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3577979 上传时间:2017-08-08 格式:DOCX 页数:70 大小:57.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6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代数部分第一章:实数基础知识点:一、实数的分类:?正整数?整数零?有理数负整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实数? 正分数?分数?负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p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的形式,其中 p、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 q的重要特征。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 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 、sin45等。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

2、相反数。(1)实数 a的相反数是 -a; (2)a 和 b互为相反数?a+b=02、倒数:(1)实数 a(a0)的倒数是 1;(2)a 和 b 互为倒数?ab?1;(3)注意 0没有倒数 a3、绝对值:(1)一个数 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a,?a?0,?a,?a?0a?0 a?0(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4、n 次方根(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 a0,称?a 叫 a的平方根,a叫 a的算术平方根。(2)正数的平方根

3、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3)立方根:a 叫实数 a的立方根。(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 的立方根是 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三、实数与数轴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四、实数大小的比较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正数大于 0;负数小于 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五、实数的运算1、加法:(1)同号两

4、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2、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3、乘法:(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2)n 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 0,积就为 0;若 n个非 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4、除法:(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3)0 除以任何数都等于 0,

5、0 不能做被除数。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1、科学记数法:设 N0,则 N= a10(其中 1a10,n 为整数)。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 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例题:例 1、已知实数 a、b 在数轴上的

6、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a?b。 化简:a?a?b?b?a分析:从数轴上 a、b 两点的位置可以看到:a0,b0 且 a?b所以可得:解:原式?a?a?b?b?a?a例 2、若 a?(?),n34?33b?()3,433c?()?3,比较 a、b、c 的大小。 443?3?分析:a?()?1;b?1 且 b?0;c0;所以容易得出: 3?4?abc。解:略例 3、若 a?2b?2互为相反数,求 a+b的值分析:由绝对值非负特性,可知 a?2?0,a?2?b?2?0 b?2?0,所以只能是:a2=0,b+2=0,即 a=2,b= 2 ,所以 a+b=0 解:略例 4、已知 a与 b互为相反数,c

7、 与 d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1,求解:原式=0?1?1?022a?b?cd?m2的值。 m1?1?e?e?19941994? ?0.125 (2)?例 5、计算:(1)8?2?2?解:(1)原式=(8?0.125)1994?11994?111?11?e?e?e?e?e?e?e?e?=e?1?1 (2)原式=?e2?22?2?代数部分第二章:代数式基础知识点:一、代数式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3、代数式的分类:?单项式?整式?有理式多项式? 代数

8、式?分式?无理式?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1、概念(1)单项式:像 x、7、2xy,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2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3)同类项:所

9、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2、运算(1)整式的加减: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2)整式的乘除:幂的运算法则:其中 m、n 都是正整数同底数幂相乘:a?a?amnm?n;同底数幂相除:a?a?amn

10、m?n;幂的乘方:(am)n?amn 积的乘方:(ab)n?anbn。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乘法公式:平方差公式:(a?b)

11、(a?b)?a?b;完全平方公式:(a?b)?a?2ab?b,(a?b)?a?2ab?b三、因式分解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1)提取公因式法:ma?mb?mc?m(a?b?c)(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b?(a?b)(a?b);完全平方公式:a?2ab?b?(a?b)(3)十字相乘法:x?(a?b)x?ab?(x?a)(x?b)(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 ax?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则有: 222222222222222ax2?bx?

12、c?a(x?x1)(x?x2)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3)二次根式的除法:a?a(a?0,b?0) b二次根式运算的最终结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例题:一、因式分解:1、提公因式法:例 1、24a2(x?y)?6b2(y?x)分析:先提公因式,后用平方差公式解:略规律总结因式分解本着先提取,后公式等,但应把第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往往需要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因式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还能分解,应继续分

13、解。2、十字相乘法:例 2、(1)x?5x?36;(2)(x?y)2?4(x?y)?12分析:可看成是 x和(x+y)的二次三项式,先用十字相乘法,初步分解。解:略规律总结应用十字相乘法时,注意某一项可是单项的一字母,也可是某个多项式或整式,有时还需要连续用十字相乘法。3、分组分解法:例 3、x?2x?x?2分析:先分组,第一项和第二项一组,第三、第四项一组,后提取,再公式。解:略规律总结对多项式适当分组转化成基本方法因式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用提公因式,十字相乘法或公式法解题。4、求根公式法:例 4、x?5x?5 解:略二、式的运算巧用公式例 5、计算:(1?2322421212)?(1?)

14、 a?ba?b分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使分式运算简单化。解:略规律总结抓住三个乘法公式的特征,灵活运用,特别要掌握公式的几种变形,公式的逆用,掌握运用公式的技巧,使运算简便准确。2、化简求值:例 6、先化简,再求值:5x?(3x?5x)?(4y?7xy),其中 x= 1 y =1?2规律总结一定要先化到最简再代入求值,注意去括号的法则。3、分式的计算: 2222a?516?(?a?3) 2a?6a?3a2?9分析: a?3 可看成 ?解:略 a?3 例 7、化简规律总结分式计算过程中:(1)除法转化为乘法时,要倒转分子、分母;(2)注意负号4、根式计算例 8、已知最简二次根式 2b?1和

15、?b 是同类二次根式,求 b的值。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2b+1=7b。解:略规律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是中考必考内容,特别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及性质的运用是中考的主要考查内容。代数部分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基础知识点:一、方程有关概念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方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4、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二、一元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其中 x是未知数,

16、a、b 是已知数,a0)(2)一玩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其中 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a0)(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 1。(4)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2、一元二次方程(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bx?c?0(其中 x是未知数,a、b、c 是已知数,a0)(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如没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b?4ac当 0 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 =0 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 0,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