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35739689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会计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平顶山广播电视大学社会调查报告分 校 专 业 年 级 年 季题 目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 称 被调查单位意见单位盖章20 年 月 日调查报告评语成绩 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关于民营企业财务管理调查报告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像雨后春笋般蓬勃成长,并逐步趋于成熟。民营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发展高新技术、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亮点。但是民营企业毕竟存在着许多先天的不足和缺陷,特别是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诸多问题,使得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本人于 2012 年 3 月 25

2、 日至 4 月 15 日对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考察点,对平棉纺织集团 公司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以找出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共性问题,为完善民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提供借鉴和启示,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一、实践调查的基本情况调查地点:平棉纺织集团企业简介:平棉纺织集团成立于 2005 年 11 月份,是原河南天使集团部分职工联合浙江泰坦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2011 年 7 月份,平棉纺织集团进行第二次股份制改造,吸纳法人股东武汉奥凯物资有限公司和河南昌恒投资有限公司进入企业,成立河南平棉纺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企业注册资本 5786 万元,产权清晰,权责明

3、确,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平棉纺织集团现拥有纱锭 20 万锭,各类织机 1000 多台,其中喷气织机 350 台,各种针织服装设备 500 余台(套)。年生产各类纱 16000 吨,坯布 5000 万米,针织坯布 2000 吨,各类针织服装 200 万件。集团有平顶山平棉天盛针织服装有限公司、平顶山宝棉纺织有限公司及物业公司三个子公司。二、平棉纺织集团财务基本情况平棉纺织集团公司现有注册资本 5786 万元。2012 年 03 月止该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 4900 万元,销售成本 3800 万元,管理费用 1100 万元,财务费用 400万元,销售费用 100 万元,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300 万元

4、,盈余公积虚挂 200 万元。2012 年 3 月末资产总额 3665 万元,负债 2890 万元,所有者权益-775 万元,在初步实践调查该企业的财务状况中发现,该企业的财务管理存在很大的问题,一致目前公司处于亏损状况。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企业在当地的同行业中规模最大,总部有 3 个分公司、9 处分部,经营的品种上达百种,年销售额上千万,在厂家及客户间树立了良好的信誉,但随着企业规模不断的扩大,原先民营企业家族式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管理出现了许多问题,对该企业调查的初步印象是企业规模较大,但管理比较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差。(一)一) 管理者素质低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管理者素质低

5、下,财务管理意识不强平棉纺织集团公司企业内部财权集中在关键人手中,过于注意控制,而疏于管理。本人在该企业调查发现,企业的出纳人员由老板亲戚担任,且地位高于企业其他财会人员,出现了出纳人员领导财务工作现象;在财务管理方面仍停滞在较低水平,财务管理硬件投资少则又少。在核算方法上企业仍停滞于过去简单的收付记帐法,会计基础十分薄弱,通晓财务管理的理论、方法的人很少,不能够按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进行财务管理。 (二)不注重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二)不注重日常现金流量的管理,营运资金波动大缺少资金使用的长、中、短期计划,缺乏现金流量管理观念,存在重销售、轻理财的现象。特别是在经济繁荣时,盲目

6、扩大生产规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隐匿在盈利光环下。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产品成本提高,经营现金流入量锐减,或是新上项目见效慢,原有业务资金告急,或是债务到期,财务风险加大等等情况出现时,问题与危机就充分暴露出来。 (三)(三) 成本管理严重弱化成本管理严重弱化企业的财务人员由于管理知识薄弱,难以确定企业生产的盈亏平衡点,在相对成本的控制方面缺乏经验和措施,不能根据企业实际状况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在成本核算方面也十分粗放。企业把几种甚至十几种主要产品成本笼统地汇总核算,一旦企业出现亏损或盈利,管理层却不知道哪种产品盈利多,哪一种产品盈利少,这对安排产品品种、调整生产结构十分不利。(四)(四)

7、 资金筹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资金筹集和使用缺乏科学性客观上,很多企业筹资渠道狭窄,很难通过金融渠道融通资金,只能依靠个人家庭储蓄或者高出国家法定利率许多的民间资本中拆借,其结果融资数量小、成本高。 主观上,企业筹资难的原因之一是财务管理上的随意性。企业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时提供财务报表虚假的成分居多。企业的领导及财务人员对内含报酬率、投资报酬率及现金净流量等财务管理指标不甚了解,项目可行性报告大多请别人代写。在资金投放活动中,企业有盲目跟风的思想,想一蹦而就,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没有做好前期的市场调查及对未来风险的预测及防范。在资金的运用上,企业在盈利时,不注意资金的节约,过多将资金投入企业非生产性

8、支出。一旦市场变化,生产资金紧缺时,资金却无处可筹。(五)(五) 财务利益分配滞后财务利益分配滞后该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在初创发展时曾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与亲朋好友共患难,度难关,创家业。随着企业规模扩大,企业的创建人不能志同道合,二次创业意见相左,他们担心控制权旁落,排斥主权资本进入,拒绝在经营者、劳动者之间建立资产关系。内部股权封闭逐渐暴露出许多矛盾与缺陷,所有者不仅要防范中层员工的“道德风险” ,及“逆向选择” ,甚至要防范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吞食。四、 应采取的对策(一)(一) 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提高民营企业主、财会人员的财务管理意识及综合素质提高民营企业的财务

9、管理水平,首先要提高民营企业主的管理素质。民营企业主要提高管理水平,通过考察或参加专项研讨会,利用业余时间系统自学,边工作边函授,听讲座,参加短期培训,请专家进行专题辅导等渠道来提升自己财务管理水平。民营企业应当树立以人为本观念,一方面可高薪聘请资深的财会人员补充到企业中来,另一方面必须加强企业现有财会人员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企业要根据现代企业制度对高效科学管理的客观要求,改变过去重视技术轻视财务的陈旧管理方式。(二)(二) 实现财务制度规范化和财务管理预算化实现财务制度规范化和财务管理预算化企业财务部门要按照现行法规制度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健全符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

10、使企业的生产营销发展到哪里,财务管理的触角就延伸到哪里。其次,企业财务部门要在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围绕目标利润,认真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构建企业财务责任指标体系。在每月制订财务预算时,为避免出现预算的差异,还应根据近期较为准确的财务信息资料及时修正财务预算指标。财务部门要按照财务预算目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严格考核,落实责任,兑现奖惩措施,形成以财务制度为主对经济行为的定性约束,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三)(三) 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建立科学、严谨、实用的成本管理机制,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财务部门要利用自身拥有大量有关成本核算信息的有利

11、条件,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企业最佳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量,进一步确定销售价格,确定存货最佳存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同时,寻找适合企业产品特点的既能提高产品功能又能降低成本的途径。在产品核算方面要遵守重要性原则,对主要产品要详细核算其成本构成,并为生产部门提出改进措施,对严重影响企业效益的产品要做横向对比,把成本浪费消灭在产品生产的源头,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核算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拓展成本核算考核范围,建立以成本、费用、利润为中心的成本考核体系,将能够量化的指标尽可能量化,通过考核绩效促进各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财务部门不能局限于目前成本核算内容,不仅要考核产品制造成本核算,而且要考核产品

12、的质量成本、责任成本。把成本管理的重心从侧重于简化成本核算转移到侧重于成本控制。(四)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四)构建适应现代企业发展需要的资金管理机制,在投资、筹资及分配活动中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动中发挥财务管理的中心作用,提高资金营运效益1.1.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在投资活动中,建立资金投入效益的保证机制 企业财务部门要改变目前仅限于对企业内部价值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的做法,多方收集企业外部的有用信息,主动研究市场,自觉参与企业投资项目的测算、论证。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分析比较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把好项目的财务

13、预算关。2.2.在筹资活动中,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在筹资活动中,建立活而不乱的资金循环机制 企业必须保持合理的筹资结构,适度负债经营,在充分考虑企业偿债能力的前提下,设法筹足项目建设资金,防止急功近利、盲目举债,加大筹资风险。避免企业的效益过多地分流于资金利息,提高企业偿债能力,逐步把企业从“高负债一低效益一高占用 ,的恶性循环中解脱出来。3.3.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 财务部门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形成“借一还一借”的良性态势,不仅要重视银行信用,更要重视和讲究商业信用。(五)在财务成果分配活动中,建立资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五)在财务成果分配活动中,建立资

14、金补偿积累机制,抓好资金的后续管理理1.1.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财务部门要监控企业资金的分流 防止过多地分流到工资福利、非生产性投资等方面。2.2.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合理制定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尽可能增加留存收益,不断增加企业积累,促进企业自我流动发展,同时,企业要妥善处理好个人消费与企业发展的问题。财务部门要认真实施资本保全制度,监督管理好资本金。通过本次调查实践,我体会到面对现今激烈竞争的市场,在企业财务管理现状中,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资金运作是财务管理的主要管理对象,应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达到财务管理的目标:规范的财务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基础,应该不断强化自身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进行技术、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才能逐步解决其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