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59497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70.6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原病的认识及预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原反应高原反应(即高原病)指未经适应的人迅速进入3000 米以上高原地区,由于大气压中氧分压降低,机体对低氧环境耐受性降低,难以适应而造成缺氧,由此引发一系列的高原不适应症。当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还有恶劣天气如风、雨、雪、寒冷和强烈的紫外线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剧高原不适应并引发不同的高原适应不全症。初入高原出现轻度高原反应是正常的机体调节,度过适应期多可自愈,不必过分担忧。1.2 各种高原病都可防可治不必过度紧张。1.3 保持豁达乐观的情绪,树立坚强的自信心,能够减弱高原反应带来的身体不适。反之,忧心忡忡、思虑过度,稍有不适便高度紧张的人,反而会加大脑组织的耗氧量,从而使身体不适加剧,

2、使自愈时间延长。1.4 进入高原前,可向有高原生活经历的人咨询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避免无谓紧张。2、身体准备2.1 重视进入高原前的体检2.1.1 通过全面体格检查,剔除高原病“易患者” ,筛选出适应进驻高原的人员。同时,应保留检查记录,以供查阅。2.1.2 患有器质性疾病、严重贫血或重症高血压的人员对高原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 他们在进入高原的初期, 发生急性高原病的危险性明显高于其他人。 若在高原停留时间过长, 也较其他人易患各种慢性高原病。2.1.3 由于机体要适应高原环境,肝、肺、心、肾等重要脏器的代偿活动增强,使这些脏器的负担加重。一旦这些脏器出现疾患,便会使病情进一步加重。2.1

3、.4 高原体检基本项目:a、体温、脉搏、血压及呼吸功能测定b、心、肺听诊和肝、脾、肾等主要脏器检查c、对心肺 X线透视、心电图检测d、严重贫血或高血压病人,切勿盲目进入高原2.1.5 那些病症不能上高原a、凡有明显心、肝、肺、肾等内脏器质性病变,高血压期以上者,均不宜进入高海拔地区。b、年龄超过 60 岁、身体较胖者或体弱者亦不宜去。C、过度肥胖会加重高原缺氧反应,且易激发高原心脏病等。D、若患有重感冒等,最好在平原地区医治好再去。否则会使高原反应加重,甚至诱发肺水肿等。2.2 正确进行适应性锻炼对于疏于锻炼的人, 建议至少提前一个月进行适应性锻炼。以有氧运动为主,通过全面的心肺功能锻炼和力量

4、锻炼提高身体的耐力。2.2.1 登楼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腿脚力量。每天一到两次,每次累计爬15 层楼左右。2.2.2 游泳锻炼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每周不少于三次,游泳距离逐渐增加,每次游程最好不少于800 米。2.2.3 慢跑锻炼耐力如有条件最好每天晨起坚持慢跑半个小时。2.2.4 器械练习刚开始锻炼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可以选择功率自行车、登山机等器械练习保护好膝关节。2.3 个人日常用品的准备2.3.1 注意保暖,青藏高原的昼夜温差非常大,而且早、晚气温偏低。一般海拔每升高1000 米,温度降低,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即使在夏季也必须准备外套或毛衣。2.3.2 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会伤

5、害你的眼睛,应准备太阳帽和墨镜。2.3.3 刚刚上高原的时候由于气候干燥,会造成部分游客易流鼻血和嘴唇干裂,所以要带上润肤露和润唇膏。2.3.4 防止高原强烈的阳光和紫外线晒伤一定带上防晒霜,防晒霜不能贪便宜,防晒系数大于15的为佳。2.3.5 高原很多地方尘土大,卫生条件不好,所以不宜使用隐形眼镜。二、到高原后生活工作的注意事项1、刚到高原,每个人都会感到不同程度的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缺氧症状。 但这并不说明你不适应高原, 如果能够正确地保护自己,24 天后一般都可使上述症状好转或消失。2、如果是坐飞机上高原, 一般高原反应的症状会在1214 小时左右产生。所以, 刚刚到高原的时候一定不要

6、剧烈运动,而要立刻休息。否则,一旦感觉到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了。3、人们常常用吸氧来缓解除胸闷不适。当然,吸氧能暂时解除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但停止吸氧后症状又会重新出现,延缓了适应高原的时间。 假若你上述症状不很严重的话,建议最好不要吸氧,这样可以使你更快适应高原环境。轻微的高原反应,会不治自愈,不要动辄吸氧,以免形成依赖性。4、入高原后要多吃碳水化合物、易消化的食品;多喝水,使体内保持充分的水分;晚餐不宜过饱。最好不要饮酒和吸烟。要多食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5、注意避免过度疲劳,饮食起居有规律。初到高原的前几天,不要频频洗浴, 以免受凉引起感冒。 感冒常常是急性高原肺水

7、肿的主要诱因(在缺氧状态下不易痊愈) 。6、身体负荷不宜过重。初到高原的时候,不可急速行走,更不能跑步,也不能做体力劳动。一周后,才可逐渐增加一定的活动量。7、必须注意,如果进入高原后,反应的症状愈来愈重,特别是静息时也十分明显,应该立即吸氧,并到医院就诊。极少出现的高原肺水肿和高原脑水肿的病人须大量吸氧,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迅速转送海拔低的地区。三、高原病类型症状1、急性轻症高原病部分初次进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 米的高度, 24 小时内出现头疼、头晕、眼花、耳鸣、全身乏力、行走困难、难以入睡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心慌、气短、胸闷、面色及口唇发紫或面部水肿等症状

8、。出现这些症状, 应在原高度处停留休息 35 天,或立即下降数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复正常。有报道说, 3500 米以下的发病率占37%51% ,3600 米-5000 米的发病率达 50%。这说明高度越高,高原反应的发病率越高。2、高原肺水肿高原肺水肿是常见的重性高原病, 发病率在 3%左右。 一般在 4000米以上发生,常在登山后3-48小时急速发病,迟者在3-10天发病。重要的诱因是寒冷、劳累、 抵抗力下降造成呼吸道感染。 当出现头疼、胸闷、不同程度地咳嗽 (初起干咳,以后有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重者咯粉红色泡末样痰, 抢救者将耳朵贴近患者胸壁可听到肺部水泡样呼吸声(医学称湿罗音) 。3、高原脑水肿高原脑水肿是另一种重性高原病,发病急,常在夜间发病;发病率低,但死亡率高。其症状:除早期高原反应外,还有剧烈头疼、呕吐甚至喷射性呕吐;逐渐神志恍惚、定向力差、个别人出现抽搐、大小便失禁,最后嗜睡至昏迷。少数人可出现视网膜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