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35756930 上传时间:2018-03-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市政协 张卫伟通过对十八大会议精神的学习,感触颇深。这是一次深刻、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大会。十八大报告中从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出发,科学地总结了过去年的工作和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以来基本经验,深刻阐明了我们党在新世纪坚持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等重大问题,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奋勇前进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胡锦涛同志针对城乡工作说到:当前形势下,要高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思想,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统筹城乡协调

2、,做好强农、惠农、富农,让农民真正参与现代化进程,分享现代化成果,深入推进农村建设,完善农村经营制度,完善城乡发展,以工促农,以工惠农,工农互惠,做到城乡一体。为推动我市农村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的部署和要求,经市委、市政府研究,2011 年 1 月 31 日,东阳市出台了中共东阳市委办公室 东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阳市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12015 年)的通知,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在东阳市范围内全面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当前,我市已经全面进入城乡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加

3、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是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广大农民生活品质、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衡配置与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利用、人口向中心村中心镇集聚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将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让全体农民过上体面和有尊严的品质生活,不断提升我市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水平。一、注重把握科学内涵,深化完善新一、注重把握科学内涵,深化完善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载设载体抓手。体抓手。建设美丽乡村就是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农

4、村的有机结合,在村庄整治基础上,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素质美的要求,推进农村生态人居体系、农村生态经济体系和农村生态文化体系等四大体系建设,把农村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这要求我们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更加注重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经济发展、农村文化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内涵的丰富性决定了新农村建设载体抓手的不断创新发展。我们要准确把握美丽乡村建设的丰富内涵要求,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创设新载体、推出新抓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把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特色实践做深做细,做出实效。二、注重二、注重创创新工作理念,不断提升新新工作理念,

5、不断提升新农农村建村建设质设质量水平。量水平。建设美丽乡村是在农村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内在要求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推进规划,即规划起点要高、布局要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应立足市域经济科学发展,按照“生活宜居、环境优美、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的要求来编制,充分体现美丽乡村的内涵同时,力求在市域范围内整体推进,宜林则林、宜农则农、宜居则居、宜工则工,在具体操作上可以整体,分类分步推进,切忌千篇一律、低水平重复和或简单拼凑“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相关建设内容。其次要做到高质量落实,即建设质量要高。我们要围绕宜居、宜业、宜游新农村的目标, “严”字当头,高质量地抓好基础设施、生态产业、乡

6、村文化、民主管理等方面建设,同时要让农民群众参与工程项目建设的评判、验收,确保美丽乡村建设质量。三、注重改三、注重改进进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新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新农农村建村建设实际设实际成效。成效。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涉及千万村庄整治和农房改建的庞大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关系千万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工程。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依靠农民、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全体农民共享。要坚持统筹兼顾,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认真做好与中心村(镇)培育、村庄整治建设的结合工和,统筹抓好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绿化美化、文化保护

7、开发等各项建设,全面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要坚持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和村庄个性,结合我市农村经济基础、地形地貌、文化传统各不相同的实际,强化分类指导,充分展现不同地形地貌的村庄个性、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努力做到一村一景。要坚持生态优先,强化生态意识,加快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生态工业、乡村旅游业等生态产业,严禁“二高一资”企业到水源保护区及水库库区入户,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四、注重加四、注重加强组织领导强组织领导,努力形成新,努力形成新农农村建村建设强设强大合力。大合力。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把这项

8、工作纳入“十二五”规划,着力加以推进。要切实强化考评激励,把加快美丽乡村作为衡量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列入全市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综合考评范围。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根据干部的综合考评范围。各级各相关部门都要根据自身的职能,切实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力度,推进部门工作和服务向农村延伸,做到“美丽乡村 规划建设到哪里,相关部门的服务和资金配套就跟到哪里”。要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建设美丽乡村的积极性,鼓励农户投工投劳参与建设。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投资捐资,增强共建共享美丽乡村的合力。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从推动科学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放到重要位置,进一步明确目标方向,丰富工作内涵,强化组织领导,持续有力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我们就一定能开创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今后,我将继续扎根基层,切切实实的做农村工作,围绕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精神,用科学主义现代化来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的发展,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