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练习题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35734598 上传时间:2018-03-1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肺炎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肺炎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肺炎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肺炎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肺炎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肺炎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肺炎练习题(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重点:1炎症性病变:肺炎(大叶性,小叶性,非典型性),支扩2三步曲:慢支、肺气肿、肺心病3职业病:硅肺4肺癌内容:内容:肺炎肺炎一、概述:肺炎指肺的急性渗出性炎症。从不同的角度肺炎被分成不同种类。按每种肺炎最本质和最突出的病变特征进行肺炎的命名。二、大叶性肺炎和小叶性肺炎的鉴别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病原菌肺炎球菌(90%),毒力较强的 1、3、7、2 型多种化脓菌:金葡、肺炎球、嗜血流感杆菌、克雷白杆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病变特点肺泡的纤维素性炎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肺组织的化脓性炎病变范围起始于肺泡肺段或整个肺叶起始于细支气管以肺小叶为单位灶性散布肉眼单侧肺,左肺、右肺下叶双肺下叶

2、和背侧,黄白色病灶,斑片状分布,镜下单侧肺受累,典型的四期表现,胸膜常受累,支气管不受累1) 化脓性支气管炎2) 肺泡腔内的渗出物花样多3) 肺泡壁破坏及小脓肿形成并发症少见。肺肉质变、胸膜肥厚肺脓肿及脓胸、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多且严重。心衰、呼衰、脓毒血症、肺脓肿、脓胸好发人群青壮年小儿和年老体弱者,往往作为合并症出现预后好差三、大叶性肺炎的典型四期病变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溶解消散期病程发病后 12 天发病后 34天发病后56 天发病后 7 天肉眼肺肿大,暗红色肺肿大,暗红色,质实如肝肺肿大,灰白色,质实如肝肺质地变软镜下1)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2)肺泡内浆液性渗出1)肺泡壁毛

3、细血管扩张充血2)纤维素及大量红细胞渗出1)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塌陷2)纤维素及大量中性粒细胞渗出1)中性粒细胞变性坏死2)纤维素溶解吸收3)肺组织完全恢复正常结构和功能胸片片状模糊阴影大片致密阴影大片致密阴影恢复正常临床寒战、高热、白细胞升高,发绀等缺氧症状铁锈色痰胸痛全身症状减轻缺氧症状缓解粘液脓性痰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消失四、非典型性肺炎:以肺间质渗出为主要病变特征,肺泡腔内常空虚,故又称为间质性肺炎。与经典的肺泡性肺炎相对应。常见的有病毒性和支原体性两种。病变特征相似。病毒性肺炎致病菌呼吸道常驻病毒:流感病毒(最常见),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病理特征1)肺泡间隔增宽

4、:血管扩张充血,淋巴单核细胞浸润2)肺泡腔内空虚3)肺泡上皮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增生4)增生的上皮细胞内可见病毒包涵体。是诊断病毒性肺炎的重要依据腺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核内嗜碱性。呼吸道合胞体病毒:胞质嗜酸性。麻疹病毒:胞核胞质。5)严重病例:肺泡内透明膜形成临床好发于儿童,秋冬季,临床表现变化大。易合并细菌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一、概述:是发生于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中老年人多见。重要临床特征:反复发作的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持续 3 个月以上,连续 2 年以上。故本病是临床定义。病理变化是非特异的。二、病因和发病机制:病毒和细菌感染、吸烟、空气污染和

5、过敏三、病理变化:1支气管壁淋巴单核细胞浸润2粘膜上皮和腺体增生肥大、粘液化3粘膜损伤及鳞化4严重病例:支撑结构(平滑肌和软骨)的破坏损伤5慢性病例:管壁纤维组织增生,纤维化。四、临床病理联系1咳嗽、咳痰(白色粘痰)或伴有喘息2小气道阻塞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最终重导致肺气肿的发生3危害:鳞化导致鳞癌,肺气肿肺气肿肺气肿一、概述: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有肺泡间隔破坏,非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功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支气管和肺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阻塞性通气障碍;慢支2呼吸性细支气管和肺泡壁弹性减退:长期慢性炎症的破坏3al-抗胰蛋白酶水平下降al-抗胰蛋白酶广泛存在

6、于非组织中,与弹性蛋白酶对抗保持非组织结构完整。炎症时,白细胞产生的氧自由基氧化 al-抗胰蛋白酶,使之失活。导致炎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将肺内弹性组织破坏,肺泡回缩力下降,持久扩张。al-抗胰蛋白酶遗传性缺乏时,肺气肿发生率明显增加。三、类型1肺泡性肺气肿病变发生在肺腺泡内,常合并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称阻塞性肺气肿。(1)腺泡中央型肺气肿位于腺泡中央的呼吸性细小支气管囊状扩张,肺泡管、肺泡囊变化不大。(2)腺泡周围型肺气肿称膈旁肺气肿。呼吸性细小支气管基本正常,肺泡管、肺泡囊囊性扩张。(3)全腺泡型肺气肿末梢肺组织各部位均扩张。2间质性肺气肿肋骨骨折、胸壁穿透伤或剧烈咳嗽引起肺内压急剧升高,导致

7、细支气管或肺泡间隔破裂,使空气进入肺间质,在间隔内形成串珠状小气泡,也可在颈部和上胸部形成皮下气肿。3其他类型肺气肿(1)疤痕旁肺气肿指出现在肺组织疤痕灶周围,由肺泡破裂融合形成的局限性肺气肿。(2)代偿性肺气肿指肺萎缩及肺叶切除后残余肺组织或肺炎性实变病灶周围肺组织的肺泡代偿性过度充气。通常不伴气道和肺泡壁的破坏或仅有少量肺泡壁破坏。(3)老年性肺气肿因老年人肺组织弹性回缩力下降,使肺残气量增多引起。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一、概述:简称肺心病。是因慢性肺疾病、肺血管及胸廓疾病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压升高而导致以右心室壁肥厚、心腔扩大甚或右心衰竭的心脏病。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

8、肺疾病慢支并发阻塞性肺气肿最常见,约占 80%90%,其后依次为支气管哮喘、支扩、肺尘埃沉着症、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机制:通过肺小血管的以下改变,最终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导致右心的心脏病。1)肺毛细血管床减少。2)肺小血管纤维化,闭塞。3)肺小动脉痉挛。4)肺血管构型改建:无肌性细动脉肌化,肌性小动脉中膜增生肥厚。2胸廓运动障碍性疾病少见,如严重脊柱弯曲、类风湿性关节炎、胸膜广泛粘连等。3肺血管疾病:少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症、广泛肺小动脉栓塞等直接引起肺动脉高压。三、病理变化1肺部疾病:除原有肺疾病的表现外,肺内的主要病变是肺小动脉的变化(见上)。2心脏病变:1)肉眼:右室肥厚、

9、心腔扩大。通常以肺动脉瓣下 2cm 处右心室前壁肌层厚度5mm 作为肺心病的病理诊断标准。2)镜下:心肌细胞肥大,也可见因缺氧导致心肌纤维萎缩、胞浆溶解。心肌间质水肿、胶原纤维增生。四、临床表现:原有肺疾病的基础上,逐渐出现呼吸和右心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严重者可并发肺性脑病。积极治疗肺部感染是控制右心衰的关键。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扩张症一、概述:以肺内小气管持久性扩张伴管壁纤维性增厚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大量脓痰及反复咯血。病变本质是小气管的慢性化脓性炎。二、病因和发病机制:1感染和阻塞相互促进。2先天性及遗传性支气管发育不全:巨大支气管扩张症,肺囊性纤维化。三、病理变化:

10、1肉眼:支气管囊性、圆柱形扩张,腔内常含有脓性渗出物,扩张的支气管沿伸到肺脏的胸膜下。2镜下:支气管壁慢性化脓性炎: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管壁支撑结构破坏,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四、临床病理联系:1阵发性剧烈咳嗽,晨起为重,咳大量带臭味的脓痰,咯血。2合并:脓胸、肺脓肿、脓气胸。晚期:肺动脉高压、肺心病肺硅沉着症肺硅沉着症一、肺硅沉着症:简称硅肺(曾称矽肺),是长期吸入大量含游离 Si02 的粉尘沉着于肺组织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职业病。二、病因及发病机制:致病 Si02 的条件:游离,四面体石英结晶状,直径80%为中央型65%为周围型多为中央型 镜下鳞癌腺癌。分化最好者为细支气管肺泡癌:癌细胞沿肺泡壁、肺泡管呈单层或多层爬行生长,肺泡轮廓仍然保存。癌细胞小,核染色质浓集深染,圆、椭圆或燕麦样。鱼群样片巢状排列。1)腺鳞癌2)大细胞癌3)肉瘤样癌临床1)老年男性多见2)多有吸烟史1)女性多见2)治疗效果和预后不如鳞癌1)中老年男性多见2)与吸烟关系密切3)生长迅速,转移早4)对放化疗敏感5)由支气管壁的神经内分泌细胞(嗜银细胞)发生6)电镜下可见神经内分泌颗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