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

上传人:艾力 文档编号:35746933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角屿之歌岛是海的眼,兵是岛的眸(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1年月日星期一责任编辑/陈小菁出彩戍边人E - m a il:z h o n g g u o b ia n g u a n 1 6 3 .c o m中国边关?边关新气象初冬, 北疆腹地, 一场实兵对抗演练 火热展开。只见一个身影飞跃火障、 跨 越战壕, 突破多道火力封锁随着几 声枪响,“敌” 火力点被成功压制。这位 侦察尖兵, 就是北部战区陆军某合成旅 上士田勇志。 田勇志在演训场上的英勇、 沉着令人 印象深刻。“他的个性是在应对挑战中锻 造出来的。 ” 提起旅里的这位训练骨干, 指 导员魏献锋不禁为他竖起大拇指。 入伍第二年,田勇志被选送到上级 教导队参加预提指挥士官集训,由于文 化基础

2、差,综合考核成绩一直落后。当 时,许多同志安慰他: “文化底子薄弱, 四会教学没优势情有可原。 ”田勇志 却不信这个邪,他每天加班加点学习, 教材不离手、词典不离身一个月 后,田勇志硬生生把 10余个课目内容烂 熟于心,最终在集训结业考核中获得 “综合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有一年, 田勇志前往集团军参加狙 击比武。报到后他发现, 其他参训队员 携 带 “88B 狙 击 步 枪 ” , 他 手 中 却 只 有 “81-1 式自动步枪” 。“挑战是强者的垫 脚石。 ” 田勇志深谙这个道理,“把射击基本功夯实打牢, 也能打出 满堂彩 。 ” 为了争取宝贵的训练时间, 田勇志每 次训练前都尽量少喝水,

3、 全身心投入备 战。比武前, 集训队为他协调来一把狙击 步枪, 还没来得及高兴, 他发现, 枪支存在 机械故障, 每次射击后瞄准镜都会松动。 他迅速冷静下来认真研究故障, 珍惜难得 的校枪机会调整瞄准景况, 根据射弹分布 寻找解决办法 “啪!啪! ” 枪响靶落, 比武考官当场宣布成绩田勇志凭借 50环的满分成绩位列第一! 在去年朱日和对抗演习即将打响之 际, 旅队配发某型无人侦察机等设备, 田 勇志拍着胸脯立下 “军令状” :“一定克服 蓝军 干扰和陌生复杂环境, 捕获战场 上关键有用信息。 ” 他迅速将人员分成 4 组, 按照 “装备轮训、 人装不停” 训练方 式, 加班加点日夜操练, 逐渐

4、揭开新型设 备的神秘 “面纱” 。 朱日和战场上, 田勇志在敌后潜伏几 天几夜, 利用新设备的 独特优势, 向指挥所发 送有效情报百余条, 为 旅进攻作战提供了及 时准确的情报。在挑战中锻铸成钢田忠良 贾传强 仲崇旭这是一名拥有 15 年军龄的老兵。 接受笔者采访时, 西藏昌都军分区四级 军士长贾建的一个动作耐人寻味 他的左手抬到一半又下意识放下, 改用 右手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方向盘摸多了, 养成习惯了, 啥事 都用左手。 ” 贾建憨厚一笑。皮肤黝黑, 脸色通红, 头发稀疏初次见面, 贾建 的 “高原气质” 展露无遗, 但在战友眼中, 他是个名副其实的技术能手。贾建能够 娴熟驾驶油罐车、

5、康明斯、 勇士等多种车 型, 曾创下累计安全驾驶 20万余公里的 佳绩, 由于工作成绩出色, 他多次获得优 秀士兵、 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 贾建说, 入伍 15年来, 最大的收获 是练成了一个 “左撇子” 。兵之初, 由于 在新训期间表现突出, 贾建被选送至西 藏军区接受驾驶培训。新兵班长告诉 他, 部队车辆多数为手动挡, 高原路况 复杂, 驾驶过程中右手需要反复完成换 挡 “要想练就 娴熟的驾驶技术, 就一定要练成左手 操纵方向盘平稳驾 驶汽车的本领。 ”第一次驾驶汽车上川藏线, 贾建便 有意识地磨砺自己 “左手驾车” 的功 夫。川藏线山高、 路险、 弯急, 那次, 贾 建驾驶康明斯汽车经过

6、一处急转弯, 他 猛踩刹车、 快速减挡, 右手刚离开方向 盘, 汽车便左右摇晃失去了平衡, 差点 撞上迎面驶来的货车他惊出一身 冷汗。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驾驶员, 就 必须练强左手的力量和灵活性。 ” 贾建 暗暗和自己较劲。回到单位后, 无论穿 衣、 刷牙、 倒水, 贾建全都用左手完成; 平时没有出车任务时, 他反复进行推举 哑铃、 单手俯卧撑等训练。 在频繁的 “左手养成” 训练中, 贾建 也闹出了不少 “笑话”出操时腰带 扣反了, 被分区首长当场点名; 饭桌上 他用左手夹菜, 红烧肉总是送不到嘴 里, 急得他一头汗心若有恒, 水滴 石穿。经过多年勤奋练习, 贾建的左手 握力比右手明显提高

7、。由于驾驶经验 丰富、 技术好, 贾建成了汽车班屈指可 数的 “金牌驾驶员” , 各项保障任务和比 武演练总少不了他的身影。本版制图: 梁 晨“左撇子” 养成记欧阳大名 许凌康 余国勇“快来看, 咱们班的漫画登上政工 网头条啦! ” 11月 7日, 东部战区陆军某 旅新兵三连一大早就传出喜讯, 陈达 诚和战友们闻声而动, 齐聚在连队电 脑前。鼠标轻点, 旅政工网首页弹出 一组名为 “新战友手绘萌漫, 带你学习 十九大” 的漫画。 这组漫画共 48 幅, 分为 “五年成 就、 大会报告、 强军梦想、 献身实践” 4个 部分, 生动表现了报告精神主旨, 再现 了官兵学习报告的点点滴滴。喜闻乐 见的

8、表现形式, 让这组漫画瞬间风靡旅 队, 短短数小时, 网页的点击率就已突 破一千大关。看到自己创作的漫画受 到官兵追捧, 陈达诚难掩心中的喜悦。 “比起文字, 漫画能形象地帮助战 友吃透十九大精神。 ” 陈达诚说, 在近 期部队组织的 “学好十九大, 争做打赢 兵” 系列活动中, 他发现一些新战友对 于报告内容理解、 记忆起来比较费劲, 便萌生了发挥漫画特长将学习要点绘 画出来的想法, 帮助战友更好地学深 悟透十九大精神。 新兵四连的辛强是一名来自四川 雅安的 “00 后” 新兵, 对于这组漫画他 真是爱不释手。小辛第一时间把漫画 打印、 收藏了起来, 他说:“我最喜欢那幅 军旗跟着党旗飘 ,

9、 党徽、 军旗相映 生辉, 这让我进一步牢记了听党指挥 是不变的军魂。 ” 发挥官兵自身文艺特长宣传十九 大 精 神 , 极 大 地 调 动 了 基 层 学 习 热 情。除漫画作品之外, 连队还鼓励有 书法特长的新战士积极创作, 举办以 “学懂弄通做实” 为主题的书法展; 协 助有声乐表演特长的新战友排演特色 节目, 并将节目编入十九大精神宣讲 小组中。 “能够发挥个人特长, 参与十九大宣 传是最大的荣耀! ” 听说了连队让官兵以 自主创作书法作品的形式宣传十九大精 神的消息, 新兵汪俊逸心情激动连 日来, 他一有空闲便反复研读十九大报 告全文,“要想激励战友苦练强军技能, 首先要练强个人本领

10、。 ” 他笑言。 “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 关键要见 实效。 ” 再次点开旅政工网网页, 战友 “强军一兵” 的留言引来频频点赞。据 了解, 该旅自开展学习贯彻十九大精 神系列活动以来, 新兵营先后完成了 战术考核、 20 公里徒步拉练等多项训 练任务, 较好地诠释了 “一不怕苦、 二 不怕死” 的战斗精神, 综合训练成绩较 往年明显提升。新战士萌漫作品传递党的声音黄远辉 罗守成本报特约通讯员盛洋迪“有咱战士在山上, 管叫那荒岛变模样”摘自守岛官兵传唱不衰的歌曲战士第二故乡“风舞松枝沙跳舞, 海风敲窗伴人 眠。 ” 一位诗人曾这样描述角屿岛守岛 官兵的艰苦生活。 在岛上, 一块镌刻着 “三个一好

11、” 字 样的纪念石碑映入眼帘, 碑身质朴无 华, 蕴含的道理却深刻。 何为 “三个一好” ?官兵如是作答: “一口好水井、 一块好菜地、 一个好猪 圈。 ” 这些在普通人眼中最基本的物质 生活保障, 却是当年岛上官兵内心的希 冀愿景。今天,“三个一好” 更成为了守 岛官兵的精神坐标。 角屿十连所在营代理营长田鑫说, 1987年7月, 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 来到 “英雄三岛” 慰问守岛官兵, 当了解 到角屿岛是一座 “三无岛” , 部队官兵日 常所需淡水、 蔬菜全靠民船运输, 且一 旦遭遇恶劣天气就会 “断水断菜” 的情 况后, 便立即协调地方政府为守岛官兵 解决生活保障难题。 那几年, 军

12、地双方齐心协力, 很快为 岛上建起了 “一口好水井、 一块好菜地、 一个好猪圈” , 从而解决了守岛官兵用水 难、 吃新鲜肉菜难的问题, 这就是被后人 广泛赞誉的 “三个一好” 工程。 一口好水井, 从此官兵有了 “生命 泉” 。在岛上第一口水井钻探出可饮用 水之前, 官兵们曾尝试在岛上打过 8 口 井, 但因为缺技术、 没经验, 这一心愿始 终未能实现。 为切实解决官兵吃水难题, 厦门市 政府协调地方专业钻井队多次上岛, 与 官兵一起勘察地形, 翻查地质资料, 精 确计算地表、 地下水和海面落差, 找准 打井位置。经过近 2 年的不懈努力, “一口好水井” 最终钻探成功。 一块好菜地, 孕育

13、 “海上新绿洲。 ” 解放初期, 角屿岛曾发生过一次炮战,小 岛 每 天 承 受 着 数 以 吨 计 炮 弹 的 轰 炸。驻守岛屿 10 余载的连队司务长 唐登位曾听一位老班长讲起当时的情 景随手抓起一把泥土,都能捡出 几块炮弹片, 岛上寸草不生。 再后来, 政府为官兵运来优质菜苗, 派出专家帮助连队改良土壤; 全连官兵 积极行动, 每逢官兵探亲归队、 家属来队 都要带上几棵树苗、 几包菜籽日子 一天天过去, 昔日的荒岛终于在官兵手 中变成了一片生机盎然的绿洲。 走进十连官兵耕种的菜园, 每一块 菜地旁, 都悬挂着标注有蔬菜生长规律 的 “种植牌” , 这些都是官兵亲手绘制的。 多年来, 连队

14、不断传承丰富菜地文 化, 也将 “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的 “南泥 湾精神” 根植于官兵内心,“今年上半年 连队菜地总产量已达 6 千斤。 ” 说话间, 唐司务长喜笑颜开。 一个好猪圈, 军民共建 “海上南泥 湾” 。过去, 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缺少 养 殖 经 验 , 岛 上 养 殖 的 牲 畜 很 难 成 活。为此,地方专家想了不少办法, 引进优良品种,配置专门饲料,定期 接种疫苗先是养活了猪, 后又养活 了鸡、 羊, 让昔日的荒岛充满了生机。 如今, 岛上已建起一座占地 140 平 方米的现代化养殖基地, 五六种禽畜长 势较好, 在改善官兵伙食的同时, 也为 小岛增添了几分活力。 登上这

15、座小岛, 记者欣喜地发现, 守岛官兵的生活条件也发生着翻天覆 地的变化岛上绿树成荫, 一座座花 园式营房里, 新式床柜、 热水器、 抽湿 机、 多功能饮水机、 电熨斗等应有尽有, 昔日的 “海上” 俨然成为一座 “海 上新家园” 。“凝望咫尺的金门, 扎根祖国最前哨”摘自守岛官兵集体创作的歌曲角屿之歌在角屿岛码头, 一块刻有 “镇海” 两 个鲜红大字的巨石格外显眼。 十连官兵说, 这是连队首任连长闻镇 海亲手篆刻上去的。也是从那时起, 守岛 官兵便将 “平时当战时, 前沿当前锋, 尖刀 铸刀尖, 一线创一流” 的连训牢记于心间, 化作爱国守岛的铮铮誓言和实际行动。 岛上的一面墙壁上镌刻着一个

16、“群 英谱” , 记录着那个硝烟弥漫的战斗岁 月。一天, 对岸的金门守军突然向角屿 岛开炮, 2 名正在海边值勤的守岛战士 被炸伤。连队军医程国财闻讯后, 赶忙 背起急救箱冲向海边, 不料又一发炮弹 呼啸袭来程国财壮烈牺牲。 为了纪念这位英勇救人的守岛英 雄, 战友们将他的名字镌刻在 “群英谱” 上。事实上,“群英谱” 上每一个名字的 背后, 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角屿 岛也因此被称为 “英雄之岛” 。 数十年来, 为了将 “恪尽职守、 精武 强能” 的光荣传统不断赓续, 连队相继 建起 “长征精神” 文化墙, 布置 “望金门” 文化长廊, 举办军事题材根雕、 石雕艺 术展, 将岛上的一条条道路命名为 “回 归路”“爱岛路”“华美路”“爱厦路” 一个个具有哨所文化、 阵地文化的特色 “军营创意” , 不断激发守岛官兵敢打敢 拼的血性豪情。 扎根孤岛磨利剑, 乐守天涯砺精兵。驻守海岛 12 年的十连观察所原所 长殷文斌, 是连队侦测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