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

上传人:正** 文档编号:35767481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太阳最近的树(电子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1课课 题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1)授课日期授课日期教教 材材 分分 析析本文歌颂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歌颂了红柳对整个高原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同时也悲叹了红柳最终的不幸命运,既是一首赞歌,又 是一首悲歌。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这是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感 悟以及对人类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本文不难理解,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其深层含义,受到教育。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1、运用对比,体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

2、而深刻的思 想的写作特色。 3、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 句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重重 点点 难难 点点1、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 想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作者简介 生字词拼音课外作业:课外作业:抄写字词 完成学习指导用书积累运用 1,2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2教学过程:教

3、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02 年 3 月,北京刮起了自 1966 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沙 尘暴,其实现今的环境问题,很大程度上都是人类自己埋下 的内因。在 30 年前的西藏阿里,那里就发生着一场悲剧。 为什么说是悲剧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毕淑敏哑幸福中 的离太阳最近的树 ,来寻找一下答案。 同学们如果经常关注天气预报的话,就知道在北京经常 有一种现象:沙尘暴,现在的北京人正在饱受风沙之苦。这 些沙尘绝大部分来自蒙古、内蒙古。为什么会引起这种现象 呢?沙尘暴现象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但直接原因还是人为 无限度地过量开发砍伐、耕种、放牧等不合理活动,破坏了 植被。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成为人类的共识也就是短

4、短的这一 二十年时间。过去人们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肆意地破坏 环境以致今天受到环境的报负。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文章 就是描述多年以前人们破坏环境的行为。文章所叙述的情节是发生在阿里,本文的作者毕淑敏在 描述她第一次 16 岁时到阿里的行程时,说她从北京坐火车 出发,坐完了火车又坐汽车,光坐汽车就花了她 12 天的时 间,在后来 6 天的时间里,她坐在车里的感觉是汽车不是向 地面上的哪个方向行驶了,而是向“天上”爬去。为什么毕 淑敏感觉是向天上爬去,我们从课文的第一句就了解到:阿里平均海拔 5000 米,世界屋脊帕米尔高原平均海拔 也只有 5000 左右,所以阿里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屋脊” ,

5、“世界的第三极” ,把它与南极、北极相并列,我们可想见 那里的自然条件是怎样的呢?自然环境特别极端,特别恶劣, 酷冷,缺氧。在这样的环境里,连人生存生活都有些困难。 记得读者杂志里曾讲述过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军嫂带 着 5 岁的孩子去探望她在驻守在西藏的丈夫,结果由于西藏 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孩子还没有见到她的爸爸就离开了人世。 在阿里这样的恶劣的条件下,人生存都有些困难。但这里竟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3然生存着一种植物红柳。在这个地方有植物有绿色,那 就和我们见到的绿色的意义不一样了,它就不仅是生命,更 是顽强生命的象征了。

6、可是,当时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 更为了缺乏环保意识而亲手毁灭了他们生活中唯一的绿树。 三十年后毕淑敏以而深沉的笔调为我们唱了一曲有关红柳的 颂歌,但更是一曲悲歌。二、作者简介 毕淑敏, (1952 出生于新疆)祖籍山东,国家一级作家, 内科主治医师 中学就读于北京外国语学院附属学校。1969 年入伍,在西 藏阿里高原部队当兵 11 年。1980 年转业回北京。从事医学工 作 20 年后,开始专业写作,共发表作品 200 万字。曾获庄重 文文学奖、小说月报第四、五、六 届百花奖、当代文学奖、 陈伯吹文学大奖、北京文学奖、昆仑文学奖、解放军文艺奖、 青年文学奖、台湾第 16 届中国时报文学奖、台

7、湾第 17 届联合 报文学奖等各种文学奖 30 余次。北师大文学硕士。 三、新授 (一)下面我们共同欣赏作者用心写出的这首歌,并思考: 1、红柳树是什么样子的? 2、为什么说这是一首颂歌,作者在歌颂什么? 3、这首悲歌悲叹的是什么? (二)师生共同研读课文(生齐读,约十分钟) 1.解决生字词 皱褶( ) 铁锨( ) 镐头( ) 逶迤( ) 遒劲( ) 镂空( ) 訇然( ) 尸骸( ) 栖息( ) 沙砾( ) 苍穹( ) 粘结( ) 2. 初读课文 红柳是什么样子,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明确:他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 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酷寒和缺氧微笑。 这是属于什

8、么表达方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明确:属于描写(叙述是记叙人物的行为、经历或事情的经 过;描写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的形态、动作或景物的 状态、特征等具体细致地描绘出来。 )另外, “微笑” ,运用板书: 颂歌、 悲歌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4了拟人的修辞。 为什么这里要用拟人?对什么微笑?作者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歌颂红柳树顽强的生命力。 什么地方体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明确:它的生存环境十分恶劣, “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 拔 5000 米,冰峰林立,雪原廖寂” 。 在这样恶劣的环境, 红柳还能“对着高原和酷寒微笑”

9、。 “微笑”一词写活了红柳树面对酷寒和缺氧那种从容不 迫、怡然自得的神态,生动表现了其顽强的生命力。 它顽强的生命力还表现在哪些地方? 明确:(1)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 (人冷 的时候会缩成一团,但红柳没有) (2)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 的边缘。 (如果生存很困难,畏惧严寒和缺氧的时候,可能 就战栗不已,不敢往前迈一步,人就是这样, ,但红柳不是 这样,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中,它却是在不断在扩展在着自己 的势力,延续着自己的生命) (3)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粘结的如 同钢筋混凝土。 ” (把植物比作金属) (4) “金红的火焰中,每一

10、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 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棵傲然不屈的英魂。 ” (生命受到威 胁的时候,它不是一下子屈服,化成灰烬,而是仍然保持着 它最初的生命的状态,这也体现了它顽强的生命力) 以上 3 句运用比喻,从各个不同的侧面,活灵活现地展现 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描绘了红柳傲然不屈的形 象,字里行间熔铸着作者对生命的赞颂。 小结: 红柳 青叶枝条刚,红柳连根强。 日夜风沙过, 沙高根也长。 春夏绿枝壮, 绿林如城墙。 沙风再疯狂, 长根生命旺。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5塞外多红柳, 根深沙难扬。红柳树:鸟兽绝迹,驼

11、马遁形,上帝在这里创造着永恒的死亡。 但有生命在这死亡的绝地上生存,这就是一千年不死、死了一 千年不倒的红柳树。那一株株、一排排、一簇簇的红柳树,顽 强地向沙漠深处延伸。课课 题题离太阳最近的树 (2)授课日期授课日期教教 材材 分分 析析本文歌颂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歌颂了红柳对整个高原所做出的 巨大贡献,同时也悲叹了红柳最终的不幸命运,既是一首赞歌,又 是一首悲歌。学学 情情 分分 析析这是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体会作者对生活和生命的真切感 悟以及对人类与自然这一永恒主题的深刻思考。本文不难理解, 教学本文应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其深层含义,受到教育。教教 学学 目目 标标1、运用对比,体

12、会文中蕴涵的感情和忧患意识。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 想的写作特色。 3、掌握速读的要领,能够在快速阅读中迅速找出关键词、中心 句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重重 点点 难难 点点1、体会文章蕴涵的深刻主旨。 2、理解文章融平静的叙事、描写于一体,寄寓丰富而深刻的思 想的写作特色。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板书设计或授课提纲:颂歌:作者赞颂了红柳顽强的生命力、不屈的精神和对人类的贡献 悲歌: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亲手毁灭了这顽强红柳,破坏了生态环境,却并 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 呼

13、吁:热爱自然、珍惜生命、保护生存环境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6课外作业:课外作业:完成学习指导用书剩余部分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教后小记及预习指导: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研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环境如此恶劣,红柳这个高原上的精灵,顽强地生存着, 更重要地是它以自己强大的根系固定住了流沙,无私的为人 类做出了奉献,,这样一个可爱的精灵理应得到人们的珍惜 爱护。可是,是不是这样呢?红柳的结局如何? 1请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语句并体会语句中蕴涵的思想感情。(1)红柳就枝桠遒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 龙骨架

14、(2)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3)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 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睑,怒向苍穹 (4)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明确:文章运用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红柳被砍伐后触目惊心的 形象,蕴涵着作者对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2作者着力描绘红柳形象,突出红柳在雪域高原的珍贵,突 出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伟大的力量,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吗? 明确:不仅仅是为了歌颂红柳,更是为了增添文章的悲剧色彩, 加强悲剧震撼人心的力量。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 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红柳越美越有价值,摧毁红柳的行为 就越可悲,人们为了自己的生存,亲手毁灭了这顽强红柳

15、,破 坏了生态环境,却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可悲。二、跳读课文,了解挖红柳事件,体会蕴涵在文章平静的叙述江苏省张家港高级技工学校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语文教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三册 执教人: 7下的深刻意义 1找出文中记叙挖红柳事件的语句。 (1)“挖红柳的队伍,带着铁锨、镐头和斧,浩浩荡荡地出 发了。” (2)“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 (3)“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 (4)“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 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技术的法 子用炸药!” 2抓住关键词分析,理解作者用大量笔墨渲染挖红柳场面的 用意。 明确:(1)工作量越大,工期越长,劳动力越健硕,越衬出 红柳的顽强; 队伍越浩大,工具越先进,越显示人类破坏自然的可怕与可悲。(2)这说明作者她一方面照应上文,侧面描写了红柳的顽强, 一方面营造出一种悲剧气氛。挖红柳的工程耗时越长,费力越 大,结局越惨,越说明红柳的坚强,越说明人类的可悲、可怜, 悲剧色彩就越浓。“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