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3576056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省“十三五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运输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交通运输领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举措,对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三五”是我省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时期,根据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发展规划纲要(晋政发201612 号),编制本规划。一、发展形势(一)发展现状。(一)发展现状。“十二五”时期,我省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294.5 亿元,比“十一五”时期

2、增长 50.9%,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专栏一 “十二五”时期交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指标单位“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总投资亿元2846.44294.5铁路亿元1077.72085公路水路亿元1745.72160民航亿元23.039.5城市轨道交通亿元010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由铁路、公路、民航和城市轨道交通组成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设进程加快,运输能力紧张状况总体缓解。太原至中卫至银川铁路、大同至西安铁路客运专线太原以南段、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韩家岭至原平铁路、太原至兴县铁路、太原南站等一批大中型铁路项目建成投入运营,铁路运输瓶颈制约基本缓解;高速公路与普通公路、公路建设与运

3、输站场建设同步推进,公路运输的通达和通畅水平显著提升;临汾机场、五台山机场投入运营;太原城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全线开工建设。专栏二 “十二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指标单位2010 年底2015 年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万公里14.1014.75铁路运营里程公里3752.45121.6其中:客运专线公里129.7567.0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3.614.1其中:高速公路公里3002.05028.0内河通航里程公里1277.01374.0民用运输机场数个47注: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不含民航航线。2.运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运输覆盖范围持续扩大,选择性不断增加。围绕太原的快速交通圈逐步形成,市域间

4、运输的时效性和便捷性明显提升;城市公共交通覆盖面逐步扩大;农村运输条件得到很大改善;交通安全监控措施不断完善,运输安全性不断提高;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合,信息服务系统相继开通运营。在铁路运输领域,以 12306、95306 客户服务为载体,创新营销方式,通过开行旅游列车,新增自动售取票机,拓展网络、手机快捷购票方式等措施,形成以大西动车开行为标志的一系列客运品牌;采取取消运输立户管理、开办快运业务,开行“三晋快运列车”,铁路货运快运网基本形成。在公路运输领域,覆盖全行业的交通通信主干网和应急调度系统投入使用,公路交通信息资源整合与服务工程、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投入试运行。高速公路 ETC 实

5、现全国联网运行,开通 12328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进一步完善,建设省域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省内 11 个设区市 14 个客运站的联网售票。建成了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省级节点的物流信息共享平台,促进了全省物流业的发展。在航空运输方面,建立起以太原机场为中心、覆盖长治机场的办公自动化系统,完成太原机场新航站楼安检信息、安防监控、集成等信息系统的初步建设工作;完成太原机场集群系统建设工作。专栏三 “十二五”时期客货运输量指标单位“十一五”时期“十二五”时期(预计数)客运量亿人19.718.3其中:铁路亿人2.23.1公路亿人17.315.1民航万人24204

6、553货运量亿吨56.3967.3其中:铁路亿吨22.127.2公路亿吨34.2939.8民航万吨17.1724.563.运输装备水平整体提升。铁路装备技术研发和制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大秦铁路成功试验开行 3 万吨组合列车,开辟了我国铁路重载运输新纪元,以石太客专、大西高铁开通及太原南站的开通运营为标志,拉开了山西省崭新的高铁时代序幕。公路运输装备趋于专业化、标准化,截至 2015 年,全省共有营运客车 13989 辆,其中中高级客车的比重为 60%;营运货车51.8 万辆,重型、厢式货车比重分别为 42.2%和 26.7%。水路运输方面,大力推进全省船型标准化工作,推动黄河水运过坝方式研究和

7、黄河水运标准船型研究,逐步形成技术装备先进、安全高效、适应能力强的船舶运输队伍,实现货运船舶标准化、专业化和客运船舶快速化、舒适化。4.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迈出新步伐。太原城市轨道交通 2 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启动,11 个设区市积极营造良好的公共交通出行环境,不断扩大公共交通服务网络,公共交通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不断改善与提升。公共交通客运量持续稳定增长,在城市交通出行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太原市被列入首批国家“公交都市”试点示范城市。太原、晋中“同城化”城际公交运行良好,晋东南城镇群公交系统基本建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交通运输能力虽然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仍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尚不完

8、善,技术等级、网络覆盖广度与通达深度有待提高;区域间、方式间、方式内等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北上、南下综合运输大通道仍显不足;存量设施系统效率偏低;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有效衔接尚未完全形成,综合交通枢纽和一体化服务发展滞后,运输服务总体水平不高,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城市公交设施仍显不足,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滞后,基本公共服务能力薄弱,部分农村公路“通返不通”问题突出,亟需升级改造。(二)发展要求。(二)发展要求。1.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十三五”时期,要积极适应货物运输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小批量、多频次货物运输需求增长较快,旅客运输需求将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征,以及人民群众对运输的安全

9、性、便捷性、舒适性、时效性要求提高的新趋势。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环渤海经济圈”“乌大张长城金三角经济合作区”等重大战略的机遇,坚持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适度超前,提高客货运输能力,促进各种运输方式有效衔接,推进一体化运输服务。强化并完善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中的主导作用,不断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以适应旅客购票方便、出行安全、换乘便捷和货物优质运输、及时送达等需求。专栏四 “十三五”时期客货运输量预测指标单位“十二五”时期“十三五”时期年均增长(%)客运量亿人18.417.8-0.65其中:铁路亿人3.13.63.23公路亿人14.813.5-1.76民航万人4553670

10、59.45货运量亿吨67.379.33.57其中:铁路亿吨27.231.43.09公路亿吨40.147.93.89民航万吨24.5633.907.612.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十三五”期间,要充分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引导区域布局和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作用,优化交通网络结构,加强通道建设,统筹城乡交通协调发展。继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力度,逐步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运输服务能力。发挥交通运输在产业优化布局、人口合理分布、城市空间有序拓展等方面的引导作用。3.强化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十三五”期间,要处理好我省土地、线位、空域等资源日益紧缺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加快交通运输业发

11、展与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大的关系。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优化运输结构,提升装备技术水平,改善运输组织,实现节约集约发展。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遵循“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着力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把交通一体化作为先行领域,加快构建快速、便捷、高效、安全、大容量、低成本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的总要求,以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为统领,加快转变交通发展方式,实现各种运输方式从分散、独立发展转向一体化发展,初步形成网络设施配套

12、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二)发展目标。(二)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基本形成快速、便捷、高效、安全、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由通达顺畅的综合运输网络系统、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服务系统和先进适用的综合运输装备系统构成的,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设施衔接顺畅、运输服务便捷高效、科技信息先进适用、资源环境低碳绿色、安全应急可靠高效的一体化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的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专栏五 “十三五”时期交通基础设施发展目标指标单位2015 年底2020 年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万公里

13、14.7515.75铁路运营里程万公里5121.66400.0其中:客运专线公里567.01300.0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14.115.0其中:高速公路公里5028.07258.0内河通航里程公里1374.01500.0民用运输机场数个78注:综合交通网总里程不含民航航线。三、发展原则结构合理,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协调发展。按照城镇化发展要求,把事关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国防等战略性、全局性的利益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考虑经济布局、人口分布、资源开发,合理布局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运输网络,将完善各种运输方式内部衔接与提升综合运输网络间衔接相协调,强化枢纽衔接和一体化运输设施配置,促进现代

14、综合交通体系的建立,实现通道畅通、枢纽高效。突出服务,共享发展。突出服务,共享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要以人为本、突出服务,将建设综合运输大通道与扩大交通网覆盖面相结合,将提高网络承载能力与增强运输机动性相衔接。坚持共享发展,推进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贫困地区基础交通设施建设力度,提供更加公平的城乡客运服务,构建高效规范的城乡配送体系。注重效益,创新发展。注重效益,创新发展。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和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要求,着眼于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立,在满足现阶段客货运输需求的基础上,使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合力配置和整合交通运输资

15、源,发挥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优势和交通网络效能,提升服务水平、物流效率和整体效益。多元投入,开放发展。多元投入,开放发展。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交通运输领域的渠道和途径。深化改革,积极创新,完善政府运输监管,按照综合发展的要求,建立和发挥政府、市场各自职能的高效的体制机制,依托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充分发掘存量潜能,全面发挥增量效能,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节能减排,绿色发展。节能减排,绿色发展。从国家战略、基本国情及我省实际出发,把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在基础设

16、施、技术装备和运输服务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绿色发展。质量第一,安全发展。质量第一,安全发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建立严格的安全监管和质量管理制度,并贯穿于交通运输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的各阶段,着力提升技术和装备水平,全面提高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保障能力。四、主要任务(一)构建通达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一)构建通达顺畅的综合交通网络系统。“十三五”期间,我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继续推进国家干线铁路、高速公路和支线机场建设的基础上,将地方和城际铁路、普通国道省道县乡道改造和通用机场建设作为建设重点,力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总里程达到 15.75 万公里,逐步建成以连通乡镇、通达建制村的普通公路为基础,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干,与民航、水路共同组成覆盖全省的综合交通网络,发挥运输的整体优势和集约效能。1.铁路。到 2020 年,力争铁路运营里程达到 6400 公里,其中高速客运铁路运营里程力争达到 1300 公里,加快构建大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