着主要法西斯国家之一日本。中国人 民的抗日战争有力地配合了世界反

13、法西斯战争,同时,也是反法西战争重要战 区之一。 4242 页自我测评:页自我测评:1 1、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国共两党合抗战;中国人民的 正义战争得到国际援助。 2 2、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中国人民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最 终将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维护了国家的主权,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侵 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44242 页材料阅读与思考:页材料阅读与思考: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共同的敌人。1931 年 9 月即 开始对中国武装侵略,形成东方的战争策源地;1937 年 7 月,日本全面侵华, 中国人民举国奋战,单独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 发。中华民族虽然作

14、出了巨大牺牲,但牢牢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 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战场上配合的计划,使日本陆军的近一半(1942-1945 年平均数)身陷中国战场不能自拔,中国的抗战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 “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 略反攻的重要因素。至 1945 年,57 个师团的日军主力既不能回援太平洋和日 本本土,又无力进行大陆决战,只能在中国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 取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4343 页问题探讨:页问题探讨:1 1、英国在鸦片战争中与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首先打开 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甲午战

15、争后,日本与 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八国联军 侵华后与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2、三元里人民抗英,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邓世昌等人英勇抗敌,刘 永福等的反割台斗争,义和团抗击了八国联军。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组织了四 次大会战,中国共产党开辟敌后战场,从而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最终推动了 抗战的胜利。中国军民的抗战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 完整的英勇斗争精神。 4646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鸦片战争中,英国侵略者用炮舰打开中国的大门。鸦片战争 后,外国产品大量涌进中国,使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失去生计,

16、同时,清 政府为偿还战争赔款,加大对民众的剥削,促使中国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因 此,鸦片战争激化了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而民族矛盾又激化了阶 级矛盾。 4747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反映了太平天国领导人由传统意识向近代观念转变,反映了 他们要用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各种措施去振兴太平天国,但天朝 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在治理方针上并非是发展关系。 4848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没有。由于清政府与列强的双重压迫,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缺 乏充分发展的条件,如政策限制、社会意识落后、资金缺乏、市场狭小等。 4949 页学习思考页学习思考:1 1、纵观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结局往往有两种:一是成 为改朝换代的工具,二是被镇压而失败。 分散的小生产者的经济地位决定了 农民阶级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太平天国的领导人也不可能超越农民阶 级的狭隘性,提出科学的适应时代要求的反侵略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用 “拜上帝会”来组织群众,必然导致运动失败,特别是他们没有科学理论作指 导,容易骄傲自满、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